刺苞南蛇藤

刺苞南蛇藤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刺苞南蛇藤
中文学名 刺苞南蛇藤
卫矛科(Celastraceae)
亚纲 蔷薇亚纲(Rosidae)
目录导航

参考文献

刺苞南蛇藤(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刺叶南蛇藤(中国树木分类学)、 刺南蛇藤(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图版24:3-4

Celastrus flagellaris Rupr. in Bull. Acad. Sci. St. Petersb. 15: 357. 1857; Maxim. Bull. Acad. Sci. St. Petersb. 27: 457. 1881; Loes. in Engl. Bot. Jahrb. 30: 470. 1902; 陈嵘, 中国树木分类学, 修订版, 670. 1953; 刘慎谔等, 东北木本植物图志, 382. 1955; D. Hou in Ann. Miss. Bot. Gard. 42: 276. 1955;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 658. 1972.——Celastrus ciliidens Miq. in Ann. Mus. Bot. Lugd.-Bat. 2: 85. 1865.

形态特征

藤本灌木;小枝光滑,冬芽小,钝三角状,最外一对芽鳞宿存,并特化成坚硬钩刺,长1.5-2.5毫米,在一年生小枝上芽鳞刺最为明显。叶阔椭圆形或卵状阔椭圆形,稀倒卵椭圆圈,长3-6厘米,宽2-4.5厘米,先端较阔,具短尖或极短渐尖,基部渐窄,边缘具纤毛状细锯齿或锯齿,齿端常成细硬刺状,侧脉4-5对,叶主脉上具细疏短毛或近无毛;叶柄细长,通常为叶片的1/3或达1/2;托叶丝状深裂,长2-3毫米,早落。聚伞花序腋生,1-5花或更多,花序近无梗或梗长1-2毫米,小花梗长2-5毫米,关节位于中部之下;雄花萼片长方形,长1.8毫米;花瓣长方窄倒卵形,长3-3.5毫米,宽1-1.2毫米,花盘浅杯状,顶端近平截,雄蕊稍长于花冠,在雌花中退化雄蕊长约1毫米;子房球状。蒴果球状,直径2-8毫米;种子近椭圆状,长约3毫米,直径约2毫米,棕色。花期4-5月,果期8-9月。

植物学特征

藤本灌木, 丛生或单生, 匍匐地面或缠绕树干上升, 长10-15m, 树皮红褐色, 幼时带绿色。小枝光滑,有坚硬钩刺, 长1.5-2.5毫米。小枝有短钩刺状托叶, 向下弯曲。叶互生, 椭圆形、卵形或圆形, 长4-8厘米3、宽3-5厘米3, 先端较阔, 具短尖或极短渐尖, 基部渐窄, 边缘具纤毛状细锯齿或锯齿, 齿端常成细硬刺状; 侧脉4-5 对, 叶主脉上具细疏短毛或近无毛; 叶柄细长, 花常单生、聚伞花序腋生, 1-5 花或更多, 花序近无梗或梗长1-2毫米, 花盘浅杯状, 顶端近平截, 花瓣匙状长圆形, 花黄绿色; 蒴果扁球形, 直径2-8毫米, 成熟时3瓣裂; 种子近椭圆状, 长约3毫米, 黄褐色, 花期在5-6月, 果熟期8-9 月。

生物学特性

刺苞南蛇藤喜阳耐阴, 分布广, 抗寒耐旱, 对土壤要求不严。喜生阴湿地方, 常生于山谷、河岸低湿地的林缘或灌木丛中耐庇阴。原产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山区, 辽宁、吉林、华北也有分布。刺苞南蛇藤枝繁叶茂, 秋季叶片变为金黄色, 蒴果裂开露出红色假种皮包裹的种子, 形似红花, 是极好的棚架和垂直绿化材料。自然耐阴喜湿, 适合林下、岸边栽植, 也可整形修剪成灌木, 用于假山、堤岸、墙垣垂直绿化。由于开发利用较少, 至今仍处于自然野生状态, 是北方地区城市立体绿化比较有开发价值的乡土树种, 此外还是一种药用植物。

产地生境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生长于山谷、河岸低湿地的林缘或灌丛中。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远东地区。

本种提示

本种与南蛇藤C. orbiculatus Thunb.接近,主要区别在于:①本种最外一对芽鳞特化成钩刺状;②叶柄较长,通常为叶片的1/3到1/2;③叶缘具纤毛状锯齿,齿端具小钩刺;④一般无顶生花序。

药用相关

【别名】 爬山虎

【来源】 卫矛科 南蛇藤属植物刺苞南蛇藤Celastrus flagellaris Rupr.,以根、茎和果实入药。全年采根,春秋割取茎,秋采果实,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旷野、林下、河边及石坡上。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东、浙江。

【植物形态】刺南蛇藤 藤状灌木,长达8m。茎枝常有随生根。最外1对芽鳞宿存,呈尖硬钩状刺,常钩附于树上。单叶互生,近膜质,宽卵形或近圆形,长3-5.5cm,宽2-5cm,先端短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叶缘具硬毛状细齿。聚伞花序腋生1-3花或多花成簇;花单性,淡黄色,5数,萼钟形,5裂;花瓣匙状长圆形;雄花的花丝着生于花盘的边缘,子房退化;雌花的花丝极短,子房3室,花柱柱状,柱头3裂,裂端再深2裂,反折。蒴果球形,黄绿色,3瓣裂。种子3-6颗,暗红色,被橙红色假种皮。花期6月,果期10月。

【性味归经】甘,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 风湿性 关节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野外采集植物数据

中文种名 刺苞南蛇藤
拉丁学名 Celastrus flagellaris
植物照片 ColPlants
别名 爬山虎
科名 卫矛科
采集时间 2009年08月25日
采集地点 山东蒙山骆驼峰
采集人 赵伟华
采集样品类型 果实、叶片、
引种材料类型 种子、
生活型 旱生、草质藤木、落叶、阳性、
生态环境 山顶、疏林、
阴闭度 0.1
坡向 南向
土壤 棕壤
地形 山地、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 落叶阔叶林,鹅耳栎、胡枝子
花颜色 淡黄色
果实颜色 黄色
种子颜色 橙红色
茎颜色 灰褐色
叶子颜色 绿色
花期 6
果期 10
分布 少见、
当地利用情况 利用较少
标本鉴定人 李健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