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大观

中文名 综艺大观
主持人 倪萍周涛曹颖王玲玲董卿
历任主持人 倪萍,周涛,曹颖,王玲玲,董卿
主办单位 中央电视台
目录导航

栏目简介

《综艺大观》(Super Variety Show)是中央电视台唯一在黄金时间现场直播的、综合了各个艺术门类的娱乐性电视文娱栏目,是区别于其它文娱类别的有自己独特属性的综艺性娱乐栏目。高举“综艺性、娱乐性、观赏性”的大旗,定位于各层次、各年龄段电视观众,尤以家庭观看为主。

《综艺大观》的前身是《文艺天地》,在1990年3月14日开播,当时这档节目是央视唯一的综艺性栏目。自开播以来,每两周一期,每期播出50分钟,而且除一套现场直播外,隔一周后一套周六下午重播。自创办以来,其收视率一直居全国各类综艺节目之首,先后有著名主持人、艺员成方圆、王刚、倪萍、周涛、曹颖、沈冰和王玲玲主持过该栏目,平均收视率18%,约有两亿左右电视观众。

进入1999年度,《综艺大观》根据观众的需求进行栏目改版,2004年10月8日,这个走过了14年风雨历程的央视老牌娱乐节目因收视率不断走低而被“末位淘汰”。

《综艺大观》由若干小板块组成,每期播出其中部分内容,包括《开心一刻》 、《音乐星空》、《请你参加》、《新起点》、《艺海春秋》、《海外飞鸿》、《天南地北》、《东方奇观》、《综艺快车》、《综艺传真》、综艺系列剧《咱们的居委会》等。综艺大观在海外及世界华人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

下岗缘由

病症一 形式老化 观念陈旧

在电视栏目层出不穷的今天,《综艺大观》老气横秋。编排不精、构思不新,节目的生命力已难抵从前。记者昨日联系到《综艺大观》导演陈临春时,他也有同感,他说:“现在的综艺节目正处于低谷,尤其是现在的相声、小品这些原来《综艺大观》引以自豪的节目,已经缺少好的创作人才。《综艺大观》的退出也是必然。”“当做得很好的时候,就忘记了居安思危,忘记了还要创新、还要迎合观众。”

病症二 忽视年轻观众

当《欢乐总动员》、 《快乐大本营》等新式的综艺节目,以时尚、搞笑的形式出现时,对于追求潮流的年轻人来说,《综艺大观》已经远离了年轻观众的视线,而陈导也表示:“原来我们的节目大多是以老观众为主,我们都是以他们的想法、他们的审美观点来编排节目,虽然最近几年我们也一直想改变这种方式,但还是没有突破老的综艺模式,台上在演,台下在看。没有考虑到节目的互动性,没有考虑到年轻人的需求,这就使得我们的节目流失了年轻观众群。”

病症三 主持人和栏目脱节

有人说《综艺大观》更像是春节晚会的试验田。倪萍正是从这里走向春节晚会;周涛也是从这里接过倪姐的接力棒,在春节晚会上领衔;就连迅速蹿红的曹颖也在《综艺大观》短短的几次亮相中得到首肯。对一个成熟的综艺节目来说,一个好的主持人非常重要,然而《综艺大观》留给观众的是对主持人的印象模糊,没有统一的风格。导致的结果是观众对《综艺大观》的定位越来越感到模糊。很多观众表示看娱乐节目更多是看主持人,要让主持人和节目融为一体,这也就是为什么吴宗宪、曾志伟等富有特点的主持人能够让节目长盛不衰的原因。

主持人

《综艺大观》历届主持人
第一任 王刚
第二任 倪萍
第三任 成方圆,周涛
第四任 周涛
第五任 曹颖,刘仪伟
第六任 沈冰
第七任 王玲玲
第八任 沈星,林依轮
第九任 董卿,杨柳

发展畅想

《综艺大观》历届主持人
第一任 王刚
第二任 倪萍
第三任 成方圆,周涛
第四任 周涛
第五任 曹颖,刘仪伟
第六任 沈冰
第七任 王玲玲
第八任 沈星,林依轮
第九任 董卿,杨柳

最后一期

第200期《综艺大观》的特别节目在《综艺大观》的发展史上写下浓重一笔。在这期节目中,各界宾朋在回顾《综艺大观》十年风雨历程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今后节目的发展进行了畅想。开娱乐节目先河的《综艺大观》自推出后一直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观众每周必看的保留节目。由于节目的新颖性,《综艺大观》引起了各地电视台纷起效仿。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红极一时的这台娱乐节目已风光不再。在全国各家综艺节目“围堵”下,《综艺大观》模式化的风格和略显陈旧缺少新意的节目内容,也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微词。

《综艺大观》究竟何去何从?《欢乐总动员》总策划宋南男先生认为,综艺节目的定位应是在娱乐上,满足于当前人们追求轻松观赏心态的需求,节目内容应是大众化的,而不是一些象牙塔里的东西。当然要讲究格调,不能媚俗。

谈到《综艺大观》的改版问题,文艺评论者钟艺兵先生指出,根本问题是要提高节目观赏的兴奋点。钟先生认为,《综艺大观》的吸引力降低,主要原因是节目观赏的兴奋点在减弱。综艺节目追求娱乐没有错,但办成晚会的形式,形成套路,就会乏味。提高和保持观赏的兴奋点,除不断更新节目的样式和保持趣味性外,更应注重节目的艺术知识和信息含量。比如在演出杨丽萍的舞蹈时,能介绍一些相关知识,这样,观众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去欣赏节目。总之,要花力气把节目做透,多出一份力气,节目就多一份精彩。

主持人是一个电视节目的品牌。从成方圆、倪萍到周涛,3个出色的女主持人使《综艺大观》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然而,综艺节目发展到今天,《综艺大观》原有的主持风格,在某种程度上讲,似乎又是一种停滞的标识。一位资深文艺评论人士直言不讳地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的更新程度不够,直接影响了栏目的发展。

周涛主持《综艺大观》已有5年,她在风格上更多的是传承和延续,缺乏创新。综艺节目发展到今天,她原有的风格已不能给观众带来新的感觉,多少显得有点落伍了。虽然周涛一直低调面对离开《综艺大观》一事,但她十分清醒自己的选择。正如有的观众指出,周涛一直是一个压力的承受者,她还远远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她应该用另一种方式打开一扇门。更有人这样认为,周涛辞别《综艺大观》,对自己来说,是人生的新的起点,对《综艺大观》来说,则可能是一次蜕变。

同时,《综艺大观》制片人黄海涛介绍,新版《综艺大观》将于第201期以全新面貌亮相,节目改变很大,并经策划于2003年10月7日播出。

继任节目

由于频道专业化,综艺栏目都要放在综艺频道播出,《综艺大观》由一套改在三套。非典之前,《综艺大观》在一套进行了最后一次播出,而这次播出也就成了与观众的“告别版”。制片人周晓东说那期节目做的规模比较大,不但请来了原先《综艺大观》主题歌的原唱毛阿敏,同时也请到了世界著名的大魔术师哈拉瑞,特意在央视大楼前搭建了大型魔术表演场地。这在以前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在节目最后,所有的导演、演员一起演唱了这首主题歌。

词条图册

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综艺大观》,在陪伴着亿万老百姓度过了长达14年的数百个快乐而温情的周末之后,终于功成身退。这支中国电视文艺的生力军在担纲过“电视文艺潮流的引领者”之后,决定再次超越自己,以一种低调、自然的方式开始书写自己新的历史。

从2003年7月7日开始,《综艺大观》告别过去,呈现自己全新的“表情”。在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沉淀、思考、科学论证与缜密的观众调查之后,《综艺大观》正式更名为《表情》。栏目的制片人周晓东说,为了这样的微笑,整个节目组已经苦苦等待并酝酿了很久,《表情》无论在内容还是形态上,都将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节目,它在试图以自己独创性的探索成为中国电视文艺中新的亮点。

《表情》栏目每一期都要讲一个爱的故事,而所讲的爱是“大爱”,是亲情、友情、爱情。爱的故事可以是情侣的爱、夫妻的爱、师生的爱、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爱——以爱为主题,《表情》节目希望寻找对人的价值有贡献的故事,说出一批让人记得住的故事。

据介绍,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作为中国惟一一个专业综艺频道,晚间节目里不缺歌舞,不缺小品相声和曲艺杂技,不缺谈话和游戏,但是却缺一个将所有综艺手段集合起来以故事为核心、以爱为诉求的大型情感综艺节目。和以往节目不同的是,这个节目不仅有主持人,还有主述人。他可以是故事的见证者,记录者,或者有某种特殊关联的人。力图保证视点的多样性和叙述的生动性、权威性。主述人将通过自己细节化、风格化和极具戏剧感的讲述,来展现语言的魅力和故事的魅力,体现出人物的命运感。

第一期《表情》中主持人依然是在《综艺大观》中有出色表现的王玲玲,不过相比从前,主持人的“戏份”就少多了,而主述人著名导演娄乃鸣则唱起了主角。作为曾经在中国电视文艺的天地里的领跑人,《综艺大观》的创作班底当然不会放弃自己最擅长的文艺手段。但在这个全新的节目中,综艺手段的使用不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而是将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并与故事无缝连接。观众不是在看文艺晚会,而似乎在看一个故事。戏剧、演唱、器乐演奏、舞蹈、魔术、杂技、戏曲、音乐剧、诗朗诵,甚至内心独白等一切艺术形式都可以用来表现故事。在这个节目中,观众也是故事的一部分。主创人员认为:单纯的鼓掌不足以代替观众的全部需求,所以,在节目录制现场,发现这个节目有一个十分抢眼的形式运用,就是在进场时,给现场所有的观众发一组“心情指示灯”,红色代表很激动,蓝色代表有点伤感——让心情看得见。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