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江

桃花江

河长 58公里
中文名称 桃花江
目录导航

景点简介

  南流经界底至中间江纳大勒里水,西流受山口水,转南流经田洞至案底村出临桂县板屋;续南流,经江背底,下西山,途受寨底、岩山、汤家、下空、新寨、马安诸水后,经新建,潮田纳留村水,折乐流经白因、莫边、受木叶寨水续东流经潦塘,龙头纳金陵水,至桥头村变入灵川境。沿塘东、日、榄头,纳南村水,出桂林市,经财贸干校,折北流至庭江洞,又入灵川境石巷村,至般埠头纳法源河水,再流入桂林市水南村,受社塘水折东流至燕水,受道光水,折南流经白塘、穿工农村至敦睦村北弯向东流,穿湘桂铁路,西门桥南门桥,一支向象鼻山流入漓江,另一支南下山麓流入漓江。

  流域地形西北商东南低,平均商程255米,干流平均坡降0.92%。流域年平均降雨里1900~2000毫米,调查最大流量840立方米每秒(1885年),实测最小流量0.66立方米每秒(1972年),年平均流量11.6立方米每秒。流域内有水库6处,总库容2.48亿立方米。沿河谷两侧多为石山,除局部为砂岩外,大部地区属灰岩。地面标商在148.0~151.0米之间,洪水时易受淹没,河宽一般在50~60米之间,河床深5~6米,河床坡降五仙坝至飞鸾桥为0.5%,飞鸾桥至面门桥为0.4%,洪水水面比降为0.22~0.33。历年来沿江河床上筑坝拦水,仅在城区河段上就有堆砌石坝28处,成为桃花江上一种特殊景观。明代以前,江水是流过宁远桥(今南门桥)后折而南流,在雉山下汇入漓江的,直至明洪武八年(1375)桂林城南拓至西门桥、象鼻山一带,为导阳江水为南城壕,在江水南流转折处筑虹桥坝,从而在桃花江距离最近的南门桥处开凿了至象山一段的城壕。该段人工河道现长1200米,最大宽度30余米,最窄处为23米,成为桃花江水汇入漓江的常年河道。而南流阳江故道易名宁远河。沿河桥坝甚多,共20余桃花江沿岸风景优美,蕴藏着极大的开发前景。桃花江河道弯曲迂回,在城区地段形成一个大“S”形和两个小“S”形共3个明显的弯曲,从而形成了几段景致佳美的地方,尤以城区胜利桥(白岩山)至飞鸾桥(芦笛岩)地段景致最美。宋时阳江因其景色秀美而成为水路游览的一个主要航道。明清时期,江上画舫彩舟来往穿梭,集一时之盛。近10余年来在桃花江沿岸建设有芦笛公园、狮子园岩公园、桃洒宾馆、甲山饭店、华侨宾馆、桂林市政府住宅、篦子园住宅区、西山公园、九岗岭住宅区、丹桂饭店及安新洲住宅区等。

  桃花江流经的都是石灰岩地区,江水澄澈,飞鸾桥至胜利桥一带,水流平缓,明净如镜,夹岸峰林,影落水中,分不清是景是影,辨不清影孰胜。桃花江两岸,夹竹桃如火,田畴如绣,中隐、狮子、清秀、甲山矗立。月夜景色更美,“阳江秋月”是古代桂林八景中颇具特色的一景。有人赞桃花江:“不似漓江,胜似漓江”,实非虚妄。

  明代诗人俞安期的《泛舟阳江》诗云:

  放舸遵阳水,牵江上石梁。气冲微雨白,影入众山苍。

  雁急弦移柱,龙闲笛卧床。还歌彩菱曲,月出下回塘。

  阳江在象鼻山处汇入漓江,每当明月高挂,山中岚气蒸腾,月色如银泻于江上,清代桂林画家朱树德叙其“秋夜,月明江流,照澈大桥。闲步一望,秋光如画,月色皎洁,波影澄清,兼之漓江特起水滨,若瞻蓬岛。极目风景,爽气扑人眉宇之间,此景题为阳江秋月。

主要景点

  桃花江发源于宁乡县的龙塘,进入桃江县境内的子良岩后,才称桃花江,长27.8公里,有83道弯,穿山走谷,在桃江县城桃花江港处,坎坎流入资江。桃花江上游奇峰怪石,急涧瀑布相连,每当春季桃花盛开之时,中下流两岸山水相映,一片火红,大有“烂漫芳菲,其色甚媚”的万千气象,令人留连忘返。

       碧波浪涌大竹海

  桃江县是锦绣江南最负盛名的竹乡,有“中国竹子之乡”的美称,一万亩以上的竹林就有31处。而桃江竹海就是翠竹世界中一颗光彩闪烁的宝石。她以独特的竹林自然资源为基础,溶山水、佛教、民情风俗于一炉,是具有旅游、避暑、疗养、野营、渡假、科研等多种功能的旅游胜地。景区位于县城近郊2公里处,面积9.8平方公里。山山相接,坡坡相连,远望山峦层迭、碧海无垠,就像巨大无比的绿毯一直铺到天边,吸引着你情不自禁地步入这片绿色王国。1999年桃花江竹海景区被评定为国家级AA景区。

      天然盆景桃花湖

  桃花湖位于桃江县城南约35公里处,由桃花江水库蓄水而成,方圆万余亩,蓄水7000万立方米。一湖碧水,满湖春色,湖中小岛星罗棋布,乘舟漫游,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桃花湖四周青山起伏,古木迭翠,林间鹿兔时有出没,30万亩林木构成一座天然植物园,还有“石门坎”、“飞水岩”等多处自然景色。199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桃花湖景区被评定为省级森林公园。

  风光旖旎美人窝

  “美人窝”渡假山庄,距县城5公里。这里山川秀丽,风景宜人,既有湖江气息,又具山乡风韵,海内外游客称赞道:“水清无污染,胜于夏威夷;风景见奇观,超过夏威夷;加上桃江出美女,吸引力更大于夏威夷!”。

  屈子问天凤凰山

  凤凰山位于资江河边的桃花江东岸,现为县政府机关所在地。此处古木参天,楼阁深隐,相传屈原当年在此山手拿宝剑,指天发问,一口气提了170多个问题,作出千古奇文《天问》名篇。目前,县委、县政府已把重修天问阁、建设江南第四大名楼纳入议事日程。

  巧夺天工罗溪水

  距县城25公里的罗溪,有疑似银河落九天的罗溪瀑布,飞流直下103米,雄伟壮观。沿罗溪前行2公里,奇山怪石尽收眼底,独眼虎、将军岩、会仙桥、棋盘石、一线天,轮廓分明,植被丰富,名贵树种不计其数,乃是湘中一颗璀璨的旅游明珠,叫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云雾缭绕浮邱山

  浮邱山位于桃江县城西南12公里处,由48座秀丽山峰组成,面积约58平方公里。由于主峰海拔742米,经常在云雾缭绕之中,远看若浮,近看似丘,因而得名。古为楚南名山,素有“小南岳”之称,是湘中道教、佛教的发源地。浮邱山顶的浮邱古寺,建筑壮观,金碧辉煌,石刻石碑琳琅满目,名扬海外。景区内有千年银杏、飞来石屋、炼丹台、火云洞、仙翁洞、古井泉、炼补亭、蜡烛山、香炉峰、美女泉、响鼓石等奇异景观。1993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浮邱山景区被评定为省级森林公园。

  体态迷人羞女峰

  羞女峰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的桃花江北岸,是大自然的杰作。远望羞女峰,看她那线条分明的下颌高高翘起,青云般的长发软软地飘垂,一双粉臂舒展地张开,匀称的长腿,两膝微微弯曲着,双脚浸入清清的江流,俨然是一尊充盈于天地之间的少女浮雕,人称“东方维纳斯”。湖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符鸿基经过八年研究,论证羞山即《史记》中所载“黄帝南巡登熊湘”的湘山。

  休闲养身农家乐

  桃花江竹海“竹乡农家”风光带,位于益桃一级公路旁的花果山乡船形湾村和桃花江镇的七里村,这里交通便利,翠竹丛生,小溪潺潺,山泉甘甜,空气清新,犹如世外桃源。城市居民到“竹乡农家”休闲渡假,可尽情领略大自然风景,捉鱼虾、爬竹竿、划竹排、摘山枣、采野菜、纺棉花……其乐无穷,是休闲渡假、养身健体的好去处。

名字由来

  桃江又名桃花江。相传在南北朝时,有一个叫潘子良的人,在今桃江县城西南二十八公里处的一个山崖下炼丹修道,成仙走后,他炼丹用过的井水格外明净。有一天,桃花仙子驾云漫游到此,被其吸引,便情不自禁地降落云头嬉戏于井旁,并将发髻上的一朵桃花丢在井水里,谁知桃花在沾满仙气的井水里翻滚,一变十、十变百,随溢出的井水顺流而下,使整个溪流长年浮满桃花。另外,王母娘娘一侍女看上溪边一石匠,便私自下界与其结为夫妻,临产时被王母娘娘发现,生产后不得不被迫返回天庭;分别时侍女送丈夫一对玉簪,嘱其插到溪流两岸,玉簪便变成了桃树万棵。这条溪流也就变成了桃花江。侍女生下的一男一女也像其母亲一样面似桃花、美若天仙,两岸女子经溪水洗浴,亦百般姣美。再者加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著名作曲家黎锦晖先生所作的《桃花江是美人窝》一歌。更使桃花江享誉海内外。从此,桃花江有人间仙境之美称

  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三十年代,著名作曲家黎锦辉先生一曲《桃花江是美人窝》,使桃花江名扬天下。的确,桃花江是一个山美水美人亦美的地方,这里山水如画,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湖南省十大旅游区之一。今日桃花江,已初步开发出九大景观: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