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形李(5)系蔷薇科李属,“中国李”中的一个品种,是金华市浦江县名特优新珍稀果树之一,曾在全国农博会上获得金奖。
桃形李因果形似桃,皮色似李,食之兼有桃李之风味,树型、树姿介于桃李之间,且产地主要在浦江,所以称它为浦江桃形李。
1984年,该县农业局在开展全县果树资源普查时,发现该县石马乡一偏僻的砂质坡地上,有一种形似桃子,果皮青黄色,敷有较厚白果粉的奇特果,结果累累,简直是“果实串串挂枝柯,树顶见果不见叶”,显得非常神奇。从此后,桃形李在浦江各乡镇得以迅猛发展。
1988年8月9日,在杭州,省、市、县政府、科委、农科院、浙大领导和专家召开的浦江桃形李生产论证会,一致认为该水果很有发展前途;
桃形李1990年,列入农业部名特优农产品基地,同年列入浙江省科委“桃形李研究”课目;
1997年列入浙江省科委“星火计划”;
1999年7月31日通过验收;
1995年,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评为优质水果;
1998年,再次被评为浙江省优质水果银奖;
2001年,获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称号,也是该县惟一的省级农业名牌产品,准备报批国家级农业名牌产品。
桃形李(3)桃形李为落叶小乔木,树势中庸,树冠纺锤形,树势直立,自花结实率较高。一般定值后3年开始结果,6—7年后进入盛果期,果子甜度与质量是随着树龄的提高而提高,10年以上的果树果子质量最好,最高株产在100公斤以上。花期在3月中下旬,果实形状似桃,兼桃李之风味,成熟期在7月底8月初。平均单果重40克左右,最大果重达100克。果面深红色并附有白色蜡层,可食率高达97.8%,可溶性固形物20%,含有机酸0.57%。每100 克果肉中含蛋白质0.5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9克,营养极其丰富,常温下可储放10天左右,冷藏可保鲜50天,可做馈赠之佳品。
长果果枝
桃形李李果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酱、干、汁、酒、脯、话李等,市场上供不应求。其果核、果仁可综合利用,市场前景广阔。鲜果包装分为1公斤、2.5公斤、5公斤、12.5公斤等四种,箱装的一般果子越大,整盒的份量就会越小,因为方形箱装,果大空隙就会偏大,果小空隙就会偏小,果子一般会分4-5个等级:小果小于30mm、中果30-40mm,大果40-50mm,特大果大于50mm、混放(一般客户都不喜欢的,只是采购商收购)。
桃形李(3)成熟时间一般在每年的7月20号以后成熟的,提前采摘会影响口味,而且要看天公意愿,天晴高温,成熟快甜度高,长期阴雨天会影响甜度味会淡些,华堂村为中心周边时间有点差异,一般在8月15日后接近采收尾声,基本上下市,只有零星山区有少量产出,这时间价格也会上扬了。
获奖奖项
嵊州桃形李曾先后获得国内农博会诸多奖项。荣获奖项如下:
一九九七年,评为第三届全国农博会名牌水果
一九九八年,评为浙江省农产品金奖
一九九九年,认定为浙江农业名牌产品
2000年,誉为浙江省桃形李之乡
2000年,获得浙江省精品水果展示会一等奖
2001年,获得浙江省精品水果展销会金奖
2001年至2003年,连续三年评为浙江农博会金奖
2002年,又被认定为浙江农业名牌产品
2003年,评为全国优质鲜食李
2003年,认定为浙江省绿色农产品
2004年,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
2005年,再次被认定为浙江农业名牌产品
2006年,再次被评为浙江省精品水果金奖
2006年,被命名为“国家级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2006年,被认定为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2006年,被评为浙江农博会金奖
2007年,再次被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
2007年,荣获浙江省果品强乡镇
2008年,荣获浙江省名品正牌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