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1.发布商点击自己展示的广告,或鼓励他人点击自己展示的广告。
2.发布商的家庭成员或发布商网站的用户点击其展示的广告,意在帮助发布商获得更多收入。
3.包含用户激励措施的第三方计划,如付费点击服务和点击交换计划。
4.自动点击工具、漫游器或其他欺诈性点击软件。
比较“点击欺骗”与“精准营销”不难发现,“点击收费”广告模式因其信息阅览者主动点击广告,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广告传播方式。而搜索引擎公司按点击次数收费,最初也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而且可以对其进行量化的收费方式。在“精准营销”理念大行其道的今天,对于广告主而言,这被认为是一种接近潜在客户比较精确的方式。但事实上,这只是搜索引擎公司和广告主的一厢情愿。
业内认人士认为,“点击欺骗”引发的,不是单个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的企业危机,而是波及到整个搜索引擎行业的危机。搜索引擎营销专业组织今年年初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6%的广告客户和搜索引擎营销公司都认为点击欺骗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一比例过去一年增长了两倍。如果不能有效鉴别和防止更多的“点击欺骗”,势必会严重影响广告客户对这一新兴网络营销工具的信心,而对整个搜索引擎行业而言,简直是场灾难。
针对这种情况,众多的搜索引擎业务提供商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方法,包括:设立专门的“点击欺骗”防范部门、设置过滤机制、开发监测软件、直接人为的干预,以及分析客户的广告访问记录数据等,以尽可能的防止欺骗性点击行为的发生。此外,还有供一些广告主用来跟踪和识别欺骗性点击的方法,包括:观测IP地址的指向、是否存在连续性的点击、访问数据的变异是否规律,以及通过交易数据来判断点击的有效性等,借此判定“点击欺骗”的存在。
8月4日中午12点,有10余名百度竞价排名客户聚集在百度公司楼下抗议百度竞价排名欺骗客户,通过恶意点击敛财,约半个小时后被保安驱散,竞价排名广告是百度主要的收入来源。
这十余名抗议者打出“百度竞价欺骗客户,恶意点击非法敛财”的标语,并出示了一份由北京市第二公证处公正的公证书,公证书显示抗议者是北京中北卫科癌症医学研究院等单位。
该单位在声明中称,百度竞价的恶意点击高达70%。该单位自2003年1月4日开始在百度公司做竞价排名,投入费用几百万员,但最近一年多以来,所有关键字点击量呈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上升,消费金额成倍增长,效果越来越差,通过第三方网络监测系统监测,每天由大量通过以一个特定网址点击他们的关键字,来自这个网址的点击量占点击总量的70%,这个网址是一个名为“百度主题推广”的项目,声明称这个产品纯属百度公司为了欺诈客户而增设的“变相网址”,通过恶意点击导致客户广告费增加,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该单位要求百度公司能给予立即处理,以保证其合法权益,否则将采取措施直至将被诈骗的费用讨回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