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仔历史悠久,湾仔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属香山县恭常都的下恭都。民国16年,属中山县第五区。1950年,湾仔地区属中山县下五区将军乡管辖,乡政府驻现南屏镇。湾仔只设一个联络办事处。1951年底属前山区。1953年4月,珠海县划分为四个区,湾仔乡属第二区(前山区)。1956年11月成立湾仔镇。1959年5月成立湾仔人民公社。1961年属珠海县管辖;湾仔人民公社辖湾仔作物大队、连屏大队、横琴大队、南联大队、湾仔深海大队、海燕大队、先锋大队。1968年3月,成立湾仔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属珠海县革命委员会管辖。1979年属珠海市管辖。1983年12月湾仔公社改为区公所,1984年6月,属香洲区管辖。1987年4月,撤消区公所,改设湾仔镇。2002年4月,湾仔“撤镇改街”,设立街道办事处,为香洲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下辖湾仔、桂园、连屏、银坑、作物、富兴等6个社区居委会和42个基层党支部,还辖有南联、作物、海湾、海锋、银坑、连屏等6个农村股份公司。
湾仔南面与横琴岛相邻,有即将竣工的横琴大桥相连接。横琴是被广东省确定的一个重点开发区;湾仔是大陆来往横琴的必经之地。街道办南又与珠海市重点开发区洪湾工业区相毗邻。洪湾工业区规划要建成一座有10万人口的科技工业城。这样,湾仔就必将成为横琴岛和洪湾工业区的后勤保障和配套服务基地。
道办西南紧靠珠海保税区。珠海保税区是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的,面积3平方公里。保税区将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大力开展出口加工、保税仓储和转口贸易,促进珠海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形成珠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湾仔南端临海处的马骝洲水道,是粤西地区来往港澳的水上要冲。街道办区交通便利,有宽阔的南湾大道与市区连接,距拱北口岸仅3公里,距香洲城区20公里,距珠海港和珠海机场30公里。
湾仔独特的地理位置,给它带来了区位优越、政策优惠、信息灵敏三大优势和交通运输、人员进出境、货物进出口三大便利,被人们誉为“珠海的宝地”、“特区的窗口”。
湾仔的农田面积不大,农民们主要以种植鲜花为传统产业。湾仔人好象个个都是种花能手,所种的菊花、剑兰、芍药、玫瑰、丁香、康乃馨……朵朵芬芳艳丽,逗人喜爱。史书早有记载:“湾仔鲜花四季不断,当风和日丽,百花争艳,漫步其间,香飘十里。”因此湾仔又有“鲜花之乡”的美称。人民富裕起来,要用鲜花点缀生活,对鲜花的需求越来越多。湾仔鲜花除了供应本地外,大部分运往澳门,在澳门的市场占有率达70%。每天清晨,当花农们迎着黎明的曙光,将一担担五彩缤纷的鲜花送上大船,驶向彼岸,去装饰千家万户同胞家庭时,码头上那美丽、温馨而热闹的情景,构成了湾仔又一道动人的风景线。
湾仔另一个传统产业是渔业,主要有海洋捕捞和水产品养殖。湾仔邻海资源丰富,为渔民们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财富。湾仔渔民同邻近地区渔民联合作业,仅96年在湾仔登记注册的流动渔民船只就有330艘,共3000多人。他们每年为国家提供了大量海产品,96年单在湾仔码头交易的海产品就有1188吨。
时代赋于湾仔人聪慧。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他们将大自然的赐予,通过自己的劳动,以商品的形式又奉献给人们。湾仔的海产品如海鲜、咸鱼等,早就闻名遐迩;人们来到珠海,大多要去湾仔买一些咸鱼作“手信”带回家乡。1996年,湾仔将传统的海产品贸易又提高了一个档次,先后兴建了“珠海市湾仔海产品交易中心”和“湾仔海味交易中心”;市政府还以此作为珠海市的“菜篮子”工程项目。“海味交易中心”占地2000多平方米,设有130多个经营推位,每天都迎来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去购买自己所喜爱的海洋食物。海洋商品贸易推动了湾仔商业的蓬勃发展。1996年湾仔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63亿元。
2013年,街道获得“广东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2014年街道被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连屏社区被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2015年7月街道党工委书记方文浩同志荣获全省优秀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称号;2015年5月,街道团委荣获2014-2015年度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经济的繁荣,带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湾仔的领导者们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湾仔有自己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使100%适龄儿童都入了学,96%的小学毕业生升上了中学;随着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中毕业考上大学的人数在逐年上升。为了提高街道办民文化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湾仔街道办更以惊人的胆略,办起了珠海市首家街道办级广播电视大学分校—湾仔街道办电大,使湾仔人实现了“在自己家门口上大学”的梦想。
湾仔街道办每年用于文教体卫基础建设的投资都在全街道办财政总支出的60%以上。为了活跃群众文化体育活动,1992年,湾仔投资350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的“湾仔文化中心”,湾仔的职工、农民、渔民们在紧张工作之余,到这里尽情地娱乐,在轻歌曼舞中洗刷一天的疲劳,或者在案头上、书本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街道办政府每年组织一次大型的群众性文艺汇演,称之为“文艺花会”,推动了职工业余文化活动的健康开展。一年一度的“湾仔街道办全民健身体育同乐节”,把街道办上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向高潮。96年那次赛事,两天时间里,有6000多人次参加了踢毽、桌球、象棋、围棋、拔河及球类等13个项目的角逐,气氛非常热烈。除了政府办文体外,企业也积极参与办文体。几个大企业出资组织的“中富杯”篮球赛、“永隆杯”象棋赛、“永兴标”足球赛,以及“永隆少儿艺术团”等搞得有声有色。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使湾仔街道办与驻地部队的“鱼水情”更加深厚。街道办民们把部队当作一家人,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街道办政府专门制定了有关制度,使“双拥”工作成为制度化。如今,街道办里军警民共建结对子已有15对,参建单位23个。湾仔街道办与海军部队“珠海舰”结为共建对子已有多年,彼此亲如一家,互拥互助传为佳话,双双被评为珠海市军民共建先进单位。这些年来,湾仔街道办还先后获得“双拥共建先进街道办”、“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等殊荣。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的深入开展,对整个湾仔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湾仔街道办实现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年达标的好成绩。由于湾仔街道办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出色成就,先后被省、市、区命名为文明单位和文明街道办。
热心公益事业是弘扬集体主义、受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湾仔人在奋力奔小康的同时,经常性地为建设家园、济世扶贫、养老爱幼举办各种公益活动,深得社会各界和上级领导的支持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