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县图册(6)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到了西周出现了城颍邑(今固厢乡城顶村),大陵邑(今巨陵乡巨陵村)。西汉初年(公元前201年),始于城颍邑置县,因滨临颍水故名临颍县,属豫州部。其后县境及归属,随着时代不同或析或井而有所变化。隋大业四年(608年)颍水外溢,临颍县城被大水淹没,城址遂从固厢向南迁7.5公里到龙脾岗(今黄土岗)之最高处筑新城(今县城),宋属颍昌府,金属许州昌武军,元、明、清属许州。民国21年(1932年),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属河南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国后属许昌行政公署。 在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由于地主的盘剥、官府的压榨、自然灾害的侵袭、土匪官军的滋扰,广大人民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改变这种悲惨处境,过上幸福的生活,全县广大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据记载,早在东汉建武八年(公元32年),县农民起义军曾一度占领县城。明崇祯十四年七月,农民领袖吴来庆、吴白兰响应闯王号召率起义军进攻县城。年底李自成派遣官员主持临颍政务,十二月二十八日,明政府军总兵左良玉突然兵临城下,城内当即开炮迎击,打死左兵裨将两名,左兵破城后纵兵屠戮,全城军民奋起反抗后全部被杀。至近代反抗斗争更是此起彼伏。自咸丰三年(1853年)六月至同治六年(1867年)14年中捻军与太平军在临颍一带活动频繁,并在临颍广大人民的协助下,多次占领县城。同治二年(1863年)八月十二日,捻军在临颍人民的配合下,一举攻下瓦店、南江、杨裴城、石佛陈等重要寨堡4座,给统治者以沉重打击。在农民起义军反帝爱国、反抗封建剥削等高潮的推动下,全县广大人民的觉悟日益提高。光绪三十年(1904年)知县蒋世芳串通劣绅赵炫等借口改革车马章程,征收苛捐杂税,遭到全县农民的反抗。皇帝庙、瓦店一带农民首先发难,二月十四日他们带着农具进城抗议示威,要求减免杂税。这一正当要求不仅被拒绝,蒋还下令弹压,这更激起农民的愤怒,他们捣毁县衙,痛打赵炫,清政府感到众怒难犯,宣布取消了新税,并撤销了蒋世芳的职务,农民斗争取得了胜利。
辛亥革命以后,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1924年叶善枝来临颍传播马列主义,全县的政治形势为之一新。1927年中共临颍县委成立。从此,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更加富有成效,并先后成立了东南、西南2个区委和17个党支部。在县委的领导下,建立农会13处,会员发展到5500人,井由骨干农会会员组成了1100人的敢死队。农会在党的领导下,抗捐抗税,打击反动势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当时河南省委给中央的报告中称临颍县是“豫中工作最好的地方”、“河南的小广州”。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共产党的支持下,建立起了“抗敌后援会”,并组成一支抗日救亡宣传大队,在全县城乡和舞阳等地进行抗日宣传,起到很好宣传鼓动作用。
1944年5月临颍沦陷,1945年8月日寇投降,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县广大人民不甘当亡国奴,纷纷起来反抗日寇的压榨和奴役,使得日伪经常龟缩在城镇的据点里,不敢轻易到农村去。
临颍战略地位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经常发生战争,到民国年间更是战争频仍。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广大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据记载,民国24年(1935年)全县粮食总产仅2000多万公斤,平均亩产25余公斤,除去苛捐杂税,所剩无几。1943年全县就饿死42500人,逃荒要饭的54000人,离家未归2120户(约一万人)),弃卖妻子的3500人,卖儿卖女的15200人。到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为支援内战,抓丁拉夫、征税、派款,搞得广大人民怨声载道,衣食无着,已濒临绝境。1947年12月13日,陈赓兵团27纵解放临颍,建立民主政权,从此揭开了临颍历史的新纪元。
建国后,临颍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地主阶级对土地的垄断和占有,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地主剥削,251416人分到了土地和其它生产、生活资料。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到1952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328万元,比1949年1918万元增长了23%;粮食总产达到9320万公斤,比1949年的7554万公斤增长23.4%。1952年后互助组、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使农业生产进入了—个新的历史阶段。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生产资料全部转变为集体所有。但因操之过急,脱离了客观实际,在“左”的思想支配下,刮起了“共产风”、“浮夸风”。在生产管理和经济收益分配上推行“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加上连年自然灾害,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到1961年粮食总产量仅有6018.5万公斤,比1952年下降3301.5万公斤,是建国以来最低的一年。工业总产值到1963年仅有94.7万元,比1949年的146.2万元还下降51.5万元。教育事业也受到了很大损失,学校仅剩45所,比1949年的61所少16所,在校学生25745人,比1957年的60815人少35070人,教学质量也因以劳代学而严重下降。党中央针对这种严酷的现实从1960年起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在农村解散公共食堂,恢复家庭炉灶,借给农民少量土地自种自收,扩大自留地,奖励开荒,开放农贸市场,活跃城乡经济。在工业上施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缩短工业战线,劳力还田等,工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9993.5万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比1949年增加2439.5万公斤,增产32.39%。
临颍县图册(2) | 临颍县图册(3) |
临颍县图册(2) | 临颍县图册(3) |
截至2021年,临颍县下辖2个街道、10个镇、4个乡。[5]
2个街道:城关街道、新城街道。
10个镇:繁城镇、杜曲镇、王岗镇、台陈镇、巨陵镇、瓦店镇、三家店镇、窝城镇、王孟镇、大郭镇。
4个乡:皇帝庙乡、固厢乡、石桥乡、陈庄乡。[5]
临颍县(3)临颍县地处中原腹地,华北平原南部,因濒临颍水而得名[6],地图上位于河南省中部,漯河市北,许昌市南。[7]全县辖9镇6乡,361个行政村,74万人,总面积821平方公里。 秦时属“颍川邵”,西汉初年置县迄今2200余年,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魏政权交替的历史见证“受禅台”、“受禅碑”,早于赵州桥的隋代石拱桥“小商桥”,被誉为“天下第一桥”。临颍县是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全国食品加工强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是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依法治理百强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省级卫生县城;是省定35个扩权县和26个城镇化建设重点县之一。临颍县是中原城市群城市体系的一部分,经济势头强劲,2020年以前有望升级为县级市,组成中原城市群的四级中心城市层。
临颍县位于北纬33°43’-33°59’,东经113°43’-114°09’,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38公里,总面积为82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780635亩。临颍地处中原腹地,华北平原南部,因濒临颍水而得名,地图上位于河南省中部,漯河市北,许昌市南,东接鄢陵、西华,西连襄城,南面为漯河市郾城区,北面毗邻许昌县,西南与舞阳为邻。
地势平坦,是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淮平原的一部分,中部的土岗,俗称45里黄土岗,系山前冲积扇被大面积侵蚀后的孑遗。地貌自西北向东南略微倾斜,最高海拔为74.2米,最低为53米,平均海拔63.6米,平均地面坡降为o.58%。境内土质有黑粘土、两合土、黄壤土、黄粘土、黄沙土、淤土,耕作性能好,肥力较高,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受季风影响较明显,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配是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夏季115天左右,冬季130天左右,春、秋两季共12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4.5℃,一月份平均气温o.5℃,七月份平均气温28℃,全年无霜期226天左右。年降水量平均在720毫米,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全年降水量极不均匀,雨量大部集中在6、7、8三个月,另外年际之间降水量变化幅度较大,经常出现暴雨、沥涝,干旱和干热风。
临颍县(3)当我们站在中国地图前,就会在华北平原的南端明显地看到一条标志河流的蓝色曲线穿过黄淮之间的辽阔大地,朝东南方向奔腾而去,这就是我们祖国的颍河。这条发源中岳嵩山的河 道,蜿蜒二百余里,流经一块平坦如砥的原野,人们称这里为临颍。这条流过家乡的河流,滋润着两岸的土地,成为富饶的平原沃野。 当人们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时候,就已经流着这条河。古时,人们称她为颍水,后来才称为颍河。我们这个以滨临颍河而得名的县份与颍河有紧密相连的关系。应该说,颍河是临颍的起源、临颍的摇篮。还可以说,颍河是临颍的生命线,临颍的具体象征。[6]
全县共有大小河道18条,全长318公里,水域面积30922亩,较大河流有颍河、清潩河、新沟河、蜈蚣渠,其中除颍河、清潩河、新沟河常年有少量的水以外,其余河道,经常干涸,靠河道引水灌溉的面积剩少,绝大部分土地靠井水灌溉。
临颍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北纬33°43’-33°59’,东经113°43’-114°09’,为漯河市的北部门户,东全县辖15个乡镇,362个行政村,779个自然村,居住着汉、回、藏、蒙、维、彝、壮、满、苗9个民族,总人口为70万人,汉族占99.4%,其中农业人口535060人,每一农业人口平均耕地l.45亩。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的28.5‰,下降到1985年的4.2‰。
2000年,临颍县辖9个镇、6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32427人,其中:城关镇 90376人、繁城镇 50599人、杜曲镇 64338人、王岗镇 50534人、台陈镇 56177人、巨陵镇 38251人、瓦店镇 39862人、三家店镇 30553人、窝城镇 29031人、大郭乡 45677人、皇帝庙乡 28613人、固厢乡 28611人、石桥乡 23190人、陈庄乡 22237人、王孟乡 34378人。
主要领导 | |
---|---|
刘少宏 | 县委委员、常委、书记[4] |
王继周 |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
陈,燕 | 县委常委,副县长 |
黄耀春 | 副县长 |
李伟恒 | 副县长 |
吴祥杰 | 副县长 |
梁冠甫 | 副县长 |
王,磊 | 副县长 |
卢旺林 | 副县长 |
主要领导 | |
---|---|
刘少宏 | 县委委员、常委、书记[4] |
王继周 |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
陈,燕 | 县委常委,副县长 |
黄耀春 | 副县长 |
李伟恒 | 副县长 |
吴祥杰 | 副县长 |
梁冠甫 | 副县长 |
王,磊 | 副县长 |
卢旺林 | 副县长 |
临颍具有明显的交通优势和劳动力优势,踏入21世纪,临颍县政府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紧机遇,加快引进大批优良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临颍将进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为希望在颍投资的各类企业,中小企业创造优质的发展环境,引进更多的项目落户临颍。
2008年以来沿海地区出口受到冲击,沿海劳动力价格上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原来的单一出口拉动经济转变为同时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成为当前共识,大批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成为趋势,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大力支持下,临颍县紧抓机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的步伐,努力打造临颍经济的“升级版”。
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卢展工同志在临颍县调研时与在临颍投资的企业代表合影时站在后排,说:“我站后面,给你们当好靠山。”这句话让企业代表倍受鼓舞,引来了企业扎堆投资临颍的热潮。[8]
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开始于2007年,按照“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要求,县里高起点制定了多规合一的集聚区发展规划,成了五横十三纵道路61公里,实现了区内供排水、强弱电、燃气、美化等基础设施的全覆盖。建区之始,临颍县里就明确提出,依托食品产业优势聚项目,打造主导产业特色鲜明集聚区的发展定位。
临颍县产业集聚区位于河南省中原城市群产业带上,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京港快速客运铁路四条交通大动脉穿区而过,省道S329横贯东西,北距新郑国际机场60公里,特别是郑州至许昌城际轻轨的修建,新郑国际机场许昌航站楼的建立,使临颍县30分钟即可到达新郑国际机场。西安、武汉、南京、合肥、济南、太原等周边省会城市,全部处在5小时车程之内,可以辐射周边3亿多人口的消费市场。是企业原材料运输、产品销售最适宜的集散地,是企业投资兴业的首选之区。
临颍县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21世纪初期,围绕打造全省一流产业集聚区的高远目标,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节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要求,立足高起点、高品位,先后聘请北京土人、上海同济、广州市城市设计研究院等国内一流设计院所对产业集聚区进行了科学规划、高端定位。规划按照产城相融的理念,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有机融合,突出做美空间形态和优化功能布局,充分显示了临颍的个性魅力,展示了打造全省一流集聚区,构建临颍新城区的美好前景。
2008年以来,临颍县产业集聚区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战略部署和“四集一转”的发展要求,坚持“以城带产、以产促城、产城互动”的发展理念,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快节奏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倾全县之力打造全省优秀产业集聚区。临颍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6.25平方公里,截止08年,区内已累计完成各类投入77亿元,建成“五横十三纵”18条道路61公里,配套设施同步到位,入驻工业项目68个,亿元项目38个。其中,2008年产业集聚区完成投入21.1亿元,修筑道路8条18公里,供排水、强弱电、绿化、路灯、燃气等基础设施同步跟进;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1个,下半年将有8个亿元项目陆续开工,预计产业集聚区全年各类投入将突破50亿元。临颍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推动全县“三化”协调发展的先导区,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爆发点,被确定为全省24个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 截止2008年,区内已进驻食品企业30家,年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形成了以食品产业为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这种食品企业集群发展所带来的市场空间和成本优势,又让印刷包装、仓储物流等从事下游产业的企业纷至沓来;区内已进驻印刷包装、仓储物流等企业8家,区内形成了一个食品加工、印刷包装、仓储物流循环发展的产业链,这种集群产业链条的形成又构筑了强大的品牌和市场优势。据了解,截止2008年,区内已有国内知名品牌近20个,在河南市场上销售的闽商生产的食品,产地全部来自临颍。为中西部最大的休闲食品基地。
快速发展的制造业是临颍经济前进的根基,加快培育形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电子电气、现代 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为支柱产业。临颍是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经过多年发展,全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食品产业链条,产品达到30多个种类600多个品种,成为食品产业名企名牌聚集地,是河南省休闲食品产业制造中心;临颍现有装备制造企业8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家,产品主要涉及食品机械、农用机械、建筑机械等,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主导产品轻质隔墙板机及配套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临颍县把电子电气产业作为我县着力培育和发展的新型产业,重点发展电子零部件、元器件、家用电器制造等;童车制造产业在临颍发展迅猛,全县现有童车制造企业20余家,年产童车150万辆以上;临颍是中原经济区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临颍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978年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后,全县商业管理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经营责任制逐步完善,服务质量经济效益均有明显提高,出现厂城乡市场繁荣、购销两旺的可喜局面。1985年全县商业网点发展到4271个,比1984年增长23.5%,商品纯购进额完成1.02亿元,比上年增长8%,纯销售额完成1.13亿元,比上年增长8.1%,社会商品零售额1.18亿元,比上增长2%。全县个体商户展到9834户,从业人员4.1万人,年经营额1.2亿元。
现代物流园区建设计划占地3200亩,投资22亿元,年处理货物量1000万吨,主要规划有粮食物流区、集装箱物流区、散货物流区、海关商检等综合办公区,诚邀各位客商投资物流园区;科教文化中心位于生态环保区黄金地段,配套建设居住、文化、教育、会展等项目,项目市场前景良好; 综合服务区位于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北部,项目占地300亩,拥有职工公寓、餐饮酒店、休闲娱乐、商业金融四大功能,可容纳10000名职工居住、生活。
金融业: 为全面摸清县金融业运行情况,临颍县政府组成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常务副县长直接负责,深入各企业调查摸底,拜访上级行寻求支持,登门向各负责人了解情况。虽然对金融生态环境现状有所了解,但调查摸底的情况仍然让各金融机构负责人大吃一惊:临颍县银行业金融机构2008年底不良贷款余额达18.36亿元,不良贷款占比高达62.69%。各金融机构负责人深深感到问题的严重和担子的沉重。 2009年5月28日,临颍县委、县政府召开高规格的金融运行分析座谈会,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剥离核销不良资产,吸引外地金融企业和国家政策性银行到临颍投融资;大力推动担保体系建设,成立由县财政出资、企业和民资入股的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扩大信用担保机构资本金规模,鼓励民资进入担保领域设立信用担保机构,为全县金融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临颍农产品种类很多。临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处于河南省领先位置,拥有龙云集团、北徐集团 2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3家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了1个国家级,3个省级,7个市级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无公害生态型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已发展到10万亩,龙云集团的“龙云”品牌无公害蔬菜已打入上海、广州、郑州等大中城市,专卖连锁店发展到30家,成为河南省无公害蔬菜第一品牌,被北京市“肉菜放心工程”指定为第一批进京绿色品牌。 以北徐集团为龙头,形成了良种繁育、饲料生产、商品猪养殖、宰杀分割为一体的生猪生产产业化体系,被确定为河南省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示范县。以胡桥工贸公司为依托,珍奇植物苗木繁育基地已发展到近万亩,成为河南省惟一的奥运会专用苗木基地和长江以北最大的“南水北凋”绿化工程育苗基地。
在农业方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人民认真学习了党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落实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从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198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9546万元,比1978年的9040万元增加— 倍多。粮食生产在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收成,总产达到23168.5万公斤,全县农业人口平均纯收入330元.经济作物以烟叶为主,烟叶生产是临颍县的又一优势,也是主要财源之一。1949牛种植3.8万多亩,总产192.5 万公斤;1978年种烟9.4万多亩,总产2073万公斤,年产值2242万元,上交财政1460万元,占全年财政总收入的78%;1985年种植11.4万亩,总产值3851万元,实现税款1074万元,占财政收入的54%。所以烟叶生产能否搞好,一方面关系着临颍县财政状况的好坏,另一方面也直接关系着全县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市场繁荣。
油料作物的生产也在迅速发展。1983年油料播种面积为4.8万亩,总产196.5万公斤。1985年播种油料6万亩,总产达到426.5万公斤,其中仅芝麻就达171.5万公斤。
林业、畜牧业都得到相应的发展,1985年植树278万株,其中农桐间作19.4万亩,绿化道路1196条,总长554公里。
1985年,全县畜牧业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好势头,大牲畜存栏59451头,生猪存栏13万头,其它家禽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临颍县的副业生产历史悠久,竹、木、刑、柳、铁等手上业遍及全县各村,尤其杜曲、台陈、固厢、瓦店为盛。近几年草编兴起,并打入国际市场,全年副业总产值达四千多万元。
全县河道,经常干涸,靠河道引水灌溉的面积剩少,绝大部分土地靠井水灌溉,因而农业生产比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很差。针对这种情况,建国以来每年都进行水利建设,先后开挖了新颖河,疏通了其它河道,改造低洼易涝面积39万亩,修建水闸8座,机灌站15座,配套井一万多眼,排灌动力机械11557台,有效灌溉面积达50多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6%。
1985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2.73万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12台,小型拖拉机4044台,机耕占耕地面积的31%。
全县化肥施用量5.2万余吨,农业用电2067万度,粮食产量由60年代的每亩200公斤,70年代的350公斤,发展到80午代初的550公斤。
1966年至1976年,由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在工农业生产上搞所谓“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粮为纲”、“以钢为纲”限制多种经营。在生产中竭力推行“大寨模式” 和“吃大锅饭’,搞绝对于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尽管广大群众在生产中对其倒行逆施作下不同程度的抵制,工农业业生产却长期徘徊不前。
1976年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为期十年的动乱。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到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4570万元,比1949年的2064万元,增长16.7倍。
在工业方面,到1985年全县共有74家工业企业,其中全民工业27个,集体工业8个,乡镇工业39个,职工8270人。
1985年工业战线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改善经营管理,积极推行生产责任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大力发展适销对路产品,工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在能源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创产值15022万元,其中主要产品产量:原煤154647吨,碳铵2649吨,磷肥1681吨,机制纸1425吨,水泥28037吨,脱粒机3580台,四轮小拖2156台,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2%。
汉族:
临颍包含习俗主要以豫菜为主。日常主食有:馒头(称蒸馍)、烙馍、饼子(厚馍)、油馍、面条、饺子(即扁食)、小米饭、稀饭、“糊涂”(玉米糁汤)等。副食有:肉类、蛋类,蔬菜(白菜、萝卜、芹菜、包菜等)、腌咸菜、豆腐、粉条等。农闲时每日早晚两稀,中午一干;农忙时早上、中午食干,晚上食稀。人们在吃晚饭前不说“吃饭了没有?”而是问“喝汤了没有?”吃用酵母或“面头”发酵的麦面馒头。一般的人家都是蒸一笼吃上一两天。民间有“烙馍省,蒸馍费,常吃油馍要卖地”之俗语。烙馍既节省又方便,面粉掺水一揉,铁鏊子一支,边烙边吃。一个手快的妇女可以供上五、六个人吃饭。吃时拿起一张烙馍,左手一托,右手夹些菜往上一放,两手噌噌一卷,吃起来别有风味。这就叫烙馍卷菜。油馍分为两种,一种为油炸的,农户人家不常吃。另一种就叫烙油馍,做法同烙馍差不多,只是比烙馍厚五到六倍,内抹有油和葱花等,吃起来松软、咸香,是招待客人的佳品。
汤的做法很多,最通行的要数面条汤。小米汤里喜欢掺把豇豆或绿豆,待小米煮出了油、豆子煮开了花,喝起来最香甜。秋季红薯一下来,切几块放在玉米糁(糊涂)里,甜丝丝如同放了糖一样。“小米汤,放豇豆。打糊涂,放红薯”是较流行的“汤”的做法。
回族:
回族是临颍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来源最早可以上溯到唐朝,那时已有阿拉伯等地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到临颍经商并定居。元朝大量的穆斯林作为“探马赤军”到河南屯田,随后长期居留,受汉族文化习俗的影响,临颍的回族在生活习俗方面和当地汉族有许多共同地方。
回族的饮食习俗与全国其他省份回族的饮食习俗差异不大。主食以米、面、杂粮为主,基本上和当地汉民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对肉食的选择上,饮食禁忌同各地回民一致。回族的节日饮食仍保留着本民族的习俗特点。
美食
城市居民很喜欢小吃。早晨上班在街头上购买小吃当做早点,既方便,又节约时间。中午、晚上小吃店里不乏光顾者。临颍的小吃很多,像回民馆里的烩面、繁城的油酥火烧、五香牛肉、胡辣汤,壮馍、城关镇的豆腐片等,都很有特色。
玉皇大蒜
“玉皇”大蒜全部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生产,本地土壤富含大蒜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所产大蒜品质独特,尤以蒜香浓郁,辛辣芳香、捣汁不懈、久放不馊等特点而享誉中外,西汉末年即开始特供宫廷御膳所用,改革开放以来,产品畅销俄罗斯、日本、肯尼亚及东南亚等国。
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大蒜有归五脏,散痛肿疮,降风邪,杀毒气,下气,消痞;去水恶瘴气,伏邪恶,除风温,破冷风,健脾胃,固肾气,止霍乱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大蒜所含的大蒜素及脂溶性挥发油对人体具有药用和保健功能,治病又防病。主要作用有五种:
1、大蒜具有杀菌杀毒功能。大蒜所含的有效成分———大蒜素,有很强的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能抑制多达72种感染因素,并能增强肌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有效地抵抗病毒和细菌。
2、预防感冒、关节炎、肝脏疾病等。
3、大蒜能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及甘油三酸脂,并能使血液的黏稠度下降,减少血液凝固的危险,有助于降低血压等。
4、大蒜内含的硒是构成体内抗氧化体系的重要元素,抗衰老,有助于去除体内的重金属。
5、大蒜中的多硫醚类化合物具有还原性,可抗自由基。
王岗镇小辣椒
做大、做强小辣椒产业,建成了占地300多亩的小辣椒交易市场,辐射带动周边县、乡种植小辣椒30多万亩。为进一步拉长小辣椒产业链条,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发展路子,王岗镇积极引进小辣椒深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了以小辣椒生产、销售、冷藏、加工一条龙的特色主导产业,有效地促进了小辣椒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占全镇耕地面积的90%以上,每年为群众增加经济收入上亿元。王岗镇坡孙村农民刘付坤,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7亩地总收入可达一万多元。
繁城牛肉
临颍特产繁城牛肉:驰名华夏大地的繁城洪家五香牛肉,有着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繁城牛肉做工精细,精选中原1-3岁公黄牛为原料,辅以二十多种名贵中药材.经腌制蒸煮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繁城牛肉远离污浊的水源,减少了寄生虫对它的依赖,它来自绿草成荫的中原大地或“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绿色无公害。繁城牛肉形色鲜美,肉嫩味纯,故中国大辞典榜上有名,并荣获河南省食品系列优质产品奖,被农业部授予质量管理达标企业。正宗洪家牛肉第十六代传人洪小俊,汇传统工艺之大全,生产出“洪恩”牌软包装系列产品,色泽如初,味透骨髓,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滋补、营养丰富的大补品,它老少皆宜,适合南北风味,这一传统产品,越来越成为人民普遍欢迎的民族特色食品。
油旋馍
油旋馍(3)油旋馍是烙馍的一种。先将和好的白面擀成圆片,上放香油、盐、五香粉、葱花,从一边卷成条状后,再从一头盘成圆锥状,压平后擀成圆片,放入锅内烙熟,烙时要翻几次。此法烙成的馍成一圈一圈的螺旋状,故称油旋馍。此馍吃起来外焦里软,咸香可口,是一种人人喜爱的特色食品。
临颍的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与京深公路(107国道)南北穿过,襄逍公路东西贯通。县城与各个乡镇所在地都先后铺成了渣油路面,到1985年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为178公里,其中晴雨公路120公里。机动车辆迅猛增加,截止1985年,全县已有公私机动达四百多辆。交通的便利有力地支援了“四化”的建设,活跃了城乡经济,方便了人民群众。
临颍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原城市群节点城市,是漯河市北部的门户,交通优势突出,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位置,京广铁路、京广高速客运专线、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四条交通大动脉纵贯南北,逍襄路、许泌路横穿东西,北距郑州国际机场68公里,且有高速公路相连。中原城市群“郑州-许昌-漯河”城际轻轨的修建经过临颍,将大大加强临颍与城市群重点城市的联系。县、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公路覆盖率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全县电力供应充足,邮电通讯事业发达,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
临颍城镇化水平在有序推进之中,天然气、暖气等市政设施的建设正逐步完善,临颍县首家热力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主要负责对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内供热热源、供热管网的建设及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初步实现了对盼盼食品有限公司、亲亲食品有限公司、华冠养元饮料有限公司、联泰食品有限公司等13家工业企业和单位的集中供热。临颍县抓住被确定为全省26个城镇化重点县机遇,高标准修编了城市发展规划。新辟了颍北新区,使城区面积扩展到21平方公里。城市市容市貌整洁美观,环境优雅,拥有南街村绿地广场、东方红广场、金龙广场等休闲娱乐场所,阳光大酒店等三星级酒店1家,在建五星级酒店1家,大型综合性商场、量贩6家,是中原城市群中居住生活、投资兴业的理想城市。
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预计,下同)230亿元,同比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2亿元,同比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亿元,同比增长22.8%;财政总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3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26%;财政总支出25.8亿元,同比增长4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亿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6元,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9446元,同比增长17%。2012年河南省县域经济排名23名。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以“龙云”、“北徐”两大“龙头”企业为总揽,带动全县种植业和养殖业快速健康发展。以巨陵、杜曲、固厢等乡镇为重点,新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100多公顷,扩建温棚1500多座,总面积近5500公顷,辐射带动全县2.8万个农户从事无公害蔬菜生产。在北徐集团的带动下,全县生猪存栏55万头、出栏102万头,分别增长13%和30%;家禽出栏965万只,增长10.2%。以王岗、三家店、窝城等乡镇为重点,三樱椒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以王孟、大郭、固厢等乡镇为重点,落实烟叶面积2000公顷,收购烟叶8万余担。全县夏粮总产23万吨,平均单产409公斤,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县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6.6亿元,比上年新增23.4亿元。工业用电量3.2亿千瓦时,增长18.5%。对外开放成效明显。新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16个,新批外资企业6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9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外资1590万美元,完成市定目标的128%。重点企业健康运营。纳入“漯河市重点工业300亿振兴计划”的19个重点企业完成工业产值70.8亿元,增长24%。其中,南街村集团、龙云集团、北徐集团、颍青化工公司共完成产值41亿元,增长17%;金源面粉、亲亲食品、晋江福源等一批重点企业产值增速达30%以上。国企改革有序推进,先后对13个改制企业派驻工作队,完善以法院为主体的工作运行机制,依托破产企业实施产权招商,取得较好成效。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全县新增非公有制企业106个,其中工业企业35个;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33.6亿元。
城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颍北新区开发全面启动,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开发建设,投资1200万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老城区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实施“西气东输”天然气利用工程,建成22万伏变电站,对城区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日新增供水能力600吨,城区供水紧张状况得到缓解,城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按照“立足产业优势、培育特色强镇、拉动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重点培育一批特色经济强镇,形成了梯次推进、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全市组织的小城镇建设评选中,繁城、杜曲、王岗分获一、二、三等奖;城关镇被命名为全国重点镇。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县新增就业5800多人。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最低生活保障面进一步扩大,新增“低保”对象900多人。救灾救济工作扎实开展,筹措资金230万元,为倒房户修建房屋近2000间。科技工作卓有成效,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指标较好完成,进入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行列。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图书馆、文化馆相继投入使用,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60%。旅游业正式启动,被省假日办确定为河南省精品线路景点,被确定为全省26个旅游重点县之一。
临颍县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教育、卫生工作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县共有学校332处,其中高中(含农业高中)5处,教师进修学校1处,乡级中学15处,小学241处,全县在校学生93259人,其中高中生2670人,初中生20706人,小学生69883人,教职员2560人。自1979年恢复高考以来,全县每年送出的大中专学生都在200名以上,1985年达到335名,名列全市榜首。小学四率(入学、毕业、普及、巩固)均达99%以上,成为全省普及小学教育先进县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大群众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加深,集资办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1985年全县共集资350万元,对改善教学条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临颍县旅游资源丰富。现已形成以“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古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平原旅游景观。境内汉魏政权交替的历史见证“受禅台”、“三绝碑”,早于赵州桥的天下第一桥“小商桥”和抗金名将杨再兴陵园等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素负盛名;南街村的热带花卉植物园以及“外圆内方”的治村方略,每年吸引海内外游客达50多万人次;龙堂村、北徐庄创造的“乡村都市”景观和胡桥村近万亩珍稀植物生态林区,也吸引着大量的游人前来参观游览。下面详细介绍一些著名景点。
南街村
南街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全国十大名村”,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成为产值达1亿元的“亿元村”,南街村村容整洁,宁静而美丽,南街村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南街村红色旅游吸引了众多游客。在外界看来,南街村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乌托邦”式的存在,在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下,南街村 实现了共同富裕,实现了社区和谐,村民安居乐业。村民们免费享受住房、医疗、上学、中央空调、肉、蛋、面等14项公共福利,生活上无后顾之忧,长期生活工作在南街村做出突出贡献的非南街村籍人士,被授予“荣誉村民”称号,享有与南街村民相同的福利。南街村民认为,南街村成功的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集体主义。南街村集团是南街村创建的集体经济实体,下属28个企业,产业涉及食品、饮料、酒类、印刷、包装、医药、工艺品雕刻、旅游等。南街村方便面,天下流传。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南街村的企业由于管理经营不善和盲目扩张,早已资不抵债。
小商桥
小商桥位于临颍县黄帝庙乡小商桥南小商河(颍河故道)上。桥为敞肩单孔石拱桥,长21.3米,宽6.45米。[9]大拱竞夸11.6米,矢高2.13米,矢跨比为1/5,拱券面厚0.65米,小拱净跨2.13米,矢高1.2米,两岸小拱脚间距20.2米,主拱和小拱均由20道拱石并列砌筑而成,主孔每块拱石间均由咬铁连接。券面石浮雕有天马,狮子,莲花和几何图案,拱之上端置有兽,伸出桥身。桥墩下部四角有高浮雕金刚力士像,双肩扛拱,双手上托,大小一尺左右,造型生动,风格古朴。据方志记载,小商桥始建于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但现桥主体结构属北宋建筑风格,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最大的一次修筑是元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小商桥是一座时代较早的古石桥,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做工精致,是研究建筑和交通史的重要资料。1986年小商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进行了大修。
陈星聚纪念馆
位于台陈镇的陈星聚纪念馆 建成于1889年。由于当时清政府追封他三品道台“御赐祭葬如例”的安葬待遇,墓园修建时间长达4年,墓前有华表、碑碣,墓道两侧矗立着姿态各异的石人、石狮、石马、石羊、石猴等,整个墓园古柏森森,庄严肃穆。2004年11月临颍县人民政府把陈星聚墓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3月省委书记徐光春批示:把陈星聚墓园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促进祖国统一的平台、弘扬中原文化的载体、推动旅游发展的景观。2008年6月陈星聚墓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动工兴建陈星聚纪念馆。
陈星聚纪念馆规划占地面积17360平方米,南北长248米,东西宽70米,修建了享堂、石牌坊、正门、掖门、生平陈列室、石桥及停车场、围墙等配套项目。一期工程共投资1500万元,建设工期历时9个月,于2009年3月竣工。工程恢复了原有的石像,并对石牌坊、石彩桥、掖门、前门等进行了扩建。
2009年3月31日10时30分,陈星聚纪念馆在临颍县台陈镇台陈村开馆,馆名为省委书记徐光春题写。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及夫人陈万水在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副会长王富卿、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等领导陪同下出席了开馆仪式。4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莅漯视察,期间,参观了陈星聚纪念馆。
1.陈星聚,字耀棠,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生於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台陈镇台陈村。道光二十九年中举,历任福建顺昌、建安、闽县、仙游、古田等知县,后升任台湾漉港、淡水同知,光绪初年任台北首任知府。
公元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军进攻东南沿海,逼近福建马尾港水师基地,消息传到台北,陈星聚号召台湾绅民,誓死保卫国家。秋季,基隆被法军攻占。之后,法军兵分二路进犯淡水和台北,陈星聚腰挂宝剑,骑上战马,亲赴阵前督战。同时命妻儿围坐府衙水井旁,万一战事失利,即投井殉国。在陈星聚的英雄壮举激动下,台北守军与当地绅民万众一心,最终击退了法军的进攻,确保了台北的安全。
2.杨再兴,岳飞名将爱国英雄,江西吉水人。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岳飞败金兵於郾城,兀术合兵逼之,将军单骑破其军,手杀数百人,兀术复屯兵十二万於临颍,将军以三百骑遇小商桥,杀二千馀人,遂遇害。岳王闻讯,哭将军於小商桥,获其尸焚之,得箭镞二升。「葬於商桥东立坟莹一座,周三十亩。」岳飞用枪尖刻「再兴坟墓」於石上,立於墓前。为纪念抗金民族英雄宋统制杨再兴将军,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为其建庙。1963年被公认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荀嵩(262-328)颍川临颍(今河南临颍西北)人。羽林右监荀覠子。志操清纯,雅好文学,为当时名流王济等人所器重。泰始中,为司马允文学掾,累迁侍中、中护军。晋元帝即位,授尚书仆射,与刁协共定中兴礼仪。明帝时,平王敦有功,封爵,授光禄大夫、录尚书事,加散骑常侍。成帝初,苏峻叛乱,与王导等人共同侍卫成帝。咸和三年死,谥敬。
4.李兑 宋许州临颍人。第进士。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改同知谏院。狄青宣抚广西,朝廷派宦官任守忠为副,兑上奏以为非计,遂罢守忠。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出知杭州,仁宗手书“安民”二字以示宠。徙知邓州。历守名郡,为政简严,老益精明,后以工部尚书致仕,卒,谥庄。
5.张彀(?-1217)字伯英。金许州监颍(今临颍县)人。初任宁陵县主簿,改泰定军节度判官,同州观察判官。以武宁军节度副使伐宋。迁河东南路转运使、权行六部尚书、安抚使等职。
6.方心芳(1907)工业微生物学家。临颍人。1931年毕业城上海劳动大学农化系。1936年毕业于比利时卢汶大学农学院酿造科。1953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微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长期从事工业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工作,选育了不少优良工业用菌种,并已得到使用。
7.申凤梅 (1927---1995),河南卓越的越调艺术表演艺术家,生于1927年,祖籍河南临颍。她11岁开始学艺,14岁搭班。1947年,她所在的民间戏班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剧团,后改为河南省越调剧团。
8.李亚敏(1954-)女射击运动员。临颖人。1981年被选入解放军射击队。在第三届全运会上,以591环的成绩超女子小口径手枪慢加速射世界纪录。
9.贾咏(1464-1547),字鸣和,号南坞。河南临颍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正德九年(1514)充经筵讲官,改兵部主事,迁左中允兼修撰,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国子监祭酒。正德十六年擢礼部左侍郎,改吏部左侍郎。嘉靖四年(1526)五月以原官兼翰林学士入阁专理诰敕、掌参事府事,再迁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进武英殿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嘉靖六年八月十八日致仕,嘉靖二十六年八月三十日卒,年八十四,赠太保,谥文靖。
10.王润,字敷仁,临颍县城关镇双庙村人,自幼家境贫寒,昼耕夜读。王润虽不能全日就读,但他刻苦勤学,成绩依然超众。弘治二年(1489年)王润获河南省乡试第二名(亚魁),由举人授为西安府学训导。不久又任监察御史,两江巡理盐课。弘治九年(1496年),宦官刘谨乱政,专横拔扈,百官侧目,行贿之风盛行。各省官员朝见皇帝,京官从外地回京均向刘谨行贿,否则将大祸临头,但王润每逢出京返回独无所馈,触怒了刘谨,被免职下狱,受到严刑拷打。同年八月,刘谨事败被杀,王润平反后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后又升陕西副史。在陕西3年,他严惩贪官污吏,肃清盗匪,屡平冤狱,政绩卓著。3年后,他多次上书朝庭,退职还乡。在家种田,著文,教书,直至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