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城镇

桃城镇

中文名 桃城镇
车牌代码 桂F
地理位置 大新县中部
下辖地区 4个社区、11个行政村
行政区类别
电话区号 0771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元初,养利羁縻州改为土州。

至元二十九年,养利改隶太平路。

1956年3月,大新县改隶桂西僮族自治州。

1957年12月,大新县改属邕宁专区。

1958年12月,大新县撤销,与天等县合并置新英县(治龙茗)。

1971年,大新县改属南宁地区。

桃城镇桃城镇1994年12月,桃城镇并新振乡入。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桃城镇辖有新城、新振、桃源3个社区,北三、黎明、松洞、社隆、宝贤、爱国、新华、万礼、宝新、大岭、德立11个村;下设58个居民小组,18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桃城镇辖4个社区、11个行政村。[1]镇人民政府驻北三村。

桃城镇区划详情
新城社区 桃源社区
新振社区 新兴社区
北三村 新华村
黎明村 万礼村
松洞村 宝新村
社隆村 大岭村
宝贤村 德立村
爱国村 \

地理环境

桃城镇区划详情
新城社区 桃源社区
新振社区 新兴社区
北三村 新华村
黎明村 万礼村
松洞村 宝新村
社隆村 大岭村
宝贤村 德立村
爱国村 \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桃城镇地处大新县中部。东邻龙门乡,南界榄圩乡,西连那岭乡,西毗恩城乡,北接全茗镇。桃城镇行政区域面积242.44平方千米。

气候

桃城镇桃城镇桃城镇平地、低山分别占总面积34%,高丘和台地分别占22%和10%。

水文

桃城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春微寒,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四季气温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温度21.3℃,极端最高温度39.8℃,最低气温-2.2℃。年平均降雨量1326毫米,降雨多集中在夏秋季,冬春较少。

自然灾害

桃城镇桃城镇桃城镇境内有桃城河、龙门河流经。

人口

桃城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大风、低温、霜冻、雷击等。

经济

2011年末,桃城镇辖区6987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4835人,城镇化率64.17%。总人口中,男性34489人,占49.36%;女性35384人,占50.64%;14岁以下10814人,占I5.48%;15~64岁52985人,占75.83%;65岁以上6074人,占8.69%。总人口中,以壮族为主,达68335人,占97.8%;还有汉、瑶、回、仫佬、京5个民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6.42‰,人口死亡率4.11‰,人口自然增长率12.31‰。

桃城镇桃城镇2018年末,桃城镇户籍人口66544人。

综述

农业

2011年末,桃城镇财政收入3.51亿元,比上年增长51.4%。

2018年,桃城镇有工业企业135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2个。

工业

2011年末,桃城镇耕地面积5.7万亩,人均0.82亩,林地面积19.93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28494万元。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甘蔗、龙眼等。2011年,粮食产量14374吨,其中水稻11388吨,玉米2701吨。主要经济作物为甘蔗,2011年,甘蔗种植面积37233亩,产量193692吨。大蒜产量152吨,番茄227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年末存栏52768头;羊饲养量914只,年末存栏841只;家禽年饲养量50.86羽。

商业

2011年末,桃城镇以锰业、蔗糖生产为主。2011年末,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

社会事业

2011年末,桃城镇有商业网点870个,职工3756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4亿元,比上年增长8.7%。

文化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桃城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5个;各类图书室6个,藏书1.2余万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桃城镇有境内有县级中学大新中学、大新县民族高中、桃城中学、大新县实验学校、大新县职业中学(1997年并入县中等技术学校)。全镇小学校有桃城第一、二、三、四中心小学,11个完全小学和4个教学点。2011年,全镇教职工400人,在校生6902人。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率100%,初中教育完成率99.1%。

体育事业

2011年末,桃城镇有医疗卫生机构2个,医疗职工总数69人,其中在编职工48人,床位45个。13个村(社区)共34673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1.54%。

社会保障

2011年末,桃城镇有学校体育场13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5%。

交通

2011年末,桃城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9户,106人,支出20.99万元,月人均165元。医疗救助186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010人次,支出3305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08户,2251人,支出16.74万元,月人均62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8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5.87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6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2人。社区服务设施3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个。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98万元,参保率4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