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一名《摸鱼子》,又名《买陂塘》、《迈陂塘》、《双蕖怨》等。宋词以晁补之《琴趣外篇》所收为最早。双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双结倒数第三句第一字皆领格,宜用去声。 [2]
此调起句七字,上三下四,不用韵;第四字可平。次句六字起韵,第一字可平。第三句七字,为七言仄句,但第一字不能仄。第四句六字,叶仄,第一字可用仄。第五句三字叶,为平仄仄,定格也。第六句十字或作上五下五,或作上三下七,均可。此处如作上五下五,则上五句法为上一下四,下五句法为上二下三;上下第一字俱可平。第七句四字叶,第三字必用仄声。第八、九句系四字对句而加一豆,“狂”、“王”、“有”三字均平仄不拘。末句五字叶,第一字平仄可不拘,而第三字必须用仄。后起为三字句,不叶韵,平仄有一定。次句六字叶,句法与《离亭燕》后阕次句同。以下均与前阕第二句以下相同。
定格对照例词:【北宋】晁补之《 摸鱼儿·东皋寓居 》
(前片)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韵)。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
中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
平仄仄(韵),
堪爱处,
仄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中平中仄(韵)。
无人独舞。
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仄(韵)。
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
(后片)
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韵),
青绫被,休忆金闺故步,
平平平仄平仄(韵)。
儒冠曾把身误。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韵)。
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平仄仄(韵),
君试觑,
仄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
中平中仄(韵)。
功名浪语 。
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仄(韵)。
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1.〔宋〕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宋〕刘辰翁《摸鱼儿·怎知他春归何处》
3.〔宋〕张炎《摸鱼儿·别处梅》
4.〔金〕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5.〔金〕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
6.〔元〕李治《摸鱼儿·和元遗山雁丘》
7.(今)李海彪 《摸鱼儿·到头来都成尘土》到头来、都成尘土。怪东君早归去。旋知人事如花事,春去欲留难住。莺啭处。千万遍、小桃看了添愁绪。愁来怎堵?正江水泱泱,林烟荡荡,山晚近风雨。 愁风雨,万里屏山难拒。睡龙珠也难取。少年渐向红尘老,纵有深情谁许?长短句。都写尽、疏星斜月长门苦。青春自误。恐明日西园,可怜应又,花落不堪数。
8.(今)杨硕《摸鱼儿·江城萧景》落叶根、倚风七里,环城荒店盘梓。乌江月色朦胧尽,只为鹊今身死。 相恋意,相别纸。徐风画定王郎笔。流光速徙。向万种霞层,鸦孤鹜独,蓬草荜枫起。 临滨丽。水诉斑巢鸠邸,柯舟倾下礁底。 无端乱木侵丘曳,罔树几多缤绮。红泪渍,黄带辔。西岩北石连秋槭。方原亭址。误数尺凭栏,横山吊渚,凝目暗川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