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指偷懒,不好好工作学习,或在集体活动中出工不出力的行为。
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如茅盾《蚀·动摇》:“他又觉得南乡农民的办法,‘也不无可取之处’,只要加以变化,自己就可混水摸鱼,择肥而噬。”又如马南邨《燕山夜话·一个鸡蛋的家当》:“而他打算把这个拾来的鸡蛋,寄在邻居母鸡生下的许多鸡蛋里一起去孵,其目的更显然是浑水摸鱼。”
现多用在上班族之间,指上班时间偷懒,不认真工作。具体表现在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或为凑齐八小时工作时间,早早做好准备等着下班。
出自成语“浑水摸鱼”,原是指趁水浑浊在水里捞晕头转向的鱼,指捞取意外的好处。
“摸鱼人”认识到各种学业压力、职场焦虑后又无力改变,为了避免心理不平衡选择逃避。“积极的摸鱼”是通过暂时休息更好复原,“消极的摸鱼”是沉浸在慵懒状态就此沉沦,区别在于,将摸鱼看作手段还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