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信仰是台湾地区最普遍的传统民间信仰之一。由于早期汉人移民多自中国大陆福建渡海而来,且台湾四面环海,海上活动频繁,因此妈祖成为台湾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无论是大小街庄、山海聚落,还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妈祖庙。仅台湾一地就有妈祖庙510座,其中有庙史可考者40座,内建于明代的3座,建于清代37座( 含湄洲祖庙正三妈一座 )。
妈祖信仰传到台湾地区以后,逐渐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特色。甚有学者认为妈祖已发展出与中大陆妈祖不同的特性:“‘妈祖’在中国大陆的福建的南方原是‘出海妈祖’,仅是渔民的守护神。但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妈祖已成‘过海妈祖’,她在历史上已成离开大陆的移民祈求平安到台湾的过海守护神。虽每年有大量香客络绎不绝至中国大陆湄洲妈祖庙刈香,但实际上台湾地区的妈祖可以说已扎根于这块土地,成了一部独立于大陆妈祖外,自成体系的中国台湾地区的本土神祇。这种见解获得若干学者的附和。
值得注意的是,妈祖信仰还包括宗族、姓氏群的崇拜。由于妈祖姓林之缘,台湾各地林氏都喜称妈祖为姑婆祖、祖姑,藉以拉近妈祖和林姓之间的亲密关系,林姓亦常自称为妈祖的裔孙、族孙,甚至组织有大规模的共祭团体,如:台北地区以林姓为主的“七角头正龙社天上圣母神明会”、中部“二十四庄林祖姑天上圣母会”、云林县六房天上圣母。
由妈祖信仰所伴随严谨的祭礼规仪、民间传说、艺术成就与节日习俗等文化人类实践,是台湾重要的民族文化资产。文建会目前授证的国家重要民俗中,与有关妈祖信仰的即占了三项,分别为:大甲妈祖绕境进香、白沙屯妈祖进香与北港朝天宫迎妈祖。
在分灵习俗特别旺盛的台湾,妈祖信仰因为分灵与进香等宗教活动,形成特殊的层级谱系。分灵系指地方新建庙宇,或者信徒欲在自宅供奉某一尊神明时,先到历史悠久、神迹灵验的大庙去求取神明的灵力。经过特殊的仪式之后,新塑的神像被视为祖庙神明的分身,具有相同的灵力,但是每年必须重新回到祖庙来进香、刈火,方能保持灵力不衰。分灵习俗并非妈祖信仰独有,但其影响力以妈祖最钜[1]。
在台湾地区,大凡历史较为悠久的妈祖庙,都会成为邻近地区妈祖庙和信徒自宅供奉妈祖的祖庙,层层分灵传布出去后,形成一个蛛网密布的信仰系统,并且透过热闹的进香、刈火仪式,强化信仰的深度。信徒们也普遍相信,层级较高的妈祖庙,其神力灵感也较为强大(这个情况在其他地区则较不明显)。
因为这样的层级观念,台湾地区许多妈祖庙对于自身在层级中的地位锱铢必较,民国四十年代(1950年代)以后,台湾的各大妈祖庙之间开始有谁才是“开台妈”的争论。只要是规模较大的妈祖庙,无不在山门上大书“开基妈祖”或“开台妈祖”,标榜自己的香火乃是直接从福建湄洲祖庙而来。
1990年代,在两岸交流开放以后,台湾地区许多妈祖庙蜂拥前往中国大陆福建湄洲岛进香,并捐款兴建殿宇。这使得妈祖庙和“妈祖遗迹”已经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殆尽的湄洲岛,重新迅速兴建了大量豪华现代的宫殿、参道和牌楼。
这种对于“祖—从”关系的争论,有时还会造成宫庙之间的不睦。知名的绕境路线有云林北港朝天宫至台中大甲镇澜宫。但在1988年,因为朝天宫使用“妈祖回娘家”等字眼,宣称“大甲妈是北港妈的分灵”,引起大甲镇澜宫抗议,最后甚至将“北港进香”活动改称“绕境进香”,并将路线改往新港奉天宫;而新港奉天宫与北港朝天宫的争论历史更早,据说清朝时北港溪改道,冲毁古笨港街,也冲毁了当时的庙宇,因此在笨港街原址河道北岸重建的北港朝天宫,坚持自己为笨港妈正统。而原本在南岸聚集的人们,后迁至现新港之处,建立的新港奉天宫,则宣称洪水将原庙宇的妈祖神像冲至南按并被其保有。各自标榜继承了“古笨港妈祖”的正统。
但对于信徒来说,宫庙之间的争执并不造成信仰上的差别。随着妈祖信仰的影响力提升,各重要妈祖庙举办的宗教活动,往往成为强力的社会动员,乃至于沾染上政治色彩。
清朝历史学家赵翼记下了一个很有趣的台湾海峡的妈祖传说。若遇海难向神明呼救时,称“妈祖”,妈祖就会立刻不施脂粉来救人。若称“天妃”则妈祖就盛装打扮,雍容华贵地来救人,所以会很晚才到。故海上都称“妈祖”,不敢称“天妃”,希望妈祖立刻来救海难中的渔船。
而台湾地区的妈祖传说,大概都是妈祖用裙摆挡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军空投炸弹。二次大战期间,盟军丢两颗炸弹在大甲街上,一颗炸毁火车站一带;一颗未爆弹落在妈祖庙旁的市场边,当时镇殿妈祖的双手是张开的,民间流传是镇殿妈祖显灵接炮弹,才使镇澜宫城内一带没有受到炸弹损伤。另外,朴子配天宫也有同样的故事,二战期间盟军丢了一颗导弹在朴子街上水塔附近,配天宫妈祖用裙摆将导弹接住丢入朴子溪中,使得朴子街免受战火的波及。,云林西螺、彰化县埤头合兴宫、屏东万丹万惠宫也有相似的传说。
也有妈祖让孩童起死回生等传说。北港朝天宫、大甲镇澜宫、彰化南瑶宫、新港奉天宫都有妈祖显灵让儿童死而复活的神迹,传说大意是:有一女性香客背著儿子(或曰孙子)一同前往,在进香途中其子(或孙)因中暑突然暴毙,女香客不得已祇得暂时将其尸体放置在庙后草寮中(或曰树林下),待进香返回时再做处理。不料回程时竟遍寻不到其尸首,女香客无可奈何祇得赶回家中,待其返抵家门,竟见其儿(或孙)正在门口游玩。询问其经过,孩童说是有一位阿姨带他回家,乃知是妈祖显灵让小孩死而复活。众所皆知,人死当然不能复生,此一神迹乃表示妈祖之神通广大,能使死者复活。
厦门忠仑神霄宫的村民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都到何厝顺济宫进香。有一次神霄宫妈祖到何厝顺济宫时,妈祖显灵,发现何厝—民家里有一小偷,令神童去抓小偷,最后小偷被抓到。这个故事一直流传于何厝与忠仑乃至整个厦门的民间。另有一次,到顺济宫进香时,刚好何厝有一村民吃饭时被小竹丝阻塞喉咙数天不出,快到死亡边缘,妈祖显灵,即刻把小竹丝排出体外,该村民平安无事,这也成为佳话流传于民间。还有一次,是在抗日战争时,日本攻打厦门,神霄宫里放稻草,日本鬼子要放火烧庙,但是一直烧不起,日本鬼子胆颤心惊。这更是神奇!还有很多传说故事令神霄宫名声在外,家喻户晓,因此常有香客到此朝拜,香火鼎盛。
妈祖信仰,见于最早记载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廖鹏飞撰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里面记载着妈祖信仰起源于湄洲屿,在宁海“显灵”的史实。宋代妈祖信仰的发生,虽与当时兴化经济、政治、军事诸因因素息息相关,但其中海上活动是直接原因。湄洲屿一名鯑江,在莆田东南约八十多里的海中,面对台湾海峡,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地处福州与泉州之间,是海上南北交通必经之路。 湄洲屿虽有可耕之田,但人民还是以海为田,以渔为业,与海洋关系密切。在当时的航海条件下,天有不测风云,海上气象变幻无常,台风暗礁,一不小心,随时有船沉人亡的危险。在人们的幻想中需要有一神袛作为海上保护神。林氏女“生而神异”,“初以巫祝为事”。在当时乡村缺乏科学知识,文化落后的情况下,巫女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她不但为民治病,还经常把观察得到的海上气象告诉人们,使许多渔船和商旅避免了危险。在那气象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她的所谓“知人祸福”、“言人休咎”等气象预言,对于湄洲屿冒险出海的渔民及其家属来说,无疑有很大的吸引力,成为人们安全的依赖对象。妈祖就成为航海者海上活动的精神支柱。自北宋末年褒封,后经南宋、元、明、清历代皇帝出于政治上的需要,都对妈祖尊崇备至,封号由“崇福夫人”,进而“天妃”、“天后”,直到“天上圣母”。历代帝王对妈祖的加封,这对民间妈祖信仰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原九牧祖祠在莆田县西天尾乡龙山村的乌石,距市区约七公里。祠的后山是九牧的父亲唐太子詹事林披与其史韬、弟昌的墓葬遗址。原祠因历经兵燹毁球,明末修葺,规模已不如前。后九牧后裔又在城内前埭另建祖祠。现存乌石原祖祠的建筑物系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有碑石为记[2]。
神霄宫天上圣母祖祠院内保存几处古代石刻,对研究妈祖世系具有参考价值。其中有一块天然圆形石,质地坚硬,纹理细腻,高九十厘米,厚十三厘米,正面刻楷书“乌山”二字,左右分刻行书五言绝句一首:“乌石开灵境,白云护草庐;径中松菊在,解组赋归欤。”末有小字“端州题”署款。背面刻楷书“种槐”二字。另一块石刻在祖祠前的一口井边,高七十一厘米,宽三十五厘米,厚十四厘米,刻楷书“砚泉”二字,下款为“端州”,字径在十厘米至十八厘米之间。这个“砚泉”井口系整块凿成,内围直径三十厘米,外围五十厘米。由于年代久远,外部残缺严重,外围已由圆变方,且已有裂缝。
按闽林始祖的十一世孙林孝宝,隋代官泉州刺史(当时莆田隶泉州),因奉其父林茂由侯官迁莆田北螺村。至唐林蕴,又奉其父披迁澄渚。披之长子苇,官端州刺史,林下后居乌山,故“乌山”、“端州”皆为林苇之证。“砚泉”亦为“九牧林家”之故典。据《莆阳比事》载,唐大力中,李锜使闽,兴学校,独孤及为作《新学碑》以劝学,林藻、林蕴兄弟因“铭砚泉石,刻志业文”以自励。未几,藻举进士,蕴擢明经。
祖庙山摩崖石刻,祖庙山在湄洲岛的北端,三面临海,一大陆的门夹隔岸相对。这里周围海床地质为辉绿岩和花岗岩交错构在。由于 辉绿岩质比较软,长年受浪涛冲啮而形成一条条凹槽。每当波浪运动方向垂直进入槽罅中时,槽内空气受到快速的压缩发生振动而产生共鸣,发出音色和谐而有韵律的声响,这就是被称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湄屿潮音”。祖庙山上的岩石千姿百态。历代朝圣者在岩石上留下了许多题刻,但由于海洋风雨所挟带的盐碱腐蚀,多处刻字已难辨识。现在所存字迹清晰的摩崖石刻有以下诸处:
一、“升天古迹”四字楷书刻在祖庙后右方的一块崖石上,以双钩镌刻,每字大可径尺,落款小字“住持僧照乘和南叩立世源洋”,是清康熙间刻的。
二、“观澜”两字刻于主峰顶一块横卧的巨石上,楷书,字约三尺见方,笔力雄健,气势不凡。此处风景极佳。在“澜”字右下角处刻有《丁已仲春登湄洲山谒天妃圣宫》七律诗一首,行书,全诗是:“湄洲清景胜蓬莱,四望沧江天际回。月满琼波诸岛静,潮来银屋一帆来。岚华锦乡峰头积,怪石玲珑云里堆。帝德崇恩神圣地,登临媿想济川才。”落款为“署南日寨军门中军秦邦锜题”。秦邦锜的里籍、生卒年均待考。南日水寨建于明初,至成化末从岛上内徙于忠门的吉了镇。
三、在湄洲宾馆后山崖上有巨石垒叠,其中一块向南面刻有行书七律一首,已多处风化不清了。诗题是:“××××海上同总戒叶正峰××××东望×××湄洲天姆岩观×××××韵一律》”。诗可认的字是:“×××××××,海上朱旌卫霍×。×××峰明霁日,沧溟××净风烟。××共仰王猷壮,灵××瞻天姆贤。试取湄洲山顶石,为×××作燕然。”“款为大明隆庆六年春季奉议大夫温陵郡丞××××××陈少鹤丁年×书”。此石北的一面刻楷书;“湄洲屿天后庙乃莆田之古迹也。二十三年春,闽变戡定,余宰是邑,出巡到此。山石嵯峨,海潮汹涌,日出日没,一览无余,诚大观也。爰勒石以志纪念。莆田县县长禹治题识。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三月四日。”
明成祖《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碑》
这块石碑现存放在南京下关建宁路二百九十号院内。碑总高近六米,由碑额、碑身和赑屃(碑身下的龟趺)组成。其中碑身高三百四十厘米,宽一百六十五厘米,厚六十四厘米,为南京市现存古代名碑之一。碑文系明成祖朱棣亲撰,计六百七十八字,前部分是散文,计一百零四句,五百一十字,记载遣使海外的目的(“导以礼义,变其夷习”),使者“涉海洋、经浩渺”的艰难历程,天妃“神显灵应,默加佑相”的灵异以及建宫和立碑的经过;后部分为七言韵文,计二十四句,一百六十八字。所署立碑时间为“永乐十四年四月初六日”。
此碑怕竖立地点即原南京龙江天妃宫。据《皇明大政记》和《明会典》等载,龙江天妃宫建于永乐五年(1407)。时郑和初次下西洋归来,奏称在海上获天妃神助,永乐皇帝遂下旨“建庙于都城之外,龙江之上。祀神报贶 ”。到了永乐十四年,又鉴于郑和数次出使,“屡受耀国威于海外,又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于是永乐皇帝又御制此碑,勒铭记功。后来,郑和也仿效皇帝做法,分别在江苏太仓刘家港和福建长乐南山港妈祖行宫立了碑记。这块石碑是国内现存最早的郑和下西洋记事刻石,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和《天妃灵应之记》碑长乐县南山天妃宫原是明永乐十年(1412)由航海家郑和等创建。宣德六年(1431),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前,又对天妃宫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并立了这块碑刻。据清乾隆《长乐县志》记载。这座天妃宫因“渐朽坏,乾隆二十六年知县贺世俊以水神面山非宜,将宫改作书院(吴航书院),移祀天后于今所(城西关外花眉台)。”后来,书院渐渐也荒废了,这块碑国长年埋没失考。迨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长乐县县长王伯秋于县署榛翳中,发现了这块具有重要史料的碑刻,乃与江苏太仓刘家港天妃宫的《通番事迹之记》的碑文(原碑已毁)同时公布于世。
这块石碑高一百六十一点五厘米(包括碑座),宽六十七厘米,厚十六厘米,碑额篆书“天妃灵应之记”。碑额两旁阴刻海水波浪纹,正中涌出一轮月。碑面边框刻差如缠枝番莲的花纹。碑文楷书,共三十行,行最多六十八字。全文只磨损九个字,余皆清晰。碑文记述天妃的显圣神话和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经历,堪称《通番事迹》碑的姊妹篇,是研究中外交通史的一件重要实物资料。
《天妃灵应之记》碑是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六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五百八十周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拨款在原处建筑了郑和纪念馆和碑亭。
郑和铜钟
这个铜钟是郑和为长乐南山天妃宫配套建筑——三清宝殿所铸造的。钟为葵口,二龙交蟠钮。身高六十九厘米,钮高十四厘米,通高八十三厘米,口径四十九厘米,重七十七公斤。钟的肩部铸有十二组相连如意云纹,其下有回纹带一周,腹部有云纹带一周。两带之间的五个长格子内环铸八卦。其中三格各为双卦,其余坎(三)为单卦,旁铸楷书“国泰民安”;巽(三)亦为单卦,旁铸楷书“风调雨顺”(其取义是坎为水,巽为风之故)。钟体下部铸一周楷书铭文:“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
郑和《天妃灵应之记》碑载,郑和等在修建长乐南山天妃宫的同时,“而又发心施财,鼎建三清宝殿一所于宫之左,雕装圣像,粲然一新,钟鼓供仪,靡不具备。”再加把宫右原有荒颓的南山塔寺加以修葺,便成为以天妃宫为中心的一整套建筑物。又明万历间,长乐县进士陈省《三清殿祝圣道场记》:“长邑旧依三清殿,殿始于永乐间,中官郑和航海册封并海诸国,筑天妃宫酬神,以其余材构殿,崇奉老氏。”
据长乐郑和纪念馆介绍,此钟原悬于长乐县吴航小学校园作为校钟,抗日战争时期运往内地南平。一九八一年,南平市文物工作者在清理文化大革命期间回收的废旧物资中发现此钟,现归南平市文化馆保管。
涵江天后宫明代星图
莆田市涵江区的三江口是个历史悠久的优良商港,港口的小驳船要直达市区。早于元代,市内霞徐街新开河畔就建有一座天妃宫(俗称旧宫),清乾隆四年(1739),涵江四十家航海商组成“天后圣母香灯会”,捐资新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天后宫(俗称新宫)。这幅明代星图,就珍藏于新宫内。每年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除在宫内正殿悬挂四幅大型的“天后显圣”轴画外,另在偏殿中间悬挂这幅星图,下摆一个巨大的海螺壳,象征祭海。
星图为大型卷轴式画幅,残长一百五十厘米,宽九十厘米。中央绘圆形星图,外套云星,上画九曜、二十八宿的神像。星图上下方为文字说明,主要是辑录我国古代的天文资料。
星图画面是以北极为圆心,用墨线画出两个同心圆:内圆(即内规)直径十七厘米,表示星象绕天球北极旋转时不没入地平的范围;外圆(即外规)直径六十二厘米,表示观测点可见的空中最大限度。图上还画二十八根经线,从拱极圈向四周辐射,间隔宽度不等,分别等于二十作宿的距度。图上的星官,是仿照我国传统的三垣、二十八宿为主的画法。经校核统计有二百八十八个星官,约一千四百颗星。由于图上已出现十六世纪的一颗客星(即1572年在仙后座出现的“新谷新星”),而图上文字说明又不避孔丘和玄烨的名讳,故专家鉴定为明末作品。
星图除以上按我国传统的画法外,还参有西方星图的某些画法,构成此图的一大特色。如:在内外规之间分别用黄色和红色画两相相交的不同心圆;在参宿线上画成一条红标尺,上刻一百八十八划短纬线;外圆另套朱墨两环,外环用朱色截为三百九十一格,内环用墨色截分为三百七十七格。以上这些画法代表什么,迄今尚未解开。而更奇特的是,在星图中心还用另纸剪贴一个内径仅三厘米的小圆环,上面写着四维、八千、十二支组成的二十四方位,其写法排列同航海用的罗盘的“经字”完全一致,这更进一步证明此星图同航海的密切关系。
一九七七年十月,《文物》杂志社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在京召集有关专家学者座谈,对此图进行鉴定和讨论。会上,大家一致肯定此图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是一件重要的天文文物。特别重要的是,它与航海有密切关系,从我国星图发展史上看,此图补充了从宋到清的古星图的某些缺环,对有些星官的认证很有帮助。另外,做为大型画卷式的星图,以前很少见到。现此图已编入《中国古代天文图录》。
莆田平海“师泉井”碣与《师泉井记》碑
“师泉井”在莆田县平海天妃宫大门外左旁,井后竖有一块刻着“师泉”二大字的石碣,楷书字约一尺见方;系清康熙时水师提督施琅所书。石碣高二百厘米,宽六十厘米。井围呈正方形,用一百零八块青石砌叠而成,泉水清澈见底,大旱不竭。据施琅《靖海纪闻·师泉井记》说,康熙二十一年十一月,施琅统水宫三万多驻平海澳,发生水荒,遂求助于天妃,得荒废古井一口,经淘浚,泉涌不竭,以为神之所赐,乃立石井旁,名之曰“师泉”。
《师泉井记》碑镶嵌在天妃宫大门的内左侧壁上,碑身高一百七十厘米,宽九十五厘米。额横篆“师泉井记”四字,正文楷书竖行,共四百五十四字,记述挖井得泉的经过,歌颂神灵显圣。此大势所趋表面斑驳严重,多数字迹模糊不清,幸赖《靖海纪闻》尚可校读。
以上两块碑碣是研究我国古代军事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将列入中国军事博物馆的陈列内容。
永定县西陂塔式天后宫
福建省永定县西陂天后宫是明嘉靖间因避倭寇而迁居当地的九牧林氏后裔,于明末清初创建的,占地六千四百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一千六百多平方米,坐落在永定河畔。主建筑为七层塔式结构,高达三十余米。墙基用天然块石干砌,一、二、三层呈四方形,土木结构。底层为天后宫主殿,长十二米,宽十四点四米,高六点五米(内高五点三米)墙厚一米,殿中间四根杉木大柱擎天拔地,直抵塔顶,支撑着宝塔的重心。二、三层三合土铺地,有一米多宽的走廊。四、五层改为砖木结构,转为八角形。一至五层有一米宽的木梯供人上下。六、七层是纯木结构,中央用大圆杉木作轴心,数十根方木向八方辐射成车轮形。塔顶葫芦是用瓷都景德镇特制圆缸垒成的,分黄、红、蓝、白诸色,用八根十厘米粗铁索拴牢。宝塔四周屋宇环绕,庙堂叠进,共有房舍三十六间。塔南北各有一大天井,北端宫门雕染画栋,金碧辉煌。宫内壁画、雕塑、石刻繁多,技艺精湛。宫门后一座木结构戏台,顶部是半圆立体穹窿形,雀替斗拱,五彩缤纷,俗称“雷公棚”,有良好的集音作用。戏台两侧为化装室和演员住地。宫门外,坪地开阔,绿树成荫。院内,翠柏苍郁,丹桂飘香。登塔凭栏眺望,十里盆地,一马平川,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福建厦门神宵宫分灵于厦门何厝顺济宫,始建于宋朝,现位于忠仑苗圃内。历史上修建数次,最后一次重建是在1993年。从高处看神宵宫,被绿树所环抱,四周绿树成荫,百花齐放,走进神宵宫仿佛走进绿的世界、花的海洋,各种花草树木错落有致,使人心旷神怡。
西陂天后宫的规模结构及其艺术成就都是国内外的天后宫所罕见的。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妈祖史迹的实物依据,而且在建筑学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仍珍藏着一种近代发行的钞票,其图案就是永定县的西陂天后宫。该宫现被列为当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神昭涨表”、“圣迹举国彰”、“寰海慈航”匾额
“神昭海表”匾的来由是:清康熙六十年(1721)台湾朱一贵领导一次反清的民族起义,占领了全台,清廷命福建水师提督蓝理率兵前往镇压。蓝理效法于当年的郑成功,从鹿耳门港登陆进攻一举奏效。雍正四年(1726),蓝理以清廷历次对台用兵获胜皆由神助为由,提请赐匾,雍正帝遂御书“神昭海表”四字,敕令福建水师提督复制三个匾式,分别悬挂于湄洲祖庙和厦门、台湾两处行宫。今三处原匾皆已失传。现存最早的复制品是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龙井宫之匾,是清乾隆十年(1745)复制的,距原作时仅十九年。
“圣迹益彰”匾县挂在湄洲岛下山麟山宫的殿堂正中,上款“道光风次乙酉十月谷旦”下款“福建汀漳龙道摄理台湾府事方传燧敬书”。
“寰海慈航”匾亦悬挂于龙井宫内,上款“道光岁次已丑仲夏谷旦”,下款“钦命提督全省水师军务统辖台澎水陆官兵刘起龙敬立”。以上三块古匾都是“闽台同祖”的实物见证。清林清标《重建天后祠记》石刻
在湄洲岛对面的港里村(即贤良港),有一座天后祠,里面除供奉天后像外,还供奉林默的祖先牌位。祠内存有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由《天后志》的编纂者林清标所撰的《重建天后祠祀》石刻一块。高七十六厘米,宽五十厘米,厚六点四厘米。额横书“重建天后祠祀”六个篆字,楷书正文(有少数字残损,全文尚可读)记载海峡两岸官民共同募资重建天后祠的史实,对研究闽台关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祠中还存有与此石大小相仿的《历朝褒封徽号》石刻一块。祠的附近又有一口宋代古井,井盘表面石刻“咸淳丙寅八月庚辰石匠游进”十二个字,民间传说此井即林默幼时“窥井得符”的龙井。
湄洲祖庙宝玺
宝玺为铜质方形,边长十厘米,高二点五厘米,方钮高三厘米,面篆体朱文四行,每行四字,共十六字,文曰:“湄洲祖庙,天上圣母,护国庇民,灵宝符笈。”边框二厘米,左右镌两龙飞腾。上方正中一只圆球中镌“敕封”二篆字。下方为海浪纹。印纽四周分镌着“敕赐灵宝秦公金印”八个篆字。
这颗宝玺制作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一直被视为祖庙的镇宫之宝。清光绪年间,曾将此宝玺复制分赠台湾鹿港天后宫,现被该宫作为重要文物珍藏。烟台天后宫清代建筑群
山门:重檐歇山造,木石结构,主楼面阔二间,左右次楼各一间,补加两耳房,进深两间。主楼正中悬挂“天后行宫”竖匾。正脊镶嵌“二龙戏珠”。垂脊飞檐排列十二个玲珑的小亭了,作为屋顶的重要点缀。斗拱全用木雕彩绘,内容包括近百个我国传统民间故事。的雕人物、花卉、珍禽、异兽,神态逼真,造型生动,艺术性很高。整座建筑由十四根木、石柱子支撑屋顶。两根青石主柱上的盘龙,姿态活泼矫建、飞鳞舞爪,为石雕精品。其余成对的石狮、石鼓等亦玲珑精巧,别具风格。在金龙彩凤的染坊下,悬挂着圆雕花篮和垂珠,流金溢彩,造型优美,横卧在四角檐上的木雕男女形象,颇受阿拉伯文化影响,据说寓意为永不倒塌的理想和愿望。
大殿:为本组建筑的主体,原是供奉天后神像的殿宇,气势宏伟,壮观大方。屋脊鸱吻亦为二龙戏珠。围脊镶嵌的瓷片上画有琴棋书画图案及人物、飞禽、走兽等组画。檐下有雕刻精巧的神话故事。斗拱全由一对对雕工精致的狮子来撑托,有的怒目睚眦,有的偎依对坐,造型生动,神态各异。大殿内还陈列妈祖全套銮驾锡制仪仗,包括金爪、金钺,朝天镫、龙斗棍、月牙铲、方天戟、鸾刀、抓印、抓笔等。中染悬挂“■海镜清”的匾额。
现在该宫被辟为烟台市博物馆,并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林衡道编著《寺庙大全》为基础,参考其他资料所做的统计。
一 、清代台湾妈祖信仰之迅速发展,与清廷采取鼓励其传播的政策不无关系。
台南大天后宫是当时官方祭典的中心庙宇,清廷通过皇帝和寺方官员给该庙赐匾以及台南府知府率员举行祭典,提高了妈祖庙的权威,有助其传播影响。清廷的这种用意,从该庙匾客之多,即可断定。
自康熙六十年(1721年)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该庙得到雍正、咸丰、光绪三个皇帝御笔匾额三块,得到总督、总兵、提督、知县、钦差等文武官员歌颂妈祖庙灵性和功德的匾额四十五块。 综观清代妈祖信仰的发展,其最大的特点是清廷统一台湾、维持台湾的统治,以及闽粤两省人民移居开拓台湾,成为其传播的主要历史条件,因此使闽南、粤东等台湾垦民的故乡和台湾的妈祖信仰,无论就广度和深度来说,都有很大的发展。再由于在上述历史条件下,妈祖信仰被清廷统治者所利用,也使妈祖神性中的宫事威力大为增强,为统治者镇压民众起义和“平乱”所利用[3]。
二、 清朝统治被推翻以后,妈祖信仰就推动了中央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的支持也减少了。
解放以前三十七年时间,在中国大陆上,妈祖信仰在有些地方虽然也受到当地官方的一些支持,但基本上是靠民间士绅、商人等为首出来募捐或摊派费用,以举行大的祭典或新建、维修庙宇,基本上是处于自发发展的阶段。
妈祖信仰在这一自发发展阶段中,因社会条件变化,显出了两个特点。其一是妈祖信仰摆脱官方的址接利用,扎根基层,趋向平民化。因社会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一般乘大船、大轮船漂洋过海的旅客和靠大货船运货的船主、货主等,对妈祖的依赖性减弱了。这些与海上交通有关的人,并不一定象往昔那样要先去祭祀妈祖才上船 、开船。对妈祖依赖性强的主要是小船主、小船户、船工和渔民,他们把妈祖当职业保护神对待,对她有很深的信仰,祭祀不敢怠慢。其二是随着出国谋生者增多,妈祖信仰传播到国外各地。
向国外传播的缘起,有的是出国者携带的妈祖神像或香火在侨居地被供奉起来,有的是华医因在故乡对妈祖信仰甚笃,同乡会为了满足侨民信仰的要求,在侨居地建庙进行祭祀。通过华侨出国途径将妈祖信仰传播到国外,在该国建有妈祖庙的国家有;日本、美国或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诸国。日本因与中国交往较早,明末清初已传到日本九洲地方的五岛、平户、长崎及南部萨摩半岛,后来还传到东部日本的水户市一带,成为日本人的信仰,在神户、长崎等地华侨较多的地方还有妈祖庙,水户地方的妈祖则被浴合为日本神道神,奉祀在神社里。日本中部地方的岐阜市虽位于离海较远的内地,也有妈祖堂,1969年妈祖诞辰时,还派专人到台湾北港朝天宫迎返妈祖神座。又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只要有兴安会馆或莆仙人聚居的地方,就一定有天后宫。马来西亚兴安会馆总会属下有27个地方性兴安会馆,每一个设有会馆的地方都有天后宫。
“天上圣母其祀庙最富历史者为马六甲之青云亭、宝山亭,丁加奴之和安宫。槟榔屿之观音亭(广福宫),星嘉坡之天福宫、琼州会馆、宁阳会馆等。巴西是近年由台湾去的华侨骤增的地方,因此妈祖信仰在圣保罗市也得到传播,1970年有华侨由台湾北港朝天宫迎去分身神去奉祀。
1949牛国大陆解放以后,妈祖信仰和所有民间宗教信仰一样,趋向衰落,这主要是社会生活条件的巨大变化引起的。因为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和政治压迫,广大人民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困难,有政府的帮助和群众自己的互助,求神护助的紧迫感减少了。另一方面,利用宗教迷信谋求私利的事被禁止了,那些提倡神或为首募捐修建庙宇和主办祭典的人物养活了,加之广大群众受了无神论教育的影响,因此所有民间宗教都趋向衰落,妈祖信仰也不例外。但“文革”前还有不少庙宇被保存下来,各地的妈祖信仰 的中心庙。虽然进香者大量减少,但香火并没有断,如湄洲屿的两座天后宫和莆田城内的文峰宫、晋江县东石的天后宫、厦门市的福海宫等。然而,在“文革”期间,所有妈祖庙都遭到了破坏,或庙宇被摧毁,或神像被毁,香火断绝。湄洲屿的妈祖庙被拆平,砖瓦、木料等被移作他用。
“文革”以后,有不少妈祖庙在其信徒的支持下得到恢复。如厦门的福海宫得到整修,现在庙中香火不断;东石的天后宫,修缮油漆后,面貌焕然一新;湄洲屿的妈祖庙,已在原址重建,并盖起了主殿,其他附属建筑也在逐步恢复。贤良港祖祠的修建也已完成,出于南宋的妈祖木雕神像经整修后,已摆出来供人祭拜。此外莆田城内文峰宫的妈祖,也在附近的东山找到了新址,香火相当兴旺。莆仙和闽南的有些地方,还出现了不少新的小庙。
1985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妈祖诞生1025周年,湄洲屿祖庙的纪念祭典盛况空前,参加者达十多万人,其中有来自台湾和海外的信徒。
三、自1895年以后到现在,不论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或国民党统治时期,妈祖信仰在台湾民间一直都处于兴旺的状态。
这种状态,从台湾妈祖调用数的逐年迅速增加,也可看出来。据台湾总督府统计,1934年末,全台妈祖庙有335座,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增加了约100座。这表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民间的妈祖信仰处于日益兴盛的状态。
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当局接管台湾以后,妈祖庙还继续在增加,据1964年进行的寺庙调查统计,全台有妈祖庙384座,30年之间又增加了49座,而最近20年期间又增加了100多座,达到500座左右。“从台湾以天上圣母——妈祖为主神奉祀的庙宇,到目前仍有500多座来看,可知其在民间信仰者的心目中,其地位之重要。”
据近几年台湾文献委员会编印的《台湾地区神明的由来》一书中说:“目前台湾民间奉祀天上圣母为主神的寺庙据调查已超过500座之多,以台南县为最,占64座,高雄县次之,占60座,现次为屏东肥及台中县,各占49座,云林县占48座,彰化县占42座”。由上可见,国民党统治时期,妈祖信仰也是处于日益兴盛的状态之中。在现代化的台湾社会中,妈祖信仰之所以能保持鼎盛状态,除社会生活上的不安定因素逼使很我人去求神这一一般原因外,妈祖的神性能适应社会条件的变化,从海上保护神转化成了各行各业和一般家庭都可向其求福消灾的万能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当今在妈祖的信仰者中间,对妈祖在海上的灵验是深信无疑的,但是他们还相信,妈祖的法力和灵性是广大无边的,只要虔诚拜祭,会有求必应。
这一点,从每年到北港朝于宫进香的上百万人的万分可以看出来。这些进香者中,水上作业者极少,绝大多数都是职工、农民和工商业者,他们去参拜的目的,多是祈求妈祖保佑家庭平安、疾病康复或求子、求发财等。又如大甲镇每年都要在旧历三月份组织一次几万人的集体香团,送该镇镇澜宫的妈祖到北港朝天宫谒祖“刈香”,而该镇并不在海边,是兰草的产地,居民从事的主要产业是编织,他们去祈求妈祖的项目也各种各样的求福消灾的要求。这样事实说明,在人们心目中,妈祖是在广泛领域里具有灵性能满足祭拜者各种祈求的,所以能保持众多的信仰者。
台湾民间信仰妈祖之益盛不衰,除表理在庙数的增加之外,还表现在庙宇建筑的日益讲究和盛大的祭典。国民党政权接管台湾以后,原有的大多数妈祖庙都得到整修、改建或扩建,有些妈祖庙越修越华丽,而且出现了一些有相当规模的新庙。全台各地“迎妈祖”游街例祭的延续,以及到几个主要妈祖庙进香的旧习继续盛行,对于保持和发展妈祖信仰,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全台五百多座妈祖庙中,被认为有几座妈祖庙的妈祖是特别有灵验、有权威的,如台北市的关渡宫、彰化县鹿港镇天后宫、云林县并港镇朝天宫、台南市开基天后宫祖庙等。其中北港朝天宫是全台妈祖信仰者的中心,而上述其他几座庙是其所在地周围地区的信仰者的朝拜中心。例如北部地区的妈祖信仰者,平常都在其住地的妈祖庙烧香奉祭,但祈求无较。或为了表示对妈祖信仰的更为虔诚,受护佑更有把握,北部地区的信仰者,就要每年或几年一次到关渡宫去进香,如有可能,最好是到北港朝天宫去朝拜。因此,上述每个中心庙宇,每年都有来自各地的数十万、上百万的进香者。再,台湾有许多妈祖庙的妈祖是一些主要妈祖庙分身神,因被认为灵性特高,又成了第二层本庙,又由该宫分出了九庙。这种庙宇关系和祭典时的迎送惯例,其影响的范围,就扩大了许多。这里且将大甲镇镇澜宫妈祖往北港朝天宫谒祖进香的盛况写出来,据此,大家即可想象其影响有多大。
大甲妈祖每年往北港谒祖进香已有百余年历史,1980年的一次选择在农历三月三日子时二十五分起驾,进香队伍总共5万余人,绵延数公里,完全徒步随驾者5000多人,还有200多辆游览车与300多辆轿车、400辆自行力和三百多机车沿行进路线,前前后后跟着前往。从大甲到并港单程要走三天三夜,来回连在北港的“刈香”谒祖仪式在内要费去八天八夜,随驾信徒要经过十多个城镇,参拜沿途不下30多个庙宇,途中脚腿酸痛或脚底磨破或起泡时,前往神舆求取“炉丹”(香灰)以开水冲服或抹于伤处,然后继续行走。
神舆经过的地方,地论城镇或乡间,每户人家备好清香素果,占燃香烛,恭候于门前,当神舆到来时,跪拜于地上烧金纸迎送。第4天到达北港后即将銮驾入庙停驻,请出妈祖神像供奉于案桌上,待到午夜时分才进行“刈香”仪式。北港镇因顿时增加5万人口,庙内外和大街小巷的走廊下都睡满了人,待到“刈香”时,数万个信徒都长跪在庙前及大街上,随着庙里传出诵经声及司仪的指示,每个人都朝着庙叩头膜拜。信徒献奉的金纸在庙前堆成山,用汽车一车又一车运往河边燃烧。这一整天、舞狮、龙阵、布马、八家将、踩高跷游行、武术表演等庆祝活动连续不停。
香客则忙于上供品,添香油、讨香灰。所谓“刈香”或借此仪式以求得圣灵不息的延续,具体做法是将法师念过的经文、疏文及金箔纸焚化于“万年香火炉”中,此谓之“头炉火”,随即将炉中余烬连铲三铲入大甲的“神火筒”中,并将供奉于神案的二尊大甲妈祖神像及汇集捆扎的会旗和灵符,一一经过香炉上空,由一排人高举双手接引传至庙外,待“神火筒”安入香担,即快跑离宫,一路要添加檀香粉末,使不熄灭。神舆返回时,北港沿街商店都燃放鞭炮,欢送大甲妈祖,并准备茶水、食品,无偿送给进香者,对于大甲妈祖谒祖,沿签字农村还有一种迷信,认为“大甲妈”进香时都会有雨水随驾,带来春耕的“及时雨”,因此称“大甲妈”为“雨妈”或“过水妈”,銮驾一到,都要烧香祭拜。
北港朝天宫,每年都要接待类似大甲镇的许多进香团,特别是旧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前后,更是应接不暇。妈祖信仰之盛,还突出地表现在各地的“迎妈祖”祭典的盛况。台湾各地的这种祭典,也是由来已久,每年定期举行,届时各家各户都要准备“牲礼”祭拜,要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外地来看热闹的亲戚朋友。
“迎妈祖”祭典时,除将本地妈祖宫的神像用神轿抬出游街之外,还要迎请并港朝天宫的妈祖神像和属该宫祖庙的妈祖神像,分乘各自的神轿一起游街。北港朝天宫为了满足各地迎请本庙妈祖去游街的要求,庙内有十多尊妈祖神像,除“镇殿妈”不出门外,有“二妈”,“副二妈”、“三妈”、“副三妈”、“四妈”、“五妈”、“六妈”、“塔郊妈”、“太平妈”等。“迎妈祖”祭典时,中西乐队、化装队伍、彩车、旗队等游街队伍长达数公里,街道两边看热闹的人,人山人海,这种盛况,除台湾以外是少见的。
妈祖作为海上保护神,是一种超阶级的信仰对象,不论是船主、货主、船工、渔民或何身份的乘客,都可以祈求她保佑平安行船。但是在妈祖信仰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妈祖的神性,受到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特别是伦理和政治观念的影响,对祈求者的保佑,就产生了种种条件,在神人关系中体现着社会关系。自宋以来记载的妈祖灵应的传说,妈祖从来都是在官民的对抗中庇佑统治阶级的,受到妈祖惩罚的都是所谓“海寇”、“盗贼”和“谋乱者”。在这一点上,很明显地表现着妈祖神性中的阶级性。台湾妈祖信仰中,妈祖维护统治阶级的神性显露较多,这是当时台湾社会处于不安定情况,迫使统治阶级利用妈祖信仰造成的。
到清代,航海时要祈求妈祖保佑平安,已成为牢固的社会信仰,因此什么地方的海上船只来往多,那里的妈祖信仰就最为兴盛。清代212年中,不论是官方或是民间,闽台之间的关系都非常密切,因此使台湾海峡两岸之间的海上交通变得频繁起来。就官方方面来说,约200年间台湾地方政府受福建管辖,公务联系频繁,大小官吏都由大陆派去,其轮换来往都要经福建横渡台湾海峡,台湾大骚乱时须输送援军之外,平时驻台班兵的轮换、军需供给等,都使闽台间的来往非常繁忙。清代又是两岸民间来往于台湾海峡最多的时期,这一点从台湾人口的猛增可以知道。
清初,台湾人口约20万人,到清末已达290万人,其中87%的祖籍在福建,其中闽南的漳泉两地又占80%,13%的祖籍在广东省的潮州、嘉应州一带。这个数字表明,为了开垦台湾,在清代有千百万人来往于台湾海峡两岸之间。另外,由于台湾逐步开发,台湾与大陆之间的交易也发达起来,台湾的大米、糖大量输往大陆,大陆的磁器、纺织品、杂货等供应台湾,这些都要冒横渡台湾海峡的风险。上述社会历史条件,造成了清代的妈祖信仰主要在闽南、粤东北以及台湾民间中广泛发展,而长江以北地区的流传区域没有什么扩大,庙宇也增加不多。除上述总的历史条件之外,当时的航海手段要横渡台湾海峡无保障和人为造成的渡台困难,也是促进这些地区妈祖信仰发展的因素。
当时渡台船只小,台湾海峡多风,又有几处■流,船难常有发生.所以渡台垦植都要祈求妈祖保平安,垦民出门之后,家属也要向妈祖祈祷亲人安抵目的地.清廷禁渡和一些利用船只谋财害命者的出现,也增加了渡台风险.这些自然条件和人为造成的个人无力左右的危险性,迫使渡台垦民更加要依赖于幻想中的妈祖神力的保护.以上历史条件所造成的种种因素,使妈祖成为渡台垦民的家乡民间必须虔诚信奉的神明,所以,在这个时期,闽南各县县城和沿海较大的集镇以及粤东北的潮州、海丰、揭阳等地都新建了许多妈祖庙,其中与台湾对渡的港口的妈祖庙,香火特别兴旺。厦门是前往台湾的最主要港口,所以妈祖庙特别多。
据周凯编《厦门志》记载,奉祀妈祖的庙宇有32座之多,其中多与吴真人共为主神祀于一庙内,以妈祖为主神的庙宇有西门外的朝天宫、东澳社的妈祖宫、厦门港的福建海宫、草仔■海滨的龙泉宫、大担山后的前园宫、寮仔后海滨的潮源宫、鼓浪屿三■田的三和宫、先锋营的平台宫,忠仑的神宵宫,火仔V的寿山宫等,而草仔■海滨的龙泉宫为官府渡台时祭妈祖进行迎送的庙宇。
清代也是妈祖信仰在台湾大发展的时期。康熙统一台湾以前,台湾有妈祖庙十座。即今台南市的开基天后宫祖庙、鹿耳门圣母庙、显宫里的天后宫、今台南县的五兴里的朝隆宫、水正晨的护庇宫、西港村的庆安宫、今嘉义县的东石的港口宫、新港的奉天宫、今高雄县的竹东的天后宫、今彰化县的鹿港的天后宫。
上述妈祖庙的分布状况,反映着郑成功、郑经治台时期其着开发的区域以台湾南部沿海平原地带。如果估计当时大陆移居台湾人口为20万人,即平均2万人有一座妈祖庙,但是那里候的妈祖庙的规模很小,有的只是数椽小庙。清廷统治台湾以后,由于前述历史因素,造成了妈祖庙大量增加,新建者达222座,其分布如下:
地区郑氏治台时所建庙数1683年至清末所建庙数基隆市02台北市、台北县0(市5、县12) 17宜兰县07桃园县03新竹县、新竹市04台中县、台中市029 (市4县25)南投县013彰化县120云林县015嘉义县214台南县、台南市642 (市9、县33)高雄县、高雄市119 (市6、县13)屏东县021台东县02花莲县00澎湖县05合计10222
以林衡道编著《寺庙大全》为基础,参考其他资料所做的统计。
(不包括郑氏治台以前的妈祖庙)
从以上表可以看出,到清末全台湾除花莲一县因未有大批汉人进入垦植而没有妈祖庙之外,全台每个县市都有妈祖庙,连开发很迟,汉族人口很少的台东县也有两座妈祖庙,多者如台南市有42座,台中县和台中市有29座。从密度来看,已达到空前的高度,平均约12000人就有一座妈祖庙。
宋代妈祖信仰发生后,在福建范围内尤其沿海地区建庙立祀,南至泉州北到霞浦,妈祖庙像雨后春笋似地涌现出来。从此开始,妈祖名闻全省,同时也影响到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台湾等地[4]。
宋代开始,妈祖信仰就传入广东地区。宋代广州建有“崇福夫人”祠庙,崇福夫人即妈祖,是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的封号。东莞地处广东珠江三角洲东部,虎门为珠江要塞,是广州出洋船只必经之路。官厅头天妃庙,建自宋代。潮阳位于广东东部沿海,有四座天妃庙。佛堂门天后庙(北庙)是宋咸淳二年(1266)建的,此庙的建立与商人祈求航海安全息息相关。
南宋福州商人经商于闽粤之间,妈祖信仰也就影响到香港地区。此外,元明清时期,妈祖信仰继续在广东沿海地区及海南岛等地影响,因而创建了许多庙宇。
宁波是宋代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因航海事业的发展,宋代鄞县就建妈祖庙据《鄞县志》、《宁波天后宫碑铭》记载,鄞县灵慈庙是浙江的开山祖师。临安的艮山顺济圣妃庙,于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建。
宋元时期,浙江妈祖庙寥若晨星,到了明清时期数量较多,分布在瑞安、温州、黄岩、台州、象山、奉化、定海、慈溪、上虞、萧山、余姚、山阴(绍兴)、丽水等地。
上海的天妃宫在小东门外,古称顺济庙,创自咸淳七年(1271)。这是由福建海商建立的一座妈祖庙,“香火之盛,甲于一方”。
江苏妈祖庙,宋代建的有苏州、江阴、丹徒等庙宇。宋代苏州号称东南都会,丝织手工业发达,天妃宫在北寺东,宋元佑间(1086~1094)创。江阴“圣妃庙,在君山正庙。······嘉定十七年(1224)侯纲创立”。丹徒天妃庙“在坚土山东,旧在潮闸之西,宋淳佑间(1241~1252),贡土翁戴翼迁创于此。太学博士李丑父为记。”该庙原在京口(镇江)之湄,由于庙祀,迁创于江口坚土山东。
在北宋末年,妈祖信仰已经在山东半岛传播了。出于政治需要,宋徽宗下令在山东蓬莱阁之西建立天后圣母庙。宣和四年(1122),福建海商又建立庙岛天后宫。
一、中国港澳台地区
[5]台湾
台湾苏澳镇南方澳南天宫的纯金妈祖神像
台湾苏澳镇南方澳南天宫的纯金妈祖神像
妈祖信仰是台湾最普遍的民间信仰之一。由明清时代汉人移民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渡台海而来,台湾海上活动频繁历经台湾荷西时期的东亚贸易活动及明郑王朝的武装海商集团,因此妈祖成为台湾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无论是大小街庄、山海聚落,还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妈祖庙。仅台湾一地,“就有妈祖庙510座,其中有庙史可考者39座,内建于明代的2座,建于清代37座”。
香港
妈祖在香港皆称天后,而香港水上人则称其为阿妈。香港各地皆有天后庙,其中以赤柱天后庙在香港岛历史最悠久,每年皆有不少市民聚集进香。香港境外,深圳南头半岛赤湾之上,亦有明代与郑和有关的赤湾天后庙(明时为天妃宫),此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不少水上人前往参拜。
香港境内各大小天后庙,常以漂浮之说立庙,如在海岸拾到天后神主牌、木像等,人便就地立庙,奉为神明。这点与福建和台湾等地天后庙不同,因为神主乃漂来的,各庙无递属关系。村与村间的天后,乃独立个体。例如本村天后节日,开神功戏,也会请附近村落之天后来观看,而82年3月兴建的港铁港岛线车站亦以“天后”命名。
澳门
妈祖在澳门亦相当多人信奉。最显著的例子,澳门葡文名称“Macau”,即是由“妈阁庙”一词转化而来。明朝称 “阿妈港”。十六世纪葡萄牙人登陆澳门的地方就在妈阁庙傍,葡文 “Macau ”(澳门)同“妈阁”。
二、中国大陆
福建
妈祖的诞生地福建是妈祖信仰最盛的地方,仅在妈祖的家乡莆田一地,就有不下百座的妈祖庙,在民国以前,福建沿海各府县,每县都有几十座妈祖庙,如今,福建各地的妈祖庙数量仍十分庞大,香火旺盛。妈祖文化甚至深入到内陆的闽西客家山区。福建的妈祖庙中有三座被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妈祖信仰遭到严重的打击,许多宫庙和神像被毁。譬如妈祖信仰发源地湄州岛上的庙宇和相关文物,就在文革中被摧毁殆尽,包含分身大妈。只有少数庙宇如莆田文峰宫,在文革时将妈祖神像藏于郊区的古井中,保住了神像。泉州天后宫则是因为曾被当作工厂使用,因此躲过被摧毁的命运。改革开放后民间信仰逐渐恢复、加上两岸交流和统战因素,妈祖信仰重新活络。又因为妈祖信仰中独特的“进香、刈火”习俗,台湾各妈祖庙为求增加本身与祖庙的连结,纷纷前往湄州捐献资金兴建宫殿或牌楼等建物,使湄州岛上的妈祖宗教建筑迅速增加。
厦门神宵宫分灵于厦门何厝顺济宫,始建于宋朝,现位于忠仑苗圃内。历史上修建数次,最后一次重建是在1993年。从高处看神宵宫,被绿树所环抱,四周绿树成荫,百花齐放,走进神宵宫仿佛走进绿的世界、花的海洋,各种花草树木错落有致,使人心旷神怡。
广东
广东省内规模最大的天后宫在番禺南沙大角山东南,始建于明代。清朝乾隆年间曾有一次大规模重建,二战时遭到严重破坏。1994年,由香港著名商人霍英东带头捐资重建,1996年建成。而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地区亦有大量的妈祖庙。
江苏
南京天妃宫位于南京狮子山麓、长江之滨,建于明朝永乐五年。相传郑和下西洋遇险,受救于林默,返航归来上奏永乐帝而后修建。
太仓浏河天妃宫,又名“天妃灵慈宫”,俗称“娘娘庙”。宫内立有《通番事迹碑》,记述了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宿迁泗阳众兴天后宫,又称天妃宫,位于众兴镇骡马街西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苏州昆山市天后宫由附近当地台湾商人捐款,在因战乱而损毁的慧聚寺重建而成;妈祖分香自台湾史上最古的妈祖庙之一,鹿港天后宫。重建的昆山慧聚寺天后宫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及神像布置均采用闽南、台湾风格,为目前中国大陆最大的闽台传统木结构建筑形式天后宫,完全建成后,将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妈祖庙。
浙江
杭州天妃宫的最早记载见自宋《梦粱录》。在清代,分别在武林门、吴山三茅观、孩儿巷有三座天妃宫。
宁波最早的天妃宫为宁波天妃宫,建立于宋绍熙二年(1191年),后于1950年毁于国军轰炸。清代中晚期,宁波共有天后宫40余座。目前存有的最著名的天后宫是位于江东区的庆安会馆(又名甬东天后宫)和安澜会馆。
在浙江舟山、温岭、玉环、洞头、南麂、苍南等地,都有妈祖庙。
天津
大陆地区最北的妈祖庙,天津娘娘宫旧时,天津新婚者时常至天津天后宫祭拜妈祖,以求早得子嗣。天津人心中的妈祖信仰功能与送子娘娘,有相当大的重叠。
山东
青岛天后宫始建于明代成化三年,初称“天妃宫”,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道教庙会天后宫庙会,俗称“青岛大庙庙会”。
蓬莱境内的蓬莱阁,由龙王宫、子孙殿、弥陀寺、天后宫、三清殿、吕祖殿等古建筑共同构成。
湖南
湖南芷江天后宫,坐落在湖南芷江县城舞水河西岸,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65年)。
四川
清代乾隆年间以降,伴随闽粤移民四川,天后宫在四川各地进行了大规模修建。
山西
山西太谷县妈祖庙建于清代。
安徽
安徽安庆天后宫亦建于乾隆年间。
邵武市
南平邵武市洪墩镇桥头村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都要举行妈祖诞辰祭祀活动,也称为“妈祖圣诞庙会”。
桥头村遗存一座清代建筑天后宫,供奉妈祖,平时香火颇盛。虽然正月也有举行祭祀活动,但都是小型活动,远非妈祖诞辰这天的祭祀规模可比拟。每年八月二十三日一大早,桥头及附近村庄的乐队、腰鼓队和前来参加祭祀活动的乡民都陆续赶到桥头村天后宫。天后宫内张灯结彩,香烟燎绕,鞭炮轰鸣,鼓乐齐奏,手捻佛珠的老妪念念有词,虔诚的善男信女们顶礼膜拜。
2010年,“妈祖信仰(邵武)”被列入南平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
三、国外
日本
妈祖信仰在江户时代之前已经传入日本,茨城县、长崎县、青森县、横滨等地均有妈祖庙,一些历史较悠久的妈祖庙与日本传统神道结合,成为“天妃神社”,如弟橘比卖神社(弟橘比売神社)、弟橘姫神社(弟橘姫神社)等。也有以日本神道仪式举行的“天妃祭”。
琉球
琉球国时代由闽人三十六姓传入妈祖信仰,较著名的妈祖庙有那霸天妃宫。
泰国
泰国籍贯广东省华侨信奉“七圣妈(ม่าจ้อโป๋)”,曼谷设有多间七圣妈庙,参见四丕耶七圣妈庙。
韩国
韩国正史《朝鲜王朝实录》中韩国朝廷已经了解妈祖崇拜;从高丽末期到丙子胡乱之前,韩国使臣们多以沙门岛瞻仰妈祖庙后抒发诗文,并祈航海平安。韩国学者比较妈祖及灵灯研究发现,妈祖信仰在韩国不限定渔业领域,而成为沟通渔村、农村和山村民众的感情纽带,也使在韩国的妈祖崇拜的神格从海上守护神逐渐发展为万能神。
有关妈祖的生平事迹,在地方文献记载中有一个逐步演变发展的过程,大致是宋代略简,元代演变,明代发展,清代完备或定型。这一演化过程不仅反映了历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思想观念、文化层次,而且还体现了民间造神运动的一般规律。
目前,被人公认的南宋廖鹏飞撰写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是有关妈祖资料中最早的一篇,写于绍兴二十年(1150年),文载:“里有社,通天下祀之,闽人尤崇。恢阂祠宇,严饰像貌,岿然南面,取肖王侯。盖神有德于民,有功于国,蒙被爵号,非是列以彰其威灵也…… ”据廖氏所说,妈祖生前是位女巫,能预测人的祸福,而且每每应验,在当地群众中颇有影响,死后人们建庙祀之。邑人状元黄公度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遭贬赴平海军(今泉州)任了度判官时,曾观瞻圣墩“顺济庙”题诗一首:[7]
枯木肇灵沧海东,参差官殿崒晴空。
平生不厌混巫姐,已死犹能效国功。
万户牲醪无水旱,四时歌舞走儿童。
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桅樯一信风。
黄氏认为妈祖在世时是位“巫媪”,死后人们依然信仰她。福建信巫由来已久,早在秦汉朝以前,闽越土著就崇信巫道。各地还有许多男巫或女巫,这在各地方志文献中屡见不鲜。显然妈祖是因事巫灵验而受到众多迷信者的崇拜。
妈祖“羽化”后,百姓立庙奉祀,崇拜者相信她的存在,遇事仍进庙祈祷,结果“有祷必应”。正如宋光宗皇帝诏曰:“……灵明丕著,惠泽民敷,累有御患之勋,今见救旱恤民之德。”嗣后,使人们 对妈祖的认识发生了质的转变,逐渐由女巫变成女神,更加崇信妈祖的神力,“世传通天神女”(《仙真录·满溪社坛》)。在信巫拜神的思想观念盛行的环境里,人们相信天宇间的神明能庇护和指点众生,从而寄托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湄洲妈祖庙草建时期,与其他地方小神一样,影响范围有限。据《八闽通志》记载,妈祖于宋雍熙四年(987 年)逝世,过十二年(即咸平二年999年),在湄洲岛隔海相望的平海卫建有一座妈祖宫,这是目前所知道的有确切年代记载的妈祖信仰传播的最早分庙。妈祖死后100年,元至元年(1086年),其信仰才扩大到距岛屿几十里外的涵江及江口一带。之后,继续蔓延至莆仙各地乃至省外、国外。[8]
林默娘公园林默娘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