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菜之乡

榨菜之乡

目录导航

涪陵位于长江与乌江汇合之处。该处出产一种茎部发达、叶柄下有乳状突起的青菜头。清光绪年间,涪陵人邱寿安在湖北宜昌开设“荣生昌”酱园。他雇用的伙计邓炳成选用肉厚质嫩的青菜头,让风吹至半干,加盐揉搓腌渍,然后再用木榨榨干盐水和菜中酸水,再放上作料,装坛密封。

这种用木榨加工的菜,就取名“榨菜”。由于它具有脆、嫩、鲜、香的独特风味,大受群众欢迎。起初邱家严格保密,获利甚厚。后来腌制方法逐渐传开,到1935年,榨菜作坊已遍及四川沿长江一带,年产达四十五万坛,其中涪陵占二十五万坛,所以“涪陵榨菜”名声大振,至今未衰。

眉山市蔬菜产业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其中加工型蔬菜种植26万亩,做大做强泡菜产业是眉山市今年发展的思路之一。黄跃一行在涪陵区政府副区长黄华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了涪陵德丰食品公司、涪陵榨菜集团华富榨菜厂万吨出口榨菜生产线以及榨菜文化陈列馆。来宾们对涪陵区政府推动榨菜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生产基地规模发展的具体做法等非常感兴趣。

“涪陵榨菜从基地建设、现代化生产到品牌产品的开拓,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今天亲眼所见,涪陵不愧为中国榨菜之乡。涪陵榨菜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们发展东坡泡菜的发展壮大很有借鉴作用。”黄跃赞赏道。
   

在双方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黄华向眉山客人介绍了涪陵榨菜产业的发展情况。涪陵榨菜产业进一步向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转变。2009年,全区青菜头种植为58.7万亩,产量131.9万吨,预计产业总收入31亿元。按照规划,到2011年,青菜头种植达到70万亩,产量160万吨,产销成品榨菜60万吨,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900元,产业总收入41亿元。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