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县辖乡。位于县境北部。2010年常住人口11669人(六普)。辖石山、白庄、蝉窑、石洼、新开、沙岗、大红庄、小红庄、小川、元嘴、罗庄、扫竹林1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岗子。景点有火石寨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1]
清属海原县,1942年划入西吉县。1958年设立卫星(火石寨)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163.7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石山、白庄、蝉窑、新开、石岔、沙岗、大红庄、小红庄、小川、圆嘴、罗庄、扫竹林12个行政村。2000年,常住人口14259人(五普)。
【2014年代码及城乡分类】640422215:~200 210石山村 ~201 220白庄村 ~202 220蝉窑村 ~203 220石洼村 ~204 220新开村 ~205 220沙岗村 ~206 220大红庄村 ~207 220小红庄村 ~208 220小川村 ~209 220元嘴村 ~210 220罗庄村 ~211 220扫竹林村[1]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14259 |
男 | 7367 |
女 | 6892 |
家庭户户数 | 2778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14219 |
家庭户男 | 7334 |
家庭户女 | 6885 |
0-14岁(总) | 5347 |
0-14岁男 | 2808 |
0-14岁女 | 2539 |
15-64岁(总) | 8392 |
15-64岁男 | 4305 |
15-64岁女 | 4087 |
65岁及以上(总) | 520 |
65岁及以上男 | 254 |
65岁及以上女 | 266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13959 |
总人口 | 14259 |
男 | 7367 |
女 | 6892 |
家庭户户数 | 2778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14219 |
家庭户男 | 7334 |
家庭户女 | 6885 |
0-14岁(总) | 5347 |
0-14岁男 | 2808 |
0-14岁女 | 2539 |
15-64岁(总) | 8392 |
15-64岁男 | 4305 |
15-64岁女 | 4087 |
65岁及以上(总) | 520 |
65岁及以上男 | 254 |
65岁及以上女 | 266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13959 |
石山村 | 白庄村 | 蝉窑村 | 石洼村 | 新开村 | 沙岗村 | 大红庄村 | 小红庄村 | 小川村 | 元嘴村 | 罗庄村 | 扫竹林村 |
石山村 | 白庄村 | 蝉窑村 | 石洼村 | 新开村 | 沙岗村 | 大红庄村 | 小红庄村 | 小川村 | 元嘴村 | 罗庄村 | 扫竹林村 |
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主要渠道来抓,2007年按照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围绕三大支柱产业,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力足全乡经济协调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稳定,计划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78000亩,亩粮食总产达858.2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450公斤。
2007年落实多马铃薯51000亩(任务39000亩)其中优质脱毒薯24600亩(任务24000亩);标准化栽培12600亩(任务12000亩)在小川村羊场湾建立3000亩现级示范点一个。
现落实多年生牧草当年新种2000亩(任务1900亩)更新种植1900亩(任务1700亩),落实禾草18200亩(任务11700亩),力争我乡牛饲养量达6000头,存4400头,羊存栏19900只,使人均畜牧业收入达260元以上。
巩固扩大劳务基地,发展中界组织和劳务经济人队伍,召开劳务经济人座谈会,加大维权和信息化建设,目前,全乡已输出劳务3980人,其中政府组织输出760人,经纪人引导输出1290人,实现劳务收入420多万元。其中5月24日以政府主导、经济人引领共向平罗、惠农、甘肃张掖蔬菜脱水企业输出350人(次),为把当前抗旱工作落到实处,乡党委、政府计划在5月30日、6月8日分别输出180人、230人。
一是马铃薯产业。2007年落实多马铃薯51000亩,其中优质脱毒薯24600亩;标准化栽培12600亩,在小川村羊场湾建立3000亩现级示范点一个。在马铃薯种植上采用以点代面,提供优惠政策,每亩补助良种60公斤,使人均马铃薯收入达到800元以上。
二是草畜产业。现落实多年生牧草当年新种2000亩,更新种植1900亩,新建棚圈90座,加强畜群结构的改良和防疫工作,养殖量逐年增大。牛饲养量达6000头,存4400头,羊存栏19900只,使人均畜牧业收入达260元。
三是劳务产业。巩固扩大劳务基地,发展中介组织和劳务经济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