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湾县

新疆沙湾县

气候条件 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所属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
县长 木合塔尔•卡里木别克
方言 哈萨克语、蒙语、俄语、维吾尔语、达斡尔语、锡伯语
机场 塔城机场
政府驻地 世纪大道55号
著名景点 鹿角湾、西王母瑶池、千泉湖景区、东大塘景区
邮政区码 832100
面积 1.31万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县域概况

沙湾县面积1.31万平方公里,辖9镇、3乡、5个农牧林场和2个管理处。2009年全县总人口39.14万,其中地方人口21.08万,由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等28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14.3万人,哈萨克族3.6万人,回族2.06万人。

历史沿革

新疆沙湾县 汉代时为 乌贪訾离国地;隋唐时属 西突厥;中唐时期内附于唐,由 北庭都护府管辖;宋元属 回鹘地,明属蒙古族 卫拉特,清乾隆年间属绥来县,1915年析出建制设 沙湾县,县府初驻小拐,1929年迁至 老沙湾镇,1956年又迁至三道河子镇。析置后隶属于迪化道(现乌鲁木齐),1917年改隶塔城道,建国后属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塔城地区。

2008年沙湾县辖9镇、3乡、5个国营农牧林场,264个村(队)、14个 社区居委会。行政区内有4个驻县部队及农八师12个团场、3个大型厂矿企业。年末总人口20.89 万人(不含兵团人口),由汉、哈、维、回、蒙古、东乡等27个民族组成。农村人口152437人; 人口出生率12.19 ‰, 自然增长率7.79 ‰。 耕地面积91 803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0 178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4 631公顷。

行政区划

沙湾县:1929年县驻地南迁至沙湾庄(今老沙湾乡驻地),先后隶属塔城行政区、塔城专区。   1956年迁至三道河子镇   1975年至1977年曾隶属 石河子地区   1978年再划归 塔城地区管辖

沙湾县辖9个镇:三道河子镇、 四道河子镇、 老沙湾镇、 乌兰乌苏镇、 安集海镇、东湾镇、 西戈壁镇、 柳毛湾镇、 金沟河镇

3个乡: 商户地乡、 大泉乡、 博尔通古乡。

县境内有: 牛圈子牧场、 博尔通古牧场、良种场。

农业资源

沙湾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农业大县,境内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丰富,是塔城地区乃至北疆片区棉花、粮油、蔬菜、林果等生产供应基地。全县耕地面积120万亩,农业人口142766人,占总人口的70.75%; 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39520千瓦,机耕作业面达到98%,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2005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53元。

已培育了屯河番茄、天海粮油、天宝食品、瑞隆油脂、盘龙油脂、盖瑞乳业、沙湾棉业、秦岭纺织、沙龙纺织、银鹰工贸、华丰纺织、天汇棉制品等2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形成了“屯河”番茄酱、“盖瑞”乳制品、“金灯”棉纱、“西域白浪”棉花、“泰山”棉浆粕、“沁康”面粉、“老岳母”辣椒酱、“ 福临门”调和油等多种农产品品牌,产品远销国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畜牧业

沙湾县有着发展现代 畜牧业的丰富资源,天然草场面积883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758万亩,每年种植各类饲草料均在100万亩以上,资源综合载畜能力可达183万头(只)标准畜。沙湾县委、政府坚持因地制宜,牛、羊、猪、禽、水产并举的方针,按照牲畜品种优良化、 畜群结构合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防疫体系网络化、产品营销市场化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全面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畜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现。2005年全县牲畜累积饲养量达158万头(只),最高饲养量达140.1万头(只),奶、肉、禽蛋 、羊毛产量位居塔城地区前列,畜牧业产值达4.24亿元,占 农业总产值的23.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 畜牧业收入份额达892元,占农牧民收入的15.5%。

林业资源

沙湾县紧紧把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坚持实施“生态立县、生态强县、生态富县”战略,突出抓好“三北”四期农防林、 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分类经营试点等重点工程建设,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以绿洲内部 生态经济型农田防护林、绿洲外缘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基干林为主的立体生态绿色屏障,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全县共有林地面积236万亩(包括兵团人工林30万亩),其中: 人工林面积25.6万亩,荒漠 灌木林106万亩,山区 水源涵养林43万亩,平原河谷 次生林31万亩,绿洲 森林覆盖率达24%,森林覆盖率12%。全县活力木蓄积达70万立方米。

旅游资源

沙湾县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从资源类型看,有生物景观2处,水域风光4处,古建筑3处,休闲求知健身3处, 地文景观1处,购物1处;按资源等级分,有一级景点1处,二级景点1处,三级景点6处,四级景点2处,五级景点4处。县内冰川雪岭、峡谷山川、松涛瀑布、悬崖古寺盎然其中;湖泊水库、温泉、 芦苇荡、草原、沙漠、珍稀动植物点缀其间。山区自然景观壮丽秀美, 鹿角湾、双龙沟、温泉、东大塘、 蒙古庙、宁家河、 塔斯布拉克等景点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水域风光独特隽秀,分布广泛, 千泉湖、 柳树沟、海子湾风景各异,使人心潮波澜、遐想翩翩; 云杉、 红松、白桦、 胡杨、 梭梭等稀有植物遍布山间, 雪鸡、 马鹿等 珍贵动物出没游漓;山区草原文化底蕴深厚,哈萨克民族风情浓郁无限;平原区生态农业规模日益扩大,玉泉农业示范园区和森林公园,是生态观光旅游和田园风光旅游的最佳去处。以“ 沙湾大盘鸡”为代表的大盘饮食系列,构成了闻名全疆的饮食文化,成为沙湾县独具特色的一道旅游大餐。

工业发展

工业园区建设

金沟河综合工业园位于县城金沟河沿岸,占地面积6平方千米,先后投资8700余万元,配套完善工业园区道路、供电、供排水、供热、通信等基础设施,基地己实现“六通一平”,现己完成园区道路摊铺12千米,铺设供水管线3.9千米、排水管线6?2千米,修建防洪坝9.2千米。按照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低耗能、低污染“三高两低”的思路,该工业园区划分了建材板块、绿色食品加工板块、棉纺板块和化工板块等4个重点。己有中粮集团沙湾番茄制品分公司、中材屯河沙湾五宫水泥分公司、中粮集团天海粮油公司、金牛集团沙湾盖瑞乳业公司、秦岭纺织公司、新疆瑞隆公司、天宝绿色食品公司、天鹰科技公司、宏发冶炼公司、龙盛祥塑料制品公司、永兴铜材公司、沙龙纺织公司等29家企业入驻该工业园区。

柳毛湾农产品转化工业园区位于国家级 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柳毛湾镇,距县城50千米,总面积8平方千米,设施配套,交通便利,克榆公路自东向西横穿基地,镇区基础设施完善,总体规划符合现代城镇发展要求。该园区主要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重点发展轻工等高 附加值产业。该园区基础设施投资4570万元, 新疆银鹰工贸公司、盘龙油脂公司、康瑞棉业公司、德胜棉业公司等8家企业己入驻园区。

安集海综合工贸园(石油石化)位于 312国道安集海桥以西,规划面积8平方千米,距县城20千米,园区发挥与 独山子石化相邻的地缘优势,采取“引凤筑巢”措施,实行市场化运作,走以项目建设带动园区建设的道路,引进企业投资,配套完善园区建设。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农副产品批发、化工新材料、塑料加工、精细化工和乙烯下游产品加工等新型产业,现有浏阳花炮、阳光食品、国华食品、康华辣椒红色素等9家企业入驻该园区。

东湾煤化工工业园区位于东湾镇卡子湾村以西,规划面积8平方千米,距县城40千米,按照以项目建设带动园区建设的思路,引进企业投资,配套完善园区建设。该园区主要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走“煤—电— 高载能产业”、“煤— 煤液化、 煤焦化—煤化工产业”一体化的路子,重点推进煤炭工业从以原煤生产为主向原煤生产与精深加工并重转化,通过吸引国内大型矿业集团、煤化工企业参与我县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培植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冶炼、加工 产业集群,提高以煤炭、石灰石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整体水平和综合利用率。己有永弘机焦、宏泰工贸、合运焦炭、恒巍工贸、万丰工贸等9家企业入驻园区。各园区入驻企业已达到55家,2008年,园区完成 工业总产值35.8亿元,完成 工业增加值11.1亿元。

经济运行

工业 企业总产值、 增加值、税收、利润、就业人数:2008年,全县完成 工业总产值(现价)70.6亿元, 同比增长48.3%;完成 工业增加值(现价)22.7亿元,同比增长37.9%;完成税收7100万元,新增税收967万元;实现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上升1.5个百分点;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有效带动了沙湾县就业的快速增长,2008年工业企业就业人数达到15253人,同比增长23.2%,新增就业人数2870人。

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全县GDP完成62.49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工业增加值22.7亿元,同比增长37.9%,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达36.4%。

电力概况

供电区域内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沙湾变、北新变、慧泉变),主变容量140MVA;110千伏线路3条,长182.9千米;35千伏变电站14座(乌兰乌苏变、安集海变、西戈壁变、 博尔通古变、柳毛湾变、曹家坡变、绿洲变、公园变、龙口变、城西变、南山变、东湾变、海子湾变、齐里巴斯陶变),主变23台,总容量91.5MVA;35千伏线路25条,长400千米;10千伏线路57条,长1692千米;10千伏配变2720台,总容量358MVA。辖区内共管辖电力客户59786余户,抄表到户59786余户。

沙湾县供电区域的电网已形成35千伏为主网,10千伏为配网的电网网架,14座35千伏变电站全部实现了无人值守;调度管理系统实现了“ 三遥”(遥测、 遥信、遥控);各供电所之间的业务全部通过用电管理系统进行衔接,整个系统采用一流现代通讯、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处理技术。

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地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三大核心目标”,继续按照“巩固提高抓一产,发展壮大强二产,突出特色活三产,统筹社会促和谐”的总体要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进步,努力建设自治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先进县。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