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隆寺扎隆寺,藏语称“白石吉祥洲”,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由一世嘉义·贡却彦培大师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即公元177年。位于互助县治东75公里处,在加定镇东南13公里的扎龙沟村,寺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占地约20010平方米。处于大通河南岸,该地是华锐(英雄的部落)地区的腹地。
扎龙寺近400年的历史中,诞生了近百位佛学中的大成先哲,大成就师,如历代清朝皇帝大国师、大学者、大班智达、大喇嘛等高僧大德。在华锐、甘、青乃至整个雪域圣地,诞生和造就了雪域圣地灿若星晨般的大活佛,是大德高僧的摇篮。
现在的扎龙寺的遗存建于乾隆年间,嘉义大师中囊谦里原有的佛堂,雕梁画栋,滚檩画锓,雕刻精细玲珑,栩栩如生。建筑样式为二层结构的三转五房,中间供奉释迦牟尼佛、左三尊嘉义佛、右三尊寿佛,两侧供奉密宗三怙主、文殊、弥勒佛,左侧绿度母、千手观音,右侧五大护法,吉祥天母供奉在右侧上层。
清顺治十年(1653年),一世嘉仪活佛应当地信教群众的多次请求,在扎龙沟白石滩上修建了该寺,初建囊欠、经堂各一座及部分僧舍等建筑。此后,在历辈嘉仪活佛的主持下不断扩建,渐成规模。顺治十八年(1661年),达赖喇嘛赏识嘉仪二世的人品学识,特授予“班智达”(十明博士)称号,并赐封堪布。后来,二世嘉仪大师曾任天堂寺法台三次。
清乾嘉年间(1775—1821年)二、三世嘉仪活佛继续扩建大小经堂、活佛府邸及僧舍、佛塔等,形成了完整的寺院建筑群。寺院殿堂楼阁耸立,蔚为壮观。
清道光十年(1830年)道光皇帝敕封嘉仪为呼图克图,同年建成观音菩萨殿。
光绪十三年(1887年)修建弥勒殿。至此,建成大、小经堂和观音千佛殿、弥勒殿、嘛呢康等殿堂以及佛塔、活佛府邸、僧舍等,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建筑群。寺院占地300余亩,建筑具有浓厚的藏式风格。寺内设有法相、时轮、医明学院及总领全寺的大经堂。寺僧学习显宗、密宗、修辞、医药等学科知识,在北山地区有一定影响。
1958年宗教改革中寺院关闭,喇嘛还俗回家,部分建筑被毁。
1966年,寺院的大小经堂、佛殿、佛像、佛经及众多的文物古籍均遭厄运,荡然无存。嘉仪活佛囊欠院,因当时被驻守在北山的部队征用,其中佛堂是三转五结构的建筑,未遭拆除,幸免于难,使这个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建筑得以保存。但佛堂里的佛像、佛经和佛塔等三皈依皆不复存在。
1985年7月15日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扎隆寺重新开放,恢复了宗教活动。
1985—1999年全寺上下协力,部分建筑恢复了原貌。
1988年被互助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4月10日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扎隆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过厅楼、小经堂、配房、吉哇囊等,其中:山门为砖木结构,有马头墙,门边有彩绘、木门框,框上为垂莲柱、椽头饰云纹,双扇木板,过厅两侧彩绘有壁画。
从山门进入第一院落,正北为过厅楼,面宽11间,进深3间,白灰抹天花板,梁枋、囊咀有雕饰、圆形柱,有滴水、勾头,悬山式屋顶。左右配房均为平顶房,前开廊面宽5间,进深1间,房内面宽5间,进深2间,圆形柱,梁枋、囊咀有木雕并彩饰,院落为汉藏合璧建筑。
从过厅楼中间上12级台阶进入第二院落,即建有小经堂和配房。经堂为二层楼,一层明台,前开廊面宽3间,进深1间,墙体涂白灰。重檐、有滴水、勾头,椽头饰十字纹彩。梁上有蜂窝枋、大雀替、四楞柱,双扇门,并设有门楣。经堂内面宽5间,进深4间,棋格形天花板,彩饰花草并有藏文。经堂正中塑有释迦牟尼坐像,中间墙壁有彩绘佛像。二层东西北三面装有条格形木框,以木框为墙,格成回廊形式,木框嵌有玻璃,内装佛教经典故事画。有滴水、勾头、飞子饰黄色,椽头饰云纹,梁枋、囊咀有彩绘,歇山式房顶,覆青瓦,屋脊置鎏金法轮、宝瓶等装饰。二进院落中的东西配房,为悬山式屋顶,前廊面宽1间,进深1间,房内面宽3间,进深2间,圆形柱、梁枋、囊咀有木雕并彩绘。
经堂内主供释迦牟尼佛,左右两边是阿难陀和迦叶的站立像。右侧三尊佛像是无量寿佛、白度母、尊胜佛母。左三尊是至尊嘉仪佛前三世的塑像。左边隔间内供奉的是弥勒佛、绿度母、千手观音、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四臂观音;右边隔间内供奉的是大威德、六臂怙主、阎罗法王、吉祥天母。以上佛像均为药泥塑像。顶层悬挂的锦缎卷轴佛像有佛陀、观世音、密宗三怙主、六胜二庄严、宗喀巴、无量寿、上师资粮田,另绘有印藏诸大成就师的法像。
吉哇囊是寺院处理寺务的地方,有山门、过厅等。山门亦为砖木结构,有马头墙,门边装有木框,框上为垂莲柱,椽头饰云纹。过厅面宽7间,进深1间,梁枋、囊咀有雕饰,圆形柱、勾头、悬山式屋顶,左右配房为平顶房。前开廊面宽5间,进深1间,圆形柱,梁咀有木雕。为汉藏合壁建筑。
扎隆寺鼎盛时有僧人300余人,属政教合一寺院,下设千户1人,兼嘉仪昂赞,有活佛2人,即嘉仪和菩萨活佛。历史上寺院有土地260亩,马、骡、牛、羊等牲畜达1000多头(只),有帐篷、房屋、油坊、水磨、山林等固定资产,寺院经济实力雄厚。
扎隆寺扎隆寺建寺以来几百年间,经历代活佛、大德、高僧的弘法、祈福、息灾、修供等宗教活动,遂形成了本寺传统的佛事活动和宗教节日。主要法会、佛事活动有:
正月祈愿大法会。正月初一会供吉祥天母,藏语称“拉姆谢道尔”。正月初二为“代木乔”,即梵天法会。正月初六至十五日正式举行祈愿大法会,藏语称“毛兰木”,俗称观经。初六开始诵经,十五日举行隆重的浴佛活动,晚上展出酥油花供,十六日“转强巴”,即由仪仗队及僧众抬着未来佛强巴(弥勒佛)转寺。
二月祈愿吉祥平安法会。二月初一至初八全寺僧众诵经,祈祷寺院、活佛、僧团及众生平安吉祥。法会上念大威德等经,同时七天内念诵心经一亿遍。初八举行息、增修供仪轨。(怀供每隔一年举办一次)。十一日全体僧众念吉祥天母经及护法山神的祝愿赞颂文,向护法献朵玛(食供)。十一日至十五日念六臂怙主经,每日四座,十五日按赛康仁波且的传承仪轨作会供等。
三月春季法会。初一至十五举办,全体僧众诵经。
四月吉祥天母礼供法会。初一至初四念诵本尊心咒,按仪轨修供。初五至十一举行吉祥天母修供仪规,念诵心咒一万遍。十三日作尊胜佛千供法会。十四日作宗喀巴千供法会。十四至十六日修习观音斋戒法会,藏语称“娘乃节”,以闭斋、转“古拉”和念嘛呢为主要内容。
五月献净水法会。五月初一起,按赛康仁波且的修供传承念经、供水、供曼扎等,历时十三天。
六月举行坐夏法事。六月十五日开始至八月初一结束。每天僧众上殿按传承修持念诵,且过午不食。其中七天内举办隆重庄严的万灯供奉强巴佛的灯供法会。
七月观经大法会。亦称“米拉劝法会”、“金刚舞法会”。七月初八举行观经法会,纪念米拉日巴尊者善巧施法教化猎夫贡保多吉,使其弃恶从善、皈信佛教。全部演技是按拉卜楞寺的传承。
九月观音斋戒法会。和四月十四至十六日举行的修习观音斋戒法会相同。
十月纪念宗喀巴大师法会。十月二十五日为宗喀巴大师圆寂纪念日。从即日起至二十九日,全体僧众诵经五天;晚上寺院内外燃起明灯,亦称“燃灯节”。法会期间,念护法经,有供施食子仪式。
十一月冬至以后,全体僧众念白伞盖佛母经,历时三个九天。
十二月念护法经。酬谢一切护法神,礼供佛母。
此外,每年举行两次纪念寺主的法会,全体僧众参加,为寺主念诵祈愿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