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傩舞 婺源傩舞俗称"鬼舞"或"舞鬼",历史悠久,节目众多,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史研究的"活化石",深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注目。傩舞是我国古代长江流域流行的一种舞蹈,舞者戴着各种质朴而夸张的面具,带有鲜明的巫术色彩,最早是一种祈福和祷告的仪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在《论语》、《古今事类全书》和《后汉书礼仪志》等书籍中均有记载。傩舞在婺源段莘乡庆源村、秋口乡长径村和李坑村一带颇为盛行。 傩舞的面具有四五十种,一般为木雕,脸谱生动,忠奸贤愚、喜怒哀乐都是表现的主题。傩舞的传统节目有《开天辟地》、《刘海戏金蟾》、《双猴捉虱》、《后羿射日》、《张飞祭枪》、《判官醉酒》、《猴王降耗子精》等数十个,舞蹈动作粗犷而朴实。
婺源傩舞 傩舞,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婺源傩舞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初叶就有婺源傩舞外出表演的记载。 是一种古代的民间舞蹈。源于原始巫舞,一种驱鬼逐疫的祭仪时跳的舞,又称舞鬼戏。
舞者头戴假面具,手执干戚等兵器,把自己装扮成想象中的比鬼疫更凶猛狼狞狰之傩神,随着强节奏的鼓点,跳着狂热的舞蹈来驱邪。
婺源傩舞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初就有婺源傩舞外出表演的记载。婺源傩舞的起源,各说不一,秋口长径村的傩戏传说是做官的从外带回婺源的。
明嘉靖壬戌年进士程义春,是秋口长径人,他任陕西苑马寺郎时,从当地将傩舞带回家乡。很快在婺源流传开来,便有了长径“驱傩神班”,段莘庆源的“万顺班”和“人和班”等,历史上曾有“三十六傩班,七十二狮班”之说。 婺源傩舞
据传长径村的一柄古铜斧,斩妖祛邪时,挨家门上劈一斧,便斩绝了一年之孽根,上年有过不测的牛栏猪舍,只须猛地一剁,便促六畜兴旺。
傩舞舞者头戴的面具,最早为用铜所铸。可见其狰狞闪亮。相传,明朝未年间,茶戏班一小孩自戴面具玩耍自娱,后取不下来,窒息而闷死。村人并将小孩与傩面一同下葬,并从此改为彩绘木制。旧时相邻把傩面具奉为“神”,开橱取傩面具时,要由两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将绳子绑在橱门的环把上,站在两侧慢慢拉开橱门,然后敬重地把傩面具请出,封存傩面具时还要举行一套奠祀的仪式。
今日活跃在婺源乡间的傩舞,剧目有《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刘海戏金蟾》、《太白金星下凡》、《张天师遣四将》、《判官醉酒》等。
据专家考证和考古文明发现,傩舞起源于远古时期的赣鄱大地,由人们对图腾 犭 回 、虎或鸟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来,史载已“历三千年余年”。秦时,赣傩祭传入中原宫廷,逐渐礼仪程式化,由单纯的驱邪逐疫仪式,发展成融祭祀与娱人为一体的文艺活动,而后再从宫廷传入民间,番君吴芮就曾奉命传傩(民国《南丰县志》)。唐至明清时,有许多江南藉的官员在京都和外地为官,又将宫廷的傩舞带回民间,婺源便有许多这样的历史记载,如明嘉靖年间,在陕西和京城为官的婺源人程文著、詹养沉等,便曾将宫廷傩舞带回婺源,在长径、庆源等村广为流传(《婺源县志》 1993)。
但婺源原始的傩舞远可追溯至春秋战国以前,据研究古徽州文化的学者考证,和徽州古献记载,婺源(原隶徽州)傩舞系由古山越人代代相传下来的,最早时称,“ 舞 犭 回 ”。舞 犭 回 是 一种将傩舞与狮舞揉为一体的祭祀舞蹈:即由两人饰演“狮子”,另一人饰逗引之人。传说那并非狮子,而是乡民称之为“ 犭 回 ”的怪兽 ,老辈流传古时山中有一种叫“ 犭 回 ”的独角怪兽,形苦狮子而非狮,身体较长,常常出来祸害山民与庄稼。山民便头带面具手执长棍,吆喝着“ 犭 回 ”的名字去驱赶。这种生产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岁时祈丰收的祭祀舞蹈,称之为“驱傩”。最早的傩舞,便是表现人们驱赶“ 犭 回 ”的动作,人们在表演时发出的“嗬、嗬”之声,其实便是驱赶“ 犭 回 、 犭 回 ”吆喝之声的转音。故而古时的傩舞中常伴有“ 犭 回 ”的形象,类似今天的“狮舞”:也是是两人合演一兽,一人戴木制兽头直立,饰兽上半身,另一人披青布弯腰,饰兽臀下半身,两人合披一块青布相连,之间拉长一段距离,兽尾不能相顾,显示兽身很长。那木制兽头便是“ 犭 回 ”首,“ 犭 回 ”首保留着独角,这是它与狮首的根本区别。如今在婺源傩舞狮舞等民间艺术中,还可看到“ 犭 回 ”首与原始傩舞的雏形。而傩舞班子至今被人们称为“驱傩神班”。
后来人们为方便表演而缩短了“ 犭 回 ”身(表演者之间不再有距离,而是后者抱住前者之腰,以青布罩之表演),加之“ 犭 回 ”这种怪兽的逐渐消亡,以至后人误以为“ 犭 回 ”便是狮。在人们将“ 犭 回 ”误称为“狮子”,使独角兽的形象逐渐演变为狮子的形象后,“狮傩”的称呼便由此而生。直至上世纪中期,婺源人包括整个徽州仍然称傩舞为“狮傩”。凡大点的村庄都有专事表演的狮傩班。道具有羽毛、爷头、弓、剑、木棍等。均是古代人民的装饰、用具。
而创造狮傩舞的古山越人,在被迫南迁福建等地后,又将狮傩化展进化为狮舞的南方流派——即人们后来所称的“南狮”。今南方普遍流行的舞狮子,很可能便由最早的“舞 犭 回 ”发展而来。追本溯源,民间舞狮子的来历与舞傩当是同一源头:舞狮子,其实便是“舞 犭 回 犭 回 ”。因婺源在清代以前,均将舞狮称为“舞 犭 回 ”(也即狮傩的另一种方法),清代以后,舞狮才从舞傩中分离出来,改称“舞青狮”。这种青狮,据说便是古代山区横行山林的“ 犭 回 ”。这些说法,在婺源民间的建筑雕刻和俗语、传说中均可行到佐证。今婺源的古建筑雕刻尤其是一些青石雕刻中,还保留了许多这种独角长身、似狮身非狮的怪兽形象。民间尊其为百兽之王,将其作为辟邪刻在建筑上。而有关“ 犭 回 犭 回 ”的俗语、歇后语,也大量存在于当地的方言中。乡民形容某人善戏谑,常说“像逗 犭 回 一样”。乡间印制糕饼的模具,凡有傩面具形象的均统称为“犭 回”。
婺源傩舞 婺源舞鬼,俗称"鬼舞"或"舞鬼"。历史悠久,节目众多,风格独特,是中国舞蹈艺术研究难得的"活资料",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
婺源傩舞节目有一百多个、傩面两百多个。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的影响,现存秋口镇长径村"驱傩神班"有演员19人,面具三十余个,其中有4个原始木雕面具,可演节目24个。
婺源的傩舞节目多为神话和民间传说故事,表演非常古朴、粗犷、夸张、简练。如《开天辟地》,舞者头挂"盘古氏"面具,手持大斧,四面砍劈,表现出开创乾坤的盘古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判官醉洒》表现判官与小鬼嬉耍斗酒的酩酊醉态,人物性格鲜明,饶有生活情趣。《舞花》则是一组大型舞剧,表现秦二世胡亥篡夺皇位的历史故事,气势磅礴。
婺源傩舞 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婺源傩舞动作十分丰富,模拟女性的舞步"妮行步",《开天辟地》中的"辟斧"、"拗斧"、"磨斧",《丞相操兵》中的"上、中、下十字架"、"操兵步"、"拍手一照"、"拍腿过河"、"耍羽毛"、"舞花"、"轮棍",《太阳射月》中的"摸胡点"、"单摸胡"、"双摸胡"等都别具一格,保留着古朴、粗犷、简练、夸张、形象、传神的独特风貌。这些动作多顺拐、屈膝、下沉、含胸、挺腹,具有沉而不懈、梗而不僵的特色。
婺源傩舞是一种古典舞蹈与彩绘木雕的相结合的艺术。婺源傩面具有50多种,以木头雕做,工艺精致,手法夸张,神气活现,其忠奸优劣、老少妍陋无不神似。旧时乡民把傩面具奉为"神灵",开橱和封存傩面具还有一套尊祀的仪式。
婺源傩舞 婺源"山阻而弗车,水激而弗舟", 自古以来交通不便,因此,婺源舞鬼受外界影响极少,在表演艺术上仍保留着古朴、粗犷、简练、夸张、形象、传神的独特风格。动作多为顺拐、屈膝、下沉、含胸、挺腹,沉而不懈,梗而不僵独具特色。音乐伴奏均以舞止曲终的原则,由打击乐、曲牌和唱腔三个部分组成,有专用的锣鼓谱和曲牌。
婺源傩舞由于受到明末盛行的目连戏的影响,有的节目逐渐发展为戏曲形式,除用锣鼓伴奏,还增加了弦乐和高腔曲调,别具特色。
婺源傩舞 婺源傩舞曾于1953年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丞相操兵》等四个节目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2005年6月参加"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中外傩艺术展演",荣获金奖和优秀表演奖。婺源傩舞以古朴的舞蹈风格和众多的表演节目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值得人们加以珍视。
婺源舞鬼,1953年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丞相操兵》等四个节目选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婺源舞鬼的艺能》及有关资料先后载入日本木耳社出版的《中国汉民汉的板面剧》舞鬼专著中。
婺源傩舞 2004年又新置木雕傩面40余个,继承排练节目24个。2005年6月参加"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中外傩艺术展演"荣获"金奖"和"优秀表演奖"。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婺源傩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