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目】失落
【拼音】shī luò
【英译】1.Loss 2.The Missing 3.disappearance 4.dropout
【基本解释】[lose]丢失;失掉我的钱包失落了此后她时常有一种失落感
【近义词】难受、烦忧。
【反义词】安闲、舒适、闲适、悠闲、安逸。
1. 遗失;丢失。《元典章·吏部八·案牍》:“追会一切公事合用元行文卷,回申多有推称更换人吏,失落不存。”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婆子故意把衣袖一摸,说道:‘失落了一条临清汗巾儿。姐姐,劳你大家寻一寻。’哄得晴云便把灯向街上照去。”《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将吾宝剑去要将回来,休失落了。” 老舍《柳屯的》:“成天拐拉拐拉地出来进去,出来进去,好象失落了点东西,找了六十多年还没有找着。”
2. 谓迷路流落。《西游记》第十三回:“ 三藏 道:‘贫僧鸡鸣时,出河州衞界,不料起得早了,冒霜拨露,忽失落此地。’”
3. 谓疏忽放松。 明 叶宪祖《团花凤》第二折:“你那女儿呵,必有个早夜追随,莺花佐使,风月提携,两下里打合娇痴,一朝儿做出瑕疵,是你平日价失落维持。”
4. 犹跌落,消失。 王西彦《古屋》第三部五:“我的心剧烈地跳跃着,甚至全身失落在颤震之中。”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五:“一只野凫,蓦地从河边飞起,掠过低空,失落在远处蒙眺之中。”
充斥于生活中,却鲜少有系统化的定义及分类(Weenolsen,1988)。根据1933版《牛津英文字典》,「失落」来自「掠夺」,意思就是「被强行夺去 」,是指剥夺了原属于某人之事物,也就是剥夺了合法所有物的经验(陈文棋译,民83) D’Andrea(1990)则认为:失落是当个人经验到属于个人某些部分被抢夺,而这些部分是具有重要意义或是个人熟悉的 Weenolsen(1988)将失落定义为:「任何事情,无论大或小,破坏了生活及自我的某些方面,即为失落。失落不是改变,但改变通常包含失落及压迫感。」梁美宽(民72)则认为:与个人有关的任何改变,使个人产生负向的感受时,即能称为个人的失落。
Duck(1992)主张失落可从四方面来看:(一) 失去关系的事件;(二) 造成关系分离或中止的过程;(三) 亲密关系的减弱;(四) 关系反转(reversal of a relationship)。
与失落有关的名词尚有:
*哀悼(bereavement):适应失落的过程(Judith,1995);遭遇失落的状态(Rando,1984)。
*沮丧(mourning):公开表达或分享悲伤,通常是透过举行仪式的方式,因文化而显著不同(Judith,1995);也可以说是在失落後的一种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内在心灵过程(Rando,1984)。
*哀伤(grieving):哀伤是对失落的一种持续性、自然性、个人化的反应(Hughes,1995) ,通常是指伴随失落感的痛苦情绪,但近来学者们多倾向于认为哀伤不仅仅是情绪的表露,它还会表现在心理、社会、生理、认知等各方面(Worden,1991; Rando,1984) ,并藉哀伤的过程以获得内在心理的重组与均衡(Cook & Dworkin ,1992)。
心情差、没有希望、心里过度想着某种事情而放不下、眼神呆滞、失去信心。人如果能够保持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的心态,则能够减少失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