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树皮灰色,疏生粗壮直刺;小枝被黄褐色绒毛,疏生细刺。叶为2-3回羽状复叶,长60-100cm;叶柄粗壮,长可达50cm;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每羽片有小时5-11,基部有1对小时,叶片薄革质,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7-14cm,宽3.5-8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上面被黄褐色柔毛,下面密被黄褐色绒毛,脉上尤多,边缘具细锯齿,侧脉7-10对,伞形花序组成顶生的大圆锥花序,长50-80cm,密被黄褐色绒毛;伞形花序有30-50朵花,直径2.5-5cm;花梗长3-4cm;苞片锥形,膜质,长3-4mm,均被黄褐色绒毛;萼无毛,边缘有5齿裂;花淡绿白色,直径约3mm;花瓣5,三角状卵形;雄蕊5,花丝长约2.5mm;子房5室,花柱5,离生或基部合生。核果球形,浆果状,成熟时紫黑色,直径约4mm,具5棱,花柱宿存。花期7-9月,果期9-11月。
我国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均有分布。春季采摘,洗净鲜用。
【功用主治】《本草推陈》:"治腹泻、痢疾;炖肉吃治水肿。"
五加科灌木或小乔木楤的嫩叶。楤木,又称鹊不踏、鹊木站、刺老包、老虎刺。其嫩叶又称吻头、树头菜。
[性能]味甘、微苦,性平。能利水渗湿。
楤木(5)[用途]用于伤湿腹泻或痢疾;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煎汤或煮食、炒食。
[附方]
吻头炖肉:猪肉250g,切块,加水适量,先用小火炖1小时,放入鲜楤木叶60g,继续炖至极熟,分作1~2次食。
本方以楤木叶利水消肿,猪肉补虚。用于脾虚水肿,小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