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新田村80%以上的青壮年均外出务工,村里务农劳动力紧缺,主要依靠50岁以上的劳动力种田。村里耕地年平均亩产水稻1500斤,全村人均年收入3600元,其中种植纯收入约600多元,养殖纯收入约1000元,其他收入均靠外出务工取得。
从2008年开始,王书记争取到有关部门资金支持约70万元,与外来投资者合作联营在村里的土地上开发果园种植桃树。2008年开发了二百多亩土地,2009年栽上了八千多棵桃树,2010年精心护理,施肥锄草,八千多棵桃树全部挂果,产量约有8万斤,预计产量为30多万斤,后年约50多万斤,最终每棵树最高产量能达200斤。按每斤2元计算,收入预计16万元,预计收入60万元,目前主要问题是产量还未达规模,运输成本较高,未形成规模效应。但新田村在王书记的带领下,已经迈出农业产业化开发经营的第一步。
心田的风景(15)新建了一幢村综合办公大楼,建筑面积480平方米。为旱涝保收,修筑了螃蟹冲到王家山、农背至鸭形里两条三面衬砌的水泥圳。共长2800米,受益面积500余亩。修筑了农田机耕道两条,共长2500米,受益面积400余亩。新修了一条宽4-5米,长1000米,厚0.2米的莲吉路至对面岭的水泥路,修通了四个自然村连通水泥路。入户硬化率达90%以上,使之人人走上了平坦路。 全村接通了自来水,主管3000余米,分支管10000余米,户户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由村补助农产投工投劳加安装,新建水冲式厕所181间,沼气池121座,环保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主道栽种了三条绿化带。庭前屋后都种了花草树木,还安装了35盏路灯。为移风易俗,改革旧殡葬,在对面岭兴建了1座公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