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区1946年9月,胶南县成立,黄岛、薛家岛、辛安从胶县划出,归入胶南县。
1956年,胶南县归入昌潍专区。1958年10月,胶南县改属青岛市。
1976年10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黄岛、薛家岛、辛安3处人民公社从胶南划出,组建黄岛革命委员会(县级)。
1984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0年12月18日,撤销胶南县,设立胶南市。
1992年,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展到原黄岛全区,并实行两区体制合一。
2012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组建新的黄岛区,以原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黄岛区的行政区域。
2014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包括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
截至2021年,黄岛区下辖14个街道、8个镇、1个自然保护区。[7]
黄岛区
14个街道:黄岛街道、辛安街道、薛家岛街道、灵珠山街道、长江路街道、红石崖街道、灵山卫街道、珠海街道、隐珠街道、铁山街道、滨海街道、胶南街道、王台街道、张家楼街道。
8个镇:琅琊镇、泊里镇、大场镇、大村镇、六汪镇、海青镇、宝山镇、藏马镇。
1个自然保护区: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7]
黄岛区地处山东半岛西南隅,胶州湾畔。位于北纬35°35′~36°08′,东经119°30′~120°11′。南临黄海,北靠胶州市,西邻诸城市、五莲县和日照市。东北西南斜长79.25公里,东西宽62.36公里。陆域面积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区内海岸线282公里,滩涂83平方公里,岛屿42处,沿岸分布自然港湾23处。
黄岛区属鲁东丘陵区,境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西部是小珠山山脉,主峰海拔724.9米。北部有老君山,海拔236米;龙雀山海拔309米;抓马山海拔237米。东面濒海,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102.6公里,岛屿众多,港汊遍布。东南面的薛家岛把胶州湾与黄海分开。中部为海积平原,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之势。黄岛区境内的山脉主要是西部的小珠山山脉,该山脉向东,向北延伸。大小山头遍布全区,仅有名称、海拔在百米以上者即有42座,分布在黄岛区的各山,依陆傍海,构成山海奇观。黄岛区的海滩主要分为砾石海滩和沙质海滩两种,砾石海滩多分布在黄岛和竹岔岛周围,沙质海滩主要分布在徐戈庄东北、黄岛前湾和薛家岛南海岸,其特点是沙质纯细,滩面宽阔乎直,坡度较缓,基本没有沙脊,可以见到波痕,如金沙滩,东西跨度3公里,呈月牙形向南展开,已成为天然海水浴场,还有银沙滩等。[8]
黄岛区属东南沿海水系,均为季节性河流。因境内山水辛安河相连,形成了源短流急,单独直接入海的特点。较大的河流有辛安前河、辛安后河、南辛安河、镰湾河、独垛子西河等11条河流。河流总长34公里,流域面积83.2平方公里。[8]
黄岛区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内,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有明显的海洋气候特点,具有春寒、夏凉、秋爽、冬暖的气候特征,是天然的避暑胜地。年平均气温12.5°C;[9]夏季平均气温23°;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5°C;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1.3°C;平均降雨量696.6mm;年无霜期平均为200天;风速平均5.4M/S,年平均瞬时风力大于8级天数为71天。[8]
兽类:主要有黄鼠狼、狼、獾、刺猬、野兔、狐狸、野猫、鼠、蝙蝠等。其中狼、獾、狐狸逐年减少,已不多见。鼠类繁殖较快,随着城区的发展和灭鼠力度的加大,鼠害大幅度降低。
鸟类:主要有喜鹊、灰喜鹊、斑鸠、乌鸦、鹌鹑、杜鹃、布谷鸟、松鸡、野鸡、野鸽、水鸭子、海鸥、老鹞、鹰、猫头鹰、啄木鸟、燕子、大雁、麻雀、山雀、黄道眉、蜡嘴、黄莺、画眉、百灵鸟、黄雀、黄鹂、翠鸟、燕雀等。
蛇虫类 :主要有蚕、蜂、蝴蝶、蜻蜓、螳螂、蟋蟀、蝗虫、蝉、蝎子、蚰蜒、蜗牛、蜘蛛、蛇、青蛙、蟾蜍、马蛇子等。
林木资源:黄岛区林木资源品种繁多,可分为50科,90属,100多小树种。其中,落叶乔木有毛白杨、枰柳、小叶扬、旱柳、榆树、国槐、刺槐、青桐、苦楝、臭椿、楸树、梓树、柞树、槲树、枸树、水杉、水曲柳、板栗、山楂、柿、苹果、枣、梨、桃、杏、樱桃、花红、海棠、棠梨、软枣、香椿、桑、油桐、车梁木、合欢、垂柳、龙爪槐等。
野草主要有狗尾草、稗子、野麦、黑三棱、黄背草、灯心草、牛草、熟禾、林地早、狼尾草、老芸草、止血马塘、油草、猫尾草、雀麦草、草珠珠、狐茅、纤毛鹅冠草、知风草、高野黍、高瓜茅、牛筋草、虎尾草、香附、苔草、野燕麦、枝子、韭白、山扁豆、野绿豆、荆三棱、野黄芪、小苜蓿、田皂角、细梗胡、紫云英、铁扫帚、苦刺、胡板子、野百合、野花生、鸦葱、山牛蒡、野豌豆、叶蚂蝗、毛耳朵、鸡眼草、山豆花、大苦菜、青蒿、苣买菜、曲曲莱、大连蒿、苦菜、小苏子、牡篙、狗尾巴花、水红、麦蒿等。
青岛西海岸新区
2021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96.4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 2.63%。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2.69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 82.83%,比上年末提高0.83 个百分点。[2]
孙永红区委书记:孙永红
区委副书记:王清源、杜乐江[10]
区长:王清源王清源
副区长:李金国、管学锋、张磊娜、 邵睿、周诚、夏鹏
主任:佟海燕佟海燕
副主任:于惠娟、薛仁龙、曲波、李艳、唐恩志[6]
主席:逯鹰
副主席:许传辉、刘春花、王增莲、薛立群、 孙博、李巍[11]
秘书长:薛少华
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 4368.53 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9%,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15 亿元,增长 6.3%;第二产业增加值1638.33 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 2638.05 亿元,增长11.8%。三次产业比例由 2020 年的 2.21:37.60:60.19 调整为2.11:37.50:60.39。
2021年,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65010户。其中,企业 29139 户,个体工商户 35735 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36户。年末,全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 40.35 万户。
2021年,全年“新经济”投资稳步增强,在建项目 950 个,占全区投资比重的47.1%。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 1640.01 亿元,同比增长 14.88%,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7.54%。实现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97.2 亿元,增长37.8%;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118.5 亿元,增长40.5%。规模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54.2亿元。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网上零售额 7.69 亿元,增长161.9%。全年智能电视产量 1795.3 万台,智能手机产量391.6 万部。[2]
2021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7.38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5.23亿元,增长9.9%。
2021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2.43 万亩,粮食产量 26.2 万吨,增长 2.01%。
2021年,全年实际完成更新造林面积5000亩,森林覆盖率 23.09%;全年完成森林抚育面积1650 亩。全年肉蛋奶总产量 8.51 万吨,增长 6.38%。全年实现水产品总产值86.9亿元,增长 9.1%。完成水产品总产量35.06 万吨。其中,捕捞产量 6.27 万吨;养殖产量 28.78 万吨。海水养殖产量28.51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 81.33%。海、淡水养殖面积1.29万公顷,增长 0.16%。
2021年,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27.55亿元,增长 15.2%。截至 2021 年,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产业强镇 5 个;2021 年新创建农业绿色园艺标准园3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4 家; “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22 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7 个。农机总动力84.12 万千瓦,增长1.15%。农用拖拉机 4.73 万台,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90.02%。[2]
2021年,全区工业增加值1303.32 亿元,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9%,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 11.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8%;分重点行业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7.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 14.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4.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 13.3%。
2021年,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润264.3亿元,增长 16.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税432.3 亿元,增长17.8%。
2021年,全年资质内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182 家,实现增加值 344 亿元。资质建筑业产值520.5亿元,增长 10.3%;签订合同额 1501.48 亿元,增长72.89%。[2]
邮政业
2021年,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29亿元,增长 8.43%;邮政函件 17.76 万件,快递1201.92 万件。年末实现电信业务总量 16.85 亿元。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互联网用户累计达 81.8 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4.0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累计达到 244.4 万户,其中年内新增13.59万户。累计建成 5G 基站等通信基础设施5523 处,占全市建设总量的27.62%,建设进度和基站开通数全市“双项”第一,实现城区重点区域和产业聚焦区的 5G 信号深度覆盖。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 148.2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0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 1.27%。
2021年,全年制造业投资持续发力,同比增长23.0%,占全区投资比重的 19.2%,对全区投资增长贡献率达80.9%。高技术投资增势明显,同比增长36.9%,高于全区固定资产投资 32.3 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8.2%。民间投资增长 3.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1.2%。
2021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18.5亿元,增长 20.2%。房屋竣工面积 631.6 万平方米,增长153.8%,其中竣工住宅面积 411.6 万平方米,增长165.2%。商品房销售面积488.7 万平方米,增长 2.1%,完成销售额626.3 亿元,增长12.9%。
2021年,建设筹集人才住房 13631 套。截至年底,全区正在享受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家庭 1163 户,全年发放租赁补贴1200万元。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10.8亿元,增长 16.4%。限额以上贸易销售额5031.0 亿元,同比增长67.5%,其中批发业完成销售额4837.2 亿元,同比增长71.0%;零售业完成销售额 164.8 亿元,同比增长8.8%;住宿业完成营业额 12.8 亿元,同比增长 36.1%;餐饮业完成营业额16.2亿元,同比增长 14.7%。
2021年,在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8.2%,化妆品类增长68.4%,金银珠宝类增长 64.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21.5%,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 85.3%。
2021年,全年限上零售业网络销售额10084.9万元,增长 148.1%。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3115.6亿元,增长 44.2%。其中,出口额1194.3 亿元,增长30.3%;进口额 1921.3 亿元,增长 54.5%。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 266.7 亿美元,增长 64.5%。其中,出口99.3 亿美元,增长41.7%;进口 167.4 亿美元,增长81.9%。全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超百亿元,同比增长两倍。
2021年,全区新设及增资外商投资项目 236 个,合同外资 64.7 亿美元。其中,总投资(含增资)过千万美元项目 97 个,增加合同外资63.4 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FDI)14.5 亿美元,增长15.91%,占全市的23.5%。
2021年,全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 97 个,协议投资额28.64 亿美元。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年财政总收入547.5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83.1 亿元,增长 6.6%。其中,税收收入223.1亿元,增长 8.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8.8%,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62.3 亿元,增长15.0%。其中,教育支出 54.9 亿元,增长 4.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8亿元,增长 16.7%。全年税务系统组织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994.1亿元。其中国内税收收入 477.4 亿元,增长17.1%。
2021年,年末金融系统本外币存款余额2799.2亿元,比年初增加 322.4 亿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额1288.8亿元,比年初增加 170.6 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3267.5亿元(含区外政策性贷款 566.1 亿元),比年初增加555.5 亿元。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 54.7 亿元,增长 15.6%。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5.6亿元,占比 65%;财产险保费收入19.1 亿元,占比35%。全年证券分支机构证券交易金额 2642 亿元,同比增长8.16%。年末累计在中基协完成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49 家,完成备案的基金产品 186 支,基金认缴规模达930.3 亿元。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 18 家,比上年增加 1 家。[2]
排练折子戏,传承古老茂腔黄岛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丰富多彩,龙灯、舞狮、旱船、高跷、跑驴、腰鼓、秧歌、大头娃娃等历史悠久,流传至今。茂腔、柳腔、京剧仍盛行。唢呐、二胡、笛子、锣鼓、笙器乐演奏至今不衰。评书、鼓词、快板、民歌还时有演唱。
黄岛区境内的民间剪纸活动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以辛安镇为中心,遍及全区4个乡镇。黄岛剪纸是北方剪纸艺术的典型代表,具有豪放粗犷、简洁优美、构图匀称的特色。它用剪刀作为工具,阴、阳纹剪法俱用,阳纹线条工整细致,阴纹线条粗壮有力,大刀阔斧,结构简练。剪纸构图明朗轻快、生活气息浓郁,栩栩如生。黄岛民间剪纸多次参加山东省和青岛市美术展览并多次获奖。在参加国际文化交流中,也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
2021年,城市干线道路总长度1050.49公里。公路里程数2143.8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9.82公里,国道133.08公里,省道 190.54 公里,县道 212.61 公里,乡道524.42公里,村道 943.37 公里。高速公路 6 条,收费站11 个,公路养护投入资金 6587 万元。共有道路运输企业1945 家,其中水运企业20家。年末营运机动车船达到 52407 辆(艘),其中,客车451辆,公交车 2301 辆,出租车 1185 辆,营运货车47695 辆,营运客船30 艘、货船 14 艘。2021 年,新建立交桥1 座,新建市政道路11.03 公里,建成轨道交通 2 条。
2021年,全年共完成公路客运量(区际、市际、省际客运)133.5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区际、市际、省际客运)23268.82万人次公里。全年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货运量9717 万吨,货物周转量 2286015 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上涨12.73%、9.72%。全区公交车共 2301 辆,其中清洁能源2131 辆,新能源1562辆;年内新增及优化调整公交线路 45 条,公交总线路数254条,公交线路总长度 5004.4 公里,主城区公交站点500 米覆盖率100%。合规网约车数量 2680 辆,新能源网约车占网约车比例72.7%。[2]
前湾港,世界第七大港,75个泊位/1552万标准箱(2013),通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
董家口港,(2014年在建)
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开通95条国内航线,通航12个国际地区/城市。
跨海大桥中国最长的两条高速公路沈海高速、青兰高速在此交汇。
胶济铁路和青连铁路。
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930 家,比上年增加 191 家,同比增长 14%。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累计达到 4 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22 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累计达到4 家。全年认定国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2 家,累计达9家;认定山东省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4 家,累计达15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载体累计达到411 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累计达到 10 家,市级及以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00 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109 家。全区现有市级以上认定孵化器、众创空间21家。其中,国家备案众创空间 11 家,国家级孵化器3 家;省市级孵化器 6 家,省市级众创空间 1 家。新增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106家。截至 2021 年底,全区拥有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 个、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 个,山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1 个、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 个,青岛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4 个、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小企业产业园)16 个;累计认定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1062 家,青岛市隐形冠军企业 25 家,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35 家,山东省瞪羚企业 22 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 家。
2021年,全区研发(R&D)投入持续加大,2020年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为 2.18%。初步统计,全区标准化评价82项成果,获得省级科技奖励 37 项。其中,自然科学奖2项,技术发明奖 2 项,科技进步奖 33 项。技术合同成交额72.02亿元,比上年增长 52.9%。黄岛区企事业单位参与完成的项目中有37项成果获得 2021 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全年新增授权专利15438件,其中发明专利 2383 件,专利授权总量突破7.6 万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59.3 件。
2021年,全年共引进硕士、博士、高级职称及高技能人才 3496 人,本专科学历及其他专技人才36787人。在新区开展项目合作或长期生活的两院院士56 人,外籍院士2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67 人。截至 2021 年底,共引进外国人才1049人,其中外国高端人才(A 类)518 人,外国专业人才(B类)531 人。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 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 1 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 个,省级专家服务基地2个,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 3 个,青岛市院士工作站5个。[2]
黄岛区弘德学校2021年,现有各类高校11 所,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 2 所,“双一流”建设学科3 个,正在筹建的高校9所;高校在校学生约 18.4 万人。职业学校10 所,在校学生2.26万人,增长 12.4%,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47.2%,教职工 1666 人。普通中学56 所,在校学生7.58万人,增长 5.9%。其中普通高中 15 所,在校学生2.53 万人,教师2415人;初中学校 41 所,在校学生5.06 万人,教师4528人。小学99 所,在校学生 11.83 万人,增长6%,教师7021 人。九年一贯制学校 3 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4 所,完全中学2 所。义务教育巩固率 100%。幼儿园 531 所,其中公办园219 所,普惠园240所,普惠率 91%;在园幼儿 7.75 万人,增长8.7%,公办园和普惠园接受教育的幼儿 7.05 万人,占比91%,教师9697人。特殊教育在校生 148 人,专任教师 54 人。学龄儿童及义务教育入学率均为100%。高中生均公用经费1500元,初中生均公用经费1270元,小学生均公用经费 1050 元,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11700元。小学建筑面积 100.06 万平方米,生均8.46 平方米;初中建筑面积 68.3 万平方米,生均 13.5 平方米;高中建筑面积74.8万平方米,生均 29.6 平方米。[2]
2021年,年末共有各类文化机构(含镇街综合文化站)167 处。其中,国家一级文化馆1 处,文化馆分馆35处,镇街综合文化站 23 处,覆盖率达到100%,文化馆(站)建筑面积 96566 平方米;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1 处,公共图书馆分馆39 处,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 2.36 万平方米,总藏书量265.55万册,年借阅图书数量 69.3 万册次,年度图书文献购置费用627.9 万元;博物馆 28 处,美术馆39 处;国有艺术院团1个,年度演出 75 场,其中公益演出52 场,观众人数3 万人;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376 个,覆盖率100%。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登记志愿服务组织 993 个,注册志愿者数量15.78万人;全区文化产业示范(实验)园区(基地)5 家,其中省级5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经营单位86 个。推出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1.5万余场次,创作重点文艺作品198个,地市级以上发表、参展(演)作品277 件,艺术人才培养计划专项经费 526.75 万元。
2021年,辖区有线电视全覆盖,有线用户达到33.36 万户,其中高清用户达 4.42 万户。2021 年全年共开设《西海岸新闻》《民生新闻坊》《生活帮》《观点致胜》《新时代物语》等37档自办栏目;全年自办广播节目《行风热线》《早安关注》《吃在西海岸》《成龙侃车》等 11260 小时;自办电视节目《阳光政务》《时代先锋》《情暖西海岸》《快乐生活一点通》《健康365》等1473小时。[2]
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2021年,截至年末,全区共有医疗机构1361 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735 家,民营医疗机构626家。共有医院 19 家,其中三级医院7 家,三甲医院2 家;三级中医医院 1 家,二级中医医院 1 家;二级综合医院3 家。另有在建、筹建医院 11 家。全区共有基层医疗机构703 家,其中镇(街)卫生院 16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 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7家,村卫生室 652 家;疾病控制、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急救指挥机构各 1 家,妇幼保健院(所)2 家,专科疾病防治站(所)2家;民营一级综合医院 33 家,民营专科及二级综合医院7家,诊所、医务室和门诊部 558 家。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22万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床位 8972 张,民营医疗机构床位3221张。年末医疗护理人员总数 1.58 万人(含乡村医生912 人),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5298 人,注册护士8638 人。
2021年,全区共有医保住院(含参照住院管理)定点医疗机构59家,社区定点医疗机构 178 家,定点护理机构100 家,定点零售药店880 家,定点门诊 148 家。56 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跨省住院、普通门诊费用异地联网结算资质以及省内门诊慢特病异地联网结算资质。[2]
2021年,年底共建成笼式足球(多功能)运动场地 123 处,共建成体育场地 4300 个,游泳池(馆)45处,滑雪场 2 处。拥有体育社团(俱乐部)共180 个,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 12311 名,人均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面积达到4.5平方米。全年共夺得市级及以上金牌 151 枚,其中第14 届全运会4枚。[2]
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157.1 亿千瓦时,比去年增长 24.5%。其中,工业用电106.6 亿千瓦时,增长27.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15.0 亿千瓦时,增长22.9%。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1037.4 万吨标准煤,增长12.6%。其中,煤炭消费量 683.3 万吨,增长 3.0%;原油消费量1118.0万吨,增长 4.1%;天然气消费量 4.6 亿立方米,增长36.4%。
2021年,全区能源生产量1998.9万吨标准煤,比去年增长 6.1%。其中,原油加工量1118.0 万吨,增长4.1%;汽油生产量 340.7 万吨,增长 14.4%;柴油生产量280.9万吨,增长 3.3%;煤油生产量 84.7 万吨,下降31.3%。发电量102.8亿千瓦时,同上年持平。新能源发电量15.4 亿千瓦时,增长9.5%。其中,风力发电量增长 26.8%,垃圾焚烧发电量增长9.0%。新能源发电量占全区发电总量比重为15%。
2021年,全年平均气温13.9℃,较历年平均值偏高 1.0℃;总降水量 929.1 毫米,较历年平均值多185.6毫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308 天,优良率为84.4%,同比提升 0.5 个百分点。全区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分别为30、60、8、28 微克/立方米,与去年相比,PM2.5 改善9%,PM10改善6%。国控考核断面三类水质达标率 100%,劣V 类水质占比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 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 100%。
2021年,全区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起,死亡 6 人,较去年分别下降 35.7%和18.1%,亿元GDP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0.00137。[2]
2021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706元,比上年增长 8.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249 元,增长 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12元,增长10.3%。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022 元,增长8.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4781 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5918 元,增长 13.0%。[2]
2021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8.1 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 9859 人,困难群体再就业8881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2.74%,比上年降低 0.29 个百分点。
2021年末全区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1.24 万人,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72 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1.17 万人。全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支出8992.5 万元,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46.4 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8446.1 万元。全区特困供养人员895人,其中城镇特困供养人员 13 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882人。全区特困供养支出 2002.6 万元,其中城镇特困供养支出27.4万元,农村特困供养支出 1975.2 万元。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57.3 万人。其中职工医保参保人数69.6 万人,职工医保参保人数中,在职职工 58.7 万人,退休职工10.9 万人。居民医保参保人数 87.7 万人。
截至2021年末,为 5798 名 60 周岁及以上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补贴605.67万元,为 3.94 万名 8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5498万元,为 27.21 万名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体检补助4104万元。全区共有养老机构 31 家,核定机构养老床位数4912张。其中,公立养老机构 1 家,民建公助养老机构1 家,民营养老机构29家。通过内设医疗机构实现医养结合的24 家。全区共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95 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80 处,享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达 480 万人次。
2021年,全区持证残疾人共有38771 名,全年残疾事业支出 7547.14 万元。养老保险参加统筹人数净增2.37 万人,达到109.57万人。[2]
2021年,全区国土面积2129.0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5000 平方公里,海岸线309 公里。年末全区公园面积达3036.09万平方米,建成区公园面积达2846.37 万平方米,城市道路 840.15 公里。
2021年,城市平均每天供水量44.93万吨,增长 11.41%。城市全年实际用水(售净水)量1.49 亿吨,其中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别为 8952.03 万吨和5982.43万吨。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 2486.48 公里。燃气总管网长度2937.97公里。城市使用液化气、煤制气、天然气的总户数达到57.57万户,增长 8.64%。全年供应液化气总量0.78 万吨,下降2.4%,供应天然气总量 5.72 亿立方米,增长14.87%。城市燃气管道气化率达到 89.8%。全年新增供热挂网面积581 万平方米,增长8.02%,供热普及率达 85%。全区建成公共厕所259 座。其中,移动公厕5 座。[2]
金沙滩2021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47.3万人次,增长 31.6%,实现旅游总收入254.7 亿元,增长39.4%。年末,拥有 A 级旅游景区 20 处。其中,4A 级旅游景区9处,3A级旅游景区 5 处,2A 级旅游景区6 处。拥有星级酒店16个。其中,5 星级酒店 2 个,4 星级酒店6 个,3 星级酒店8个。拥有旅行社 49 个。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3 个,经营入境和国内旅游业务旅行社 46 个。[2]
文化遗址和历史古迹
齐长城遗址。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为防御邻国鲁国、楚国入侵而在其南境陆续修建的一条具有军事防御性质的城墙,大约修建于齐威王至齐宣王时期,即公元前376至公元前324年之间。它西起长清区孝里镇广里村东北五百米的“岭子头”,东至青岛市黄岛区东于家下河村东北入海,全长600多公里。
宋金唐岛之战遗址。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金朝国主完颜亮率60万海陆大军分四路大举进攻南宋,海上一路由金朝工部尚书苏保衡为主帅,统领战舰600余艘,水兵7万多人,直捣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时任两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的李宝,获知金兵舰队泊于唐岛湾一带,以火攻破敌。终使金军全部覆灭。宋金唐岛湾海战给金朝以沉重打击,是中国古代海战史上以少胜多、以奇制胜的著名战例。
马濠运河遗址。又称马家濠运河遗址,坐落在黄岛区内,现已建为马濠运河公园。遗址处立一石碑,其上镌有“马家濠运河遗址”等字。马濠运河是古胶莱运河之南段。胶莱运河开凿于元代,明代再度疏通。南起胶州湾,北至莱州湾,流经今黄岛、胶州、高密、平度、昌邑、莱州等市县,全长200余公里。
古建筑遗址。白云寺遗址:白云寺,今更名为菩提寺,位于珠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是一处汉传佛教禅宗道场,始建于明朝末年。白云寺内的皂角树为明代所植,属北方罕见树种。四眼井:1898年德军进驻薛家岛,为解决驻军用水问题,于1904年在南营村北80米处打了一口水井,此井式样独特,别具一格,为当地罕见。
古墓葬。阳武侯墓:又叫薛武侯墓,位于黄岛区薛家岛镇薛家岛村东南0.5公里处,系明永乐阳武侯薛禄和其父薛遇林之墓。
特色工业旅游
海尔集团
海尔集团成立于1984年,经过短短20多年即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跨国企业集团。2004年海尔成为中国唯一入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的企业。
海尔工业园
它是全国首批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是海尔集团总部大楼所在地,建于1995年,占地面积约800亩,是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与研发中心,也是海尔工业旅游的主要园区。
海信集团
海信工业旅游已经拥有科技理念展示馆和智能家庭体验馆等高科技展馆、海信大厦和奥运观景平台以及现代化工业园区、家电生产线等旅游资源和参观项目。
澳柯玛集团
建有临港工业园、光电城工业园、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外协配套工业园,以及胶州、沂南、潍坊、浙江、宜昌、北京、越南工业园等11个工业园区。科研机构包括澳柯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家电研究所,以及与国内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建立的产学研联合体。
前湾港
它是青岛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第三大港口,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前湾港为天然良港,水深域阔,不冻不淤,自然条件十分优越。1987年开始投资建设,已建成七个矿石、煤炭泊位,是中国最大的矿石中转基地和五大煤炭出口基地之一。前湾港分为南北两大港区,北港区有23个深水泊位,货物年吞吐量突破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
徐福,一作徐巿,齐国人,字君房,《神仙传》上称他为方士之祖。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之仙药,派童男女3000人,配上五谷种子、各种工匠器具,随徐福出海求仙药。
薛禄,原名薛明禄,青岛封建历史上授勋封候最高:阳武侯。据黄岛区档案局所藏《胶西薛氏房谱》载:“始祖讳遇林(禄父),明洪武三年(1370年)自陕西韩城县迁胶州沾化乡辛林社林家疃棘林,其地环以山海,后因薛氏族居斯,遂号为薛家岛。”
杨懋春(1903--1988),字勉斋,华裔美籍学者。1903年生于胶县台头村(今属青岛市黄岛区辛安街道),1988年在台湾省台北市台湾大学逝世。身为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杨懋春著有多部中、英文著作,主要有《一个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等。
2018年11月,黄岛区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区,排名第7位。[12]
2020年9月,黄岛区入选2020中国百强区;排名第五。[13]
2021年6月11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2020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结果的通报,黄岛区获评为高质量发展先进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