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九间棚夏、商、西周时期,平邑县北部为颛臾国,南部商代属倪国、西周属邾国地。
春秋时期为鲁国大夫季平子的食邑,北部仍为颛臾国,余之分属鲁国之武城、东阳、邱舆、卞等邑。[10]
战国时,先属费国、鲁国,后属齐国。
秦朝属薛郡。
西汉置平邑侯国,境内置南武阳县、南城县,分属兖州泰山郡、徐州东海郡, 并一度置平邑侯国、南城侯国。新莽时,废南城侯国复置南城县,废平邑侯国和南武阳县改置桓宣县。东汉撤桓宣县复称南武阳县。
三国、两晋,今县境均分属南城县、南武阳县。
南朝宋改南武阳县为武阳县。
北齐时,撤南城县并入武阳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武阳县为颛臾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撤颛臾县并入费县。
此后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至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今平邑县境除西南、西部少数村庄原分属滕县、泗水县外,均属费县所辖。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并相继在今平邑县境内设置了一些县级机构,组建了人民民主政权。
1939年7月,在康阜庄(今属岐山乡)成立费县联合办事处。1940年2月,在大夫宁村(今属保太乡)成立费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0年6月,中共山东分局根据抗日斗争需要,以费县境内西部滋(阳)临(沂)公路线段为界,路北置费北县,路南置费南县。费北县政府机构始称费北行署。
1942年5月,改为费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7月,析费南县南境(今平邑县庞庄、临涧、山阴、白彦、 魏庄一带)和滕县东境部分地区建置费滕边办事处,又称鲁南实验县。同年11月,析费县天宝、由吾2个区建置费西办事处,又称天宝山办事处。
1943年10月撤销,其辖区分别划归费南县和费滕峄边办事处(1944年改建双山县,1946年4月更名麓水县,1950年撤销,其辖区一部划归白彦县)。同年11月撤销,其天宝区复归费南县,由吾区划归温河县。同年12月,费南县改称费县,隶属鲁南专署。
1944年8月,隶属鲁南行署第一专署。
1945年8月,改称费北县政府,驻地在卞桥大、小公馆(村)一带,隶属鲁中行署。费南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在郑城、常庄、流峪一带,隶属鲁南专署。
1946年1月,撤销费北县、费东县,合置蒙山县。县人民政府先驻上冶(今属费县),后驻西荆埠。1946年4月16日,费县改称平邑县,隶属鲁南行署第 一专署。
1947年8月,析平邑县的山阴、苗庄、白彦3个区与邹县、滕县的部分地区建置白彦县。
1948年7月,改属鲁中南行署第四专署。
1949年7月,隶属滕县专区(今滕州市)。
1952年3月,蒙山县撤销,其西部地区划归平邑县。
1953年7月,从滕县专区划出,改属临沂专区。
1953年8月,白彦县撤销,其原白彦、山阴、临涧、苗庄等区复归平邑县。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平邑县下辖13个镇、1个街道。[11]
1个街道:平邑街道。
13个镇:仲村镇、武台镇、保太镇、卞桥镇、地方镇、铜石镇、温水镇、流峪镇、郑城镇、白彦镇、临涧镇、丰阳镇、柏林镇。[11]
平邑县位于蒙山西南部。东经117°25′12~117°56′,北纬35°07′~35°43′。东邻费县,西连泗水县,南与枣庄市接壤,北与蒙阴县、新泰市交界。东西最大横距47.3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6.75公里,[12]总面积1824.97平方公里(折合273.75万亩),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16%。[13]
平邑县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具有明显的山区特征。山区面积占85%,平原占15%。全境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略向东南倾斜。北部蒙山山脉峰峦嵯峨,气势雄伟;南部尼山山脉群峰连绵起伏,风光旖旎;中部谷地、陆地土质肥沃,田畴如画。有大小山峰1076个,多呈北西~东南走向。蒙山主峰龟蒙顶海拔1155.8米,为沂蒙山区第一高峰、山东省第二高峰,素称“岱宗之亚”。[13]
地处北温带的偏东南部,大陆度62.8%,属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春季:风大,雨少,回暖快,气候干燥,易春旱,且常出现倒春寒危害;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雨量集中,灾害性天气频繁;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旱涝无常,对“三秋”(秋收、秋耕、秋种)生产有一定的威胁;冬季:天气寒冷,雨雪稀少,气候干燥,干冷期长。[14]
境内有大小山峰 1076个,多呈北西—南东走向。分属蒙山和尼山两大主体山脉。
北部的蒙山山脉,发脉于泰山,至莱芫称原山,至新泰称嶅山,入境称太平顶(旧称聪山),自西北而东南延伸,至挂心崛子(玉柱峰)入费县境。多数山头峭拔挺立,姿奇势险,为中低山丘陵区,俗称北山套。
南部的尼山山脉,发脉于曲阜市,自西而东连绵起伏,直至兰陵县境,构成“尼山穹窿”。境内包括中西部的四海山山区,西南部的太皇崮山区,东南部的天宝山山区。多数山头浑圆平展,域内河流属淮河流域沂河水系。有主干河流2条,均为沂河水系的二级支流;有支干河流126条,其中10公里以上的沂河水系三、四级支流30条;有支沟183条,毛沟1133条。这些河流的发源位置及运行均在山谷丘陵间,大都是雨源型季节性山洪河道,具有源短流急、暴涨暴落的特点。
浚河旧称治水,是境内最大河流。旧志均称源于北部聪山,但据浚河流域现状考察,应以南山水源为主。其南山支流最长为唐村河,原称小淮河。唐村河源于白彦镇山阴寺山西北麓,高程573米,流经临涧出山谷至北庞庄西北有尚河水入之(尚河:源于邹城市大杜峪沟西);又东北流至巩家村,复折东南入唐村水库;水库以下东北行,在东阳店子村西东阳河水注入;再东北行至县城东,有吴家庄河注入;又东北行至张庄段,跃鱼沟暨纳跃牛河、纯厚河水注入;再东行至元郭村西北与鲁埠河汇合,后始称浚河。唐村河主流共行53公里,流域面积449平方公里,占浚河总流域面积的27.92%,其长度、流域面积分别比《费县志》载源于聪山下的西河(浚河源)多出82.7%和2.2倍。
浚河自元郭东南行5公里许至围沟,柏林河自西北来入;又行至温水东南,有温泉水西来注入;又南行7.5公里至铜石镇东有西皋河水注入;又折而东南行南有彭泉河水入之;又东南行,在西固、下坡之间,南有西固河北有金线河注入;又东行至地方镇西北有资邱河注入;又东南行1.5公里许进入费县境内。县境内河段47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606平方公里,为沂河水系二级支流。河床平均宽度250米,汛期最大行洪面宽692米,最大水深5米,平均水深2.87米,洪水流量4950立方米/秒。浚河支流有24条,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主要有西河、跃牛河、鲁埠河、公家庄河、尚河、丰阳河、唐村河、东阳河、柏林河、固城河(原名孝义河)、常庄河、金线河、资邱河(原名银线河)、杨谢河(原名水河)、下关河(原名洪河)、吴家庄河(原名兴水河)、西皋河(原名蓝水)、西固河亦称岳庄河(原名大峪河)等,构成幅射状。
温凉河为祊河上游,发源于白彦镇太皇崮(旧称大匡崮),河源高程320米。自西向东流经白彦镇、郑城镇,从关阳司南河口高程156米处入费县境。由梁邱折而东北,经许家崖、费城,与浚河汇入河,直至临沂城东注入沂河。境内段12公里,流域面积181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度250米。
温凉河属山洪河道,落差大,源短流急,洪水集中,遇旱断明流。[13]
平邑县平邑自然资源丰富,是国家命名的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花岗石之乡、中国石材之乡、全国食品工业强县。资源大致可以用“一馆二金三石”来概括,“一馆”即天宇自然博物馆,是国家4A级旅游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藏品达39万件,被评为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博物馆,并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二金”是指黄金和金银花。黄金,储量50吨,已经与山东黄金集团实现了战略合作。金银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生产加工基地。“三石”即石膏、花岗石、石灰石。目前已探明石膏储量27亿吨,花岗石储量30亿立方米,石灰石储量100亿吨。平邑地下水资源丰富,是山东省三大富水区之一。
农副产品以小麦、玉米、大豆、黄烟、土豆、大蒜、干鲜果品、肉类禽蛋为主,是国家商品粮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畜牧业基地和干鲜果品基地。平邑县是金银花的主产地,年产量达400万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60%。被国家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金银花之乡”。[4]
2018年末,全县总户数38.29万户,户籍总人口110.67万人,比年初增加1.2万人。全县常住人口92.7万人,比年初增加0.3万人。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郑戏元[15] |
县委副书记 | 王玉东、任大鹏 |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郑戏元[15] |
县委副书记 | 王玉东、任大鹏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王玉东 |
副县长 | 高强、张晓华、顾召萍、郭鹏、方磊、王法强、张东升 |
参考资料来源:[16][17]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王玉东 |
副县长 | 高强、张晓华、顾召萍、郭鹏、方磊、王法强、张东升 |
202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6.6%。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9.1%,上半年增长14.2%,前三季度增长11.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9.26亿元,同比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93.81亿元,同比增长13.6%,两年平均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136.13亿元,同比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4.9%。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7.6:33.6:48.8。[3]
202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94.21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农、林、牧、渔、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实现产值54.2亿元、0.86亿元、28.73亿元、3.84亿元和6.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2.6%、26.1%、3.4%和7.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0.2万亩,增长0.5%;粮食总产量29.71万吨,增长0.6%;亩产423.16公斤,增长0.1%。生猪存栏28.18万头,牛存栏1.72万头,羊存栏40.55万只,家禽存栏826.23万只。生猪出栏38.43万头,牛出栏2.58万头,羊出栏59.02万只,家禽出栏2370.07万只,禽蛋产量4.48万吨。水产品产量12528吨,增长2.9%,水产养殖面积2807公顷。全年新增造林面积406公顷,更新造林面积22公顷,新育苗560公顷,义务植树152万株,森林覆盖率28.04%,蓄积166.74万立方米,干果产量12万吨。[3]
工业
2021年,全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84.19亿元,增长14.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5%。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2.0亿元,同比增长43.5%。分产业看,采矿业产值下降9.2%,制造业产值增长45.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增长34.8%。198家规上六大主导产业企业完成产值241.9亿元,增长45.5%。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87家。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15.7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利润总额2.2亿元,同比下降81.3%。全县累计实现工业用电量1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
建筑业
2021年,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73亿元,增长9.8%。全县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1.8亿元,增长9.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29.19万平方米,竣工产值32.73亿元,竣工面积164.03万平方米。[3]
服务业
2021年,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6.13亿元,同比增长7.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0.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0.33 亿元,比上年增长18.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62亿元,增长7.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18亿元,增长19.8%;金融业增加值15.09亿元,增长6.3%;房地产业增加值16.74亿元,增长4.4%;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3.04亿元,增长4.8%;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7.00亿元,增长2.1%。
2021年,全年2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80亿元,同比增长4.2%。
2021年,全县共有客运企业3家,客运站场1家,客运车辆273辆,其中新能源车23辆;城市公交141辆,其中CNG车辆70辆,新能源纯电动车71辆;营运货运车辆5511辆。全县共有货运企业85家,其中危险货物运输企业1家。全县共有二类以上维修企业10家,三类维修企业29家。
2021年,全县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8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2家,3A级旅游景区1家,2A级旅游景区4家。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旅游强镇4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4个,省级精品旅游特色村1个,省级景区化村庄6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省级工农业示范点5家。旅行社2家,其中旅行社分社2家。星级旅游饭店2家,五星级旅游民宿1家。
国内市场、外经外贸
202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7.8亿元,同比增长16.5%。从四行业全口径看,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3.8%和32.3%,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0.5%和36.5%。从商品看,基本生活类商品中,限额以上肉禽蛋类和干鲜果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9.7%和77.9%;消费升级类商品中,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1.7%、21.3%和5.1%。
2021年,全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4.17亿元,同比增长86.8%,其中,出口额63.89亿元,同比增长92.3%,进口额0.28亿元,同比下降75.4%。实际使用外资6121万美元,同比增长74.9%。
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
2021年,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7.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9.2%,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2.2:56:41.8。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19.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3.9%,“四新”投资增长3.5%、占全部投资的31.4%,民间投资增长15.8%、占全部投资的69%。全县在建投资项目135个,新开工项目104个(不含房地产);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85个,新开工项目57个。
2021年,全年27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18.7亿元,同比增长4.5%。全年全县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商品房销售额49.6亿元,同比增长11.6%。
2021年,全年共引建招商项目116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88.9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4.7%。县区主要负责人到长三角地区“走出去”4次,签约项目8个,到位资金25.04亿元,完成率125.2%。全年招引过10亿元项目2个,分别为托福泰康城项目、山东认养一头牛牧场项目;500强项目3个,分别为山东上药中药饮片项目、雷沃重工自动化能力升级项目、九洲天润道地中药饮片项目。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9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税收收入12.72亿元,同比增长7.3%,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4.3%。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94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民生支出43.5亿元,同比增长7.3%, 占支出合计的83.7%,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10.1%、12.1%。
2021年,全年税务部门累计实现国内税收收入(不扣减留抵退税)23亿元,同比增长8.7%。
2021年,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43.28亿元,比年初增加52.29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住户存款356.26亿元,比年初增加43.93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04.28亿元,比年初增加48.44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13.77亿元,比年初增加16.52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8.6%,新增存贷比为92.6%。
2021年,全年保费收入13亿元,下降0.9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24亿元,下降4.13%;人身险保费收入8.77亿元,增长0.63%。支付各项赔付和给付4.52亿元,增长15.95%。其中,财产险赔付2.84亿元,增长15.36%;人身险赔款给付1.68亿元,增长16.96%。[3]
何首乌 | 沂蒙黑山羊 |
金银花 | 沂蒙煎饼 |
平邑山楂 | 蒙阳石榴 |
天宝山黄梨 | 沂蒙全蝎 |
何首乌 | 沂蒙黑山羊 |
金银花 | 沂蒙煎饼 |
平邑山楂 | 蒙阳石榴 |
天宝山黄梨 | 沂蒙全蝎 |
2021年,全年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其中新增21家,复审7家,总量达到50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8家;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引进外国高端人才4人,推荐项目获得市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9项,申请拨付各类扶持资金900万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921.8万元。
2021年,全县共获授权专利617件,同比增长84.1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5件,同比增长20.69%;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529件,同比增长89.61%。截止2021年底,全县共有有效发明专利438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92件。全县共培育发展高价值发明专利35件,同比增长92.1%,全县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达到73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0.82件,增量为0.393件。13家企业55件专利实现质押融资,质押融资额达1.28亿元。新增注册商标1947件,共有注册商标10763件。
2021年,全年抽检食品5458批次、农药兽药残留的食品检验量2979批次,食品评价性监测合格率达98.5%,食品监督抽检问题处置率达100%。全年抽检药品70批次,药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达100%。全年工业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7.51%。全县共有强制性产品认证生产企业6家、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71件、检验检测机构15家。全县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678台(件)。7个标准项目申报并成功获批为“2021年度临沂市标准化创新激励项目”。
2021年,全县新设立市场主体共14086户,同比下降4.96%。其中,企业5383户、个体工商户868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9户,同比分别增长9.57%和下降11.29%、84.03%。[3]
2021年,全县建成镇街文化分馆14处、镇级历史文化展室14处、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55处(行政村全覆盖)、村情民俗展室76处。全县有公共图书馆总馆1个、镇街图书馆分馆14个、城市书房5个、图书驿站10个、乡村书房2个、农家书屋647个(行政村全覆盖),总藏书量40万册、借阅图书23.5万册。天宇自然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县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藏品54479件。全县文艺表演团体为群众演出2092场次,观众人数40余万人次。公益电影放映5973场,观众人数89.6万人次。
2021年,全县共有幼儿园336所,在园幼儿数4.69万人;小学144所,在校学生8.30万人;初中26所(初级中学20所,九年一贯制6所),高中4所(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1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在校学生分别为3.13万人和1.5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08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0.79万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园率91%,小学和初中巩固率分别是100%、99.61%。[3]
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01处。其中,三级医院2处,疾控预防控制中心1处,卫生健康监督机构1处,专科医疗机构4处(包括站、所),其中平邑县妇幼保健院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卫生学校1处,乡镇卫生院16处(白彦镇卫生院、铜石镇卫生院为二级综合医院;中心卫生院5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挂靠平邑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6处,村级卫生室530处,民营医院3处,血液透析中心1处,体检中心1处,疗养院2处,门诊部、厂矿企事业医务室、个体诊所132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736张,在岗人员5305人,其中县级医疗机构3575人;乡镇卫生院1730人。在岗乡医1125人。诊疗人次555.8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8.5万人次。
2021年,承办省级体育比赛2次,市级比赛3次。举办县级比赛76项次,直接参与人员2万余人次,影响带动30万人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新建社会足球场1块,总数达到13块;完成95个村、500余件健身器材的新建和41个行政村的到期器材更新工作;对城区11处健身广场和17个老旧小区进行了器材更新、新建;城区15分钟健身圈进一步得到优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3平方米。新增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0人。向省专业队输送1名运动员,向市体校输送20名运动员,新增二级以上等级运动员8人。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全县输送运动员芮玢琪获得霹雳舞项目银牌、郭朴获得第六名、曾庆存获得男子20公里竞走团体银牌,参加省锦标赛、冠军赛获得金牌7枚、银牌3枚、铜牌5枚。体育彩票销售1.05亿元。
2021年,全县新建城市道路2.9公里,道路建成总长度261.88公里,完成建设路路面修复698米,完成滨河西路桥、板桥、建设桥3座桥梁,完成文化路与银花路等7处路口提升改造;城区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万立方米/日,2021年完成供水总量938万吨;2021年新建污水管网长度2.9公里,污水管网总长度176公里;2021年新安装淮河路、保定路、泰山路北段等道路路灯474盏,管理维护城区内路灯共计15742盏;东城新热源建设完成,拥有2台130吨锅炉、2台260吨锅炉,供热保障能力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供热收费面积达到585万平方米;全县天然气居民用户78531户,工业用户97家,公服用户153家,全年供气量达到5474万立方米。[3]
2021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56元、增长9.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62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66元、增长1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39,比上年缩小0.08。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37元、增长9.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23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159元、增长13.9%。
2021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8703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283人,困难群体再就业7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全年共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1634人。
2021年,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3.82万人、6.6万人和11.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1.5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7.79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8.5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89.28万人。全县2.28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月人均2292元,0.85万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月人均5499元,全县19.95万名城乡居民领取居民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150元。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1530元。
2021年,年末全县养老机构28家,养老床位4920张,年末供养3601人,其中集中供养379人、分散供养3222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84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458人。年末残疾人生活补贴、残疾人护理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享受人数分别为12195人、16423人和16020人。[3]
2021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起,死亡6人,受伤4人,经济损失19.5万元。全年未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生产安全事件,全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局面。
2021年,全县共有国家级自动气象站1处,区域自动气象站19处,2021年全年平均气温14.7摄氏度,较常年高0.8摄氏度;日照2099.9小时,较常年偏少171.1小时;全年降雨量960.0毫米,较常年平均偏多221.1毫米。
2021年,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80,较上年改善6.4%。PM2.5、PM10分别改善10.4%、9.0%。优良天数246天,优良率达67.4%、同比提高4.56个百分点。全县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3]
旅游经济较快发展。年末,国家A级旅游景区3家,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省级旅游强镇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个,旅行社6家;旅游星级饭店6家,其中四星级饭店1家。
2017年9月,山东省平邑县入围榜“2017最美中国榜”目的地城市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