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

池州

中文名 池州
市树 樟树
市花 杏花
外文名 Chizhou
别名 秋浦、江州、九华府、华阳
火车站 池州站、东至站
下辖地区 1个区、3个县
机场 池州九华山机场
政府驻地 池州市贵池区百牙中路1号
著名景点 九华山、杏花村、升金湖、平天湖、怪潭、牯牛降
现任领导 市委书记:王宏、市长:朱浩东
地区生产总值 1004.2亿元(2021年)
主要宗教 佛教
坐标 东经116°38′至108°05′、北纬29°33′至30°51′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醉美池州醉美池州夏商王朝时期,市内政区设置无考。周朝按山川物产分天下为九州,池州属扬州之域。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两级政区制,池州市境大部属扬州之鄣郡,西南境属九江郡之鄱阳县。

西汉时,市境大部初属鄣郡。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改鄣郡为丹阳郡,今贵池市、青阳县、石埭县以及东至县的大部地区均属丹阳郡。区境西南部——今东至县——部分,属豫鄣郡鄱阳县地。

东汉至三国时,池州属吴国丹阳郡地。丹阳郡属扬州。

西晋、东晋,池州属扬州宣城郡、豫鄣郡地。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豫鄣郡改属江州,池州属江州豫章郡地。

南朝(宋),先属扬州宣城太守之域,后属宣城郡、淮南郡地。

南齐,属南豫州宣城郡地。

梁,属扬州宣城郡地。

陈,属南豫州宣城郡、北江州之地。

隋,隋开皇三年(583)罢郡,以州统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复改州为郡,以郡统县。隋代,池州先后属宣州、宣城郡。

唐武德四年(621)始置池州,州治石城,至贞观元年(627)撤,领地还隶宣州,池州属宣州之地。唐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原池州地称秋浦郡。《通典》“秋浦郡”注:“池州分宣州置郡”;清刘世珩《贵池县沿革表》:“池州为秋浦郡,实唐天宝年间之称”。唐永泰元年(765)复立池州,隶属宣州观察使,州治从石城迁至鱼贵口(今池州专署驻地)。唐元和年间(806—820),改池州为池阳郡。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刘世珩《贵池县沿革表》:“池州为池阳郡,宋《舆地广记》、《太平寰宇记》皆言因唐之旧,不言始于唐何年”,“池阳郡名,必立于永泰、元和之间也。”

五代十国,池州之地先属杨吴,后属南唐。南唐升元二年(938),改池州为康化军。

宋,置池州池阳郡。《宋史·地理志》:“池州池阳郡,领县六”。宋至道三年(997)池州池阳郡属江南东路,绍兴初年属江南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池州为池州路,先后隶属江淮行中书省、江浙行中书省。

明,池州先后为九华府、华阳府、池州府,直隶南京。

清,如明制。池州府先后隶属江南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安徽布政使司。

民囯时期,民国3年(1914),池州府裁撤,原池州府属县划入芜湖道。民国17年废芜湖道,各县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1932)至38年,设立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贵池县,直隶安徽省。

1949年5月,池州专区成立,隶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专署驻贵池县。

1952年2月至1965年5月,撤销池州专区,辖区各县分别划入安庆专区、徽州专区、芜湖专区。

1965年5月至1980年1月,复设池州专区,直属安徽省。

1980年1月至1988年8月,撤销池州专区,辖区各县并入安庆专区、宣城专区、徽州专区。

1988年8月,复设池州地区,隶属安徽省。

2000年6月撤地建市,辖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九华山风景区和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池州市下辖1个区、3个县。[10]

区划详情

1个区:贵池区。

3个县: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10]

区划 面积(km² 政府驻地 邮政编码 街道 居委会 村委会
池州市 8391.73 贵池区 247100 11 36 9 87 588
贵池区 2534.23 池阳街道 247100 11 9
53 159
东至县 3256.90 尧渡镇 247200
12 3 17 234
石台县 1406.92 仁里镇 245100
6 2 5 79
青阳县 1203.69 蓉城镇 242800
9 4 12 116
注:青阳县数字包含九华山风景区所辖九华镇及九华乡。
区划 下辖地区 方言
贵池区 池阳街道、秋浦街道、江口街道、里山街道、马衙街道、墩上街道、梅龙街道、秋江街道、杏花村街道、清风街道、清溪街道、牛头山镇、梅街镇、殷汇镇、涓桥镇、乌沙镇、唐田镇、梅村镇、牌楼镇、棠溪镇、池州站前区、池州经济开发区 江淮官话洪巢片、赣语怀岳片
东至县 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葛公镇、香隅镇、官港镇、昭潭镇、龙泉镇、泥溪镇、花园乡、木塔乡、青山乡、香隅化工园区、大渡口经济开发区、东流经济开发区、东至站前区、东至政务新区、东至城南新区、胜利工业园区、龙泉工业园区、梅城工业园区、东至经济开发区 东至方言
石台县 仁里镇、七都镇、仙寓镇、丁香镇、小河镇、横渡镇、大演乡、矶滩乡、石台县开发区 吴语宣州片石陵小片
青阳县 蓉城镇、杨田镇、庙前镇、朱备镇、木镇镇、新河镇、陵阳镇、丁桥镇、杜村乡、乔木乡、酉华乡、青阳县开发区 江淮官话洪巢片

自然环境

区划 面积(km² 政府驻地 邮政编码 街道 居委会 村委会
池州市 8391.73 贵池区 247100 11 36 9 87 588
贵池区 2534.23 池阳街道 247100 11 9
53 159
东至县 3256.90 尧渡镇 247200
12 3 17 234
石台县 1406.92 仁里镇 245100
6 2 5 79
青阳县 1203.69 蓉城镇 242800
9 4 12 116
注:青阳县数字包含九华山风景区所辖九华镇及九华乡。

位置境域

区划 下辖地区 方言
贵池区 池阳街道、秋浦街道、江口街道、里山街道、马衙街道、墩上街道、梅龙街道、秋江街道、杏花村街道、清风街道、清溪街道、牛头山镇、梅街镇、殷汇镇、涓桥镇、乌沙镇、唐田镇、梅村镇、牌楼镇、棠溪镇、池州站前区、池州经济开发区 江淮官话洪巢片、赣语怀岳片
东至县 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葛公镇、香隅镇、官港镇、昭潭镇、龙泉镇、泥溪镇、花园乡、木塔乡、青山乡、香隅化工园区、大渡口经济开发区、东流经济开发区、东至站前区、东至政务新区、东至城南新区、胜利工业园区、龙泉工业园区、梅城工业园区、东至经济开发区 东至方言
石台县 仁里镇、七都镇、仙寓镇、丁香镇、小河镇、横渡镇、大演乡、矶滩乡、石台县开发区 吴语宣州片石陵小片
青阳县 蓉城镇、杨田镇、庙前镇、朱备镇、木镇镇、新河镇、陵阳镇、丁桥镇、杜村乡、乔木乡、酉华乡、青阳县开发区 江淮官话洪巢片

地貌

气候

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6°38′至108°05′,北纬29°33′至30°51′。东接铜陵,南邻黄山,北与安庆隔江相望,西望庐山,与江西九江、景德镇、上饶市毗邻。佛国池州佛国池州

自然资源

池州东南部以九华山、牯牛降为主体构成南部山区骨架,是皖南山区的组成部分,中部为岗冲相间的丘陵区,西北部沿江地带为洲圩区,地势低平,河湖交错。

池州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台东北部,根据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的差异,可分别归属于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即东至县南部为江南台隆;贵池区和青阳县以北为下扬子台坳;中部为皖南浙台坳。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形成一系列褶皱与断裂,地层发育齐全,自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池州市内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导致一系列基底断裂发生,频繁的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以构造岩浆岩带为主干的成岩成矿系列。

水文资源

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C,年均降水量1400--2200mm,年均日照率45%,年均无霜期220天,最长286天。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池州市域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自南向北呈阶梯分布,江河湖水面348.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长江流经池州145km,岸线长162km,上起江西省彭泽县接壤的东至县牛矶,下讫铜陵市交界的青通河口。境内有三大水系十条河流,长江水系有尧渡河、黄湓河、秋浦河、白洋河、大通河、九华河;青弋江水系有清溪河、陵阳河、喇叭河;鄱阳湖水系有龙泉河。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七条河流,河长618km,其中秋浦河为境内流域中最长的一条河,流域面积3019平方公里,河长149km。池州市地表水资源丰富,池州市水资源总量为103.05亿立方米,占安徽省水资源总量的11%,人均水资源量7506.60立方米,分别是安徽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和2倍。

土地资源

至2008年,池州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种类多。已发现矿种有40多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32种。矿山有300多处。主要矿种有铅、锌、铜、锰、银、金、硫铁、钼、钨、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花岗岩等。

人口

池州地处亚热湿润气候,亚热带典型植物群落类型在这里都很齐全,且生长发育得很好,是常绿阔叶林向落叶林过渡地带,常绿树与落叶树混生,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还有一些栽培的亚热带经济林木。池州市境内有高等种子植物153科676属1557种(含种及其以下等级,其中野生1430种,栽培127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有26种。

截止到2005年,池州市有林地面积达681.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2163万立方米,竹林42万亩,蓄积量10942万株,森林覆盖率57%。在有林地中,用材林446.1万亩,经济林9.3万亩,薪炭林1.7万亩,防护林193.3万亩,特种用途林31.5万亩。杉类面积143万亩,蓄积704万立方米;松类面积143万亩,蓄积591万立方米;阔叶类面积343万亩,蓄积830万立方米。池州市区划界定国家公益林160万亩,并列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牯牛降、升金湖),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贵池老山和十八索),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总面积11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8%,九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东至天台山省级森林公园2处,面积5万亩。

池州是安徽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安徽省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境内有水生、陆生脊椎动物556种,占安徽省种类的88%,其中兽类83种,鸟类285种。两栖爬行类78种,鱼类11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占安徽省的77%。

政治

池州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8个一级类型都有,46个二级类型中该市有40个,土地资源总面积839173.00公顷,其中农用地729148.00公顷,建设用地53378.00公顷,未利用地56647.00公顷。

党委领导

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3.1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9 万人。

2021年,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3.1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1%,比上年末提高0.4个百分点。[8]

政府领导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方正
市委副书记 朱浩东、田昕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方正
市委副书记 朱浩东、田昕

经济

职务 姓名
市长 朱浩东
常务副市长 方能斌[11]
副市长 李军、何刚、曹霞、胡军保[12][13]、储晓焱[14]
秘书长 盛国星[15]

(以上内容来源于:[16][17][18][19][20][21][22][23][24][25]

综合

职务 姓名
市长 朱浩东
常务副市长 方能斌[11]
副市长 李军、何刚、曹霞、胡军保[12][13]、储晓焱[14]
秘书长 盛国星[15]

第一产业

职务 姓名
主任 金庆丰
副主任 朱鸿、程国清、李用林、王家莹、纪良才
秘书长
王枞红[26]

第二产业

职务 姓名
主任 金庆丰
副主任 朱鸿、程国清、李用林、王家莹、纪良才
秘书长
王枞红[26]

第三产业

职务
姓名
主席 张夏林[27]
副主席 贾谊(女)、张士平、刘会秋、丁志友、赵恩来、吴明楣、程平(女)
秘书长 王春生

文化

职务
姓名
主席 张夏林[27]
副主席 贾谊(女)、张士平、刘会秋、丁志友、赵恩来、吴明楣、程平(女)
秘书长 王春生

诗词

宗教

池州池州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4.2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462.2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47.8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9.4:46:44.6,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3%。预计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52379元/人,比上年增加22926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191元(折合11655美元),比上年增加11527元。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5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8.8%,失业人员再就业0.7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22%,比上年末低0.85个百分点。

2021年,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衣着、居住、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等价格分别上涨0.1%、1.8%、0.3%、4.6%、0.9%;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等价格分别下降0.3%、0.9%、3.7%。食品价格由上年上涨7.8%转为下降1%,其中猪肉价格由上年上涨41.2%转为下降26.8%。

2021年,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8.6%,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48.2%,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3.2%,提高4.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49.7%,占工业投资比重达22.2%,提高5.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38.5%,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达6.9%,提高1.4个百分点。[8]

曲艺

2021年,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20.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9%;油料种植面积31.5千公顷,增长14.2%;棉花种植面积1.3千公顷,下降65.2%;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0.5千公顷,增长3.7%。

2021年, 全年粮食产量65.5万吨,比上年增长3.5%;油料产量7.9万吨,增长13.9%;棉花产量0.1万吨,下降64.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9.6万吨,增长4.4%;茶叶产量1.3万吨,增长5%;肉类总产量9万吨,增长13%;禽蛋产量5.3万吨,增长1.4%;水产品产量14.2万吨,增长2.2%。

2021年,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43.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农用拖拉机2.8万台,比上年减少0.3万台。[8]

民俗

池州池州

2021年,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6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24.1%,股份制企业增长15.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4%。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5.2%,制造业增长17.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1%。分行业看,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9.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0.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1.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61.3%。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水泥、硫酸、铅分别增长12.1%、2.3%、16.3%,铜合金、石灰石、粗钢、合成氨分别下降3.5%、9.9%、0.4%、8.3%。[8]

交通

固定资产投资

池州池州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4.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8%;民间投资增长7.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8.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1%。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10.8%,其中教育投资增长234.4%,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22.7%。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6.3亿元,比上年增长6.3%。商品房销售面积182.3万平方米,增长19.5%;商品房销售额125.9亿元,增长29.9%。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06.2万平方米,增长13%。

服务业

2021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5.6亿元,增长6.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3.7亿元,增长12.6%;金融业增加值42.4亿元,增长7.1%;房地产业增加值58.3亿元,增长6.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76.4亿元,增长8.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1.9%,其中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新兴行业为代表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3.5%。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7.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6.2亿元,增长17.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1.2亿元,增长17.3%。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413.3亿元,增长17.6%;餐饮收入64.1亿元,增长16.8%。

2021年,全年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2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吃、穿、用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9.9%、 26.1 %、 21.6%,粮油食品类增长19.7 %,肉禽蛋类增长41.2%,服装、鞋帽、针织纺品类增长26.1%,日用品类增长26.6%,中西药品类增长 8.8 %,家具类增长 21.4 %,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1.2%,汽车类增长33.9%。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出口3.4亿美元,增长46.1%;进口10.9亿美元,增长30.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亿美元,增长7.8%。全市机电产品出口1亿美元,增长121.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0.9亿美元,增长144.3%。

2021年,全市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305个,当年实际到位资金715.6亿元,增长15.3%。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4个,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9亿美元,增长8.3%。

财政和金融

2021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3亿元,下降2.7%。全年33项民生工程到位资金42亿元。

2021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5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比年初增加122.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66.2亿元,增长15.3%;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31.3亿元,增长0.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15.5亿元,增长18.6%,比年初增加159.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99.6亿元,增长13.2%,中长期贷款余额626.5亿元,增长14.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424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9.3%,比年初减少2749万美元;外币贷款余额329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3.5%,比年初减少3786万美元。

2021年,全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28.5亿元,比上年下降10.4%。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9亿元,下降11.7%;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9.5亿元,下降9.8%。[8]

综述

公路

绿色池州绿色池州(19)“相逢桥上无非客,行尽江南都是诗”(萨都剌《重过九华山》),池州素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唐代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写下了数十首赞美池州山水的不朽诗篇;晚唐诗人杜牧在任池州刺史时写下的《清明》诗,被后人称作千古绝唱,也使池州杏花村名播青史、蜚声中外;陶渊明、白居易、苏轼、王安石、包拯、文天祥、岳飞、朱熹、陆游、李清照等许多文人雅士也曾徜徉在池州山水之间,留下了数千首诗作。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就是梁昭明太子萧统奉命召集翰林学士,在池编辑并刻版印刷的。[28]

铁路

傩戏傩戏以地藏精神为内核的九华山佛教文化个性突出,地域性强。作为国际性佛教道场,九华山既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又是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

地藏信仰是九华山佛文化形成之源,“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信仰从古印度传到中国,从佛经中菩萨到真人金地藏,在九华山这块净土上弘扬,最终形成了理念高尚、个性突出和系统完整的九华山佛教文化。[28]

航空

池州是中国傩戏之乡,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池州傩戏、“徽池雅调”青阳腔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为“中国戏曲的百科全书”。石台目连戏和黄梅戏姐妹腔的文南词名列省级文化遗产。池州还是安徽地方戏曲黄梅戏的重要流行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8]

航运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独特的地理位置、多元文化的交融汇聚,形成了池州风格迥异的民俗文化。东至花灯、九华山庙会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池罗城民歌、石台唱曲、平安草龙灯、鸡公调、福主庙会、酉华唱经锣鼓列入省级文化遗产。[28]

社会

社会保障

2021年,全年旅客运输量585万人,比上年下降12.7%;货物运输量18670.2万吨,增长17.8%。旅客运输周转量(不包括铁路)45748万人公里,下降3.3%;货物运输周转量(不包括铁路)5465846万吨公里,增长17.5%。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2602万吨,增长24.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1万吨,下降39.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2384标准箱(TEU),下降27.3%。

2021年,年末全市机动车辆拥有量32.5万辆,比上年下降2.8%,其中汽车21.8万辆,增长7.1%。轿车拥有量12.7万辆,增长6.8%,其中私人轿车12.2万辆,增长7%。到2021年末,全市高速公路达298公里、一级公路达215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196.1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57.1公里。[8]

人民生活

合并图册合并图册(3)国道G318、高速G3、高速G50以及S325、S222、S321、S327、S103、S219、S229、S221等国省干线贯穿境内,

至2013年,池州市已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干线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为经络的公路网络。相继建成了京台高速、沪渝高速、安东高速、济广高速池州段,实现了与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以及武汉都市圈、鄱阳湖经济圈、合肥经济圈等主要城市高速联网。

科技事业

已运营宁安客运专线[29]、铜九铁路

在建:池黄高铁[30]

规划:宿望宣铁路[31],合池城际铁路[32][33]

线路名称 在池州设站(客运) 起点站
终点站
铜九铁路
池州站
铜陵站
九江站
宁安城际铁路[29] 池州站
南京南站
安庆站
在建线路 在池州设站(客运)
起点站 终点站
池黄高铁[30] 池州站
池州站
黄山北站
九华山站
规划铁路
途径地区
起点城市 终点城市
宿望宣铁路[31] 东至
宿松 宣城
石台
合池城际铁路[32][33] 贵池
合肥 池州

文化事业

线路名称 在池州设站(客运) 起点站
终点站
铜九铁路
池州站
铜陵站
九江站
宁安城际铁路[29] 池州站
南京南站
安庆站

卫生事业

在建线路 在池州设站(客运)
起点站 终点站
池黄高铁[30] 池州站
池州站
黄山北站
九华山站

体育事业

规划铁路
途径地区
起点城市 终点城市
宿望宣铁路[31] 东至
宿松 宣城
石台
合池城际铁路[32][33] 贵池
合肥 池州

资源环境

池州九华山机场位于池州市贵池区梅龙镇,距池州市区、铜陵市区、九华山风景区柯村基地均约为20公里,北距长江约3公里。池州九华山机场为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划新建的民用机场建设项目,总投资为6.09亿元,占地3200亩,飞行区规划等级为4C,现已建成,2013年7月29日已通航,截至2019年已开通池州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天津、重庆、西安、南宁、厦门、温州、泉州、贵阳、青岛、西双版纳等城市航线。[34] 池州周边分别还有合肥、安庆、黄山、南京民航机场。

安全生产

至2013年,池州市水运主要由长江和“六河一湖”(青通河、七星河、九华河、秋浦河、白阳河、尧渡河、升金湖)。长江流经池州境内160公里,航道达国家一级。池州港属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岸线长24.5公里,现有3000吨级泊位17个,5000吨级泊位11个。池州港泥洲港区常年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年设计综合通过能力461万吨。池州港是800里皖江外籍游轮、国内大型游轮进入“两山一湖”地区的定点停靠码头。

邮电通信

社会服务

2021年,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5、19.8万人,比上年增加1.3、2.4万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1.1、14.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85.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7.2万人,比上年增加0.6万人。年末全市共有0.7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7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8]

教育事业

2021年,全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73元,比上年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56元,比上年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314元,增长14.5%。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12%,衣着支出增长21.3%,居住支出增长11.2%,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23.6%,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8.1%,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21.3%,医疗保健支出增长5.8%,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增长64%。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3%。

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68元,比上年增长10.7%。人均消费支出14872元,增长15.5%。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12.3%,衣着支出增长17.1%,居住支出增长7.5%,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7%,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28.8%,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6.9%,医疗保健支出增长25.3%,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增长9.6%。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7%。[8]

旅游

2021年,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01户。全年授权专利2666件,其中发明187件。全年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35.45亿元,增长83.7%;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18.31亿元,增长126%。全年登记科技成果73项。[8]

著名人物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5个,国有博物馆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5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项。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8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3%。[8]

荣誉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80个,其中医院4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1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2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院5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0个,村卫生室61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6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949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846人,注册护士4269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9099张,其中医院和卫生院8831张。[8]

词条图册

2020年,成功举办池州马拉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功举办2020年“世界健身气功日”暨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2020年全省老年人门球比赛、全省第五届半程马拉松登山越野赛等赛事,全市参加经常性体育锻炼人数达67万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