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冬,受降卒三十馀万,男女百馀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可事实上又如何呢?忘了翻了翻书,结果大吃一惊。
历史上的青州兵 所参加唯一胜利的战斗 就是击破徐州陶谦的战斗 而且这个“胜利”大家都知道 所过 残掠 杀戮百姓 。忘了不否认这是得到 曹操默许的,至少没有积极去预防(田中状),但青州兵在这一战中充分表现了盗贼本性,也直接的给曹操声誉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然而曹操忍了下来。原因忘了在前面提到过 青州兵在劫掠欲望的驱使下 能够胜过 关张二位 万人敌所统领的丹杨精兵 其战斗力可圈可点 因而曹操容忍了他们这种暴行。
紧接着, 吕布袭击兖州,曹操回师与之大战。结果如何?“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 太祖陈乱, 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 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这成了曹操一生中败的最惨的仗之一,在 老罗笔下被描写的相当精彩。后来有借 张松之口嘲笑:“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 宛城战 张绣之日; 赤壁遇 周郎,华容逢 关羽; 割须弃袍于 潼关,夺船避箭于 渭水:此皆 无敌于天下也。”
谁曾想到 这一仗败就败在青州兵不战自溃上呢?
这说明什么?青州兵毕竟是降兵,不会真心为曹操作战,征陶谦时有利益驱动 所以奋勇 在和吕布所率 天下闻名的并州骑兵作战时 自然没理由拼命。
青州兵的第三战也是最后一战大家也都知道,比较有趣。
“未至太祖所,道见十馀人被创裸走,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初,黄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宽之,故敢因缘为略。禁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 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数之以罪”
想必大家都看出来了 这就是曹操一生中因为泡妞(演义:P)所败的最帅一仗——宛之战。在此大败之下 青州兵反而趁乱劫掠 ?可见其对曹操的忠诚有多少了 。
而且“太祖宽之”四字也说明了他们平时的放纵 以及曹操对他们一直抱有希望。而诸将的不满也达到顶点,和 臧霸一样属于泰山兵的 于禁(说来话长)就借
此攻击“数之以罪”想来平时的骄横不法也不少吧。
此事后于禁不但没受处分 反而立功受奖 说明曹操已彻底对 青州兵丧失信心。自此之后 青州兵再也没有作为一支独立的军队出现在战场上。
裴松之曾经对曹操官渡前的 军事力量提出疑问:“臣松之以为魏武初起兵,已有众五千,自后百战百胜,败者十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黄巾,受降卒三十馀万,馀所吞并,不可悉纪;虽征战损伤,未应如此之少也。”
这个针对青州兵的疑问忘了斗胆回答他老人家一下(谁砸的西红柿!!!)当时的青州兵已经退出曹操的 军队编制。
况且曹操转战天下,手下名将无数,出身 行伍的也不少,但竟没有一人出身理应是最强悍的青州兵中,也可说明青州兵的无所作为。
最后对青州兵的记载是:”会太祖崩,(臧)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看看看看 其实一直都不买曹操的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