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曲四首

文学体裁 五言绝句
作品出处 《全唐诗》
作品别名 襄阳曲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名称】《游先主武侯庙》    【年代】 盛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言古诗

作品原文

   襄阳曲四首①   (一)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 》②。   江城回绿水, 花月使人迷。   (二)   山公醉酒时,酩酊 高阳下③。   头上白接 ,倒著还骑马④。   (三)    岘山临汉水,水绿 沙如雪。   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⑤。   (四)   且醉 习家池,莫看堕泪碑。   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作品注释

  ① 襄阳曲:乐府 杂歌谣辞 。   ②《白铜 》:歌名。相传为 梁武帝所制。一说为南朝 童谣名,流行于襄阳一带。   ③山公即 山简。晋代人,字季伦。“ 竹林七贤”之一 山涛之子,曾任 征南将军,镇守襄阳。但他不理政务,只知饮酒游乐,故时人编了首《山公歌》。后成为流行在襄阳一带的一首儿歌。这首歌诙谐有趣,广为流传,常被游历襄阳的文人墨客所引用。   ④“白接 ”:白色的头巾。山简每喝醉了酒,总是倒戴着头巾,倒骑着马回家。   ⑤ 堕泪碑:在襄阳 岘首山。《晋书· 羊祜传》载:“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 羊祜死后,为纪念他的政绩,“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 岁食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作品简析

  李白在襄阳所写的这几首诗,既可见其性情,又可见其诗风。在襄岘汉水的背景之下,一个怀着未醉之心的 醉翁形象,栩栩如生。最后一首中“莫看”,“且醉”二句 ,是痛苦的潇洒!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 江油市 青莲乡。号 青莲居士, 又号    “谪仙人”。 中国 唐朝 诗人,有“ 诗仙”、“ 诗侠”之称。有《 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 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 蜀道难》、《 将进酒》、《 梁甫吟》、《 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 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 岷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 许多奇禽异鸟,做了 动物饲养员。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 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当时有名的 纵横家 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 公元716年)就著成了《 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六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李白像李白像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