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

乐至县

中文名 乐至县
车牌代码 川M
外文名 Lezhi
别名 帅乡
地理位置 四川盆地中部
行政代码 512022
方言 西南官话-成渝片
邮政编码 641500
地理坐标 北纬30°16′、东经105°01′
政府驻地 天池镇
地区生产总值 178.1亿元(2015年)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解放前

乐至县风光乐至县风光(6)乐至未建县前,历为古蜀国、秦、汉、两晋、南朝(宋 齐 梁 陈)和北魏、西魏辖地。

北周建德四年(575年)县地置多业县,隶普慈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普慈郡废,多业县属普州。

大业元年(605年)省普州入资州,普慈县隶资阳郡。

唐武二年(619年)普慈县复隶普州。

贞观元年(627年)县随普州隶剑南道。

上元二年(675年)随普州隶剑南道东川。

陈毅故里陈毅故里

天宝元年(742年)改普州为安岳郡。

乾元元年(758年)改郡复州,县隶郡州未变。

唐末及五代时,县为前蜀(907年—925年)、后唐(925年—934年)、后蜀(934年—965年)所据,均沿唐制。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并唐剑南道东西两川为西川路,县属普州隶之。

咸平四年(1001年)分置梓州路。

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为潼川路,县隶如故。

南宋保祐中期(约在1256年前后)普州、乐至均废。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县地属遂宁州。

至正四年(1344年)复置安岳县,县为辖地。

明成化元年(1465年)分安岳六乡复置乐至县,编户七里,属潼川州。

正德九年(1514年)县隶成都府简州。

嘉靖六年(1522年)县属潼川州。

清顺治三年(1646年)平蜀,沿明制,县地属潼川州。

康熙二年(1663年)县地并入遂宁。

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安岳县,与乐至县分治。

嘉庆七年(1802年)县属北道川潼川府。

解放后

1949年12月14日乐至县解放,县属川北行署遂宁专区。

1952年9月恢复四川省,遂宁专区及属县隶之。

1958年10月,县改隶内江专区。

1968年县隶内江地区。

1985年2月内江地区改制建市,县属内江市。

1998年2月县改隶资阳地区。

2000年12月资阳地区改制建市,乐至县属资阳市。

区划沿革

乐至县行政区划图乐至县行政区划图1997年,乐至县辖16个镇、9个乡:天池镇、石佛镇、回澜镇、石湍镇、童家镇、大佛镇、宝林镇、良安镇、金顺镇、中和场镇、劳动镇、桂林镇、佛星镇、蟠龙镇、通旅镇、东山镇、孔雀乡、龙门乡、双河场乡、放生乡、永胜乡、盛池乡、凉水乡、龙溪乡、全胜乡。

2000年,乐至县辖17个镇、8个乡:天池镇、石佛镇、回澜镇、石湍镇、童家镇、宝林镇、大佛镇、良安镇、金顺镇、中和场镇、劳动镇、中天镇、佛星镇、蟠龙镇、东山镇、通旅镇、高寺镇、龙溪乡、全胜乡、孔雀乡、龙门乡、双河场乡、 放生乡、盛池乡、凉水乡。

2010年,乐至县辖17个镇、8个乡:天池镇、石佛镇、回澜镇、石湍镇、童家镇、宝林镇、大佛镇、良安镇、金顺镇、中和场镇、劳动镇、中天镇、佛星镇、蟠龙镇、东山镇、通旅镇、高寺镇、龙溪乡、全胜乡、孔雀乡、龙门乡、双河场乡、放生乡、盛池乡、凉水乡。县政府驻天池镇。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乐至县下辖2个街道、18个镇、1个乡。[8]

区划详情

乐至县乐至县2个街道:天池街道、南塔街道。

18个镇:石佛镇、回澜镇、石湍镇、童家镇、宝林镇、大佛镇、良安镇、金顺镇、中和场镇、劳动镇、中天镇、佛星镇、蟠龙镇、东山镇、通旅镇、高寺镇、龙门镇、盛池镇。

1个乡:双河场乡。[8]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乐至县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05° 01′。地处沱江和涪江分水岭上,隶属资阳市管辖,与遂宁安居区、大英县,德阳中江县,成都金堂县,资阳简阳市、雁江区、安岳县接壤。总面积142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乐至县乐至县乐至县境内山脉系岷山台地分支,自北而南分乐至县为东西两部,成为沱江、涪江分水岭。西北高,东南低,中部突起,北部系平顶深丘河谷地区,中部系平顶宽谷低丘地区,南部系冈陵连绵地区,丘陵河谷间有小平坝,最高点海拔596.3米,最低点海拔297.0米。

气候特征

乐至县地处中纬度季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暖干燥、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2012年,日均气温16.7摄氏度,年均日照1330小时。年均降水量955毫米,但分布不均,夏季雨量占全年的半数,易冬干、春旱。

人口

2015年末,全县公安户籍总人口83.76万人,比上年减少1.65万人,同比下降1.97%。年末常住人口51.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5万人。全县人口出生率9.17‰,人口死亡率8.21‰,人口自然增长率,0.96‰。[9]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文勇
县委副书记 彭玉秀、黄再平
参考资料来源:乐至县人民政府[10]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彭玉秀
副县长 龙虹、吴正新、罗宇、康文智、刘新平、曾毅、罗旭、舒勇
参考资料来源:乐至县人民政府[10]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强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李兴佐、江军、李琼英、周佩锋
参考资料来源:川观新闻[11]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县政协主席 吴琪
县政协副主席 尹显强、郭瑛、阳建军、鲍继富
参考资料来源:川观新闻[12]

经济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文勇
县委副书记 彭玉秀、黄再平
参考资料来源:乐至县人民政府[10]

综述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彭玉秀
副县长 龙虹、吴正新、罗宇、康文智、刘新平、曾毅、罗旭、舒勇
参考资料来源:乐至县人民政府[10]

第一产业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强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李兴佐、江军、李琼英、周佩锋
参考资料来源:川观新闻[11]

第三产业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县政协主席 吴琪
县政协副主席 尹显强、郭瑛、阳建军、鲍继富
参考资料来源:川观新闻[12]

产业

文化

乐至城乡面貌乐至城乡面貌(11)2015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gdp)实现17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9%,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和全市2.0、1.0个和0.1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7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0.27亿元,增长9.9%,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79.6万元,增长9.5%,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7.0元,增长10.5%。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8.1%、62.3%、29.6%,分别拉动gdp增长0.7、5.6、2.6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中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52.2%,拉动gdp增长4.96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34607元,比上年增长9.6%。

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23.6:51.3:25.1调整为22.9:50.7:26.4,第一产业占比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上升1.3个百分点,增幅较去年上升0.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5年,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111.2亿元,增长9.3%,增速比公有制经济快1.1个百分点,比gdp快0.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2.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4.7%,拉动gdp增长6.0个百分点。

2015年末,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累计达101.5%,涨幅与全市、全省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从8大类商品来看,保持“三涨四跌一不变”:食品、衣着、居住分别上涨1.3%、2.2%、0.2%,交通和通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烟酒、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分别下降2.5%、1.2%、0.6%、2.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继续保持0.6%的涨幅。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1.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0.9%。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7%。[9]

天童大道天童大道

文化习俗

2015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79.4亿元,增加值41.8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农、林、牧、渔产值分别为20.7亿、1.7亿、52.2亿、3.3亿,同比增幅分别为6.9%、4.1%、3.2%、7.6%。农、林、牧、渔产值结构分别为26.06%、2.17%、65.72%、4.13%,与上年同期增减百分点分别为0.96、-0.03、-0.98、0.03。

2015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3843公顷,总产量36.32万吨,同比增长1.2%。实现全县粮食总产量九连增。其中:小春粮食产量61576吨,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大春粮食产量301620吨,同比增长1.6%。全年谷物产量289678吨,较去年小幅回落。其中:稻谷产量121928吨,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小麦产量46950吨,同比回落3.0个百分点;玉米产量120800吨,同比增长2.8%。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300公顷,总产量实现56784吨,同比增涨4.2%。其中:花生产量11800吨,同比增长7.3%;油菜籽产量实现44984吨,较去年增加1484吨,同比增长3.4%。

2015年,修复提灌机械1112台/套,共13562千瓦,建设标准提灌站3座,装机容量89千瓦;新增提灌设备350台套,1750千瓦,维修、改造、新建后的提灌设备共新增灌溉面积1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0万亩。组织提灌设备450台次0.6万千瓦,提水5万方,灌溉田土0.075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5.02万千瓦,比上年增涨5%。

2015年,家庭农场发展迅速全县家庭农场规模发展迅速,2015年末全县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和被农业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共491个,其中:种植业154个、畜牧业259个、种养结合的32个、渔业46个。家庭农场年销售农产品总值达2520万元。

2015年,全县实现畜牧业总产值521525万元,同比增长3.2%,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5.7%;增加值22276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生猪存栏50.9万头、山羊存栏39.2万头,分别增长-2.9%和3.4%。生猪出栏92.2万头、山羊出栏72.4万只,分别增长-2.0%和2.4%;禽兔出栏607.8万只,同比增长2.8%;肉类总产量达8.4万吨,同比增长-1.0%。全县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5017个,共出栏生猪70.06万头,占出栏总数的75.6%;年出栏山羊3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户)6810个,共出栏山羊49.38万头,占总出栏数的68.2%。

2015年,现代林业成效明显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强力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1.1万亩,管护国有林100亩,新建特色经果林2.79万亩,实施品种改良4.54万亩。林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培育优质现代林产基地9.51万亩,建成核桃、红椿、青花椒、油桃等产业基地22万亩;2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效益明显,新培育的4家市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建成“万亩林亿元钱”升级版示范基地和“万亩林亿元钱”产业基地各1个。不断优化采伐限额指标分配,简化审批程序,积极做好确权颁证后续工作;森林保险实现全覆盖,森林保险面积达到63万亩;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工作,近7万亩企业未确权林木抵押贷款融资问题切实解决。2015年末,全县森林面积达到88.24万亩,新增0.64万亩。森林蓄积达到230万立方米,新增1.9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1.3。[9]

地方饮食

工业

乐至县乐至县(3)2015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实现79.6亿元,同比增长9.5%,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8.2%,对gdp的贡献率达52.2%,拉动gdp增长5.0个百分点。

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2户,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为9.8%,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总产值达331.1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79.4亿元,增长16.4%;纺织业完成产值62.4亿元,增长14.3%;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42.5亿元,增长10.8%。规模工业销售产值达328.2亿元,增长11.9%,产销率达99.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2015年,产品产量及主导产业较快增长。在27种主要工业产品类型中,有19种产品的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增长面达70.3%。其中,12项工业产品产量增幅超过10.0%。纺织、食品、机电和造车“3+1”主导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238.9亿元,同比增长12.8%,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7.8%。

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328.2亿元,较上年增长11.9%,产销率达到99.1%,其中:股份制企业304.0亿元,同比增长11.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1.3亿元,同比增长30.0%。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2.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实现利润总额27.2亿元,比上年增长3.2%。[9]

建筑业

2015年,全县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8个,劳务分包建筑企业5个。实现总产值309400万元,较上年增长20.5%;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8145万元,较上年增长12.2%。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2.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4%;从事建筑业期末活动人员8981人,较上年增长58.7个百分点。[9]

交通

固定资产投资

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35713万元,同比增长13.0%,其中: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完成1610947万元,同比增长12.5%;房地产投资完成231766万元,同比增长3.9%。按构成分: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具购置、其他费用分别完成投资1571536万元、78264万元、158457万元和12745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7%、133.8%、39.8%和61.0%。按行业分,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171071万元、580803万元和118383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6.5%、-16.9%和27.7%。工业投资完成559979万元,同比增长-19.4%,占第二产业投资的比重达99.5%。交通运输业投资完成209829万元,同比增长-12.9%。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5.1:40.8:54.1优化为8.8:30.0:61.2,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明显上升,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资金来源看,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1187206万元,同比增长9.4%。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100691万元,增长4.7%;国内贷款85548万元,增长-39.7%;自筹资金904433万元,增长21%;其他资金来源96534万元,增长-2.4%。[9]

贸易旅游

2015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16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153户,实现零售额32.02亿元,同比增长13.9%。从销售所在地看:城镇市场快速发展,实现59.0亿元,占比72.7%,增长14.0%;乡村市场较快发展,实现22.16亿元,占比27.3%,增长10.9%。从销售行业看:零售业仍占主导,实现58.10亿元,占比71.6%,增长13.6%;批发业增长较快,实现5.7亿元,增长9.3%;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实现0.62亿元和16.73亿元,分别增长20.3%和12.5%。

2015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906万美元,同比增长30.2%,其中:出口额1599万美元,同比增长18.6%;进口额307万美元,同比增长171.7%。v

2015年,陈毅故里景区修缮全面完工,报国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加快完善,“闲宁村”民俗文化旅游区、孔雀湖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签约入驻。成功举办劳动梨花节、童家桃花节、高寺桑葚采摘节和县城烤肉节等节庆活动,带动了全县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游客65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7.4亿元,增长26.4%。[9]

招商引资

2015年,全年引进到位国内资金91.5亿元,同比增长4.7%,占市下达全年目标任务100.55%,完成比例居全市2名;国内省外资金83.04亿元,较上年增长2.8百分点,占市下达全年目标任务100.05%。[9]

财政

2015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实现74866万元,同比增长10.39%,比去年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性收入完成54188万元,同比增长9.24%,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比重为72.4%。国税税收收入3279万元,同比增长26.7%,地税税收收入50509万元,同比增长8.3%。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完成334921万元,增长18.46%。[9]

金融

2015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93亿元,较年初增长7.4%;其中:境内存款192.99亿元,较年初增长7.5%;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69.3亿元,较年初增长14.8%。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74.7亿元,较年初增长25.1%,其中:住户贷款52.5亿元,较年初增长10.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3.2亿元,较年初增长16.8%。[9]

社会

教育事业

服饰

刺绣刺绣八十年代,县人服饰变化较大,虽然城乡着蓝、灰、黄中山服,军干服的仍很多,但西装、羽绒服、男式风衣、猎服、茄克衫等已不少见。妇女则穿各式裙装,如连衣裙,西式套裙,一般盖膝或稍过膝,色彩艳丽,部分年轻女子着短裙,亮出长腿。佩戴首饰也成为时尚,如金耳环,金戒脂、金项链之类,以城镇女性为多。个别男性戴大戒指,材质或金或银。九十年代以后,县人服装款式更丰富多彩、各式皮茄克,休闲装、T恤衫、蝙蝠衫、牛仔服、健美裤等大量出现,品牌、名牌服装开始受人关注,但价格较高,除部分中青年追求外,未形成热潮。女士发卡、发夹、领针、胸针日趋精美,玉石手镯、金手链也很常见,不仅中青年妇女,老年妇女也有佩带。男士戴领带别针也成为时尚。随着打工潮兴起,农村青年服饰也更趋时尚,虽多数价格低廉,但款式与城市人无异。尖头、方头皮鞋,男女长统靴、套靴和各种款式女高跟鞋,厚底鞋在城镇常见。军用黄胶鞋,因适于劳作仍为农村部分人喜爱,但草鞋、钉鞋、已很罕见。这个时期,企事业工装也有变化,如电信、银行女职工着各式套裙,男职工着西装,医院医生着西式长工作服,护士着束腰裙装,戴燕尾式工作帽。工人服装也款式、色彩各异。21世纪后,城镇出现中式对襟棉装,与旧式不同的是,多托肩,面料挺括,做工考究,一般为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年男女穿着,夏天穿的中式对襟短袖衫则为中年男士喜爱。妇女裙装有所变化,特别突出的是所谓“乞丐裙”,打破了裙边整齐的惯例,由高低错落几大块组成,多为年轻妇女穿着。长、短裙裤也出现在街头,裤腿异常宽大,似裙似裤,裙裤合一,更显女性潇洒。男人帽子也多种多样,匿迹多年的“呢博士”帽重新应世,最多见的是美式长帽檐单帽,色彩、厚薄不一,适应不同季节,帽前或帽周绣英文或拼音字母,多为中老年人喜爱。年轻人特别是中小学生普遍穿“运动鞋”、“跑鞋”款式品牌繁多,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热爱健身锻炼的中老年人也常穿此类鞋子。布鞋则以女式多见,做工考究且美观时髦,非旧式布鞋可比。县布鞋厂的各式布鞋曾风靡一时。首饰以手镯、手链为时尚,前者多为玉石,后者以纯金为主。此外,水晶、钻石戒指也时有所见。这个时期,城乡居民在衣着式样,种类上的区别已不明显,特别是农村青年男女,多数已与城镇无异。 

科技事业

改革开放初始,县人饮食发生巨大变化,从“菜多荤少”、“红苕多、米粒少”发展到“米面足,有鱼肉”的地步。最明显的是火锅、烤肉、海产品的出现,县人初次用海参、鱿鱼炖鸡、烧肉,感觉鲜美。“麻辣烫”、“串串香”更是风靡乐至县,价廉物美,随到随吃,成为县人特别是青少年不可或缺之物。农村绝大多数农户宰杀“年猪”,口粮早已自给有余,杂粮多喂猪或酿酒。“打脑壳”的烂苕干酒踪迹难寻,取而代之的是上好的粮食酒,瓶装酒。低度酒也开始出现,多数38度或45度。原县酒厂生产的“乐意”系列酒口味纯正且不易醉。国产的葡萄酒,白兰地,散装啤酒应市销售,品尝者也不在少数。这个时期,用“老鹰茶”泡的凉水摊还较常见,主要供应农村赶集者和体力劳动者。但城镇居民多已饮用茉莉花茶,绿花或沱茶,农村家庭也备有凉白开水,也有少数喝生水。九十年代以后,城镇居民饮食更重口味,营养档次。早餐已不局限于稀饭馒头或豆浆油条,享用牛奶、面包、蛋糕之类的不在少数。火锅、烤肉种类大增,羊排牛筋、鸡鸭鱼兔,均入汤锅,红白二味,成、渝风味,不一而足。烤肉则从猪牛羊肉发展到鸭舌、鹅掌、“利子”、“肫肝”和各种鱼类,有新疆风味,美国和俄罗斯风味等,特别场合,还有烤羊腿、全羊、全兔、全鸡;大闸蟹、虾类、甲鱼、乌龟等水产品随着市场流通,也常见于县人餐桌。调料已普遍使用鸡精和各种香料,后期出现各种桶装精制调和油、有花生油、芝麻油、谷油、玉米油、大豆油、橄榄油(较少)等。县内自产的“知霖”牌系列菜籽油、因绿色、环保,颇受县人欢迎。各种瓶装、罐装饮料大量出现,桶装矿泉水、纯净水也开始进入寻常居民家,农村家庭多用花茶应客,城镇居民喝“毛峰”、“龙井”之类高档茶的则不少见。酒类中“五粮春”、“郎酒”、“泸特”等在县内畅销,特别场合时见“五粮液”、“茅台”、“XO”等高档名酒。县自酿的“外交家”酒由原外交部长姬鹏飞题写酒名,取纪念陈毅元帅之意。此酒甘洌醇和,价位中等,无论百姓和政府机关都常用此酒招待外来宾客。2004年县首次在陈毅广场举办“烤肉节”,沿大道搭棚,聚集近百家摊位,炭火闪烁,肉香扑鼻,每晚营业额达十数万元。烧烤成了县名牌,2004年经省电视台专题介绍名声传遍省内外。这个时期城镇居民追求高级米面,如泰国香米,珍珠米、黑米、北方小米等及农家新品种大米;喜好天然菌类和反季节蔬菜,特别是山林中自生的“鸡山菌”受到青睐,价格一路攀升。牛奶及各种奶制品已成寻常之物,农村婴儿也用奶粉喂养,以至卫生保健部门大力宣传人乳的好处,加强推行“母乳喂养”的力度。二十年来,有几种食品无论遭遇什么变化,始终受县人喜爱,这就是豆腐、腌熏香肠及腊肉和卤鸭。虽明知腌熏食品多含致癌物,但多数家庭阳台和防盗网内仍挂满此物,成为一景。卤鸭为县人传统美食,县城“冯鸭子”皮脆而骨酥,肉火巴而不烂,干爽而不焦,成为县人享用或馈赠的佳品。[4]

文化事业

2015年,全年改建农村断头路及重要乡镇,连接公路20.7公里,农村公路改善工程7公里,通村水泥公路60.3公里。年末通车公路里程达2171.858公里,同比增长0.5%;四级以上等级公路1685.494公里。全年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14.1%。[9]

医疗卫生

体育事业

2015年,全县现有学校233所。其中:完全小学60所,完全中学8所,初级中学2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学前教育幼儿园126所(公办幼儿园5所,民办幼儿园12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高中学校3所(公办职业高中学校2所,民办职业高中学校1所)。全县共有在校学生80069人(含随班就读残疾儿童362人)。其中:小学生35816人,初中学生15334人,高中学生9374人,在园幼儿14160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80人,职业高中学生5305人。全县学校现有教职工8078人,包括:离休教师1人,退休教职工3164人,在职教职工4913人。在职教职工中专任教师4546人、管理人员263人、工勤人员104人。2015年共投入教育经费65871.3万元,其中:改善办学条件6591.4万元,包括城域网建设支出1102万元、教学设备购置1924.4万元、校舍维修改造支出3335万元和基本建设支出230万元。[9]

邮电通信

2015年,组织申报市级以科技计划项目15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7项。争取项目资金300余万元,其中四川省原酒联合投资有限公司申报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白酒质量安全追溯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项目获省科技厅250万元资金支持,填补了全县工业企业无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大额度资金支持的历史空白。指导超迪电器、默森药业2家企业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成功开展乐至县2012-2014年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对超迪电器等7个获奖单位34名获奖个人发放了奖牌、证书和奖金。组织开展市级科技成果鉴定2项,推荐市级科学技术奖2项。全县累计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户、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8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户。全县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80.3亿元,申请专利123件,其中发明专利19件。全年开展科普专题报道4次,科普讲座14次,发放科普资料15余万份,举办各类科技培训131场次,培训6700余人次。[9]

城市建设

2015年,成功举办各种文艺演出1000余场次,播放公益电影7224场次,惠及群众40万余人次。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社区书屋、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实现全覆盖。建成农村文化阵地657个、农民工文化驿站5个、农家书屋657个,农民健身工程69个、全民健身路径80条。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基本完成。利用剩余光纤安装镇村安全保护摄像头1500余个,现已有光纤电视16万户、广电宽带用户数1.7万余户,有线数字电视、广电宽带村通率达100%。广播村村响工作扎实推进。完成县广播机房,25个乡镇、130个行政村三级应急平台建设;完成1300个社无线广播升级改造工作。强力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文化市场健康规范。全县文物“四有”工作扎实开展。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稳步推进,已报送可移动文物数据877件,新增三级文物10件。[9]

安全生产

2015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926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8个,中心卫生院8个,乡镇卫生院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村卫生室787个,其他医疗机构70所,达到二级甲等医院2所,一级甲等综合医院5所,一级甲等妇幼保健院1所。全县公立医院机构职工1457个,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476人,编制床位2744张,开放床位2059张;2015年,累计受益人数为2739776人次,补偿总金额为25987.66万元。其中,门诊统筹就诊983755人次,补偿金额4049.71万元;大额门诊及慢病7557人次,补偿金额850.99万元;单次特补补偿7438人次,补偿金额224.16万元;定额补偿2435人次,补偿金额271.46万元;一般诊疗费补偿1660403人次,补偿金额1036.58万元;住院补偿78188人次,补偿金额16661.14万元;住院人均补偿金额2130元。参合群众购买大病保险1511.91万元;返拨2014年总额控制费用1277.71万元;结算2015年暂扣104万元;历年基金累计结余15694.70万元(2015年基金结余5082.44万元),结余率为50.52%。基金运行安全。建立居民规范电子健康档案499337人份,建档率95.59%。自愿免费婚检3310对,无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1.8‰,均控制在较低水平。[9]

就业保障

2015年,全县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乡镇、社区为主体,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全民健身指导站为支撑的全民健身网络,吸引了全县20余万群众投身到健身活动,组织参加了成渝直线经济联盟羽毛球、省排球赛、资阳市体育系统迎春体育系列活动等大型比赛项目,均获得优异成绩。[9]

人民生活

2015年,全县邮电业务收入25420.7万元,同比增长2.4%;固定电话用户(不含分机)33620户,较去年新增407户;移动电话用户625611户,是上年的2.1倍,同比增长111.9%;邮政业务总量7959.2万元,同比增长14.1%,邮政业务收入8132.6万元,较去年增长12.5个百分点。[9]

人民保障

乐至县乐至县2015年,全县在巩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创建成果,深入贯彻省委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根据人的城市化需求,围绕“四区”规划功能布局,有序填充项目,继续完善功能,不断提升品位,全年实施城建重点项目37个(市重点14个,县重点23个),计划总投资187.82亿元,年度累计完成投资58.52亿元,年度计划的100%,城市建设稳步健康发展。

2015年末,乐至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为34.72%,比上年提高1.24个百分点。

2015年,增购8吨垃圾压缩清运车1辆、可卸式垃圾运输车2辆及配套车厢50口、轻型垃圾收集车1辆、人行道冲洗车(路面养护车)2辆、增购果皮箱500个及配套内胆1500个、人力三轮垃圾收集车40辆;改建垃圾中转站2座,新建垃圾池1786个,新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点617个;投入5辆高压清洗洗路车,1辆洒水车,完成了南湖公园增植草坪6500余?的绿化工程,完成陈毅广场转盘、乐至县第二幼儿园等灌木草坪绿化、补植5000?,补植乔木640株;完成新安装南湖公园、鑫鹏花园街路灯49柱,对城区路灯零星维修共计160余次,计1800余盏,确保全城区3264余柱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为方便市民出行,完成新安装南塔新区返房、仙鹤观社区等物管小区巴壁灯204盏。

2015年,在县城区“四区”功能划分的基础上,重点项目正有序推进,丰富城市内涵不断充盈。新天地城市综合体建成投用,巨洋威尼斯五星级酒店、大地春园林美食城、新博美建材城、圣特罗佩、宝光.香槟城、世俊国际、翰林国际等市县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县文体中心和审判法庭正加快启动。

2015年,二环线第三安置点、天童大道第三安置点、南塔村四组安置点和天池府邸二期安置点4处安置房共计约7.7万平方米已建成并交付使用;黄岭铺村安置点、新观音村农民集中安置房、发展区统建四至七期安置房和石板垭安置房一期等8处总面积约60.2万平方米的安置房正在加快建设。

2015年,完成全省目标减排责任项目1个,完成12家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采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的措施,全面完成今年市下达全县的减排目标,全年完成削减化学需氧量883吨、氨氮79吨,二氧化硫不增长,氮氧化物削减61吨。化学需氧量削减0.5%以上,氨氮削减0.5%以上,氮氧化物削减1.7%以上。制定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计划,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15年底前淘汰燃煤小锅炉2台,共2蒸吨。同时,加强排污管理工作,共发放排污许可证20个,其中正式排污许可证11个,临时排污许可证9个,全年征收排污费173万余元。另外,加强对机动车尾气的污染治理,对合格机动车辆发放合格标志1804个。全面改善人居和生态环境。全县已建成环境优美乡镇1个,通过技术核查生态乡镇2个,建成省级生态村9个,市级生态村48个,省级农业生态园区5个,人居生态小区1个。全年建成200个新村聚居点和2个综合体,完成了成安渝高速公路乐至段沿线村庄改造提升,新(改)建民居户、风貌改造1300户。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建成幸福美丽新村60个。[9]

旅游

2015年,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111件,比去年同期下降15.27%;死亡10人,比去年同期下降33.33%;受伤9人,比去年同期上升12.5%;直接经济损失11.5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3.63%。其中:发生各类火灾事故100件,死亡和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2.3万元(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5件,死亡和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0.15万元);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1件,死亡10人,受伤9人,直接经济损失9.2万元(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件,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0.5万元);水上交通、工矿商贸企业均未发生事故和人员伤亡。[9]

陈毅故里

2015年,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81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0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1人,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41人,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9个,提供见习岗位203个,参加就业见习21人;2012级藏区“9+3”毕业生就业安置6人。为促进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就业创业,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暨工业企业人才招聘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40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763个,促进4500名劳动者实现就业再就业;实现免费职业介绍成功900余人,农村劳动力实名登记入库3.29万人;大力开发城市保洁、文明劝导员、社区网格员等公益性岗位450个,比上年增长25.35%;实现创业培训641人,创业培训合格633人,合格率为98.75%,创业成功412人,成功率达65%,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10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全年全县参加失业保险11091人,比上年增长2.8%。

2015年,全县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29.5万人,同比减少0.3%;实现劳务收入40.2亿元,同比减少1.5%;农村劳动力中、高级技能品牌培训300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132起,挽回经济损失372万元;引导回乡人员创业125人。[9]

报国寺

2015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43元/人,较去年增长9.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109元/人,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179元/人,增长10.3%。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4年的2.51:1降至2.14: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346元,同比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693元,同比增长13.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3%。[9]

慈恩寺

2015年,机关事业参保单位425个,参保职工17073人(其中在职10934人、退休6139人),参保率达100%。全年实收保险费12991万元,实支基本养老金12707万元,养老保险年检稽核率100%;代发生活补贴、丧葬费和抚恤金15391万元;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42271人,退休人数为38476人,共计发放养老金65270.4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数达到36768人,城镇居民人数达98385人,完成目标数105.8%,全年保费收入4997万元,支付职工医疗费4565万元。

2015年,新建龙溪、龙门敬老院2所,新增床位200张,全县城市低保对象6119户,全年累计保障140243人次,累计支出低保金3551万元;现有农村低保对象27301户,1-12月累计保障448451人次,累计支出低保金6058.9万元。全县纳入五保供养对象5351人,发放生活费1584.1万元,39所敬老院(分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2461人,集中供养率达到53%:其中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在原基础上提高了7%。全年用于发放冬春荒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508万,帮助24323户56579人次灾民解决了灾后重建及生产生活困难,维护了社会稳定。积极参加全省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演练,东山镇东山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完成村级灾害信息员培训602人。深入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200名;继续实施“光明工程”,全年为白内障患者作复明手术401例;扶持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8165人;残疾人扶贫解困6819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84户。[9]

蟠龙湖

荣誉

旅游景点旅游景点(11)陈毅故里景区位于乐至县劳动镇,距县城15公里,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其中,陈毅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毅纪念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景区建成以陈毅故居为核心,占地40余公顷的生态纪念园。

陈毅故里景区人文景观极具文化和历史价值,有陈毅故居、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陈毅纪念馆、御风台、德馨园、七塘映月等景点40余处。其中,陈毅故居始建于清代乾隆初年,为木质穿榫结构的三重堂四合院,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6间,院落总面积1026平方米,于1981年修复并对外开放,2006年6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文物局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按苏杭园林式建筑风格建设,于198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2011年7月完成维修改展工程,建筑面积1926平方米,展厅面积接近1300平方米。整个陈列展厅由序厅和“聪颖好学、立志救国”、“艰苦转战、浴血坚持”、“ 挺进敌后、华中抗战”、“鏖战华东、传檄中原”、“ 主政上海、领衔外交”、“ 诗书棋艺、豪放重情”、“ 永远的怀念”七个部分组成,陈列有陈毅元帅生平事迹照片294幅和珍贵文物实物60件,采用场景复原、幻影成像、多媒体等现代展陈手段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陈毅元帅光辉、伟大的一生。陈毅纪念馆位于乐至县城中心的灵鹫山,建成于2001年,占地40余亩,整个园景规模宏大,构思奇巧,蔚为壮观,纪念馆广场安放了中央军委赠送的陈毅元帅铜像,江泽民同志为铜像亲笔书题了“陈毅元帅”四个大字,2008年2月被四川省纪委、四川省监察厅颁布为全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颁布为国家三级博物馆。[13]

词条图册

乐至县报国寺位于乐至县龙门乡,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距县城18公里,是川中著名古刹、国家AA级旅游景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碑志、摩崖造像(树抱佛)、大型卧佛、诸佛海会等景点蔚为壮观。摩崖造像、石棺、玉佛称为“三绝”。摩崖造像现存佛像500余尊10余龛,其中“西方极乐世界图”刻艺精湛,千年古榕盘根错节,窟壁大蜀广政年的两块碑文,字迹清秀,颇具艺术和观赏价值。寺内有从缅甸迎回的33尊造型生动、雕刻精细的玉佛,其中,高4.13米,重10余吨的接引佛,高度和重量为蜀中之最。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