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

平阳县

人口 常住人口86.59万人(2021年)
中文名 平阳县
主要民族 畲族、回族
外文名 PingyangCounty
地理位置 浙江省东南沿海
火车站 平阳站
下辖地区 14个镇、2个乡
邮政编码 325400
地理坐标 北纬27°21′~27°46′、东经120°24′~121°08′
行政区类别
国家/地区 浙江省温州市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据《史记·东越列传》,驺摇因佐汉“功多其民便附”,乃立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

平阳县平阳县(3)至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惧闽越攻击,“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间,”国灭。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以其地为回浦县地,隶会稽郡南部都尉(据《汉书·地理志》)。

东汉光武帝时将原来的闽中地更名章安(《后汉书》及《宋书》另引晋《太康记》:“本鄞县南之回浦乡,章帝章和元年立”),属会稽郡东部都尉。

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三国吴大帝赤乌二年(239年),分永宁县南面置罗阳县(后改安固县),并在仙口一带设横屿船屯,仍隶会稽郡东部都尉。三国吴孙亮太平二年(257年)以会稽东部都尉设临海郡,罗阳改属之。三国吴孙皓宝鼎三年(268年),改罗阳县为安阳县,领属不变。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安阳县为安固县,隶属州郡仍无变动。这是平阳建县前的历史。

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析安固南横屿船屯地置始阳县,这是平阳单独建县的开始。后也称罗阳县。不久,“取横屿及横江之义”,改名横阳,仍隶扬州临海郡。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年)分临海郡设永嘉郡,横阳属之。

县治据说是郭璞所选,隆庆《平阳县志》云:“自晋郭景纯定县治,以仙坛、昆山对峙于前,鸣山、石塘拥障于后,故宋令陈容有‘前分凤翅,后叠蛾眉’之句。俗传左右二山为斗牛,鸣山为伏虎,言其形势也。”在当时闭塞的条件下,县城不得不偏于东北一隅。

隋唐之际,因战乱频仍,一度撤销县制,并入安固或永嘉,而自武则天大足元年(701年)复置。五代十国时期为吴越国辖地,改名为平阳。

宋朝以后,平阳已成为“两浙咽喉,八闽唇齿”。至明、清两朝,“邑之盐亭大小屿诸山,向为斥卤者,兹皆为沃壤,而旁海成市如堂奥焉。至番舶贡琛,往往守风其间。远望海上马鞍、麂山,俨然外屏。是不独两浙咽喉,八闽唇齿,抑又为大洋之门户矣”(乾隆《平阳县志》)。民国以来,一直延续县级建制,并发展为平阳、苍南两大县。

自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建县以来平阳县境历经多次小变迁,一次大变迁。

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年),闽、括间政局不稳,山民穷困无告,时有起义发生。为了加强统治,巡抚孙原贞奏设泰顺县,因析原归仁乡的三十八、三十九、四十都三都的区域归泰顺。三十四都因无户口可稽,以其地分隶三十二、三十三、三十五都,全县由55都减为51都。清初,郑成功等义军在东海沿海一带坚持抗清斗争。清世祖顺治十八年(1661年)曾下令“迁界”由尚书苏纳海负责,“撤边海三十里居民而空其地”,实彻底的坚壁清野、移民并村的残暴政策。平阳副总兵张思达反对当时县令高仪坤依瑞安例内迁五里的主张,坚持内迁十多里,造成“男号女哭,四境相闻”的惨状,田园弃置过半,“所存图里,十仅有四”。

民国中期平阳县地图民国中期平阳县地图清圣祖康熙九年(1670年),清朝严正声明政局较前稳定,下令“展界”,一直到康熙三十年(1691年)才恢复原来图籍。只有原属二十四都的南麂诸岛,明时居民因倭寇之乱散入内地,以军籍余额编补,名存实亡。南明时,郑成功曾驻营其地,终清之世,未入版图。中华民国时期,才开垦发展,建立乡制。

1952年,将瑞平行政村从瑞安凤翔乡划归腾蛟区的龙尾。1953年,又将属瑞安石龙乡的根竹行政村划归腾蛟包洋。1955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南麂乡划归成立不久的洞头县管辖,1957年8月,又将其重划归平阳,恢复原貌。1955年秋,国务院决定,将平阳管辖的台山列岛划归福建省霞浦县。宋桥乡的杜山头自然村毗邻瑞安,历史上一半属瑞安,一半属平阳,管理方面诸多不便。经两县有关代表磋商,并征求当地群众意见,经上级批准后,于1958年上半年,将该村划归瑞安县仙降区吴桥乡管辖。

1980年,浙江省和国务院根据实际情况及经济发展需要,接受全县干部和群众的要求,颁发了(81)国函字68号和浙政(1981)68号文件《关于平阳县划分为平阳、苍南县的通知》,决定于1981年开始,将平阳县的矾山镇和宜山、钱库、金乡、灵溪、桥墩、矾山、马站7个区析出,另建苍南县,这是平阳建县以来县境的最大一次变迁。

2016年,调整鳌江镇、万全镇管辖范围,增设海西镇和南麂镇;调整水头镇管辖范围,增设凤卧镇和闹村乡;调整萧江镇管辖范围,增设麻步镇;调整山门镇管辖范围,增设怀溪镇。[9]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平阳县下辖14个镇、2个乡、1个区。[10]

区划详情

14个镇:昆阳镇、鳌江镇、水头镇、萧江镇、腾蛟镇、山门镇、顺溪镇、南雁镇、万全镇、海西镇、南麂镇、麻步镇、凤卧镇、怀溪镇。

2个乡:青街畲族乡、闹村乡。

1个区:滨海新区。[10]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330326100000 昆阳镇
330326101000 鳌江镇
330326102000 水头镇
330326103000 萧江镇
330326105000 腾蛟镇
330326107000 山门镇
330326108000 顺溪镇
330326109000 南雁镇
330326117000 万全镇
330326118000 海西镇
330326119000 南麂镇
330326120000 麻步镇
330326121000 凤卧镇
330326122000 怀溪镇
330326214000 青街畲族乡
330326217000 闹村乡

平阳县平阳县

自然环境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330326100000 昆阳镇
330326101000 鳌江镇
330326102000 水头镇
330326103000 萧江镇
330326105000 腾蛟镇
330326107000 山门镇
330326108000 顺溪镇
330326109000 南雁镇
330326117000 万全镇
330326118000 海西镇
330326119000 南麂镇
330326120000 麻步镇
330326121000 凤卧镇
330326122000 怀溪镇
330326214000 青街畲族乡
330326217000 闹村乡

位置境域

地质地貌

平阳县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县境陆域地处北纬27°21ˊ~27 °46ˊ和东经120°24ˊ~121°08ˊ之间,东临东海,南接苍南,西界文成、泰顺,北连瑞安。陆地面积1051.17平方千米,与苍南县共有海域37200平方千米。

气候环境

平阳县风光平阳县风光(18)平阳的地质,属于浙闽太平洋沿海基底隆起带。约6亿年前,在远古代震旦纪时期奠基,其后受古生代诸构造运动的影响,地面逐渐隆起,并出现一系列北东向的内陆山间小盆地。自中生代侏罗纪(约1.4亿万年前)开始火山喷发,至白垩纪末(约7千万年前)停止。南雁荡山即为火山喷发区之一,有人认为南雁矾岩前山上的仰天湖即是古火山口湖;以山门为中心的北港地区系火山断陷盆地,与相邻的矾山、文成等火山盆地同有中生代火山构造的痕迹。火山喷发之大量火山岩覆盖了县境大部分面积,其中以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和酸性熔岩为主。此后,含二氧化硅成分较多的酸性岩浆仍在继续活动,并形成分布广泛的各种火山岩体和侵入体。直至第三纪(约2.5千万年前)火山作用停止,县境在全面隆起的情况下,侵蚀剥蚀作用增强,形成了第四纪的大面积沉积物。平阳以火山形成地貌为主,其次为沉积地貌,故类型复杂,有中山(1000米以上)、低山(500~1000米)、丘陵(500米以下)、谷地、平原、江河、滩涂、岛礁。南雁荡山脉和鳌江水系贯穿全境,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四周高中间低。沿海由于海岸长期下沉,造成众多岛屿与喇叭形海岸,海岸线蜿蜒曲折,属里亚斯型沉降式海岸。

水文特征

平阳县平阳县(3)平阳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11]

宋赵玑在《壁记》一文已有扼要陈述:“温之为州、浙东极处,冬无祁寒、夏无盛暑,而平又居于郡之南界,与闽密迩。故其气候恒燠,春夏之间多雨,地颇卑湿,夏则多风,冬则少霜雪,草木经冬不甚黄落,时有开花发芽者”。总的气候特征是:夏冬长、春秋短,四季分明;无严寒酷暑,春秋宜人;全年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温暖湿润。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洪涝、干旱、大风、龙卷风、冰雹等。平阳降雨量,1957~1988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674.3毫米,最多的1973年达2662.3毫米,最少的1967年仅1065毫米。年际差达1597.3毫米。

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3~9月)。春雨期(3~4月)暖湿气团势力加强,冷空气势力减弱,冷暖气团相持于华南上空形成静止锋,受其影响,多阴雨天气,平均雨日37天,雨量287毫米,占全年的17%。梅雨期(5~6月)南方暖湿气流加强北推,锋面移至长江中下游流域,县境不但雨量多,而且降水强度也较大,雨量420毫米,为全年的25%,雨日39天。5月份的平均雨日达20天,为全年各月之冠。台风雷雨期(7~9月)受台风影响,雨量多,雨势猛,西部山区因地形作用,雷阵雨也较多。7~9月总雨量达630毫米,全年的38%,为雨量最多的季节,雨日43天。秋冬少雨期(10~12月),因受极地干冷空气团控制,雨量较少,且地域分布均匀,总雨量只有290~36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76天。最多的1970、1975年为204天,最少的1963年为143天。历年最长连续降水天数为23天,1965年3月21日至4月12日,总降雨量81.4毫米。最长连续无降水天数37天,为1979年9月27日至11月2日。

自然资源

平阳县境,北属飞云江水系,主要有平瑞塘河;西南均属鳌江水系。鳌江由西向东横贯全境,注入东海,而平鳌及萧麻塘河又注入鳌江,与沿海潮汐构成了水文的主要基础。全县拥有河道总长550千米,水域面积1866平方千米。鳌江在平阳流域面积为343平方千米,干流长度28.4千米,流域平均宽度12千米,距河口27千米。集水面积地区为浙江丘陵山区,周围分水岭的高度约海拔330米左右,山溪均系卵石河床,而且沿江有宽阔的卵石滩地。

海产资源

森林资源

平阳县水产主要在南麂渔场,但因滥捕及海水污染,部分水产品已岌岌可危,有些濒临灭绝。

人口

平阳县有森林面积70.3万亩,森林蓄积10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6%;宜林荒山绿化率93%;路、河、渠、堤绿化率91.4%。

经济

平阳县平阳县(3)据六次人口普查,平阳县境人口情况是:第一次(1953年6月30日)342524人;第二次(1964年6月30日)435784人;第三次(1982年7月1日)675467人;第四次(1990年7月1日)702804人;第五次(2000年11月1日)740448人;第六次(2010年11月1日)76.17万人。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县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4.88万户,家庭户人口为76.1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8人减少0.5人。

在性别构成上,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9.39万人,占51.72%;女性人口为36.77万人,占48.28%。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1下降为107.13。

在年龄构成上,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1.47万人,占15.06%;15~59岁人口为53.68万人,占70.48%;60岁及以上人口为11.01万人,占14.4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7.78万人,占10.2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4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0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3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57个百分点。

从受教育程度上来看,全县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27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03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3.73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7.53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715人上升为5609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7353人上升为11854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8471人上升为3116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44735人下降为36150人。全县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86万人,文盲率为7.69%。[12]

2021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87.87万人,从性别看,男性人口45.59万人,女性人口42.28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9%和48.1%。据2021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县常住人口86.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7万人,城镇化率为62.26%。[2]

综述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为600.51亿元,经济总量迈上600亿元新台阶,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2.47亿元,比上年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89.80亿元,比上年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88.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两年平均分别增长3.8%、5.8%、6.2%;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3.7:48.3:48.0。

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为534.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3.9︰48.3︰47.9。

2021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31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2%。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4%。其中,食品与上年持平,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上涨1.4%、0.5%、1.4%,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类分别上涨3.0%、4.6%、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3.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1.7%。[2]

第二产业

2021年,农产品生产供应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5.48万亩,比上年增长3.5%,粮食总产量10.32万吨,增长0.6%;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0.85万亩,下降0.1 %,油料2.71万亩,增长23.2%,其中油菜籽2.24万亩,增长30.0%;中草药材2.41万亩,下降5.2%;瓜果类 2.86 万亩,下降4.4%;猪牛羊禽肉总产量2.29万吨,增长18.7%;牛奶产量43吨;水产品总产量6.54万吨,增长4.8%,其中海水产品产量5.21万吨,增长3.3%,淡水产品产量1.33万吨,增长11.3%。年末生猪存栏16.06万头,增长6.8%,出栏20.51万头,增长19.5%。

2021年,乡村振兴持续深化。稳步推进110个省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创建,高品质打造5个特色精品村、1个示范乡镇和1条风景线,新建示范带3条,完善提升7条已建成示范带和1条精品带。新建农田氮磷生态沟渠2条,新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村38个,行政村覆盖率达96%以上,创成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3个。建成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镇3个,省级示范基地5个,省级示范性合作社3个。创建优质农牧渔产品“瓯越鲜风”标准化生产基地37个。[2]

第三产业

2021年,全年工业增加值234.49亿元,比上年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98亿元,增长7.5%,两年平均增长6.2%。其中,大中型企业比上年增长6.7%,小型企业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80.94亿元,增长13.4%,其中,出口交货值71.80亿元,增长19.2%,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14.9%。2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增长面为72.4%,14个行业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两年平均增长2.7%,营业收入利润率4.1%,利税总额增长2.2%。

2021年,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7.74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2.1%,比去年提高5.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37.14亿元,增长17.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27.16亿元,增长29.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10.67亿元,增长31.7%;新产品产值216.61亿元,增长29.5%;研发费用增长15.8%。

2021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5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8%,占GDP比重9.2%。[2]

文化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2%,两年平均增长7.6%,其中,民间投资、交通投资分别增长18.0%、21.2%,工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7.5%、49.5%、31.0%,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下降43.4%。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64.0%,两年平均增长24.9%,其中,住宅投资增长41.2%。房屋施工面积571.25万平方米,增长20.4%,其中新开工面积149.74万平方米,下降18.7%。商品房销售面积104.4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9.9%。

国内贸易和旅游

2021年,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5.5%,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09亿元,增长16.1%,两年平均增长3.9%。全年网络零售额236.81亿元,增长11.4%,总量居全省第28位。

2021年,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23.3%,化妆品类增长175.8%,日用品类下降14.2%,中西药品类增长0.6%,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分别增长38.3%、17.1%。

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61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0%,旅游总收入82.1亿元,增长24.3%。全年创成A级景区村25个,其中3A级景区村4个,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增民宿25家。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16.20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进口总额3.35亿元,增长12.8%;出口总额112.85亿元,增长20.5%。主要出口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对东盟、欧盟、美国出口分别增长17.9%、38.3%、14.5%,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49.39亿元,增长15.2%,占出口比重43.8%,对RCEP国家出口31.53亿元,增长12.7%,占出口比重27.9%。

2021年,全年实际使用外资2809万美元,高新技术使用外资785万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比重的27.9%。

交通和电力

2021年,全年新建城市道路6.2公里,建成停车位2763个,新增优化公交班线23条,投运新能源公交车60辆,新建智能公交电子站牌6块,新建改造城市公交停靠站10个。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扩建区域干线公路21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20公里,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年末公路总里程1766.1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7.32公里。客运班车通村率、城乡客运一体化率均为100%。年末机动车保有量21.21万辆,其中汽车19.70万辆。

2021年,全年全社会累计用电量45.6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工业用电量27.64亿千瓦时,增长11.8%;建筑业用电量1.11亿千瓦时,下降6.2%;服务业用电量5.99亿千瓦时,增长18.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85亿千瓦时,增长5.3%。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1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00亿元,增长15.1%,其中,税收收入33.69亿元,增长14.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0.2%。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98亿元,增长2.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50亿元,下降14.3%,教育支出17.75亿元,增长8.6%,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5.2%,卫生健康支出增长6.2%;十项民生支出70.60亿元,增长2.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1%。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8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61.27亿元,增长18.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76.33亿元,增长10.9%,其中,年末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576.04亿元,增长10.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60.50亿元,增长19.8%。其中,涉农贷款余额769.79亿元,增长20.3%;短期贷款余额400.07亿元,增长19.1%;中长期贷款余额546.93亿元,增长20.1%。

2021年,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6.26亿元,比上年下降6.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24亿元,比上年下降6.8%;人身险保费收入10.02亿元,下降5.7%。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支出6.11亿元,增长20.5%,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4.15亿元。[2]

地方文化

地方特产

头发吊灯

头发吊灯头发吊灯平阳的头发吊灯高约1.6米至1.8米,直径1.2米左右,为八角亭台结构。灯以竹条、麻秆、芦苇秆和彩纸扎制而成,分上、中、下三层。上面两层分组安插戏曲人物、飞禽走兽,如“武松打虎”“姜太公钓鱼”“狄青比武”“空城计”等画面,以头发丝牵住关键关节,组成有情节的活动画面,底层是可旋转的走马灯。“亭台”柱上还贴上灯谜、对联,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纸作衣冠竹作体,火为血气发为魂。”这是平阳当地诗人描写头发吊灯的一副老对联,贴切而又吊人胃口。

头发吊灯虽然也像元宵闹花灯传统民俗一样,“正月十五灯上殿”、“正月十八灯落殿”,但在当作花灯观赏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特殊的含义。头发吊灯向来有“竹为骨、纸为肉、发为脉、火为血气”之说。过去头发吊灯是靠放在灯座下的炭火加热而转动的。热气流的上升带动了吊灯轴盘旋转,被头发丝牵引的人物禽兽关节部位也随着活动起来。“新做八角一座城,内藏兵马多少名。红面坐天兵马乱,黑面坐天太平城。”其中“红面”“黑面”分别指炭火燃烧和熄灭。

钿剪纸

太平钿剪纸的内容多与喜庆节令、五谷丰收等联系,如“寿”、“福”、“福(中)寿”、“丁财两旺”、“同行到老”、“长生不老”、“福贵荣华”、“花篮双喜”、“松柏长青”、“寿比南山”、“平安吉庆”、“家门清吉”、“四季平安”、“万事如意”、“大吉大利”、“千岁”、“步步高升”、“鱼水千年合”、“百年好合”、“五子登科”等。人们把剪好的太平钿图案贴在门楣、窗子、椅子上,以表达自己的喜乐感情;或者把太平钿图案放在贺礼之物上,以示庆贺和歌颂。

“卖技”

“卖技”是平阳万全地区一种特殊的民间曲艺。以清唱见长,并无乐器伴奏。也叫“卖奇”“唱排街”。其演唱形式同温州道情。在平阳,“元旦之夕,土人连袂入人家,编造俚词高声朗唱,谓之‘卖技’,连三宵而止。”(《平阳县志》)一般是到一处,唱一行,视其内容即兴编唱颂扬吉词,要点钱和糕米一类,如到豆腐店,唱词为:“豆腐店,有名堂,把情形说分方,豆子圆圆根又长,出在湖广并襄阳。豆腐渣,阿妈买去养猪娘;豆腐水,阿姐揭去洗衣裳。衣裳洗,雪能白,随日晒,喷能香”等,故俗称“唱三十六行”。

木偶戏

平阳木偶戏平阳木偶戏木偶戏又称傀儡戏。平阳木偶戏,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时期平阳民间就有木偶戏活动,民间还传承着古老的药发木偶。另外平阳还是南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平阳出戏子”之说,如南戏的《张协状元》第53出就有一段借鉴木偶戏“舞鲍老”的场面,平阳木偶戏尊崇杭州府铁板桥头田都元帅为祖师爷。

岁时

南麂渔民逢节时之日,不外是祭祀和宴席,先以鱼肉鸡鸭斋供以祖灵、宗祠,然后举家欢聚,痛饮一餐。除端午节为中午举行,其余均为傍晚。其间,还有已出嫁女儿给娘家送礼。原先是实物,后嬗变为“礼金”。上辈人以实物回礼,如回粽子(示意“还宗”)、年糕、松糕(年年高)、巧食(糕点,示意心灵手巧)、桔子、雪梨(示意大吉大利)等。

婚娶

平阳人的婚嫁世袭浙闽二省沿海的习俗,有繁琐的礼仪程序。婚前有议婚、合庚、压定、后帖、送日等礼仪,婚时有迎娶拜、敬亲、入洞房等项目,婚后有分妆、回花等。闽南宗有“公鸡代拜堂”习俗:事先择定的婚期,因男方出海未归(渔汛一般在洋上10天左右),而婚期不能轻易改变,为此由伴郎(或伴娘)抱大公鸡代替新郎交拜天地。例行规矩,公鸡饰以彩披,加以冠戴,拜堂后将公鸡饲于洞房内,直至新郎归来始行放出。

服饰

平阳渔民过去穿拷衣、笼裤。其色深褚,棉布衣服经栲染后渝水不垢,耐日晒和耐咸湿浸蚀,有不脆不腐的特点。栲汁衣襟向取左开式,以避免海上生产时纽扣与网、线勾缠。笼裤大裤脚、大裆,直裆处折叠皱裥,似网状经络。裤下摆及腰腿侧斜兜处,绣有龙凤、虫鸟、花草的图案。随着人们观念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渔民服饰于20世纪70年代失传。

做鱼福

平阳渔民渔船出海捕鱼前,渔民们先祭祀海神或陈、杨二府爷,亦称“顺风酒”。烧香点烛,烧金银纸箔、燃放爆竹。祈祷出海人平安,举网能多得鱼。到年冬,买猪头还愿。《东瓯采风乐府》云:“冥钱累累燃爆竹,海滨鱼神做鱼福。举网为祝多得鱼,鱼福得力果如何?君不见泰西渔船多新制,捕获水族无噍类,淦户得知说海荒,求求祈禳更渺茫。呼嗟乎,泥首神尼香案下,不知退而修渔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渔捞技术的普及和提高,此俗渐渐消亡。

鱼灯舞

与各海岛渔村相似,平阳南麂也有鱼灯舞的传统。新春佳节,凡海滩、晒场、村头、广场可尽欢而舞,鱼灯队所到之处,鼓乐喧天,鱼跃龙腾,鞭炮声、鸣乐声响成一片,呈现出一派欢快热烈的渔区节日生活景象,别有一番情趣。

鱼灯以木为架,用竹篾、布、绸等按各种鱼类形态扎制轮廊,并绘以鱼类的鳞鳍色彩。灯内插以蜡烛,或装上小灯泡。夜间舞动迤逦过村,更是优美动人。舞灯者一律穿“龙裤”,打绑腿,腰系红彩带,头裹马夫包头,衣服色彩随所持鱼灯色彩而异。以唢呐伴舞,也配以丝竹弦乐,再加上锣鼓、木鱼、碰钟、大小钹等伴奏,显得欢快热烈。

除以鱼灯来表示吉庆有余外,从温州沿海迁移的渔民,还作兴舞龙灯和凳板龙等,以蜿蜒逶迤之势示意福寿延绵。

交通

平阳著名特产
. 简介 图片
腾蛟血橙,原名路比血橙,原产地中海沿岸,四川栽培较多,平阳1990年引入栽培。血橙是橙类优良品种,果实中等,果实圆球形,单果重100~120克左右,果皮橙红色或紫红色,果实外形美观,果肉呈丝状或块状血红色,质脆嫩化渣,酸甜适中,味浓具有玫瑰香,汁液多,种子8粒左右,可溶性固形物13.4%,品质上等。血橙四月下旬开花,果实次年一月下旬(春节前后)成熟,耐贮藏。贮藏后风味更佳,是鲜食良种,采摘后可贮藏到5~6月。 腾蛟血橙腾蛟血橙
平阳黄汤 平阳黄汤茶,属于六大茶类黄茶类中的黄小茶,是中国四大传统黄茶之一。原产于浙江平阳等地,品质以平阳北港朝阳山所产为最佳。其历史悠久,在清代因曾被列为贡品而闻名。2014年5月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4年第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名录。 朝阳早香茶基地朝阳早香茶基地
马蹄笋 马蹄笋为平阳传统名优特产,是食用笋家族中的上乘品种。其产于6~10月份,正好填补了夏秋季节鲜竹笋供应的空白。 马蹄笋马蹄笋

社会

平阳著名特产
. 简介 图片
腾蛟血橙,原名路比血橙,原产地中海沿岸,四川栽培较多,平阳1990年引入栽培。血橙是橙类优良品种,果实中等,果实圆球形,单果重100~120克左右,果皮橙红色或紫红色,果实外形美观,果肉呈丝状或块状血红色,质脆嫩化渣,酸甜适中,味浓具有玫瑰香,汁液多,种子8粒左右,可溶性固形物13.4%,品质上等。血橙四月下旬开花,果实次年一月下旬(春节前后)成熟,耐贮藏。贮藏后风味更佳,是鲜食良种,采摘后可贮藏到5~6月。 腾蛟血橙腾蛟血橙
平阳黄汤 平阳黄汤茶,属于六大茶类黄茶类中的黄小茶,是中国四大传统黄茶之一。原产于浙江平阳等地,品质以平阳北港朝阳山所产为最佳。其历史悠久,在清代因曾被列为贡品而闻名。2014年5月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4年第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名录。 朝阳早香茶基地朝阳早香茶基地
马蹄笋 马蹄笋为平阳传统名优特产,是食用笋家族中的上乘品种。其产于6~10月份,正好填补了夏秋季节鲜竹笋供应的空白。 马蹄笋马蹄笋

教育事业

平阳县昆阳镇街平阳县昆阳镇街104国道、57省道、甬台温高速公路、温福铁路贯穿平阳县境内。全县跨省市超长途客运线路72条,通达21个省、市,总长达91239千米。“九五”期间,新、改建公路152.5千米,通村简易公路1350千米,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百年商埠鳌江港是浙江省五大联运港口之一,年货物吞吐量达100多万吨,是对台贸易的重要口岸。

2021年,全年新建城市道路6.2公里,建成停车位2763个,新增优化公交班线23条,投运新能源公交车60辆,新建智能公交电子站牌6块,新建改造城市公交停靠站10个。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扩建区域干线公路21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20公里,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年末公路总里程1766.1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7.32公里。客运班车通村率、城乡客运一体化率均为100%。年末机动车保有量21.21万辆,其中汽车19.70万辆。[2]

科学技术

文化体育

平阳县职业中专平阳县职业中专

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103所,在园幼儿数2.57万人。共有小学72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专任教师3849人,招生9865人,在校学生6.29万人。共有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36所,专任教师2480人,招生数1.07万人,在校学生数3.14万人。共有普通高中10所,专任教师1280人,招生数5282人,在校学生数1.5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4%,中小学师生比例1:12.8。[2]

医疗卫生

2021年,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累计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203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75家,累计在库省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880家;挂牌成立正威(平阳)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为温州首个院士挂帅的企业研究院;全年与企业达成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等服务项目65个,举办科技成果推介等活动17场。举办平阳2021机械机电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产生6个获奖项目,列入“青科会”成果推进清单平台1个、项目7个;全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人,入选“省万人计划”、“省级引才计划”各1人,省领军型创新团队入选1支;全县省科技特派员6名、市科技特派员16名。全年专利总授权量475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51件。

人民生活

2021年,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6个,电影放映单位8个。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88.92万册(件),本年新购藏量7.98万册(件)。全年新建城市书房(百姓书屋)4家,建成开放文化驿站3家,新文化艺术中心建成投用。创作红色文艺作品275件。

2021年,年末全县体育场地面积达228.83万平方米,年度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3.58万平方米,基层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实现全覆盖。全年主办承办各类赛事活动20次,其中国家级1次、省级2次、市级4次,组队参加市级以上赛事活动30次。

社会保障

2021年,年末全县卫生机构616个,其中,医院12个,卫生院24个,个体诊所159个,医务室12个,村卫生室379个。卫生技术人员6042人,比上年末增长6.3%,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772人,注册护士2476人,分别增长5.1%、8.5%。床位数3946张,增长2.6%,其中医院3460张,增长3.0%。

生态环保

2021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326元,比上年增长1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224元,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03元,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增长9.5%。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6,较上年缩小0.01。

2021年,全县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475元,比上年增长16.3%,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4.7%。其中,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37942元、20038元,分别增长15.6%、16.7%,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14.0%、15.1%,城镇、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9.4%、34.4%。[2]

其他社会事业

2021年,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6.8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4.9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5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4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4.4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1.6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0.78万人。全县基本医疗保险户籍参保率达99.48%,户籍人口参保人数87.34万人,实现户籍人口应保尽保。

2021年,年末全县在册低保对象14128人,其中城镇826人,农村13302人。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3969对,离婚登记1164对。

旅游

2021年,全年平均降水量2489.7毫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7.60亿立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9.4%,PM2.5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41微克/立方米。全县5个省控以上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    

2021年,全年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面积10090亩。成功创建南麂镇、闹村乡和青街乡3个省级森林城镇,创成省级森林氧吧1个,省级森林人家1个。

2021年,全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7.1%,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资源化利用率达100%。

旅游概况

2021年,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2起,死亡8人。全年刑事案件立案数825件,刑事案件结案率为95.1%。[2]

主要景点

著名人物

南麂列岛风光南麂列岛风光平阳已形成融山、水、洞为一体,集史、地、文于一身的大旅游体系,新老风景名胜旅游项目缀遍境内。

有“贝藻王国”和“碧海仙山”之美誉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有以秀溪、幽洞、奇峰、石堑、银瀑、岩景为“风景六胜”、儒释道三教荟萃而著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有林木参天、碧浪排空的国家级南雁森林公园,有浙江省的精品旅游景点白云三折瀑,有古老韵味、独具艺术风格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顺溪古屋,有革命圣迹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省“一大”会址,有风光秀丽、泉水淙流的市级风景名胜区赤岩山,有书法名家刘海栗、沙孟海、林剑丹书写镌刻的品位极高的霁山碑林、中国棋王碑林,有明正德庚午年间最早石刻的位于南雁门风景区的摇动岩摩岩,有称为“傍海洞府”的西湾风景区,有香火旺盛的千年古刹百僧堂、宝兴寺和东狱观等众多景点。每年慕名来平阳的游客逾百万人。

古代名人

平阳主要景区
. 简介 景点图片
南雁荡山 南雁荡山离平阳城关32千米,总面积97.68平方千米。分东西洞、顺溪、畴溪、石城、东屿五大景区,因山顶有荡,秋雁栖之而得名。境内峰峦蟠迥,溪壑交错,岩洞密布,怒瀑飞奔,“儒、释、道”三教荟萃,文物胜迹众多,民俗风情独特。南雁自然景观以山得势,因水成景,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为主要特色,以秀溪、幽洞、奇峰、景岩、银瀑、石堑等自然风光六胜而闻名遐迩。苏渊雷撰、赵朴初书的对联曰“秋色平分南北雁,高风遥接东西林。景区山岳由浙闽边界的洞宫山山脉延伸而来,多在海拔500米以上,北部以明王峰为主峰,海拔1077米。九溪汇流,中贯溪滩,山水相映。有67峰、24洞、13潭、8瀑、9石之胜。 南雁荡山南雁荡山
南麂列岛 南麂列岛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五个海洋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距鳌江港30海里,陆域面积11.3平方千米,拥有大小岛屿23个,似一盘明珠镶嵌于万顷碧波之中。南麂列岛拥有各类景观180多处,充满了自然的天韵和神话般的魅力,具有独特的海岛风味和地方色彩。景观以大沙岙金沙碧海、奇峰异石、天然壁画、海岛平原、天然草坪、大擂水仙最为著名。南麂还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练兵场,至今留有摩崖题刻等遗迹多处。
顺溪民居 顺溪陈氏民居多为古老建筑,始迁祖名陈育球,明陈嘉询祖屋平面建筑形似东字,以中心纵轴为主体,横轴为副,依次建有门台、前厅、中厅和后厅,两边横厢均有走马楼,横厢后边又有廊厢别院。每厅9开间,厅间为宽敞开井。建筑群以回环廊道分隔为六个庭院,彼此形似独立,却又毗连沟通。门台为长条粗石砌成,悬山顶,铺圆筒瓦,门台前两旁竖立旗杆石。大厅悬有古匾,房子为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门窗雕镂精致,形象生动。柱子粗壮,础为方形青石,排列有序。 故平阳民间长期流传“青街毛竹、顺溪大屋”民谚。1997年列为浙江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顺溪陈氏民居顺溪陈氏民居
革命遗迹 平阳县是老革命根据地,山门、凤卧一带素有“浙江延安”之称。现存革命遗迹众多,形成了以红军革命史迹、闽浙边根据地史迹、中共浙江省一大史迹、烈士纪念史迹和粟裕大将骨灰敬撒处等五大板块为主的革命圣迹景观群。2005年2月6日,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十三个部委正式发文,将温州市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列入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平阳革命遗迹平阳革命遗迹

近代名人

平阳主要景区
. 简介 景点图片
南雁荡山 南雁荡山离平阳城关32千米,总面积97.68平方千米。分东西洞、顺溪、畴溪、石城、东屿五大景区,因山顶有荡,秋雁栖之而得名。境内峰峦蟠迥,溪壑交错,岩洞密布,怒瀑飞奔,“儒、释、道”三教荟萃,文物胜迹众多,民俗风情独特。南雁自然景观以山得势,因水成景,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为主要特色,以秀溪、幽洞、奇峰、景岩、银瀑、石堑等自然风光六胜而闻名遐迩。苏渊雷撰、赵朴初书的对联曰“秋色平分南北雁,高风遥接东西林。景区山岳由浙闽边界的洞宫山山脉延伸而来,多在海拔500米以上,北部以明王峰为主峰,海拔1077米。九溪汇流,中贯溪滩,山水相映。有67峰、24洞、13潭、8瀑、9石之胜。 南雁荡山南雁荡山
南麂列岛 南麂列岛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五个海洋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距鳌江港30海里,陆域面积11.3平方千米,拥有大小岛屿23个,似一盘明珠镶嵌于万顷碧波之中。南麂列岛拥有各类景观180多处,充满了自然的天韵和神话般的魅力,具有独特的海岛风味和地方色彩。景观以大沙岙金沙碧海、奇峰异石、天然壁画、海岛平原、天然草坪、大擂水仙最为著名。南麂还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练兵场,至今留有摩崖题刻等遗迹多处。
顺溪民居 顺溪陈氏民居多为古老建筑,始迁祖名陈育球,明陈嘉询祖屋平面建筑形似东字,以中心纵轴为主体,横轴为副,依次建有门台、前厅、中厅和后厅,两边横厢均有走马楼,横厢后边又有廊厢别院。每厅9开间,厅间为宽敞开井。建筑群以回环廊道分隔为六个庭院,彼此形似独立,却又毗连沟通。门台为长条粗石砌成,悬山顶,铺圆筒瓦,门台前两旁竖立旗杆石。大厅悬有古匾,房子为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门窗雕镂精致,形象生动。柱子粗壮,础为方形青石,排列有序。 故平阳民间长期流传“青街毛竹、顺溪大屋”民谚。1997年列为浙江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顺溪陈氏民居顺溪陈氏民居
革命遗迹 平阳县是老革命根据地,山门、凤卧一带素有“浙江延安”之称。现存革命遗迹众多,形成了以红军革命史迹、闽浙边根据地史迹、中共浙江省一大史迹、烈士纪念史迹和粟裕大将骨灰敬撒处等五大板块为主的革命圣迹景观群。2005年2月6日,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十三个部委正式发文,将温州市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列入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平阳革命遗迹平阳革命遗迹

现代名人

荣誉

愿齐,五代宋初高僧,南雁荡山开山鼻祖。

宋之才(1090~1166),万全人。宋代使金外交家。徽宗朝进士,曾任国子司业。卒谥文简。

陈经邦、陈经正,鹤溪人。兄弟二人均为程门之高足,宋代理学家,洛学平阳学统发端者,开永嘉学派之先声。

萧振,萧江人。南宋高宗朝名臣。曾被推崇为太学“三贤”之首。《宋史》有传。

蔡必胜(1139~1203),昆阳人。南宋乾道二年武科状元。叶适称其为“一代名臣”,人称“武举绝伦”。

徐 谊(1144~1208),昆阳人。永嘉学派代表人物。于永嘉学派别学为一家,形成平阳学派。

上官鼎(1179~1234),官家垟(今苍南钱库)人,宋宁宗庆元五年进士、官至两广节度使、礼部尚书。

朱 熠(1192~1269),水头人。官至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是平阳历朝任职最高的官员。

朱元升(?~1275),水头人(一说桂阳军平阳~~今湖南桂阳人)。著十卷《三易备遗》,对当时的经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林景熙(1242~1310),腾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是温州二千年历史中成就最高的诗人。

黄公望(1269~?),寓居浙西,晚年回平阳。元代著名山水画家,与吴镇、王蒙、倪瓒合称“元季四大家”。

史伯璇(1299~1354),钱仓人。元代儒学名家。被誉称“东海大儒”。精思善学,很多方面都达到“博涉能通”。

张南英(1702~?),昆阳人。清代进士。致仕后全力编修《平阳县志》(俗称乾隆志)。

张綦毋(生卒年待考),昆阳人。张南英之子。清代诗人。所作古近体诗气魄雄伟,在当时温州地区诗人中无可与之比肩。[13]

词条图册

陈少文(1857~1934),顺溪人。著名实业家、慈善事业家。开发南雁,析产捐金倡建会文书院,被誉为“南雁主人”。

宋 恕(1862~1910),万全人。近代启蒙思想家,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陈黻宸、陈虬并称“东瓯三杰”。

刘绍宽(1867~1942),白沙(今属苍南)人,后移居昆阳。近代浙南地区杰出教育家和著名学者、一代经学大师。

王理孚(1876~1950),鳌江人。开垦南麂第一人,自称“海外虬髯”。曾协助编纂《平阳县志》。

黄溯初(1883~1945),万全人。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先后创办瓯海医院、温州师范学校,被追认为温州大学创办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