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塘乡

四塘乡

人口 4.2万人
车牌代码 桂C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
地理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中部
火车站 横山站
下辖地区 15个村委、111个自然村
中文名称 四塘镇
电话区号 0773
面积 148.5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乡情概况

乡情简述

四塘乡图册四塘乡图册(3)塘镇辖15个 村委,111个 自然村,4.2万人口,有水田5.6万亩,旱地面积6800多亩。镇内

资源丰富,盛产 大米、 花生、 甘蔗、 马蹄、 豆腐乳、南方优质 梨等农副产品。特别是马蹄、豆腐乳。矿产有白云矿、 硫铁矿等。 2006年 农业总产值2.14亿元, 工业总产值2.45亿元,四塘工业园区已有投资50万元以上企业25家。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3500多元。

四塘镇社会稳定,市场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建成区、市、县三级文明村l个,县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村1个,县级文明村、街道、单位9个。

种植历史

四塘镇是 临桂区产粮大乡之一,粮食生产是主导产业;全乡有水田面积5.6万亩,年产粮2万吨以上,其中优质稻比例达70%以上,每年向市场提供粮食近万吨;近年在农业综合开发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重点抓了四塘马蹄和南方优质梨的生产。 四塘马蹄的种植源于唐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所产水果型马蹄个大、皮薄、清渣而清甜,明清时期曾为贡品,如今享誉海内外,有“四塘马蹄销国外”之说;2000年被评为“桂林市首批名、特、优农产品”,每年的种植面积在4000亩以上,年产量6000吨;2001年发展到了6500亩,其中新增了1500亩加工型马蹄;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水果种植,现种有南方优质梨近2000亩,计划在今后两年内发展到5000亩,成为桂林市南方优质梨生产基地;红皮果蔗和西瓜的生产发展较快,每年可向市场提供红皮果蔗 9000吨,西瓜 5000吨以上。

特色产业

代表农产品

四塘镇盛产大米、马蹄、 西瓜、 果蔗、 大豆、花生、南方优质梨、豆腐乳等农副产品,其中马蹄、豆腐乳为传统名优产品,四塘马蹄以个大、皮薄、清甜、消渣而享誉三百多年,明清时期曾为 贡品,2000年被讦为“桂林市首批名、特、优农产品”,现四塘镇已成为区内闻名的“马蹄之乡”;横山豆腐乳产自清代名臣陈宏谋故里—横山村,其味香、醇绵、辣、细腻品质上乘,是桂林“三宝”之一,也是桂林豆腐乳最早发源地。 陈氏宗祠、一品峰(狮山洞)、陈氏古墓等清代名臣陈宏谋故里旅游景点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到此观光旅游,为横山豆腐乳带来供不应求的商机,远销国内外市场;南 方优质梨果型美观,皮呈金黄色,肉质细嫩、脆、味香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桂林市优质名牌水果,该乡也成为临桂区最大的南方优质梨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丰富,有 方解石、白云矿、硫铁矿、石灰石等。

四塘乡境内有四塘圩、太平圩、界牌圩三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以交易大米、果蔬产品、畜牧水产品为主,百货、日杂商品为辅,有四岩路、四会路相连,交通便利;四塘圩大米交易市场的兴建,将极大地促进四塘市场的繁荣;出台优惠政策,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相继引进了临桂选冶厂、临桂助剂厂、桂丰医疗器械公司临桂分厂等企业,其中桂丰医疗器械公司临桂分厂的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目前全乡有企业384家。境内陈宏谋故里——横山村一带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亟待开发,供世人景仰。东部、西部尚有数万亩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草坪、森林、湖泊(水库)可供开发,热忱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到四塘投资开发。

经济发展

四塘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观念,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这一目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仅南方优质梨就达5000亩;大力推广高产、优质 杂交水稻品种,推广面积达到90%以上,在公路沿线建立5000亩高产、优质、高效示 范片,建有2000亩富硒抗癌优质稻生产基地,并向优质稻无公害生产基地迈进;以“万亩马蹄”基地建设为依托,大力推广马蹄优质化栽培技术,以优质马蹄种更换原退化品种,引进马蹄组培苗及外地良种,改良马蹄品种;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养殖,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建立了二元杂母猪、肉猪3000多头,良种猪基地及5万羽樱桃谷种子鸭养殖基地、30万羽温氏鸡,引进尼里拉菲牛、摩拉牛,放良水牛品种,水奶牛养殖现已初具规模。

四塘乡境内有四塘圩、太平圩、界牌圩三个农产品 交易市场,以交易大米、果蔬产品、畜牧水产品为主, 百货、日杂商品为辅,有四岩路、四会路相连,交通便利;四塘圩大米交易市场的兴建,将极大地促进四塘市场的繁荣;出台优惠政策,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壮大,相继引进了桂林市宏达衣架配件厂、四塘横山四方井腐乳厂、新桂工具厂、江宏砖厂、桂星砖厂、临桂选冶厂、临桂白云矿厂、桂福山水木业公司等数十家企业。据统计,2002年四塘镇农业生产总值16900万元,工业总产值3550万元,财政收入22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105元。

旅游景观

旅游特色

桂林市临桂区四塘镇一些独具乡村特色的景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布在各个自然村的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樟就是一道奇特的风景。横山村古樟群位于清代名丞陈宏谋、三元及第陈继昌故里的横山村一晶峰山下。30年前,横山村古樟群共有7棵,最大的直径3米,最小 的也有1米多,它们分布的位置很讲究,恰似“ 北斗七星”造型。可惜有两棵分别在1977年与1994年遭雷击起火烧毁。现今存活的5棵,枝繁叶茂,非常健壮。其中一棵据传为 陈宏谋出生时家人为其所种,距今300多年,最为健美,树形圆似绿伞,树干需5人合抱才能围住。但凡到横山村参观陈宏谋故居的游客,都会到古樟群下感受名丞古樟的气韵,亲手触摸这些古樟沾点状元运。

塘北村是临桂区第一个“三级文明村”(自治区、桂林市以及临桂区)。该村民间艺术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活跃,“塘北牌灯”蛮有名气,塘北人对傩舞、 彩调、 武术、 唢呐、 舞狮、 舞龙灯也是样样精通。村民就是在这棵500年古樟下排练各种民间艺术节目,古樟就是最忠实的观众。据林业专家估计,隆家古樟树龄有千年之长,是四塘乡乃至临桂县范围内最大的一株。大樟树枝繁叶茂,树冠直径达40米,树干需10人才能合抱。隆家古樟曾几经劫难,1913年至1929年,隆家村人就为保护大樟树进行了三次诉讼,三告三赢。1958年大炼钢铁,自信大队的干部派人来砍树,村子里的老人组成了护树队,死死抱住大樟树,不许砍,才保住了樟树。

境内的横山村是清代名臣陈宏谋的故里,保存有陈氏宗祠等大批文物,有“一门九进士,父子三翰林”的田心村自然风光秀丽,还有寺湖、相思江等水域可供开发。

文化氛围

四塘乡是临桂区有名的名人故里和文化之乡,山歌对唱有着很久的历史,为了继承和发扬山歌这一民间文艺,以宣传《实施纲要》为契机,率先在临桂县采用 山歌这种人们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宣讲党纪法规。由广西山歌王秦国明成立的山歌艺术馆演唱队自发利用节假日 ,农闲时间排练,在圩日和村庄摆上山歌擂台先后演唱了《十唱党员先进性》和《〈实施纲要〉问答歌》,其中《十唱党员先进性》为10首山歌,由演唱队集体表演。在乡村已演出15场(次),观众1200人(次);《〈实施纲要〉问答歌》为40首,男女问答对唱山歌,已演出10场(次),观众1000人(次)。这些山歌深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欢迎,达到了以点带面,把四塘乡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纲要》活动引向深入。

行政区划

四塘镇辖 新村村、界牌村、大湾村、土桥村、李家村、四塘村、大约村、腊村村、横山村、刘村村、江西村、 太平村、自信村、面村村、岩口村15个村委会,111个自然村。

政府领导

王 谦(乡党委书记):主持乡党委全面工作。主管招商引资、乡镇企业、项目用地、城镇建设、党建、组织、人事、机关效能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社会维稳、人民武装工作,联系大湾村委。

于荣升(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主持乡人民政府全面工作。主管招商引资、财税、计生、农业、新农村建设、社会维稳工作。联系太平村委。

李 明(乡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主持乡人大主席团全面工作。主管政法、综治、禁毒、铁路护路、信访、土地、村建、城乡清洁工程、城管、工会、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联系新村村委。

张莉彬(乡党委挂职副书记):分管共青团、妇联、教育、医疗卫生、文明卫生村创建工作。

王志政(乡党委挂职副书记、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长):负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及新闻宣传、城乡风貌和村庄道路硬化、农村“一事一议”工作。联系四塘村委。

唐玉斌(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负责纪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分管机关效能建设、招商引资、乡镇企业、旅游、安全生产、环保、统计、交通安全、农机、企业工会、财税工作。联系面村、岩口村委。

韦峥岳(乡党委委员):分管党群、政协、统战、组织、人事、老干、机关工会工作。协管机关效能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办公室的信息保密工作。联系刘村村委。

易连锡(乡党委委员):分管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共青团、妇联、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卫生、广播电视、文化、体育、文明卫生村创建、乡政府大院内及党政办的后勤保障工作。联系界牌村委。

杜国永(乡党委委员、副乡长):负责农业、林业、水利、科技、农业统计、扶贫、经管、能源建设工作。联系腊村村委。

梁祖华(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分管民政、劳动保障、交通道路、桥梁的日常管护。协管信访工作。联系李家村委。

骆安业(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负责民兵武装工作。分管消防(包括护林防火)。联系江西村委。

朱小文(乡人大副主席):负责人大工作。分管村镇建设、城管、城乡清洁工程。联系土地工作。协管新农村建设工作。挂湘桂线复线征地拆迁项目。联系自信村委。

毛承群(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分管计生。协管城乡清洁工程。联系横山村委。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