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师道

吴师道

出生地 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本名 吴师道
去世时间 1344
目录导航

简介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少与许谦同师金履祥,与柳贯、吴莱、许谦往来密切。又与黄溍、柳贯、吴莱等往来倡和。

履历

  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调宁国录事。适逢大旱,礼劝富户输捐助购米3700石平价出售,又用官储及赃罚钱银38400余锭赈济灾民,使30万人赖以存活,百姓颂德。至元初年任建德县尹,强制豪民退出学田700亩。又建德素少茶,而榷税尤重,经其一再上言,茶税得以减轻。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曾采兰溪历代人物言行可为后世取法者,撰《敬乡录》。又采金华一郡人物言行撰《敬乡后录》。

著作

  著作有《战国策校注》、《礼部集》二十卷及附录一卷、《易杂说》二卷、《书杂说》六卷、《诗杂说》二卷、《春秋胡氏传附辨》十二卷以及《兰溪山房类稿》等,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集基本信息

  作 者: (元)吴师道 编  出 版 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ISBN: 9787807027447  出版时间: 2008-12-01  版 次: 1  页 数: 516  装 帧: 平装  开 本: 大32开  所属分类: 图书>文学>诗歌词曲

内容简介

  吴师道是元代婺州地区的着名学者,在表彰北山朱学和重视史学与乡邦文献两方面继承了金华学术的优秀传统。《吴师道集》汇集吴氏一生创作的诗文,是其人生交游、思想学术与文学成就的真实总结。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江浙行省婺州路兰溪州人(今属浙江)。吴氏并非世代簪缨。高祖吴杞、曾祖吴辉都潜美不耀。至祖父吴儒宗始习举子业,宋季补国子学,入元,以纲纪乡学为务。伯父吴辛亦为宋国子待补生,元元贞、大德间曾任金华、仙居教谕。师道生父吴臬“隐约终身,务培植阴德而已”,并不是读书人。然师道幼而颖异,祖父儒宗对其锺爱有加,“脱襁褓,卧起饮食挟与俱。能言,口授以书,喜其可教。少长,课以诗赋,兼讲经义”。并命师道过继伯父吴辛为後,以继承吴氏文脉。师道亦每念遣训,为之感激刻励,问学疾力,不督而勤。师道始学,主要源出家学。然而吴氏家族并无深厚的儒学积淀,儒宗虽博通群经,所传习仍只诗赋、经义,以应对科考而已。这也初步为师道奠定了善记笕、工词章的为学基础。

图书目录

   吴正传先生文集序  第一卷  赋  吊 鸱夷子赋  忆知赋  望 峄山赋  云卧八极赋  怀 别赋   四言诗  至治 四御史诗成宪甫廉使征赋  滋溪书堂诗  辞  山中人二章赠方寿甫并寄尊翁存雅   病假自秋徂冬因读诗及楚辞后语集成杂言   南宁军 载酒堂祠神 乐章  揆初堂词  鹤野词   春风亭词   怀仙辞   白云词  第二卷   五言古诗   秋怀二首  和 李坦之二首   老翁行  寄张子长  李坦之以所和 张仲实秋夜怀旧诗见寄就韵答之  秋怀  冬无雪  和张子长见寄二首   李龙眠 莲社图  归妇行  畏暑  浩然观分韵得浩字  和黄 晋卿效古五首   上巳日水西纪游  梦先大父有感  题东吴 谢氏春草池塘  清明哭  送人贡秔米之京  和 张同父 感兴五首   金华观分韵得琴字   溪山仙馆图   合欢木  泛光湖阻风  追和黄晋卿北山纪游八首  休日雨  九日登响山奉呈同游者   庐山纪游赠黄伯庸  望 九华山  鲁港  十二月二十二日宿 七里寺书壁   四月二十六日 即事   蔷薇花诗   百丈山图为辉东阳赋  第三卷  五言古诗  第四卷   七言古诗  第五卷   七言古诗  第六卷   律诗五言八句  第七卷  律诗五言八句  第八卷  律诗 七言八句   五言绝句   六言绝句  第九卷 律诗 七言绝句  第十卷  杂著  第十一卷  书  表  箴  铭  赞  颂  第十二卷  记  第十三卷  记  第十四卷  序  第十五卷  序  第十六卷  题跋  第十七卷  题跋  第十八卷  题跋  第十九卷  策问  第二十卷  文移   祭文  事述  集外文  附录  后人题跋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