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

河间

人口 88.2万(2015年)
中文名 河间市
外文名 HejianCity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荣誉 入选“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榜单,排名49位
下辖地区 7个镇、13个乡
方言 河间话
市委书记 王丙林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著名景点 河间府衙、毛公墓、露德庄教堂、大型园林式水上公园、光明戏院
市长 王刚
荣誉记录 河北省工艺玻璃产业名市
电话区号 0317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河间河间(3)河间(汉语拼音:hé jiān)历史悠久,始于东周,距今有2700年历史。历代在此设郡、立国、建州、置府,是京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地,素有“京南第一府”的美誉。[13]

三皇五帝时颛顼创制九州,河间本属 高阳国。

夏商周时,河间又属 冀州。

春秋属燕国之域,战国时期分属燕、赵二国。

秦属巨鹿郡。秦始皇废封建为郡县,沿袭春秋战国旧县名置 武垣县,这就是河间县的前身。

隋炀帝大业初,以武垣县境介于沙(子牙河)唐(古寇水)两河之间,才把武垣县改为河间县。

西 汉文帝至武帝400余年间,4次建河间国,其间时国时郡。隋至唐属河间郡或瀛州。

五代时瀛州归契丹辖。宋置高阳关路安抚使。大观二年(1108年)罢瀛州改府,河间属之。元改府为路,仍领河间。明去路存府,河间属京师 河间府辖。

抗日战争时期伪政府和抗日民主政府并存,伪县政府先后属伪河北省津海道尹公署、渤海道尹公暑、河间县抗日民主政府于1938年2月建立,先后属冀中区一、三、九、八公署。

建国后河间属河北省沧县专区。

1958年改隶天津专区,后又改隶天津市。

1961年5月津、沧分后,称沧州专员公署,河间属之。

1990年10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河间撤县设市,由沧州地区代管。

1992年沧州地市合并,河间市由沧州市代管。

2021年4月7日,民政部关于同意将河间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14]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河间市下辖2个街道、11个镇、7个乡(其中包括1个回族乡)、1个经济开发区。[15]

区划详情

2个街道:瀛州路街道、城垣西路街道。

11个镇:米各庄镇、景和镇、卧佛堂镇、束城镇、留古寺镇、沙河桥镇、诗经村镇、尊祖庄镇、兴村镇、行别营镇、故仙镇。

7个乡:黎民居乡、沙洼乡、西九吉乡、北石槽乡、时村乡、龙华店乡、果子洼回族乡(民族乡)。

1个经济开发区:河北河间经济开发区。[15]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河间河间位于冀中平原腹地,属沧州市管辖。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居京(北京)、津(天津)、石(石家庄)三角中心,环渤海经济区,距北京189公里,距天津183公里,距石家庄176公里。东与沧县、青县接壤,北与大城县、任丘市交界,西与肃宁县、高阳县相邻,南与献县相连。

气候环境

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4℃,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4.6℃,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7℃。年平均降水量为561毫米,平均风速2.6米/秒。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697小时,太阳辐射平均年总量为127.608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无霜期平均187天。[16]

地形地貌

河间市地处华北平原,地处冀中腹地,地势自西南向东北渐低,平均海拔8.9米。[16] 子牙河、子牙新河、古洋河从西南流入。

地质特征

河间市位于冀中坳陷中部,大套地层分为两套,即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海相碳酸岩地层与河流相沙泥岩地层。该套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在河间市断层发育,走向以北东向为主,最大断距约4000米。

自然资源

矿物资源

截至2009年,河间市境内资源丰富,地表水和地下水总储量13266.4万立方米,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日产原油800吨,天然气10000立方米。

河间市地热资料非常丰富,北起卧佛堂,南至西九吉,西北至郭家村,约360平方千米都有地热显示,地热储量120亿吨。

土地资源

2000年,河间市耕地面积1399504.6亩,占总面积的70.56%;园地69213亩,占总面积的3.49%;林地68122.3亩,占总面积的3.43%;居民及工矿用地277157.1亩,占总面积的13.97%;交通用地48162.9亩。占总面积的4.72%;未利用土地27780.9亩,占总面积的1.4%。

水资源

河间市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总储量为13266.4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包括地表产径流水、外来拦蓄水,主要指自然降水。河间市年平均降水量为567.8毫米,降水总城为7.54亿立方米。径流主要发生在每年7—9月份,年平均径流深41.6毫米,径流量5534.8万立方米。河间市过境水资源总量为2844.6万立方米,平均每年355.6万立方米。境内有3亩以上坑塘688个,蓄水深1一3米。蓄水能力514.7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水面积为830.5平方公里,占总商积的62.4%。地下水主要靠降水入渗和灌溉回归补给,全县潜水蒸发量年平均为1766.1万立方米,年入渗补给世平均为8645.8万立方米。实际浅层地下水调节储量(包括灌溉回归496.3万立方米)。全市为4869.6万立方米。

人口

截至2015年底,河间市总人口88.2万人,常住户数23.1万户;乡村人口71.7万人,乡村总户数19.3万户。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30个少数民族。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王丙林
市委副书记 王刚、张春浩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长 王刚
副市长 赵建涛、赵玉增、孙超、孙珊、李宪、郭建友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薛德培
副主任 刘俊昶、岳彦普、蔡晨、孙莉莉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贾浩杰
副主席 马立春、宋增发、李万桥、王宏

参考资料来源:[17][18][19]

经济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王丙林
市委副书记 王刚、张春浩

综述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长 王刚
副市长 赵建涛、赵玉增、孙超、孙珊、李宪、郭建友

第一产业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薛德培
副主任 刘俊昶、岳彦普、蔡晨、孙莉莉

第二产业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贾浩杰
副主席 马立春、宋增发、李万桥、王宏

第三产业

文化

2016年,河间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7.2亿元,增长8.2%;规上工业增加值84.98亿元,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224.8亿元,增长1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9亿元,增长10.6%;全部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57亿元、11.19亿元,分别增长13.1%、4.3%,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2016年,河间市地区生产总值是2011年的1.42倍,年均增长7.3%;规上工业增加值是2011年的1.73倍,年均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是2011年的2.28倍,年均增长17.9%;全部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2011年的1.8倍、2倍,年均分别增长12%、14.7%。 

2017年1-11月份,支撑GDP核算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和城乡社区支出等八项支出完成269254万元,同比增长13.1%。

地方文化

河间是传统的粮棉主产区。产业化步伐加快,已形成棉花、畜禽、蔬菜、果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96个,龙头企业达到60家,国欣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拥有“国欣”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欣”牌棉种。

2016年,河间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3.8万亩,农业产业化经营率由47.4%提高到67%。发放农机购置补贴1080万元,推广“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2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7000亩,实施农机深松9万亩,维修改造农村病险桥梁50座。新增土地流转6.99万亩、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市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规模苗圃达到9966亩,新增油用牡丹7000亩。2016年,河间市秋冬播面积436904.6亩;单产454公斤/亩;总产198534吨。 

2017年1-8月份,河间市限上企业肉禽蛋类市场零售额零售额518万元,同比下降16.8%。其中,8月份下降44.5%。

驴肉火烧文化节

2011年,集中开工的20个重点项目涉及电线电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通讯器材等7个行业,总投资达87亿元,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预计可吸纳就业人员近8000人。其中投资超10亿元项目两个,分别是总投资13.5亿元的中糠公司糠醛糠醇项目和总投资14亿元的江苏润恒物流现代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

2012年,8个产业聚集区龙头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仅电线电缆、保温材料、汽车配件和精细化工4个产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就分别完成34.1亿元、24.3亿元、12.7亿元和10.6亿元,共上交税金8255万元,同比增长15%。上半年,总投资439.7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入统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

2017年1-10月,河间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76.08亿元,同比增长6.5%;主营业务成本完成339.84亿元,同比增长6.8%;利润完成29.22亿元,同比增长5.4%。1-8月份,河间市规上工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完成36.9亿元,同比增长9.6%,高于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0.8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完成战略性新兴工业总产值0.2亿元,同比增长13.3%;重工业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36.7亿元,同比增长9.6%。 

2017年1-10月,河间市入统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69372万元,同比增长5.8%。

地方特产

2017年1-8月份,河间市汽车类零售额为29883.5万元,同比增长40.9%。其中,7、8月份汽车销售尤为旺盛,同比增速分别为66.4%、40.6%。1-8月份,河间市限额以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107107.9万元,同比增长15.3%。按地域划分:城镇零售额完成106710.6万元,同比增速15.7%;乡村零售额完成397.3万元,同比下降42.7%。按消费形态划分:餐费收入2363.9万元,同比增速10%;商品零售额104744万元,同比增速15.4%。  

2017年1-7月份,河间市房地产完成投资78673万元,同比增长3.98%。按构成分,建筑工程51992万元,同比下降9.00%;安装工程5527万元,同比下降48.77%;设备工器具购置293万元,去年同期为0;其他费用20861万元,同比下降169.60%,其中,土地购置费16555万元,同比增长134.29%。1-11月河间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4.2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项目投资完成215.8亿元,同比增长6.9%;房地产投资完成8.4亿元,同比减少3.6%。 

2017年,河间市截止11月份第三产业共完成投资24.6亿元,同比增长53.2%,快于全市投资增速46.7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总量的10.97%,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3个百分点。1-10月份,河间市营利性服务业和道路运输业营业收入平稳增长。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532.7万元,同比增长6.2%。道路运输业实现营业收入3181.1万元,同比增长10.84%。 

至2017年10月末,河间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为3488446万元,比年初增加239584万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307314万元,比年初增加287806万元。

社会

科学技术

2006年,河北省河间市申报的“河间歌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21。

2016年,河间市完成河间府署复建和光明戏院修缮,诗经博物馆建成开放,建设了沧州首家廉政教育基地和首家廉政文化主题公园。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站点、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举办第三届“中国·河间西河大鼓书会”,获评省首个“曲艺之乡”,河间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六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光明戏院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连续获评“全国文化先进县”。

教育事业

2018年4月28日,“盛世天香•出彩河间——中国(河间)首届文化旅游季暨第二届驴肉火烧文化节”在河间市举办。本次文化旅游节活动由中国饭店协会、河间市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河间市驴肉火烧产业协会、河间市餐饮行业协会承办,驴肉火烧文化节将持续三天。[20]

文化事业

农副产品

金丝小枣:枣树有"木本粮食"、"铁杆庄稼"之美称。金丝小枣的特点是皮薄、肉厚、核小、味甘甜,含糖量高达65%以上,因将其掰开有糖丝相连,故得名"金丝小枣" 。

鸭梨:河间是驰名中外的"鸭梨之乡",全市鸭梨种植面积25万亩,年产鸭梨40万吨。鸭梨果型独特,皮薄汁丰,甜脆爽心,具有清咳祛噪、润肺滋肾、明目怡神的功效。

风味小吃

河间是火烧驴肉的故乡,河间火烧驴肉发源于河间市米各庄镇田行石村。从那个并不为人熟知的村落,走出河间河间了很多知名的火烧驴肉老店,而米各庄及其周边的配件市场的繁荣为他们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经济条件,很多赶集卖配件的人都是在集市上吃火烧驴肉。从这时开始,火烧驴肉开始逐步成为河间名吃。

医疗卫生

基础设施

2016年,河间市科技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56.5%,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44家,列沧州第二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28件。

社会保障

截至2015年底,河间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35所,其中幼儿园208所,小学160所,农村教学点36个,初中32所(民办1所),普通高中3所,职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电大站及特教学校各1所。在校生141023人,其中在园幼儿34122人,小学生74339人,初中生24140人,高中生8322人,特教生100人。全市有教职工6498人,其中专任教师6327人;幼儿园专任教师391人,小学专任教师3386人,初中专任教师1685人,高中专任教师583人,职教专任教师264人,特教专任教师18人。

环境保护

市内建有文化馆1座,影剧院3座,文物保管所1座。书画、音乐、舞蹈盛行,民间戏剧社和大鼓队较为普遍。河间是著名曲种西河大鼓发源地,形成几个派别门类,河间是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诗词之乡。全市学校体育设施完备,在市区东部有现代化体育场一座,建有全民健身设施和大型广场,形成完备的社会体育网络。河间市为“河北省体育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

旅游

截至2015年底,河间市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482张,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数1911人。

2016年,河间市新医院建成投入使用,新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2所,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5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市医院三期启动建设,沧州中心医院河间市分院有序推进,560个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

旅游概况

2016年,河间市高标准完成城乡总体规划、7个专项规划、11个乡镇规划编制,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0.9平方公里。市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翻修道路13条、14.5公里,道路里程增加到90.6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8.4平方米。铺设供水管网24公里、排水管网74公里,建成自来水厂1座,供水普及率和水质合格率达到100%。投入市场住房面积302万平方米,完成3800多户、85.5万平方米的拆迁改造。建成占地108.38公顷的瀛州公园,全市公园游园达到23个,建成1440公顷的环城林带,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04平方米。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修建农村公路340公里。高标准完成417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厂16座,解决了4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改建农村病险桥梁75座。建成新农村电气化村447个,架设电力线路1010公里。

主要景点

2016年,河间市转移农村劳动力3.8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92万人,公开招聘186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1年的1.62倍、1.6倍,年均分别增长10.1%、9.86%,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到284.84亿元,是2011年的1.98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68%,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6.69%。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72%、94%,五保分散和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年人均4500元、5000元。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410个,改造农村危房1650套,建成保障性住房3232套,人均住房34.1平方米,增加17.4平方米。对全市11128户、21725名贫困人口做到帮扶全覆盖。

著名人物

2018年9月,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2018年7月份全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排名情况进行通报,对月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变化幅度或PM2.5平均浓度值同比不降反升累计3次的河间市主要负责人进行公开约谈。[21]

荣誉

荣誉记录

诗经村有毛苌讲授“诗经”遗址和冯国璋将军府,半截河村有冯国璋墓,西九吉乡有刘完素庙及墓地,大渔庄有清御史左敬祖墓,市区有清真寺两座、光明戏院1座、宋哲元教场遗址,境内有屯庄白求恩大夫战地手术纪念馆、“齐会战役”贺龙元帅指挥所旧址,黑马庄“解放石家庄”、“青沧战役”朱德司令指挥部所旧址。

城市排名

毛公墓毛公墓毛公墓:毛公墓又名毛公垒,位于河间市三十里铺村北,为汉代博士毛苌墓冢。河间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重建。现为沧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明戏院:光明戏院位于河间城内红牌楼街,光明戏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冯国璋故居及墓葬:冯国璋故居及墓葬位于河间北10公里西诗经村东,是民国大总统冯国璋故居。2007年春,河间市人民政府重修冯国璋国葬墓。

左敬祖墓:左敬祖(明末-清初),字虔孙,河间大渔庄人。祖父左圭,父亲左鹏程,都以孝义著称。

河间府衙:据记载,府衙、县衙同在一地,规模宏大,远近闻名。为河间历史大文化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河间河间另据河间城内老文化人张德山生前回忆说:旧府衙坐北朝南,门前设高大照壁(影壁),照壁两侧建有辕门。辕门外有直通东西大街的甬路,临街有座高大的“木牌坊”。坊额横匾上刻有“燕赵雄风”四个大字(后人添上去的)。

甬道北上坡,有石阶五级,上级建有殿堂,名曰大堂,原为府官审理案件之所。凡大堂审理的一般民事案件,允许民众旁听,以显“清官大老爷明断”。大堂正中悬有匾额,上书:“保嫠堂”,为明朝严嵩所书。大堂两侧有厢房,为府官休息更衣之所。大堂前立有“戒石亭”,碑石铭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此本蜀主孟昶所作。宋太宗摘其四句,令天下郡县都刻之,置放衙内。

大堂后为穿堂是二堂,一些机密案件在此审理,不准民众旁听,二堂后室是内宅,为知府(或称太守)眷属居住的地方。

理刑厅,掌理刑法之官员的办公室。理刑厅石碑保存河间市文体局院内。 1937年,因府衙年久失修,再加上人为破坏,到日本占领河间时,几成废墟,千年河间府衙就此湮灭。

词条图册

1、 毛亨(生卒年不详),西汉河间人,学者,著有《毛诗诂训传》30卷(简称《毛诗》),古文诗学“毛诗学”的开创者,世人称为“大毛公”,并以“诗学”传毛苌。

2、 毛苌(一作长),毛亨从子,为古文诗学“毛诗学”的传授者,曾任西汉献王博士,又称“小毛公”。

3、邢昕(538年)北朝北魏河间人,字子明。著有《邢昕集》。

4、刘德(公元前130),字路叔,汉景帝之子,武帝刘彻的异母兄卒后被追谥为“献王”。

5、 张衡(公元78—139),字平子,南阳人,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永和初任河间相作,《四愁诗》等,今传有《张河间集》。

6、 纪昀(公元1724—1805),字晓岚,号春帆,又号观弈道人,河间府(今沧县崔尔庄)人,世称“纪河间”。官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著《阅微草堂笔记》等,有《纪文达公遣集》存世。

7、 刘长卿(公元709—786),字文房,河间人。有《刘随州诗集》。

8、 刘完素(约公元1110—1200),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间刘守人,世称“刘河间”。金代医学家,温病学派奠基人,撰有《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等十余部著作。

河间河间9、冯国璋(公元1859—1919)字华甫,河间人,北洋军阀主要将领。1916年10月国会选举为中华民国副总统,后代理大总统

10、郭风惠(公元1898—1973)又名贵瑄字麾霆,号堞庐,河间人,著有《郭风惠书画集》等。

11、钩弋夫人(前?—前87年),姓赵,汉武帝东巡狩过河间,被选入宫,因居“钩弋宫”号曰“钩弋夫人”。

12、展子虔(约公元550—604),隋代杰出画家。后人称他为“唐画之祖”。

13、张郃(?-231),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14、左敬祖(?—?),字虔孙。清顺治六年(1649年)举会试第一,官翰林。后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著《四书抄训》等。

15、马礼堂(1903——1989)原名马步周,河北省河间市马户生村人。生前为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名誉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研究会第一届委员、中山健身会导师、湖南马王堆气功学院顾问兼教授、北京大学气功武术协会名誉会长、养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并兼任陕西、吉林、河南等十三个省市气功顾问。1989年5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16、刘流(1914-1977)河间市尊祖庄乡后念祖村人,《烈火金刚》的作者。

17、李国盛(1939--)河间沙洼乡后巩村人。1939年7月出生在北京,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北京分会理事, 国家一级演员,北京市曲艺团相声演员。

18.冯巩(1957年12月6日-),原名冯明光, 冯国璋曾孙,毕业于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相声表演艺术家,师承于相声泰斗 马季,现为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北京演艺专修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全国青联常委。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提案委员会委员, 民革中央常委,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总监。参与28届春晚,是登上春晚次数最多的相声演员之一。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