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前,有几句忠告我要说一下……”昨天下午,桐乡茅盾中学高一(11)班正在进行一场“寻常”的物理月考。交代一番后,老师开始分发试卷,学生们也动笔答起题来……一切正常进行。可是再仔细一看,学生的确是这个班的学生,但那高高瘦瘦,阳光帅气的老师分明“不寻常”——这不是从湖南卫视《快乐男声》节目走出来的“范帅”范世琦吗?原来,刚刚的这一幕是正在拍摄的微电影《纸边风琴》中的一个镜头。 再看拍摄现场,摇臂摄像机、收音话筒,甚至还有航拍飞机,设备非常专业,而这其实只是一部学生作品。由于人气“快男”的加盟并担当男一号,《纸边风琴》开拍的消息出来后就备受关注。尤其是范世琦的粉丝“曲奇”们,为了找到一直很“神秘”的拍摄地,他们都快搜遍桐乡各个角落了。 大学生拍摄“救赎”故事 《纸边风琴》时长约25分钟。除了视频网站,还将在相关的电视节目和微电影竞赛中亮相。 看这片名,大家一定觉得这是一部小清新风格的微电影,再加上昨天在学校取景,所以不少人都猜测影片讲述的是校园爱情故事,也许还会牵涉师生恋。但导演沈晨怡说了,她不想拍校园恋情题材。在这个故事里,风琴是线索,而男一号和女一号从青梅竹马,到形同陌路,十几年后又重逢的悲欢离合间,一些社会热点,甚至类似强拆这样的敏感话题也贯穿其中。从头到尾,影片表达的是一种“救赎”。 “我希望自己拍出的片子能有社会意义,而不是一些‘小情小爱’,这也是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在这部微电影里,连同沈晨怡在内的导演、编剧和摄像等7名主创都是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其中还有人身兼几职,从剧本的创作到拉赞助,都是这几个90后大学生亲力亲为的。 人气“快男”担当男一号 作为一部大学生的毕业作品,《纸边风琴》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资金投入,都堪称大制作。而它“一拍就红”的主要原因就是“快男”范世琦的加入。 前天中午,范世琦一条“桐乡,姚远来了”的微博,不仅收到近万条评论,更暴露了自己的行踪。很快,桐乡的“曲奇”们就开启了全城搜索模式。翻看他们在各大论坛和贴吧发的帖子,着实令人震惊。有人猜是在乌镇,决定前往寻找;有人上街求偶遇,于是闲逛了一下午;外地粉丝还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照顾好“老大”……当消息灵通人士终于探听到范世琦在茅盾中学时,就陆续有粉丝赶来。粉丝又呼唤粉丝,再加上现场照片的流出,让更多人知道了地点。 范世琦饰演的姚远是一名海归,回国后成了一名物理老师。拍摄时,出生于1992年的范世琦比在座的学生大不了几岁,不过首次“触电”的他演起老师来还挺入戏。说到第一次来的桐乡,范世琦印象很不错,“很干净,很漂亮,人也很热情。” 粉丝中以学生一族为主,看到真人后都不禁感叹:“要是物理老师都长这样,就再也不担心挂科了。” 编剧兼导演是个桐乡才女 导演沈晨怡其实也是一名“曲奇”,这也是她找范世琦来演男一号的其中一个原因。“我对他的喜爱并不是盲目的追星,而是觉得他身上谦逊、阳光的品质很符合剧中姚远的形象。”至于为什么从4月5日到9日一共5天的拍摄全部都放在了桐乡,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沈晨怡就是一名毕业于茅盾中学的桐乡才女。 擅长写作进而喜爱编剧的沈晨怡今年才大三,她这个剧本的诞生也是源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用小清新的调子讲述沉重故事,然后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看法,这样的构思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也让沈晨怡坚定了把它拍摄成片的信心。 沈晨怡把这部片子当作对自己大学生活的纪念,也是一种故乡情结的表达。“回到家乡,回到母校,感觉很亲切,而且还勾起了很多美好回忆。”沈晨怡说,这几天的拍摄让她愈发觉得回桐乡拍摄是个正确的选择。“无论是乡野风景,还是古朴老宅,都散发着江南小城的特有韵味,丰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也让故事的发展更有推动力。” |
4月6日,人气“快男”范世琦一条“浙江桐乡,姚远来了”的微博,收获了近万条评论,也让这部名为《纸边风琴》的微电影还未播出便备受关注。在桐乡,范世琦首次与微电影触电,出演男主角姚远。他说,这是一次愉快的旅程,也似乎为自己的人生打开了另一扇门。 而《纸边风琴》的编剧兼导演,是“90后”桐乡洲泉姑娘沈晨怡。《纸边风琴》杀青之际,我们联系上了沈晨怡,与她聊起了微电影背后的那些故事。 她说自己喜欢写些文字,不为别的,只为记录走过的每一段路;她说自己怀念家乡、母校,所以《纸边风琴》5天的拍摄都在桐乡;她还说自己的作品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在电影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这就是沈晨怡,谦虚、执着,内心藏着丰富细腻的情感,用她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世界的认识。 或许,不论是对范世琦,还是对沈晨怡而言,这部微电影都是两人梦想的开始。 一部讲述“救赎”微电影 春日的一个午后,一位高高瘦瘦、阳光帅气的男生行走在新世纪公园里。无意间,一个放风筝的小女孩闯进了他的视线。相同的场景、神似的眉宇……一根小小的风筝线,将他拽回了那个记忆里的春天…… 这一切,被几台摄像机记录下来,成为微电影《纸边风琴》中的一幕。 4月9日,是《纸边风琴》杀青的日子。午后,在桐乡市区的一家饭馆内,记者见到了《纸边风琴》的主创们,他们都是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学生。吃过杀青饭,沈晨怡和记者聊起了她和她的微电影。 在沈晨怡的故事里,风琴是重要的线索。范世琦饰演的姚远是一名海归,回国后成了一名物理老师。此前,有不少戏份在沈晨怡的母校茅盾中学取景。大伙儿便猜测,影片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校园里的师生爱情。然而,沈晨怡并不认可,她说,影片虽围绕姚远和女学生秦珊之间的恩怨情仇展开,但这不仅仅是“小情小爱”,而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 “我希望自己拍摄的片子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故事,它里面还需包含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沈晨怡说,希望通过《纸边风琴》,与大家分享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和思考。她透露,类似强拆这样的社会敏感问题,影片中也会有所体现。 故事源于生活体验 沈晨怡擅长写作,进而喜欢编剧。早在高中时期,她便开始在网络上写小说。说起喜欢的作家,从沈晨怡的口中,我们得到了不同于其他“90后”的答案。史铁生、海子、顾城、舒婷……她说,她喜欢顾城、海子诗歌的朦胧,欣赏史铁生作品中的人文关怀。这些元素,也体现在了沈晨怡创作的剧本中。 作为一项作业,沈晨怡从大三上学期开始进行剧本创作,用小清新的拍摄基调讲述沉重故事的构思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也让沈晨怡坚定了把它拍摄成片的信心。“我一直在构思一个以深沉的社会背景为框架的爱情故事。”沈晨怡说,《纸边风琴》这一剧本的诞生,主要来源于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剧本中也不乏亲情的脉络。“这次特意回洲泉老家具有江南韵味的古宅内取了景。”五年前,爷爷的去世,令她伤心了许久。从此,她家搬出了老宅,再没有回去住过。这次回老宅拍摄,勾起了她很多儿时美好的回忆。而这种怀念家乡的情愫也融入到了电影中。 此次回乡拍摄微电影,除了老宅、母校外,太平洋百货、新世纪公园、植物园等都是《纸边风琴》的取景地。这些伴随沈晨怡成长,具有水乡韵味的一草一木,再一次见证了她的蜕变,沈晨怡则用镜头将这内心最柔软的一抹抹记忆固定成了永恒。 一路来的酸甜苦辣 说起拍摄微电影的这一路,沈晨怡和摄影师石头哥相视一笑,笑语间,既有酸甜,又有苦辣。 沈晨怡说,导师的肯定、朋友的鼎力相助、工作人员之间的团结和睦,她感动至今。但拍摄中的许多困难都是始料未及的。“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问题。”沈晨怡说,为此,她只好“厚着脸皮”求助于亲朋好友。父母、朋友虽有心支持,但资金远远不够。“也曾有过换角或是放弃拍摄的念头。”沈晨怡说,但心中的电影梦让她坚持了下来。最终,她收获了同济大学的优秀校友童启华给她的无私赞助,让她的微电影得以拍摄完成。 为了节省开支,剧组的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在桐乡拍摄的5天里,大伙儿平均每天只睡3个小时,几乎是连轴转的状态。说起拍摄时的劳累,沈晨怡和石头哥虽然互诉着每天满满当当的工作,但毫无抱怨之情。 关于选角,沈晨怡的想法在许多人眼里有些不可思议。“找范世琦可以说是突发奇想,也可以说是理所应当。因为,他就是我心目中的姚远。”沈晨怡说,当初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了范世琦,没想到他对自己的电影也颇感兴趣,两人一拍即合。范世琦说:“很开心能来参加《纸边风琴》的拍摄,对沈晨怡和我来说,是一个相互磨合、相互成长的过程。这部微电影,也是我们各自梦想的开始。” 如今,《纸边风琴》已杀青,回忆起一路来的酸甜,沈晨怡说,她最珍视的是这一路上朋友的相助,以及他们在一起见证这部微电影从无到有的点点滴滴。 ◆记者手记 期待未来的精彩 早在茅盾中学读高中时,沈晨怡就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要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故事,然后自己当导演,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4月9日,她少女时期的梦想得到了实现。 据石头哥介绍,《纸边风琴》时长大约30分钟,预计今年5月会在视频网站、相关电视节目和微电影竞赛中亮相。 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毕业的脚步已经悄然临近。当问起对自己的未来有何计划时,沈晨怡告诉记者,无论是工作还是考研继续深造,她都会坚持走电影这条路。
“考试前,有几句忠告我要说一下……”昨天下午,桐乡茅盾中学高一(11)班正在进行一场“寻常”的物理月考。交代一番后,老师开始分发试卷,学生们也动笔答起题来……一切正常进行。可是再仔细一看,学生的确是这个班的学生,但那高高瘦瘦,阳光帅气的老师分明“不寻常”——这不是从湖南卫视《快乐男声》节目走出来的“范帅”范世琦吗?原来,刚刚的这一幕是正在拍摄的微电影《纸边风琴》中的一个镜头。 再看拍摄现场,摇臂摄像机、收音话筒,甚至还有航拍飞机,设备非常专业,而这其实只是一部学生作品。由于人气“快男”的加盟并担当男一号,《纸边风琴》开拍的消息出来后就备受关注。尤其是范世琦的粉丝“曲奇”们,为了找到一直很“神秘”的拍摄地,他们都快搜遍桐乡各个角落了。 大学生拍摄“救赎”故事 《纸边风琴》时长约25分钟。除了视频网站,还将在相关的电视节目和微电影竞赛中亮相。 看这片名,大家一定觉得这是一部小清新风格的微电影,再加上昨天在学校取景,所以不少人都猜测影片讲述的是校园爱情故事,也许还会牵涉师生恋。但导演沈晨怡说了,她不想拍校园恋情题材。在这个故事里,风琴是线索,而男一号和女一号从青梅竹马,到形同陌路,十几年后又重逢的悲欢离合间,一些社会热点,甚至类似强拆这样的敏感话题也贯穿其中。从头到尾,影片表达的是一种“救赎”。 “我希望自己拍出的片子能有社会意义,而不是一些‘小情小爱’,这也是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在这部微电影里,连同沈晨怡在内的导演、编剧和摄像等7名主创都是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其中还有人身兼几职,从剧本的创作到拉赞助,都是这几个90后大学生亲力亲为的。 人气“快男”担当男一号 作为一部大学生的毕业作品,《纸边风琴》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资金投入,都堪称大制作。而它“一拍就红”的主要原因就是“快男”范世琦的加入。 前天中午,范世琦一条“桐乡,姚远来了”的微博,不仅收到近万条评论,更暴露了自己的行踪。很快,桐乡的“曲奇”们就开启了全城搜索模式。翻看他们在各大论坛和贴吧发的帖子,着实令人震惊。有人猜是在乌镇,决定前往寻找;有人上街求偶遇,于是闲逛了一下午;外地粉丝还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照顾好“老大”……当消息灵通人士终于探听到范世琦在茅盾中学时,就陆续有粉丝赶来。粉丝又呼唤粉丝,再加上现场照片的流出,让更多人知道了地点。 范世琦饰演的姚远是一名海归,回国后成了一名物理老师。拍摄时,出生于1992年的范世琦比在座的学生大不了几岁,不过首次“触电”的他演起老师来还挺入戏。说到第一次来的桐乡,范世琦印象很不错,“很干净,很漂亮,人也很热情。” 粉丝中以学生一族为主,看到真人后都不禁感叹:“要是物理老师都长这样,就再也不担心挂科了。” 编剧兼导演是个桐乡才女 导演沈晨怡其实也是一名“曲奇”,这也是她找范世琦来演男一号的其中一个原因。“我对他的喜爱并不是盲目的追星,而是觉得他身上谦逊、阳光的品质很符合剧中姚远的形象。”至于为什么从4月5日到9日一共5天的拍摄全部都放在了桐乡,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沈晨怡就是一名毕业于茅盾中学的桐乡才女。 擅长写作进而喜爱编剧的沈晨怡今年才大三,她这个剧本的诞生也是源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用小清新的调子讲述沉重故事,然后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看法,这样的构思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也让沈晨怡坚定了把它拍摄成片的信心。 沈晨怡把这部片子当作对自己大学生活的纪念,也是一种故乡情结的表达。“回到家乡,回到母校,感觉很亲切,而且还勾起了很多美好回忆。”沈晨怡说,这几天的拍摄让她愈发觉得回桐乡拍摄是个正确的选择。“无论是乡野风景,还是古朴老宅,都散发着江南小城的特有韵味,丰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也让故事的发展更有推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