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酸

曲酸

中文名 曲酸
别称 曲菌酸、麴酸
目录导航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曲酸

中文别名:5-羟基-2-羟甲基-吡喃-4-酮;曲菌酸

英文名称:Kojic acid

英文别名:5-Hydroxy-2-(hydroxymethyl)-4H-pyran-4-one 5-Hydroxy-2-(hydroxymethyl)-4H-pyran-4-one;

CAS:501-30-4

EINECS:207-922-4

分子式:C6H6O4

分子量:142.11

物化性质

  外观: 类白色针状晶体或粉末

  熔点: 152~156℃

  含量: ≥99.0%

  干燥失重: <0.5%

  灼烧残余物: <O.5%

  铁含量: <10ppm

  重金属: <3ppm

  砷含量: <1ppm

  氯化物含量: <50ppm

  细菌总数: 一般菌<300 CPU 真菌<100 CPU

简介

  曲酸又名曲菌酸、麴酸,是一种黑色素专属性抑制剂,它进入皮肤细胞后能够与细胞中的铜离子络合,改变酪氨酸酶的立体结构,阻止酪氨酸酶的活化,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曲酸类美白活性剂较其它美白活性剂具有更好的酪氨酸酶抑制效果。它不作用于细胞中的其它生物酶,对细胞没有毒害作用,同时它还能进入细胞间质中,组成胞间胶质,起到保水和增加皮肤弹性的作用。目前已被配入各种化妆品中,制成针对雀斑、老人斑、色素沉着和粉刺的美白化妆品。

  曲酸还具有清除自由基、增强细胞活力、食品保鲜护色等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和食品领域。

功能作用

  1、应用在化妆品领域。在人体皮肤中,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氧自由基经复杂的氧化、聚合,最后合成黑色素。曲酸能抑制酪氨酸酶的合成,因而可以强烈抑制皮肤黑色素的形成,而且安全无毒,不会产生白斑后遗症,所以曲酸已被配入化妆水、面膜、乳液、护肤霜中,制成能有效治疗雀斑、老人斑、色素沉着、粉刺等的高档美白化妆品。20ug/ml浓度的曲酸就可抑制多种酪氨酸酶(或称多酚氧化酶PPO)的70~80%的活力,在化妆品中一般添加量为0.5~2.0%。

  2、食品加工领域。曲酸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起到保鲜、防腐、抗氧化作用。实验证明曲酸能抑制熏肉中亚硝酸钠转化为致癌的亚硝胺,而且食品中添加曲酸不会影响食品的口味、香味及质感;曲酸同时也是生产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的原料,在食品加工中,曲酸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3、医药领域。由于曲酸对真核细胞无致突变作用,又可消除人体内在自由基,增强白细胞动力等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所以曲酸已作为头孢类抗生素的原料,生产出的成品药用于治疗头痛、 牙疼及局部炎症等疾病,镇痛、消炎效果十分理想。

  4、在农业领域。曲酸可用于生产生物农药。添加0.5~1.0%曲酸制成的生物微肥(深红色液体),不论是低浓度作为叶面肥进行喷施,还是制成增长增产剂进行根施,这种作物生产促进剂对粮食和蔬菜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5、在其它领域。曲酸也可以作为铁分析试剂、胶片去斑剂等。

  6 、有致癌危险。

优点

  曲酸与目前在食品添加剂方面广泛使用的苯甲酸、山梨酸及其盐类相比有以下优点:易溶于水,解决了山梨酸与苯甲酸等防腐剂需要有机溶剂溶解后再加入食品的问题;不为细菌所利用,具有更强更广泛的抗菌力,而山梨酸抗菌力弱,易为细菌所利用,只能在无菌时加入才起作用;热稳定,可与食品共同加热灭菌,而山梨酸受热易挥发;pH值对曲酸抗菌力无明显影响,而山梨酸与苯甲酸钠等随pH值增大而抗菌力减弱;曲酸对人无刺激性,并可抑制亚硝酸盐生成致癌物,而山梨酸对人皮肤、眼睛有刺激性,当有硝酸盐存在时能生成致癌物。 许多日本学者对曲酸作为防腐剂做了大量的应用研究工作,申请了许多以曲酸为主要成分的复合食品保存剂的专利。 新鲜果蔬与甲壳类产品中存在的多酚氧化酶(PPO)会导致褐变,在这些食品的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其内源酚类物质被酶催化氧化形成褐色素或黑色素,影响食品的色泽,并产生不良风味。长期以来,防止食品的酶促褐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使用多酚氧化酶抑制剂是防止产品酶促褐变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利用二氧化硫或其它强还原性含硫化合物。由于这些化合物在食品中残留并在以后的过程中会放出二氧化硫,会对食物的香味造成损坏。曲酸安全无毒,是理想的多酚氧化酶抑制剂,在果蔬、甲壳类产品的护色方面有着显著效果,而且与现有的抗坏血酸与柠檬酸等可以 复配使用,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传统的多酚氧化酶抑制剂。 新鲜的香蕈、菠菜、甘蓝、苹果、香蕉、柑桔及鲜切花等目前是用冷藏、冷冻、水或淡盐水浸渍的方法来进行保鲜,但常常效果不佳或不方便,所以需要一种使用简便效果显著的方法。保鲜涉及到色调、形状、体积、风味、香味、含水量等状态的维持,但由于本身的能力及添加量的限制,目前所用的保鲜剂很难完全达到要求。如用于苹果保鲜的乙氧基喹,允许残留量仅为1ppm。曲酸的研究表明,它具有抗氧化作用及抗菌作用,完全无毒易溶于水,只需少量即可有效,是用于鲜花及蔬菜、水果保鲜的理想物质。 笔者在用果汁机对苹果、梨、香蕉等切块进行打浆加工过程中加入曲酸,以研究曲酸对其褐化的抑制作用。通过苹果汁加工前后加入曲酸的果汁色度对比,由于褐化主要是在苹果打浆过程中产生的,所以在加工前后加入,能非常有效的抑制褐化的产生,加入曲酸的样品基本没有发生褐化现象或很少褐化为淡黄色,而没有加入曲酸的对照样基本成为棕褐色。在梨与香蕉加工时加入曲酸的结果也基本相同。 在香肠、火腿等肉制品及鱼子酱等水产品的加工中,一般都使用发色剂与色素,目前广泛使用的护色剂与发色剂是亚硝酸钠。众所周知,由于亚硝酸盐在食品加工及消化过程中能转化为亚硝胺———一种有较强致癌性与毒性的物质,世界各国都严格限制其使用量,亚硝酸盐的护色效果也就不理想。其他合成的或天然的色素也都存在由于空气氧化的问题,使色泽减退而导致护色时间较短的不足之处。 在肉类食品中使用曲酸不但可降低亚硝酸盐等有害发色剂的使用量,而且与维生素C、烟酰胺等目前使用的护色剂有很好的加工作用,更具有抗菌抗致癌物作用,同时也减少或取代了山梨酸和苯甲酸的用量,因而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护色防腐剂。对曲酸的应用研究表明,曲酸由于有抗氧化性可起到护色作用,曲酸本身与肌红蛋白中的铁有敏感的血红色反应,可部分取代亚硝酸钠的发色作用。有研究表明,曲酸等Py ron e结构化合物添加于肉类熏制之前,能抑制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因为曲酸能与木材中的馏出物选择性结合而抑制了致癌物的生成。有专家在文章中指出,在熏肉中添加曲酸不但能保持肉色不退,而且可防止微生物生长。

注意事项

  1.曲酸对光、热和金属离子不稳定,配方时不要高温加入,要控制体系中铁等金属离子的含量。

  2.体系中最好添加适当的络合剂如EDTA和抗氧剂如亚硫酸钠;

  3.建议添加量:0.5~2.0%。

加量为0.5~2.0%。

  2、食品加工领域。曲酸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起到保鲜、防腐、抗氧化作用。实验证明曲酸能抑制熏肉中亚硝酸钠转化为致癌的亚硝胺,而且食品中添加曲酸不会影响食品的口味、香味及质感;曲酸同时也是生产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的原料,在食品加工中,曲酸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3、医药领域。由于曲酸对真核细胞无致突变作用,又可消除人体内在自由基,增强白细胞动力等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所以曲酸已作为头孢类抗生素的原料,生产出的成品药用于治疗头痛、 牙疼及局部炎症等疾病,镇痛、消炎效果十分理想。

  4、在农业领域。曲酸可用于生产生物农药。添加0.5~1.0%曲酸制成的生物微肥(深红色液体),不论是低浓度作为叶面肥进行喷施,还是制成增长增产剂进行根施,这种作物生产促进剂对粮食和蔬菜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5、在其它领域。曲酸也可以作为铁分析试剂、胶片去斑剂等。

  6 、有致癌危险。

美白可能致

  的冬天,肌肤要抵抗恶劣的天气,还要对付干燥的室内环境。怎样才能在不需要太多繁琐工作的状态下,就能拥有健康的皮肤?除了早晚做好基础保养,还有什么办法能让肌肤绽放光彩?生活家小编特意为你搜集了各式各样的美肤密语,让你轻轻松松应对冬季肌肤问题!

    果酸

  提炼自水果的一种酸,其中又以提炼自甘蔗的甘醇酸效果最佳,目前最常被使用。作用乃在去除过度角化的角质层后,刺激新细胞的生长,同时有助于去除脸部细纹,淡化表皮色素,使皮肤变得更柔软、白皙、光滑且富有弹性。

  曲酸

  在对比试验中发现,现有的美白成分中,它的效果最明显。曲酸一般从青霉、曲霉等丝状真菌中提取,是一种含有毒性的细胞,因而没有在市场上完全普及开来。根据日本最新的研究报告,曲酸成分可能会有致癌的危险。

  熊果苷

  在不影响细胞增殖的浓度下熊果苷暂可以有效减少黑色素的形成,也就是说,它的安全性比较高。熊果苷又叫杨梅苷和熊葡萄叶素,从植物中提取成分。资生堂早在1990年就推出了熊果苷美容液。有人称,21世纪将是熊果苷的世纪。

  维生素C

  最早用在美白品中的、有代表性的添加剂之一。

  芦荟

  芦荟用在美白产品中是因为它对晒后的皮肤有很好的护理作用,减轻紫外线刺激而带来的皮肤黑化。芦荟是上世纪90年代发掘出的令人惊喜的美容植物,几乎是全能的--保湿、防晒、祛斑、除皱、美白、防衰老,甚至护发。据说使用鲜芦荟汁是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的驻颜秘方。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