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由来
据《太平寰宇记》载“双流,本汉广都,至隋,避炀帝讳,改为双流,在二江之间。”明天启《成都府志》亦云:双流,本汉蜀郡广都地,隋改广都为双流,取《蜀都赋》“带二江之双流”为名。
历史沿革
双流历史悠久,古称广都。古蜀国王蚕丛、杜宇、开明氏等成都市行政区划影像图曾先后以广都瞿上(即今胜利街道)、樊乡(即今华阳街道)为国都,与成都、新都、并称“蜀地三都”。
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周赧王元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封子通为蜀侯,以陈壮为相,以张若为蜀国守。双流地属蜀郡。
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置广都县,属蜀郡。
王莽时(9年),广都县更名为就都亭,置就都大尹。
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讨公孙述,拔武阳(今眉山市彭山区),使精骑驰击广都。次年,汉光武帝命吴汉直取广都,与述战于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克,遂攻克成都。东汉永平元年(58年)复名广都县。蜀汉时期,广都县隶属关系不变。
东晋徒治于文星集镇(今西航港街道)。东晋永和八年(352年),以蜀之流人置宁蜀郡(侨郡),广都县改属宁蜀郡。
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废宁蜀郡,广都县仍属蜀郡。
隋仁寿元年(601年),广都县迁徙县治于今址(东升街道)[12]。避炀帝杨广讳,借左思《蜀都赋》中“带二江之双流”语,改称双流,属蜀郡。
唐龙朔三年(663年),析双流县复置广都县,同属成都府。
北宋时期,双流县仍属成都府。南宋时期,隶属关系不变。
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年),废广都县。其辖区大部分入华阳县,少部分划入双流县、仁寿县。至元十二年(1275年),双流县属成都路录事司,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隶四川等处行中书省。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为四川布政使司。
洪武十年(1377年),撤销双流县建制并入华阳县。
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隶属关系不变。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双流曾一度属“大西”。
清康熙六年(1667年),双流县并入新津县(曾一度用名“新双县”)。
雍正八年(1730年),复置双流县,属成都府。
民国三年(1914年),属西川道。
民国一十八年(1929年)直属四川省辖。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直至解放。
解放初,四川省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区并设行署。双流县属川西行署区温江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撤销行署,恢复省制,设专员公署,双流属四川省温江专区专员公署。
沿革变迁
1954年置簇桥乡为双流县治。1960年,簇桥30平方公里[13]划入成都市金牛区(1990年转划武侯区)。
1959年双流县曾一度与华阳县和署办公,同年7月,撤销双流建制并入温江。划双流县属黄甲、维新两公社入华阳县。
1962年复置,隶属关系不变。黄甲、维新两公社从华阳县析出,划归双流县。全县共3 个区、15 个公社、2 个镇(15个公社:杨公、黄水、擦耳、柑梓、九江、金花、机投、通江、永福、红石、东升、升平、彭镇、黄甲、维新)。其行政区域与原双流县辖区相同,县级领导机关仍驻双流县城关镇。
1965年,撤销华阳县建制,华阳县以三镇十八公社(18 个公社:中兴、鹤林、协和、中和、新兴、白家、文星、万安、正兴、太平、合江、平安、永兴、兴隆、三星、永安、公兴、黄佛;3个镇:中兴、中和、太平)并入双流县。至此,双流县共33 个公社、5 个镇。
1976年,仁寿县籍田区(籍田乡、红武乡、沿溪乡、煎茶乡、新秦乡、回水乡、红花乡、刘公乡、大林乡、玉皇乡、三合乡)划入双流。同年,双流由温江地区划归成都市管辖,形成今双流行政区域。
1981年,维新公社更名为胜利公社,1982年,成立胜利乡。平安乡以境内白沙坡为名更名为白沙乡。
1982年,双流县政区为:1、城关片:15个乡镇:城关镇、团结、永福、金花、机投、通江、黄水、杨公、红石、九江、升平、彭镇、柑梓、擦耳、文星。2、中兴区(驻华阳镇):9乡镇:华阳镇、中兴、协和、鹤林、中和、白家、正兴、万安、新兴,面积221.38平方公里,人口192151人(1982年7月1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3、太平区(驻太平):6乡:太平、白沙、永兴、合江、三星、兴隆,面积253.27平方公里,人口134655人。4、永安区(驻永安),6乡:永安、红花、公兴、黄佛、黄甲、胜利,面积196.66平方公里,人口98970人。5、籍田区(驻籍田):10乡:籍田、红五、煎茶、沿溪、刘公、大林、水池、玉皇、新秦、回水,面积209.54平方公里,人口110684人。全县面积1135平方公里,人口78.05万人。
1992年10月10日,双流县决定开展区、乡、镇建制调整。原机投镇、通江乡合并成立通江镇;撤销原东升乡、永福乡、城关镇,合并建立双流县东升镇;九江乡、升平乡(即龙池乡)合并为九江镇;黄水乡、杨公乡合并为黄水镇;擦耳乡、红石乡合并为金桥镇;黄佛乡、回水乡合并为黄龙溪镇;永安乡、红花乡合并为永安镇;正兴乡、新秦乡合并为正兴镇;籍田乡、红武乡合并为籍田镇;煎茶乡、沿溪乡、刘公乡合并为煎茶镇;大林乡、玉皇乡、水池乡(原名三合乡)合并为大林镇;柑梓乡并入彭镇;中兴乡、协和乡、鹤林乡并入华阳镇;中和乡并入中和镇;太平乡并入太平镇;白家乡改置白家镇;文星乡改置文星镇;永兴乡改置永兴镇;金花乡改置金花镇。
1996年初,双流县面积1103平方千米,人口87.9万,辖19镇9乡:东升镇、太平镇、永兴镇、华阳镇、中和镇、文星镇、籍田镇、正兴镇、彭镇、大林镇、煎茶镇、黄龙溪镇、金桥镇、永安镇、白家镇、金花镇、九江镇、黄水镇、通江镇、公兴乡、黄甲乡、胜利乡、三星乡、合江乡、兴隆乡、万安乡、白沙乡、新兴乡。政府驻东升镇。
1996年5月24日,双流县中和镇的双土、五岔子、建设三个村,华阳镇的大源、铜牌、民乐、勤俭四个村被划归高新区桂溪乡管辖。调整后的华阳镇,幅员面积68.55平方公里,人口91277人。1996年,中和镇幅员面积19.06平方公里,人口27491人。
1996年5月,通江镇晋阳片区(即五大花园---红运花园、中央花园、交大花园、名流花园和皇家花园)幅员面积3.1平方公里辖区由双流县划转武侯区。[14]
1996年5月30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调整通江、金花、九江、东升镇行政区划。通江镇所辖鱼剑、江安、真武、五桐、石鼓、沙湾、千子门七个村划归九江镇管辖;原通江镇管辖的川西营、永康、白佛、陆坝、瓦房五个村划归金花镇管辖。金花镇所辖高林、金星、龙桥、双合、迎春、接待寺、双桂七个村划归东升镇管辖;调整后的通江镇其余村划归成都市武侯区管辖,恢复前名机投镇;调整后的金花其余村划归成都市武侯区管辖,仍名金花镇。
1999年,双流县辖17个镇、9个乡:东升镇、大林镇、煎茶镇、永安镇、白家镇、九江镇、黄水镇、籍田镇、正兴镇、彭镇、太平镇、永兴镇、华阳镇、中和镇、文星镇、金桥镇、黄龙溪镇;公兴乡、黄甲乡、胜利乡、三星乡、合江乡、兴隆乡、万安乡、白沙乡、新兴乡。
2000年,双流辖21个镇、5个乡。
2004年6月16日至6月30日,并村并组建社区工作完成。通过调整,26个镇原有村(含社区)501个,撤并为267个,减少46.7%;原有村(居)民小组4003个,撤并为2094个,减少47.7 %。其中,村由462个减少到183个,减少60.4 %,村民小组由3771个减少到1480个,减少60.7%;社区由39个增加到84个,增加115.4%,居民小组由232个增加到614个,增加164.7%,村组建制大幅减少。
2004年9月8日,撤销东升镇,其所属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2004年底,双流县辖1个街道(东升)、25个镇(华阳、籍田、彭镇、白家、九江、太平、文星、正兴、大林、煎茶、永兴、黄水、金桥、黄甲、公兴、胜利、新兴、兴隆、万安、白沙、合江、中和、三星、永安、黄龙溪),84个社区委员会、183个村委会;面积106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838人/平方千米。
2005年8月12日,撤销白家和文星两个镇建制,原来两镇所属的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8月,撤销白家、文星两镇,设立西航港街道办事处,双流区(含托管区)总体规划(2014-2020)行政区域面积40平方公里。辖1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4个村民委员会。办事处驻地设在原白家镇政府。
2005年底,双流县辖2个街道、23个镇:东升街道、西航港街道、太平镇、永兴镇、华阳镇、中和镇、籍田镇、正兴镇、彭镇镇、大林镇、煎茶镇、黄龙溪镇、永安镇、九江镇、黄水镇、金桥镇、黄甲镇、公兴镇、胜利镇、新兴镇、兴隆镇、万安镇、白沙镇、三星镇、合江镇。
2006年9月7日,撤销华阳、中和两镇建制,原两镇所属行政区域分别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双流撤销华阳镇、中和镇,设立华阳街道、中和街道。
2008年11月,双流县西航港街道的临江村正式划归高新区桂溪街办。
2010年4月,对天府新城和相关地域进行整合,将中和街道辖区整体(19.2平方公里[15])和华阳街道辖区会龙村、观东村、红松村、石河村、蒲草村共5个村整体以及天府大道以东的劲松村部分组和东寺村部分组整组(15.8平方公里),面积约35平方公里的区域纳入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管理范围。
2010年11月16日,《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13)》正式获得省政府批准,标志着天府新区正式成立。其中成都片区内,双流县除九江、金桥、彭镇、黄水外其余镇(街道)全处于天府新区规划范围。
2011年9月5日,双流县黄甲、九江两个镇撤镇,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
2012年2月24日,成都市政府同意撤销双流县公兴镇,设立公兴街道办事处。
2012年2月,双流县辖7个街道、18个镇:东升街道、西航港街道、华阳街道、黄甲街道、九江街道、中和街道、公兴街道、太平镇、永兴镇、籍田镇、正兴镇、彭镇、大林镇、煎茶镇、黄龙溪镇、永安镇、黄水镇、金桥镇、胜利镇、新兴镇、兴隆镇、万安镇、白沙镇、三星镇、合江镇。
2013年12月1日,双流县新兴、万安、白沙、兴隆、合江、太平、永兴、三星、大林、煎茶、藉田11镇,剑南大道南段、元华路以东的华阳街道、正兴镇范围内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事务正式由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和服务。
2014年1月22日,增设协和街道办事处,辖剑南大道以西华阳街道(11.9平方公里)和正兴镇(2.6平方公里)段总面积约14.5平方公里的区域,协和街道办事处驻地为长顺路6号。至此,新双流管理面积为466平方公里。
2015年12月3日和12月15日,国务院、四川省人民政府相继批复同意撤销双流县,设立成都市双流区,以原双流县的行政区域为双流区的行政区域,双流区人民政府驻东升街道顺城街1号。[16]
2015年7月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除华阳街道以外的12个镇全部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各街道办事处作为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的派出机关,和相应的镇人民政府合署办公。
2015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签发《国务院关于同意四川省调整成都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5〕207号),同意撤销双流县,设立成都市双流区,以原双流县的行政区域为双流区的行政区域,双流区人民政府驻东升街道顺城街1号。
2016年1月18日,双流区正式挂牌成立。同年3月1日起,双流县各级机构整体更名。
2016年3月1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双流区永安镇、黄水镇、彭镇、金桥镇、黄龙溪镇、胜利镇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17]
2017年3月3日,成都正式获批建立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示范区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规划范围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中心,北至成双大道、华牧路,南至大件路外绕线,东至剑南大道、西航港大道,西至环港路、胜利区域,包括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等区域,涉及东升、黄甲、公兴、胜利、西航港、协和等镇、街道。规划管理面积100.4平方公里,其中机场控制区面积11平方公里。示范区周边双流区域为协同发展区,与示范区同步规划、同步发展。[18]
2017年3月31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19]在四川自贸试验区119.99平方公里的版图中,双流占了34.01平方公里。[20]
2019年12月,成都市批复同意双流区调整区划:
1、将东升街道双桂社区机场高速公路南侧路沿以南、机场南四路中心线以东,芦蒿社区机场南四路中心线以东、大件路中心线以北行政区域划归西航港街道管辖,西航港街道办事处驻西航港新街280号。
2、撤销协和街道和公兴街道,设立怡心街道。将原协和街道和原公兴街道公兴场社区,草坪社区黄龙大道二段中心线以东、牧华路中心线以南、牧鱼街中心线以东,草坪社区与朱家庙社区牧鱼二路中心线以南,朱家庙社区货运大道中心线以东,朱家庙社区、草坪社区、藕塘社区、双塘社区双兴大道中心线以北,双塘社区华府大道四段中心线以东,双塘社区、兰家沟社区华府大道四段延伸线中心线以东行政区域,划归怡心街道管辖,怡心街道办事处驻政府街41号。
将原公兴街道邵家店社区、青云寺村,草坪社区黄龙大道二段中心线以西、牧华路中心线以北、牧鱼街中心线以西,草坪社区与朱家庙社区牧鱼二路中心线以北,朱家庙社区货运大道中心线以西,朱家庙社区、草坪社区、藕塘社区、双塘社区双兴大道中心线以南,双塘社区华府大道四段中心线以西,双塘社区、兰家沟社区华府大道四段延伸线中心线以西行政区域,划归黄甲街道管辖,黄甲街道办事处驻王家场上街28号。
3、将华阳街道会龙社区、姐儿堰社区、劲松社区、东寺社区、观东社区、龙灯山社区、蒲草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中和街道管辖,中和街道办事处驻中柏路23号。
4、撤销万安镇,设立万安街道,以原万安镇所属行政区域为万安街道的行政区域,万安街道办事处驻麓山大道二段669号。
5、撤销正兴镇,设立正兴街道,以原正兴镇所属行政区域为正兴街道的行政区域,正兴街道办事处驻广东街248号。
6、撤销兴隆镇,设立兴隆街道,以原兴隆镇所属行政区域为兴隆街道的行政区域,兴隆街道办事处驻正街53号。
7、撤销煎茶镇,设立煎茶街道,以原煎茶镇所属行政区域为煎茶街道的行政区域,煎茶街道办事处驻正溪下街19号。
8、撤销新兴镇、白沙镇,设立新兴街道,以原新兴镇和原白沙镇所属行政区域为新兴街道的行政区域,新兴街道办事处驻晨曦街16号。
9、撤销籍田镇、大林镇,设立籍田街道,以原籍田镇和原大林镇所属行政区域为籍田街道的行政区域,籍田街道办事处驻东街46号。
10、撤销太平镇、合江镇,设立太平街道,以原太平镇和原合江镇所属行政区域为太平街道的行政区域,太平街道办事处驻政府街999号。
11、撤销永兴镇、三星镇,设立永兴街道,以原永兴镇和原三星镇所属行政区域为永兴街道的行政区域,永兴街道办事处驻世纪街55号。
12、撤销金桥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彭镇管辖,彭镇人民政府驻交通路三段70号。
13、撤销胜利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黄水镇管辖,黄水镇人民政府驻顺河上街1号。[21]
截至2021年,双流区下辖15个街道、4个镇。[22]
15 个街道:东升街道、西航港街道、华阳街道、黄甲街道、九江街道、中和街道、怡心街道、太平街道、永兴街道、籍田街道、正兴街道、煎茶街道、新兴街道、兴隆街道、万安街道。
4个镇:彭镇、黄龙溪镇、永安镇、黄水镇。[22]
双流区在成都市的位置
双流区双流区位于成都市西南郊,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3°47′—104°15′、北纬30°13′—30°40′。东连龙泉驿区和简阳市,南接眉山市仁寿县和彭山区,西邻新津县和崇州市,北靠温江区、青羊区、武侯区及锦江区。区政府驻东升街道。
新双流区实际辖区东连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南接新津县和眉山市彭山区,西邻崇州市,北靠温江区、青羊区、武侯区、高新区。双流区人民政府驻东升街道,距成都市中心10公里。
双流区地处成都平原东南边缘,位于龙泉山脉中段西侧。地貌有低山、丘陵、平原、台地。最高点为三星镇云崖村,海拔988.1米,最低点为黄龙溪镇皇坟村四组(原陈新村大河滩),海拔423米,地形最大相对高差565.1米。
双流区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由于东亚大陆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和受青藏高原东麓特殊地形的影响,以及四川盆地北面秦岭山脉的屏障作用,形成全年皆温和,无酷暑严寒,常年降水丰富,光热水集中,春夏日照足,秋冬云雾多,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
双流境内主要有两大山脉,龙泉山和牧马山。其中龙泉山源起罗江县瓦店乡青龙羌峡,是东北向西南走向的狭长褶皱构造低山,长210千米,宽10—18千米。龙泉山从龙泉驿区柏合镇入县境,经太平、合江、三星、大林4个镇,到双青出境入仁寿县。牧马山旧有“宜城山”“圣灯山”“应天山”“白塔山”等名称,源起于东升街道迎春村冯家祠。山脉经东升、西航港、黄甲、胜利、公兴、永安、黄龙溪等镇(街道),绵延入新津县至彭山区双河口止,共长35千米,宽约11千米。山脉走向由西北至东南,山势平缓微倾,县境段海拔423~592米。
境河流属岷江水系,多集中分布于平原地区,流向近于由北东向南西。主要河流有金马河、锦江、江安河、杨柳河、清水河、白河和鹿溪河,河流总长为117.65千米。
根据1982年土壤普查资料统计,土壤分为水稻土、冲积土、黄壤土、紫色土共4个土类(水稻土、紫色土、黄壤、潮土),6个亚类(冲积性水稻土、紫色性水稻土、黄壤性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土),21个土属,44个土种,123个变种。
根据1988年12月~1992年3月土地详查,当时双流土地面积165.5320万亩,其中耕地89.5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4%;园地4.218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5%;林地10.7770万亩,占总面积的6.5%;牧草地7551亩,占0.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1.1669万亩,占12.8%;交通用地3.0685万亩,占1.9%;水域用地11.0531万亩,占6.7%;未利用地24.9129万亩,占15.1%。
到2005年,双流土地总面积为160.1737万亩。其中农业用地125.62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8.4%;建设用地29.643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8.54%;未利用地面积4.901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06%。 双流共有宜农土地82.6416万亩,占双流土地总面积51.6%。
双流水资源由当地地表径流量、过境水利用量、地下水可开采量组成,总量17.2077亿立方米。双流水资源贫富悬殊较大:在P=75%时,平坝区产水模数226万立方米/平方千米;牧马山台地区产水模数62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东山浅丘台地区产水模数64万立方米/平方千米;龙泉山区产水模数36万立方米/平方千米。空间分布不均,由西至东减少幅度甚大。
根据四川省地质局207地质队、乐山队在双流牧马山地区勘探资料、双流1983年农业资源总体规划和2005年编制的《双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5年~2015年),双流矿产资源有4类13种。非金属原料矿:有钙芒硝、石膏、膨润土、水泥配料页岩、陶瓷粘土、泥炭、砖瓦用页岩。重金属矿:有砂金。建筑材料:有建筑用石料(砂岩)、砂石、砖瓦用粘土。还有地下水、饮用天然矿泉水。 具有一定资源储量和开采价值的矿种有砖瓦用页岩、钙芒硝、膨润土、水泥配料页岩、饮用天然矿泉水5种。
2021年,常住人口 272.3 万人。
2021年,全区户籍人口 70.43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54.78 万人,乡村人口 15.65 万人。2021 年全年出生人口 5235 人,死 亡人口 2937 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47 ‰,全区符合政策生育 率为 99.98 %。常住人口 149.01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2.43 万人, 增长 1.7%。其中,城镇人口 115.96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77.82%,比上年末提高 2.78 个百分点。[7]
截至2009年,双流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等34个少数民族。
职务 | 姓名 | |
---|---|---|
书记 | 欧昭[10] |
|
副书记 | 杨钒、李建 |
职务 | 姓名 |
---|---|
区长 |
杨钒 |
副区长 | 毛军、潘智、薛燕、童韬、梁飞、龚光辉[23] |
职务 | 姓名 |
---|---|
人大常委会主任 | 刘航 |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李根富、周洪彬、胡洪军、朱永康、夏奠强[24]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唐劲松[25] |
副主席 | 邹军平、刘昶、朱峰、刘志勇、韦瑜、杜贤文[25] |
秘书长 | 唐学才[25] |
职务 | 姓名 | |
---|---|---|
书记 | 欧昭[10] |
|
副书记 | 杨钒、李建 |
职务 | 姓名 |
---|---|
区长 |
杨钒 |
副区长 | 毛军、潘智、薛燕、童韬、梁飞、龚光辉[23] |
职务 | 姓名 |
---|---|
人大常委会主任 | 刘航 |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李根富、周洪彬、胡洪军、朱永康、夏奠强[24]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唐劲松[25] |
副主席 | 邹军平、刘昶、朱峰、刘志勇、韦瑜、杜贤文[25] |
秘书长 | 唐学才[25] |
2021年,全域双流(面积 1067 km²,下同)实现地区生产 总值 1837.57 亿元,增长 9.5%;其中一产业增加值 32.82 亿元, 增长 3.9 %;二产业增加值 499.49 亿元,增长 10.1%,三产业增 加值 1305.26 亿元,增长 9.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1.8:27.2:71.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33.61 亿 元,增长13.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46亿元,增长20.7%, 地方税收收入 166.14 亿元,增长 15.4%。
2021年,全区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 995.58亿元,增长 8.3%。 其中,一产业增加值 4.03 亿元,增长 8.0%;二产业增加值 381.42 亿元,增长 2.9%;三产业增加值 610.13 亿元,增长 11.8%,民 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54.2%。
2021年,新双流(面积 466km²,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130.56 亿元,增长 8.7%。其中,一产业增加值 14.29 亿元,增 长 4.3%;二产业增加值 385.90 亿元,增长 11.5%;三产业增加 值 730.37 亿元,增长 7.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1.3:34.1:64.6。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9.3%;实 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43.41 亿元,增长 12.4%;全口径财政 收入 284.27 亿元,增长 2.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91.25 亿元,增长 17.7%,地方税收收入 76.32 亿元,增长 11.7 %;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5557 元,增长 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928 元,增长 9.5%。常住人口 149.01 万人,按常住 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76490 元,增长 3.8%。
2021年,全区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 620.15亿元,增长 8.9%。 其中,一产业增加值 1.81 亿元,增长 10.6%;二产业增加值 315.84 亿元,增长 5.3%;三产业增加值 302.5 亿元,增长 12.7 %,民 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54.9%。[7]
2021年,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 24.17 亿元,增长 4.7%。粮 食面积 8.76 万亩,产量 3.9 万吨,经济作物面积 25.47 万亩,油 料面积 5.0 万亩,水果产量 4.09 万吨。
2021年,全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黄水镇成功创建乡村 振兴省级先进镇,新增省级示范村2个、市级示范村5个,建成黄 龙溪大河村等幸福美丽新村3个;永安镇周家院子等4个林盘修 复加快推进;新建高标准农田1.38万亩,新培育农业经营主体30 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7]
工业
2021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 345.88 亿元,增长 15.2%,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9.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866亿元,利税总额 81 亿元,利润总额 64 亿元。完成规上工业总产 值 1788 亿元,增长 40.7%。
2021年,全区电子信息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1149.63 亿 元,同比增长 63.3%;绿色能源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188.57 亿元,同比增长 15.7 %;航空制造与维修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 产值 56.55 亿元,同比增长 31.6%;生物医药规上企业实现工业 总产值 68.65 亿元,同比增长 12.9%。
2021年,全区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93 户。
建筑业
截止2021年底,全区拥有建筑施工企业 86 家,其中总承 包企业 57 家;全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增长 13.4%。
房地产业
2021年,全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2.7%。商品房销售面积 273.2 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 139.9 万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 额 307.47 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 234 亿元。[7]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3.7%。其中,一产业投 资增长 5.1%;二产业投资增长 10.2%;三产业投资增长 14.9%。 民间投资下降 15.5%,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36.3%。
国内贸易和旅游
2021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43.41 亿元,增长 12.4 %。按经营地统计,城镇实现零售额 421.03 亿元,增长 11.7 %; 乡村实现零售额 22.38 亿元,增长 27.5%。按消费形态统计,商 品零售收入 389.35 亿元,增长 8.9 %,餐饮收入 54.06 亿元,增 长 46.9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1833.67 万人次,增长 14.1%, 旅游总收入 154.72 亿元,增长 19.7%。
对外开放
2021年,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 981.3 亿元,增长 25.6%。 全区实际利用外资 29.57 亿元,实际到位内资 159.66 亿元,新 签约引进重大项目 16 个,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落地 13 个。
交通运输和邮电
2021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2.7亿元,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92.50亿元,增 长5.3%。全区公路里程914.38公里,公路桥梁总计239座(含乡 道、村道;不含86座县级以上公路桥梁)。全区内河航道通航里 程总计6公里。飞机起降架次300862架,下降3.5%,航空货邮吞 吐量62.94万吨,增长1.8 %;航空旅客吞吐量4011.75万人次,下 降1.5%。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1年,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91.25亿元,增长 17.7%,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1%,地方税收收入76.32亿元,增长11.7%。 实现全口径财政总收入 284.27 亿元,增长 2.1%,其中全口径税 收收入 156.40 亿元,增长 8.6%;全口径财政总支出 247.86 亿 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11.65 亿元,增长 9.1 %。
2021年,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2165.77 亿元,增长 14.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 1300.38 亿元,增长 12.3%;金融机 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1634.64 亿元,增长 17.7%。
2021年,全区人寿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 5.7 亿元;财产保险 业实现保费收入 7.7 亿元,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 1151 万元,涉 农贷款投放 130.3 亿元。[7]
境内拥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现已开通国内航线184条,国际航线15条,现已建成第二跑道并正在建设新航站楼,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飞行区指标为4F级,已经被国家民航总局确定为中枢机场。
2017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18亿元,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5.42亿元,增长12.2%。全区公路里程1297公里,公路桥梁总计170座(含镇、街道),全区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总计6公里。飞机起降架次337054架,增长5.5%,航空货邮吞吐量64.29万吨,增长5.1%;航空旅客吞吐量4980.17万人次,增长8.2%。[26]
(1)铁路站点布局
结合高铁走廊在天府新区中心区域布局建设一座国家铁路枢纽站——成都天府站,与成都市的其他铁路枢纽一起总体按照“内客外货”进行铁路客货运组织。
(2)铁路交通网,北向通道:以西成客运专线(接成绵乐城际铁路)、宝成铁路、达成铁路、成兰铁路、兰渝铁路、川青铁路等连接陕西、甘肃、青海。
东向通道:以成渝高铁、成遂渝铁路、成渝铁路等连接重庆。
南向通道:以成贵客运专线、成昆铁路、成渝—内昆铁路等连接贵州、云南。
西向通道:以川藏铁路连接西藏。
北向通道:以成绵乐高铁(西成客专)连接陕西。
(3)新建铁路线
成西客专:经成都东站,终点设于成都天府站。
成贵客专、成资泸城际、成乐绵城际:经天府新客站终到成都东站。
东西向新增渝雅联络线:成渝客专资阳站-天府新客站-新津站-雅安(通向拉萨);近期连通重庆、雅安,远期向东西方向上延伸,通达拉萨和国家中东部地区。
货运外绕线:成都市规划的新货车外绕线(在双流区范围外),现有货运外绕线承担客运功能,成为成渝客专和成绵乐客专之间的联络线。
成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六环路)链接东西,交通十分方便。
以成都至乐山、雅安高速公路、川藏路、德阳至乐山大件路、机场路、成都市人民南路延线等10余条高等级公路为骨干,构建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截至2013年,双流行政区域公路里程2506.8公里(不含城市区间)。
高速公路规划为“七高十二快”的高快速路网。七高:绕城高速(四环路)、第二绕城高速(六环路)、机场高速、机场第二高速、成雅高速、成自泸高速与成简高速;十二快:成温邛快速路、成新蒲快速路、双楠大道、环机场快速路、双华路、大件路、牧华路(五环路)、元华路(剑南大道)、正公路(武汉路)、红星路快速路(梓州大道)、三岔湖快速通道与新邛雅快速路东延线。
对接全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形成以地铁贯通,有轨补充的“19+10+6”轨道交通线网布局。
2021年,全区认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 380 家。截止 2021 年 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 1298.64 亿元;实现技术合同交 易额 51.4 亿元;全区建有各级创新平台 209 个,其中国家级 33 个、省级 99 个、市级 77 个。全区新获专利授权 5053 件,其中 发明专利 756 件;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3604 件。
2021年,全区普通高考(包括职教)参考人数 4879 人。全区拥有普通中学 5 所,职业高中 8 所,在校学生 2.65 万人;小 学 23 所,初中 12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18 所、十二年一贯制学 校 2 所、特教校 1 所,在校学生 10.12 万人;幼儿园 154 所,在 园幼儿 5.02 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 124%。[7]
2021年末,全区公共图书馆 1 个,馆藏图书 162 万余册, 其中纸质图书 87.7 万册、纸质中文报纸 510 种,电子图书 75 万 册、电子期刊 6500 种,全区有大型公共体育场馆 6 个,镇(街 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站)12 个,网吧 152 家,歌舞娱 乐场所 65 家。2021 年,40 场“走基层”文化惠民演出、144 场“月 月大舞台”、5238 场公益电影、217 场线上线下图书馆公益活动、 86 场线上线下全民阅读活动、310 场次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和 400 场次青少年竞赛与培训,让 100 余万人次群众受益。
2021年,全区拥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 633 家,其中医院 50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578 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3 家,其他 卫生机构 2 家。拥有床位数 6139 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11180 人,其中执(助理)医师 5771 人。
2021年,全区孕产妇死亡率为 0,孕产妇死亡漏报率为 0;婴儿死亡 率 2.3‰,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3.1‰。[7]
2021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5557 元,增长 8.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928 元,增长 9.5%。城镇居 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 141 台、洗衣机 105 台、电冰箱 109 台、摩托车 8 辆、移动电话 295 部、空调 204 台、家用汽车 81 辆。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 144 台、洗衣机 104 台、电 冰箱 107 台、固定电话 2 部、移动电话 293 部、空调 136 台、生 活用汽车 69 辆,摩托车 29 辆。
2021年,全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 54.19 万人;城乡居民 养老保险参保 7.16 万人,参保率达 9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 险参保 46.05 万人,参保登记率达 9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35%。
2021年,全区救助农村低保 2.33 万人次,发放低保救助金 1682.52 万元;救助城市低保 0.80 万人次,发放低保救助金 694.40 万元,救助率达 100%。累计医疗住院救助城乡困难群众 1345 人 次,发放医疗救助金 151.1 万元,其中城市医疗累计救助 98 人 次,发放医疗救助金 10.98 万元;农村医疗累计救助 1247 人次, 发放医疗救助金 140.12 万元,救助率达 100%。
2021年,全区共有 14310 名 8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享受 高龄津贴,补贴金额 1683.18 万元;全区共有 2078 名 90 岁及以 上的高龄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补贴金额 578.97 万元;全区共 有 53 名 10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补贴金额38.16 万元。
2021年,区残联资助 3686 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残疾学生 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保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完成 298 名 0-15 岁学生儿童、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对 137 名重型精神病 患者实施阳光救助;双流区对 250 名精神病患者实施免费服药救助服务;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新进展。[7]
2021年末,全区公路通行里程 866.386 公里(不含高速),城市道路长 651.31 公里,建成区面积 123 平方公里,道路面积 1789 万平方米,其中人行道面积 125 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 6034.38 公顷,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 2700 公 顷,公园 9 个,公园面积 292.86 万平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 天数 280 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76.7%。
2021年末,全区天然气供气管道长 4190.67 公里,天然气销 售总量 4.24 亿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气量 1.49 亿立方米;生 产水的自来水厂 3 个,供水管道长 3958.69 公里,综合生产能力 60 万立方米/日,城市自来水供水总量 27304.70 万立方米(含天 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部分区域)。[7]
2021年,全年交通事故 62 件,下降 3.1% 。火灾事故 480 件,下降 20%。[7]
海滨城
双流蛟龙港海滨城项目座落于西南地区的新兴商圈,处于双楠大道主干道及蛟龙大道交汇处,距成都市中心仅20分钟车程,距双流机场七分钟车程,直通市中心的双楠大道、成温大道等多条高速通道环绕式贯通以及地铁三号线傍身而过。海滨城4公里范围内楼盘小区的数量达236个,两公里范围内楼盘小区为62个、人口达40万。
“海立方”海洋馆
“海立方”海洋馆位于成都双楠大道主干道上,与双温路交汇,海滨城购物中心内。拥有世界最大的亚克力板看面,长40米,高8.3米。由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中国专业技术团队联手打造的海洋馆。11000m³水容量,33000个海洋生物栖息。
黄龙溪古镇
黄龙溪古镇位于成都市东南约30公里处。古镇主要特色是:古街、古树、古庙、古水陆码头、古建筑和古朴的民风民俗。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国家级环境优美小城镇。素有“影视城”、“中国好莱坞”之称。 正街、新街、横街、上河街、下河街、复兴街、等6条老街进行了一年的闭关维修改造,全部铺上了红石街面,两侧建筑也恢复了本色。 黄龙溪古镇内,明清时代的建筑比比皆是,仍然保存完好。红石铺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镇内还有六棵树龄均在千年以上的大榕树。镇内还保存有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三座老街。
古龙寺
古龙寺位于黄龙溪镇鱼鳅巷街12号,鱼鳅巷内,东距锦江150米。始建年代不详,清末复修,后经多次维修,现有建筑除弥勒殿和万年台和1通碑为清代修建,其他为现代在原有基础上重建,基本保持了原有建筑风貌。该寺坐南向北,二合院布局,总占地面积1225.95平方米。由山门、大雄宝殿、弥勒殿、东西厢房组成,其中该寺山门又名“万年台”,共2层,一层为寺庙山门,二层为戏台,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梁架,面阔3间12.2米,进深3间11.9米,通高9.1米;弥勒殿为单檐悬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正脊上有“双龙护塔”装饰,面阔3间16.6米,进深3间5.3米,通高8.5米。古龙寺内东侧有逾百年黄葛古树1棵,方柱体碑1通,碑文已漫漶;西南角为三县衙门。
双流新城公园
双流新城公园位于东升街道。这是一个由众多景点组成的公园群,由南北长达8公里、宽500米,东西延伸5公里、宽300米,总面积达5.64平方公里的十字绿化带构成。双流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两轴·一带·八园·一中心”的规划,在这块巨大的十字形绿化带,南北坐落着运动公园、艺术公园、科技公园、森林公园,园内建湖;乡土公园、爱心公园、空港公园呈东西分布。目前,新城公园内的中心公园、运动公园、艺术公园南段、湿地公园已建成并面向市民开放。
邓绾(1028-1086),字文约,北宋大臣、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宋史》有传。
邓洵武(1057~1121),字子常,北宋大臣进士,官至知枢密院、少保,封莘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