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历史沿革表
西周,今鱼台县境域为极国封地。
春秋鲁隐公二年(公元前721年),极地入鲁国,置棠邑。
战国初期,置方与邑,属宋国。楚顷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86年)齐、楚、魏三国联合灭宋,方与邑改属魏。随之楚国置湖陵邑。
秦代,置方与县(治所在今张黄镇古城集)、湖陵县,属薛郡。
西汉,境内置方与县、湖陵县、橐县,属山阳郡。
新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湖陵县更名为胡陆县。
东汉初年,胡陆县复名湖陵县,章帝时又称胡陆县。东汉永平二年(59年),胡陆县、橐县并入东平国。
三国魏,方与县属山阳郡。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山阳郡为高平国。东晋,改高平国为高平郡,胡陆县、方与县属之。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裁撤胡陆县,其境域大部归方与县。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方与县,入永昌郡。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方与县,属彭城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方与县属金州。武德五年(622年),改金州为戴州,方与县属戴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废戴州,方与县改属河南道兖州鲁郡。宝应元年(762年),因境内有鲁隐公观鱼台,方与县更名为鱼台县。元和四年(809年),县治迁至黄台(今旧城海子)。
五代,后梁鱼台县时属兖州鲁郡,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皆属单州。
北宋,鱼台县属京东西路单州。
金代,属南京路单州。
蒙古太宗七年(1235年),鱼台县改隶经州。至元二年(1265年),废鱼台县,并入金乡县。(1266年),复置鱼台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鱼台县属徐州。洪武七年(1374年),改属济宁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济宁府降为济宁州,升兖州为府,鱼台县属兖州府。
清代鱼台县地图清雍正二年(1724年),鱼台县属山东布政使司济宁直隶州。(1730年),改属兖州府。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因洪水灌城,县治迁至董家店(今鱼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复属济宁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鱼台县署改称县公署。民国二年(1913年),鱼台县属山东省岱南道,县公署改称县知事公署。民国三年(1914年),属济宁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兖济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鱼台县直属山东省;县知事公署改称县政府。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国民党政权 | 日伪政权 | 人民政权 |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鱼台县城沦陷,鱼台县政府官员弃城南逃。驻单县第七路军推举朱启森任鱼台县长。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日军再次占领县城,县政府逃至谷亭、南阳一带;7月,县政府被抗日武装击溃解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夏,国军占领鱼台县第六区(湖东),建立县游击政府。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后,县游击政府时有时无。 |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鱼台县第二次沦陷,汉奸组建县维持会,代行政府职权。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设立伪鱼台县公署,鱼台县属伪山东省鲁西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属伪山东省兖济道。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8月,伪县公署改称“县政府”。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日伪政权解体。 |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7月,鱼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谷亭成立,由中共苏鲁豫区湖边地委领导。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属苏鲁豫区湖西专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0月,湖西专区由山东省划出,鱼台县属冀鲁豫区湖西专区;12月,改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专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5月,在金乡、济宁、鱼台毗连地区建立金济鱼抗日办事处(县级);8月,在鱼台南部、丰县北部建立丰鱼县,鱼台县撤销。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9月,撤销丰鱼县和金济鱼抗日办事处,恢复鱼台县,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十一专区。 |
国民党政权 | 人民政权 |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复建鱼台县政府;9月,国民政府军占据鱼台,鱼台县复属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华东野战军攻克鱼台县城,县政府解体。此后山东省政府4次委任县长,组建县政府。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鱼台全境解放,鱼台县国民党政权结束。 |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冀鲁豫行政区第十一专区改称冀鲁豫第三专区,鱼台县属冀鲁豫第三专区;6月,鱼台县抗日民主政府改称鱼台县民主政府。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鱼台县民主政府改称鱼台县人民政府;8月,建立平原省,鱼台县属平原省湖西专区。 |
鱼台县简图(2000年)19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鱼台县随湖西专区划归山东省。
1953年7月,撤销湖西专区,鱼台县改属济宁专区。
1956年3月,撤销鱼台县,并入金乡县。
1964年11月,恢复鱼台县建制,属济宁专区,县治驻谷亭。
1967年7月,济宁专区改为济宁地区,鱼台县属济宁地区。
1983年10月,撤销济宁地区,设立地级济宁市,鱼台县属济宁市。
国民党政权 | 日伪政权 | 人民政权 |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鱼台县城沦陷,鱼台县政府官员弃城南逃。驻单县第七路军推举朱启森任鱼台县长。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日军再次占领县城,县政府逃至谷亭、南阳一带;7月,县政府被抗日武装击溃解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夏,国军占领鱼台县第六区(湖东),建立县游击政府。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后,县游击政府时有时无。 |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鱼台县第二次沦陷,汉奸组建县维持会,代行政府职权。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设立伪鱼台县公署,鱼台县属伪山东省鲁西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属伪山东省兖济道。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8月,伪县公署改称“县政府”。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日伪政权解体。 |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7月,鱼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谷亭成立,由中共苏鲁豫区湖边地委领导。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属苏鲁豫区湖西专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0月,湖西专区由山东省划出,鱼台县属冀鲁豫区湖西专区;12月,改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专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5月,在金乡、济宁、鱼台毗连地区建立金济鱼抗日办事处(县级);8月,在鱼台南部、丰县北部建立丰鱼县,鱼台县撤销。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9月,撤销丰鱼县和金济鱼抗日办事处,恢复鱼台县,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十一专区。 |
国民党政权 | 人民政权 |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复建鱼台县政府;9月,国民政府军占据鱼台,鱼台县复属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华东野战军攻克鱼台县城,县政府解体。此后山东省政府4次委任县长,组建县政府。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鱼台全境解放,鱼台县国民党政权结束。 |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冀鲁豫行政区第十一专区改称冀鲁豫第三专区,鱼台县属冀鲁豫第三专区;6月,鱼台县抗日民主政府改称鱼台县民主政府。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鱼台县民主政府改称鱼台县人民政府;8月,建立平原省,鱼台县属平原省湖西专区。 |
明代,鱼台县设二十七里社:坊廓社、林丘社、降丘社、文香社、西方社、武台社、相里社、赵桥社、白沙社、东单社、垤斛社、冯庄社、班村社、义城社、湖陵社、向村社、永丰社、永安社、崇福屯、眉丘屯、苗村屯、朱村屯、大村屯、秦旺屯、马陵屯、张庄屯、武台屯。
清代鱼台县区划(2)清康熙年间,归并为十五里社:坊廓社、班村社、义安社、林丘社、降丘社、文香社、西方社、武台社、赵桥社、沙向社、冯胡社、相里社、东垤社、眉福社、西屯社。后又分里社为八方,以八卦冠方名。乾隆中期,将八方之名由八卦改为“孝弟忠信仁义礼智”;同时,全县划分为一个城区、七个乡区(人和乡、罗屯乡、王鲁乡、谷亭乡、南阳乡、古村乡、三乡乡),与八方相互重叠、交错。
民国元年(1912年),撤销城区,7个乡区不变。
1930年代初鱼台县行政区划(2)1930年,将原7个乡改划为7个区,下设81个乡、8个镇。1933年,将各区乡名分别以“和平奋斗救中国”7个字为首字命名,全县辖7个区,37个乡、3个镇。
1938年9月,日伪鱼台县政权下设7个区:第一区(城关)、第二区(李阁)、第三区(谷亭)、第四区(王鲁)、第五区(南阳)、第六区(古村)、第七区(阎集)。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7月,鱼台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设7个区:一区(城关)、二区(罗屯)、三区(谷亭)、四区(王鲁)、五区(南阳)、六区(古村)、七区(老砦)。
民国三十年(1941年)3月,第六区(古村)和第五区的南阳一带划归湖东县委。同年,日伪将第六区(古村)划归邹县。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5月,罗屯区(二区)、武台区(四区)和合集区划入金济鱼抗日办事处;8月,城关区(一区)、谷亭区(三区)、老砦区(七区)划入丰鱼县,鱼台县撤销。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9月,撤销丰鱼县和金济鱼抗日办事处,复设鱼台县,城关区、谷亭区、老砦区、武台区和罗屯区的万福河以南地区划归鱼台县。鱼台县设第一区(城关)、第二区(罗屯)、第四区(武台),改三区为谷亭区,新设李阁区、湖上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增设旧城区、谷亭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济宁县合集区、相里区划归鱼台县,将相里区并入罗屯区;8月,撤销李阁区,并入城关区,撤销谷亭镇,并入谷亭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国民党鱼台县政府撤销区级建制,合并乡和保。调整后,鱼台县辖3个镇、10个乡(大同镇、谷亭镇、南阳镇、李阁乡、周堂乡、相里乡、王鲁乡、武台乡、宋寨乡、罗屯乡、黄山乡、古村乡、老砦乡),163个保。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程子庙、大孙庄、坝上3个自然村划归沛县;10月,复置李阁区;12月,湖上区、合集区合并为临湖区,撤销老砦区,并入谷亭区。调整后以序数称谓为一区(城关)、二区(李阁)、三区(罗屯)、四区(武台)、五区(旧城)、六区(谷亭)、七区(临湖)。
1952、1955年鱼台县行政区划(2)1952年7月,从第六区划出11个行政村,第七区划出4个行政村,设立第八区(老砦)。
1953年1月,区下建乡;10月,鱼台县七、八区位于湖区的7个乡81个自然村划归微山县。
1955年11月,区名由序数改为地名称谓,即城关区、李阁区、罗屯区、武台区、旧城区、谷亭区、临湖区、老砦区。
1956年3月,撤销老砦区、临湖区、李阁区,撤销鱼台县,并入金乡县。原鱼台区域的谷亭区辖15个乡,武台区辖14个乡,旧城区辖7个乡,鱼城区辖13个乡(含金乡县的周大庄、谢集、大李楼3个乡),罗屯区辖13个乡(将姜庄乡并入金乡县高河店区)。
1957年5月,嘉祥县新万福河以南的王台、李早、小王庄、北刘楼、小吴、南陈、朱庄、军城、车楼、北倪庄、南倪庄、陈庄、董庄、大武等14个自然村划归金乡县。
1964年11月,鱼台县从金乡县析出,并县前原属鱼台县的王庄、刘油坊、刘心田、姜井、姜庄、金鱼店、殷楼、东夹河滩、西夹河滩、东李庄、北张庄等11个自然村划归金乡县,鱼台县辖谷亭、王鲁、鱼城、王庙、相里、罗屯、李阁、老砦8个人民公社。
1966年7月,析王鲁公社82个自然村,设立武台公社;析相里公社64个自然村,设立东张公社;析罗屯51个自然村,设立石集公社;析鱼城公社46个自然村,设立陈楼公社;析王庙公社64个自然村,设立周堂公社;析谷亭公社61个自然村,设立唐马公社。全县辖14个人民公社。
1982年1月,谷亭人民公社改为谷亭镇;2月,东张公社更名为张黄公社,相里公社更名为清河涯公社。
1984年5月,实行乡镇制。鱼城公社改为鱼城镇,清河涯公社改为清河镇,其余11个人民公社改为乡。鱼台县辖3个镇、11个乡,389个行政村,共有930个自然村。
鱼台县行政区划(1994年)
1995年5月,撤销王鲁乡,设立王鲁镇。
1996年8月,撤销张黄乡,设立张黄镇。
1998年7月,撤销王庙乡,设立王庙镇。
2000年12月,撤销武台乡,并入王鲁镇;撤销石集乡,并入清河镇;撤销李阁乡、陈楼乡,合并设立李阁镇;撤销周堂乡,并入王庙镇。
2007年12月,王鲁镇的原武台乡区域划归张黄镇。
2010年6月,撤销谷亭镇,设立谷亭街道、滨湖街道;撤销唐马乡,设立唐马镇;撤销老砦乡,设立老砦镇。
2013年1月,撤销罗屯乡,设立罗屯镇。
2016年10月,王鲁镇的佃户李、七所楼、大李庄、于屯、吴集、陈年、后聂、大聂8个行政村划归滨湖街道。
截至2021年,鱼台县下辖2个街道、9个镇。[12]
2个街道:谷亭街道、滨湖街道。
9个镇:清河镇、鱼城镇、王鲁镇、张黄镇、王庙镇、李阁镇、唐马镇、老砦镇、罗屯镇。[12]
行政区划代码街道、镇 | 行政区域面积(平方公里) | 所辖社区、行政村(2016年) |
---|---|---|
370827001谷亭街道 | 33.20 | 建设社区、和平社区、爱国社区、运南村、姜庄村、李庄村、周堂村、东段村、西段村、杨楼村、汪庄村、李更卜村、双韩村、土楼村、蒋庄村、八里湾村、胡集村、缪集村、王子亮村、龙申村、西姚村 |
370827002滨湖街道 | 38.86 | 新华社区、新民社区、解放社区、套楼村、临河村、胜利村、前进村、运北村、中心村、米滩村、张小楼村、七圣堂村、玉皇庙村、马石庄村、彭庄村、高庄村、佃户李村、七所楼村、大李庄村、于屯村、吴集村、陈年村、后聂村、大聂村 |
370827101清河镇 | 78.24 | 清河村、张油坊村、勺刘村、相东村、相西村、相南村、相北村、巩庄村、蔡王村、王台村、于屯村、大程村、大薛村、袁家村、学屋村、吴庄村、大王村、王楼村、杜屯村、鉴洼村、张集村、孙桥村、潘庄村、石集村、鹿洼村、盛洼村、韩庙村、西田村、刘楼村、田庄村、魏庄村、陈庄村、马河村、杨口村、赵店村、新刘村、田庙村、马辛村、吕屯村、刘庙村、王庄村 |
370827102鱼城镇 | 53.89 | 乔口村、王庄村、前蒋村、杜桥村、后蒋村、湾里村、田集村、马峨村、李管村、王刘村、胡阁村、夏庄村、洪寺村、李白村、巩堂村、卜桥村、尹楼村、乔庄村、顾楼村、郭庄村、陈马村、李党村、罗庄村、西洪村、东洪村、张庄村、华村村、崔庄村、中西北村、中东南村、中西南村、中东北村、双东村、菜园村、杨邵村、双西村、潘庄村、高庄村、杨楼村、林庄村 |
370827103王鲁镇 | 38.54 | 王鲁村、王响村、碌朱屯村、陈堂村、后闫村、耿庄村、刘庄村、窦阎李村、史楼村、张庙村、孟楼村、小周村、潘庄村、魏堂村、李集村、闫庙村、田庙村 |
370827104张黄镇 | 98.13 | 李早村、殷王村、朱庄村、南陈村、车楼村、小吴村、军城村、袁洼村、阚家村、张黄村、陈店村、刘楼村、后解村、大陈村、鉴家村、杨庙村、梁岗村、大翟村、赵庙村、大安村、东张村、强家村、龙潭村、南林村、迟别村、王庄村、张集村、杨楼村、三里屯村、白庙村、后杜村、于梅村、杨庄村、杈王村、侯堂村、大闵村、仁祖庙村、武台村、樊庄村、卞李村、崔屯村、崔武村、常柳行村、高庙村、夏家村、丁闫村、吴家村、大田村、西刘村、小于村、吴马村、宋湾村、齐楼村、大王村、金威社区 |
370827105王庙镇 | 95.82 | 王庙村、谢庄村、后楼村、马庄村、南房村、常店村、宋庄村、古李村、苗庄村、程庄寨村、陈庄村、大奚村、小乡村、孙庄村、张玉村、东谢村、西谢村、田吴村、赵古洞村、郭庙村、朱庙村、任庙村、仇庄村、王花园村、北堤村、后皮店村、北房村、于庄村、东堤村、杨店村、西高村、东高村、旧城村、袁庄村、旧城里村、张集村、张庄村、前赵村、宋集村、南徐村、姑庵村、杜庄村、树李村、林庄村、冀庙村、郝集村、陈庙村、小王村、周楼村、周堂村、苏店村、大李村、炳灵村、大魏村、崔庄村、冀马村、东陈堂村、大场村、西陈堂村、北徐村、毛王村、梁海村 |
370827106李阁镇 | 73.57 | 李阁村、董庄村、朱庄村、姜楼村、史庙村、太公庙村、林庄村、路屯村、许庄村、张寨村、田胡村、齐庄村、郭庄村、三双村、张平村、柳店村、中王村、文集村、骆庄村、任寺村、申庄村、周庄村、李庄村、四联村、陈楼村、胡楼村、任海村、范庄村、曹庙村、双集村、老君村、宋洼村、高庄村、王庙村、陈集村、曹集村、李集村、杨庄村、焦堂村、陈峨村、张庄村、李楼村、房庄村 |
370827107唐马镇 | 41.08 | 唐马村、甄华村、大随庄村、大朱庄村、古洼村、孙阁村、王堂村、郭楼村、后付村、杨宅子村、付小楼村、左堌堆村、石庄村、向阳村、安庄村、甄庄村、田庄村、杨新庄村、赵庄村、宋寨村、卷棚楼村、宗庄村、梁庄村、郑庄村、陈丙村、陈庄村、大王村、宋庄村 |
370827108老砦镇 | 47.66 | 后六村、老西村、许楼村、盛庄村、城东村、城西村、后姚村、仁南村、仁北村、东里东村、东里西村、双合村、独山村、四合村、小砦村、刘寨村、晁庄村、魏庄村、老东村、边庄村、张埝村、沙河村、前六村、义和村、老北村、闫集村、李集村、王庄村 |
370827109罗屯镇 | 54.45 | 罗屯村、堽上村、许刘村、随集村、高庄村、安集村、屈庄村、冯楼村、前军村、后军村、赵楼村、孙楼村、王楼村、陈楼村、郭庄村、苗村、八户村、吴庄村、刘庄村、随海村、随庄村、杨庄村、赵庄村、新骆村、沈集村、前李村、周楼村、芦阁村、袁庄村、大闫村、沈庄村、张集村、矫洼村、郭河村 |
行政区划代码街道、镇 | 行政区域面积(平方公里) | 所辖社区、行政村(2016年) |
---|---|---|
370827001谷亭街道 | 33.20 | 建设社区、和平社区、爱国社区、运南村、姜庄村、李庄村、周堂村、东段村、西段村、杨楼村、汪庄村、李更卜村、双韩村、土楼村、蒋庄村、八里湾村、胡集村、缪集村、王子亮村、龙申村、西姚村 |
370827002滨湖街道 | 38.86 | 新华社区、新民社区、解放社区、套楼村、临河村、胜利村、前进村、运北村、中心村、米滩村、张小楼村、七圣堂村、玉皇庙村、马石庄村、彭庄村、高庄村、佃户李村、七所楼村、大李庄村、于屯村、吴集村、陈年村、后聂村、大聂村 |
370827101清河镇 | 78.24 | 清河村、张油坊村、勺刘村、相东村、相西村、相南村、相北村、巩庄村、蔡王村、王台村、于屯村、大程村、大薛村、袁家村、学屋村、吴庄村、大王村、王楼村、杜屯村、鉴洼村、张集村、孙桥村、潘庄村、石集村、鹿洼村、盛洼村、韩庙村、西田村、刘楼村、田庄村、魏庄村、陈庄村、马河村、杨口村、赵店村、新刘村、田庙村、马辛村、吕屯村、刘庙村、王庄村 |
370827102鱼城镇 | 53.89 | 乔口村、王庄村、前蒋村、杜桥村、后蒋村、湾里村、田集村、马峨村、李管村、王刘村、胡阁村、夏庄村、洪寺村、李白村、巩堂村、卜桥村、尹楼村、乔庄村、顾楼村、郭庄村、陈马村、李党村、罗庄村、西洪村、东洪村、张庄村、华村村、崔庄村、中西北村、中东南村、中西南村、中东北村、双东村、菜园村、杨邵村、双西村、潘庄村、高庄村、杨楼村、林庄村 |
370827103王鲁镇 | 38.54 | 王鲁村、王响村、碌朱屯村、陈堂村、后闫村、耿庄村、刘庄村、窦阎李村、史楼村、张庙村、孟楼村、小周村、潘庄村、魏堂村、李集村、闫庙村、田庙村 |
370827104张黄镇 | 98.13 | 李早村、殷王村、朱庄村、南陈村、车楼村、小吴村、军城村、袁洼村、阚家村、张黄村、陈店村、刘楼村、后解村、大陈村、鉴家村、杨庙村、梁岗村、大翟村、赵庙村、大安村、东张村、强家村、龙潭村、南林村、迟别村、王庄村、张集村、杨楼村、三里屯村、白庙村、后杜村、于梅村、杨庄村、杈王村、侯堂村、大闵村、仁祖庙村、武台村、樊庄村、卞李村、崔屯村、崔武村、常柳行村、高庙村、夏家村、丁闫村、吴家村、大田村、西刘村、小于村、吴马村、宋湾村、齐楼村、大王村、金威社区 |
370827105王庙镇 | 95.82 | 王庙村、谢庄村、后楼村、马庄村、南房村、常店村、宋庄村、古李村、苗庄村、程庄寨村、陈庄村、大奚村、小乡村、孙庄村、张玉村、东谢村、西谢村、田吴村、赵古洞村、郭庙村、朱庙村、任庙村、仇庄村、王花园村、北堤村、后皮店村、北房村、于庄村、东堤村、杨店村、西高村、东高村、旧城村、袁庄村、旧城里村、张集村、张庄村、前赵村、宋集村、南徐村、姑庵村、杜庄村、树李村、林庄村、冀庙村、郝集村、陈庙村、小王村、周楼村、周堂村、苏店村、大李村、炳灵村、大魏村、崔庄村、冀马村、东陈堂村、大场村、西陈堂村、北徐村、毛王村、梁海村 |
370827106李阁镇 | 73.57 | 李阁村、董庄村、朱庄村、姜楼村、史庙村、太公庙村、林庄村、路屯村、许庄村、张寨村、田胡村、齐庄村、郭庄村、三双村、张平村、柳店村、中王村、文集村、骆庄村、任寺村、申庄村、周庄村、李庄村、四联村、陈楼村、胡楼村、任海村、范庄村、曹庙村、双集村、老君村、宋洼村、高庄村、王庙村、陈集村、曹集村、李集村、杨庄村、焦堂村、陈峨村、张庄村、李楼村、房庄村 |
370827107唐马镇 | 41.08 | 唐马村、甄华村、大随庄村、大朱庄村、古洼村、孙阁村、王堂村、郭楼村、后付村、杨宅子村、付小楼村、左堌堆村、石庄村、向阳村、安庄村、甄庄村、田庄村、杨新庄村、赵庄村、宋寨村、卷棚楼村、宗庄村、梁庄村、郑庄村、陈丙村、陈庄村、大王村、宋庄村 |
370827108老砦镇 | 47.66 | 后六村、老西村、许楼村、盛庄村、城东村、城西村、后姚村、仁南村、仁北村、东里东村、东里西村、双合村、独山村、四合村、小砦村、刘寨村、晁庄村、魏庄村、老东村、边庄村、张埝村、沙河村、前六村、义和村、老北村、闫集村、李集村、王庄村 |
370827109罗屯镇 | 54.45 | 罗屯村、堽上村、许刘村、随集村、高庄村、安集村、屈庄村、冯楼村、前军村、后军村、赵楼村、孙楼村、王楼村、陈楼村、郭庄村、苗村、八户村、吴庄村、刘庄村、随海村、随庄村、杨庄村、赵庄村、新骆村、沈集村、前李村、周楼村、芦阁村、袁庄村、大闫村、沈庄村、张集村、矫洼村、郭河村 |
鱼台县(3)鱼台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临南阳湖、昭阳湖,南与江苏省沛县、丰县毗邻,西与金乡县接壤,北以新万福河为界与任城区隔河相望。县域地处东经116°23′—116°49′,北纬34°53′—35°10′之间,[4]南北最大距离23.5公里,东西最大距离37.5公里。行政区域面积653.07平方公里。
鱼台县(3)鱼台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华北陆台组成部分,处于尼山凸起西部凹陷区。境内无基岩显露,整合覆盖新生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地质年龄距今约200万年。二迭系至石炭系有煤系地层,在下第三系含岩盐地层。第四系陆相沉积堆积较厚,375—400米之间多为砾石、沙、粘土。主要岩性为粘土、亚粘土。受燕山运动影响,境内断层较发育,有鱼台断层、凫山断层、菏泽断层、孙氏店断层、济宁断层5条断层过境。
鱼台县地处黄泛冲积平原北部,地势西南部略高,东北部稍低,地面坡降为1/10000—1/15000。平均海拔35米,最高点在鱼城镇,海拔37.3米,最低点在东部沿湖地区,海拔33.3米。东西相对高差3.5米,南北相对高差2.3米。全县可划分为西南岗坡区、中部微斜平地区、东北部近湖洼地区3个地貌分区。
西南岗坡区:海拔36.5—37.6米,坡度1/5000,面积165.5平方公里,分布在罗屯镇、李阁镇西南部、鱼城镇全部、王庙镇南部及老砦镇西南角;地下水埋深1—2米,多属壤质土壤,耕性适中,保水保肥性一般。
中部微斜平地区:在岗坡地以下,近湖洼地以上,海拔35—36.5米,坡度1/5000—1/8000,面积295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唐马、王庙、李阁、罗屯、清河5个镇以及王鲁镇南部、滨湖街道西南部;土壤质地多为重壤和黏土,地下水埋深约1米,保水保肥性能良好。
东北部近湖洼地区:海拔33.5—35米,坡度1/8000—1/10000,面积193.7平方公里,分布在老砦镇北部、唐马镇东北部、张黄镇北半部;土壤属于湿潮土类型和潜育型幼年水稻土,土质黏重,保肥保水性强,生产率低,地下水埋深0.2—0.6米,夏季受湖水顶托,积水影响作物生长。
鱼台县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春季回暖快而变化剧烈,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夏季为暖湿的东南气流所控制,炎热多雨,多有雷雨大风;秋季光照充足,气候宜人,日夜间温差较大;冬季为寒冷的西北气流所控制,低温干燥,雨雪稀少。年平均气温13.7℃;7月平均气温27.4℃,1月平均气温-1.3℃;极端最高气温40.6℃(1967年6月4日),极端最低气温-18.2℃(1967年1月4日)。年平均降水量697.0毫米,夏季降水最多,占年降水量的58.9%。年均相对湿度72%。平均无霜期21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24.3小时。太阳辐射年平均总量492.1千焦/平方厘米。常年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冬季多北风、西北风。自然灾害以干旱、雨涝、低温、干热风为主,各类灾害性天气频繁。
鱼台县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共有河流17条,境内长266.63公里,流域面积654.2平方公里。京杭运河斜擦县境,新万福河、老万福河、惠河、西支河、东鱼河、复新河、东边河流入此河。老万福河的支流有东沟、鱼清河、小郭河、小俞河、小苏河、白马河;惠河的支流为金鱼河;西支河的支流为幸福河;东边河的支流为苏鲁边河。
鱼台县水资源供需平衡表鱼台县可利用水资源量562.32万立方米,人均占有量815.36立方米。多年地表径流量7824.33万立方米,地表水年平均入境水量6.05亿立方米,地表水可利用资源量2.2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补给量1.76亿立方米,浅层淡水总储量17.8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资源量1.01亿立方米。
2015年鱼台县土地利用结构图2015年,鱼台县总土地面积65307公顷,其中农用地51321公顷,建设用地11015公顷,水域2728公顷,自然保留地243公顷。总体来看,鱼台县土地利用率高,类型多样,农用地比重大;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难度大,采煤导致土地塌陷严重,土地生态面临退化威胁,微山“飞地”较多且管理难度大。
土地利用类别 | 面积(公顷) | 占土地总面积比例 | |
---|---|---|---|
农用地 | 耕地 | 39648 | 60.71% |
园地 | 30 | 0.046% | |
林地 | 851 | 1.303% | |
建设用地 |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 8031 | 12.30% |
交通运输用地 | 622 | 0.952% | |
水利设施用地 | 2362 | 3.617% | |
水域 | 河流水面 | 1913 | 2.929% |
湖泊水面 | 342 | 0.524% | |
内陆滩涂 | 473 | 0.724% |
土地利用类别 | 面积(公顷) | 占土地总面积比例 | |
---|---|---|---|
农用地 | 耕地 | 39648 | 60.71% |
园地 | 30 | 0.046% | |
林地 | 851 | 1.303% | |
建设用地 |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 8031 | 12.30% |
交通运输用地 | 622 | 0.952% | |
水利设施用地 | 2362 | 3.617% | |
水域 | 河流水面 | 1913 | 2.929% |
湖泊水面 | 342 | 0.524% | |
内陆滩涂 | 473 | 0.724% |
鱼台县矿产资源种类较少,以沉积矿产为主。煤炭是鱼台县优势矿产,含煤面积6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1.7%,主要分布在张黄、清河、老砦镇等地,煤种以气煤、气肥煤为主;累计查明资源储量6.68亿吨,2007年保有资源储量6.33亿吨,占济宁市煤炭资源保有量的4.95%,其中可采储量2.05亿吨,预测远景资源量26亿吨,是济宁市煤炭工业发展的后备基地之一。建材类非金属矿产有石膏、砖瓦粘土2种,主要分布在东鱼河两岸、罗屯镇随集村等地。砖瓦粘土分布广泛,但禁止开采,粘土矿已全部关闭。鱼台—王鲁石膏远景区位于鱼台县城及其以北,面积约63.2平方公里,是石膏成矿有利地区。
元末,鱼台县地旷人稀。明洪武、永乐年间,有山西之民迁入。1855年黄河决口,郓城、巨野数千灾民迁居老砦一带。1919年,鱼台县人口195631人。1941年,鱼台县东北部湖区和凫山地区的6个乡约3万人划出。1949年,全县共有206261人。1953年,将沿湖81个村7772人划归微山县。60年代中期,微山县湖区村庄迁入鱼台县2939人。50年代中前期、60年代中后期有两次人口增长高峰。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后,人口增长势头放缓。1976年人口超过30万,1991年突破40万。
年份 | 总人口(人) | 非农业人口(人) | 性别比(女为100) |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
1950年 | 207289 | 16949 | 90.16:100 | 317 |
1960年 | 202718 | 9260 | 95.32:100 | 310 |
1970年 | 277959 | 8090 | 102.52:100 | 425 |
1980年 | 318987 | 12961 | 104.16:100 | 488 |
1990年 | 392678 | 34288 | 102.83:100 | 600 |
2000年 | 448162 | 61260 | 102.90:100 | 685 |
2010年 | 470935 | 82260 | 105.46:100 | 720 |
2021年,全县常住人口42.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58万人,农村人口23.56万人。据计生部门统计,2021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7.4‰,人口死亡率为6.0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5‰。[8]
鱼台县绝大多数人口为汉族,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2000年回族人口2639人。2015年全县有少数民族19个,共2742人。
年份 | 总人口(人) | 非农业人口(人) | 性别比(女为100) |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
1950年 | 207289 | 16949 | 90.16:100 | 317 |
1960年 | 202718 | 9260 | 95.32:100 | 310 |
1970年 | 277959 | 8090 | 102.52:100 | 425 |
1980年 | 318987 | 12961 | 104.16:100 | 488 |
1990年 | 392678 | 34288 | 102.83:100 | 600 |
2000年 | 448162 | 61260 | 102.90:100 | 685 |
2010年 | 470935 | 82260 | 105.46:100 | 720 |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朱贵友 |
县委副书记 | 杨力新、臧德宽 |
参考资料:搜狐网[10]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杨力新 |
副县长 | 王庆明、颜斌、李东建、张伟、王身柱 |
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督察长 | 楚丰华 |
参考资料:鱼台县人民政府[11]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朱贵友 |
县委副书记 | 杨力新、臧德宽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杨力新 |
副县长 | 王庆明、颜斌、李东建、张伟、王身柱 |
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督察长 | 楚丰华 |
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219.55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7.32亿元,增长8.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1.16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1.07亿元,增长11.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6.1:27.9:46.0,服务业占比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4%、16.6%、58.0%,分别拉动GDP增长2.4、1.5、5.4个百分点。[8]
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01.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5%,其中农业产值完成60.95亿元,增长8.2%;林业产值完成2.55亿元,增长18.3%;牧业产值完成9.04亿元,增长31.1%;渔业产值完成19.94亿元,增长13.9%;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8.81亿元,增长10.4%。粮食产量达到37.99万吨,棉花产量8003吨;畜牧业发展平稳,全县生猪、羊、家禽出栏分别为18.47万头、7.29万只和179.88万只;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分别为1.9万吨、1.56万吨和355.7吨。
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达到37.99万吨;棉花产量8003吨。
2021年,全县人工造林面积241公顷,育苗面积65公顷。全县森林面积为2244.08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48%。
2021年,全年水产放养面积8.9万亩,水产品总产量7.4447万吨。
2021年,年末农机总动力112.78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2013台,全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62.132千公顷,机播面积46.523千公顷,机收面积47.622千公顷。
2021年,化肥施用折纯量1.998万吨,有效灌溉面积39.19千公顷。农村“路、水、电、医、学”和环境整治建设加快推进,在村村通电的基础上,基本达到村村通电话,通汽车村数比重达到100%,自来水受益村数比重达到100%。[8]
2021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49.40亿元,增长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4%;新增规模以上工业27家,达到1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2.03亿元,增长58.6%,实现利润总额6.83亿元,增长67.7%。
2021年,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9家,完成总产值19.12亿元,下降1.5%,期末从业人员5992人,房屋施工面积60.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8.71万平方米。[8]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其中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121个,实现投资71.36亿元。随着城区拆迁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宜居环境的不断改善,鱼台房地产市场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2亿元,增长6.7%。商品房施工面积135.48万平方米,增长46.2%;商品房销售面积65.67万平方米,增长115.9%。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2亿元,增长16.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占的比重大。全县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70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9%,依然是消费品市场的主力军。按城乡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5.52亿元,增长21.1%,占总额的68.9%,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8.70亿元,增长7.2%,占总额的31.1%,城镇消费依然是拉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
对外开放
2021年,全县进出口总额13.83亿元,增长63.3%;其中出口13.5亿元,增长72.8%,进口0.3亿元,下降54.2%;2021年实际利用外资3568万美元。
财政、金融
2021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53亿元,增长18.6%,税收收入10.56亿元,增长23.7 %。地方财政支出31.11亿元,增长7.2%。金融信贷运行平稳有序。全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9.17亿元,比年初增加14.6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87.20亿元,比年初增加20.7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1.88亿元,比年初增加48.77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27.67亿元,比年初增加44.8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74.21亿元,较年初增加3.9亿元。[8]
截至2015年,鱼台县通车里程1940.9公里,其中省道73.3公里,县道长142.4公里,乡道360.4公里,村道1364.9公里;一级公路25.7公里,二级公路83.3公里,三级公路38.7公里,四级公路936.5公里,等外级公路8.7公里。有公交车170辆,长途客车54辆,出租车150辆。
济徐高速公路鱼台段全长26.7公里,途经清河、罗屯、李阁、王庙镇29个村庄,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设金乡东、鱼台西2个互通立交,1个服务区,与江苏交界处设有鲁苏界主线收费站,2016年12月通车。
枣菏高速公路(跨微山湖高速公路)鱼台段全长23公里,连接线2.8公里,途经张黄、清河、李阁镇的28个自然村,跨越滨湖大道、251省道,与济徐高速交汇,西南进入金乡县。2016年底开工,预计三年内建成通车。
251省道(济宁—鱼台)鱼台段长23.3公里,途径清河、石集、武台、王鲁至鱼台外环,为济宁至鱼台的干线公路。2012年金乡界至王鲁段改建为一级公路,2016年自西刘庄改道至蒋庄接348省道。2016年底升级为237国道(济宁—宁德)。
348省道(枣庄—曹县)境内长35公里,途径老砦、鱼台县城、王庙、鱼城等地,为二级公路。
346省道(东明—丰县)自鱼城镇杜庄村西入境,向西南经鱼城至胡阁村南出境,境内长13公里,为二级公路。
滨湖大道鱼台段全长13.93公里,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路面宽20米。2013年建成通车。2016年南延至江苏徐州界。
县道有鱼清线(鱼城—清河)、武张线(武台—张黄)、清张线(清河—张黄)、金清线(金乡—清河)、皮李线(皮店—李阁)、丰鱼线(丰县—鱼台)等。
2005年,鱼台县有港口4个,作业区4个,泊位9个,吞吐能力200多万吨,各类运输船舶900艘,净载重1.3万吨,水运企业7家,造船厂2家。各作业区临近煤矿,以长航运输船舶南运煤炭为主,下行至江浙沪一带;短途运输船舶主要从微山、邹城等地途径鱼台向金乡、沛县、丰县运输砂石。港口码头有谷亭新港、富民客运码头、金威港、津鱼港、大安港、老砦海洋港、鱼城码头、王鲁码头、清河码头等,渡口有谷亭新港北渡口、西姚渡口、张黄运河沿岸渡口、吴坑渡口、王鲁惠河沿岸渡口、齐楼河头渡口。
2010年,鱼台县航道总里程280公里,通航能力220公里,没有上档次、上规模的码头,天然航道建设滞后,航道利用率低。规划的高等级航道有上级湖湖西航道、老万福河航道、新万福河航道等,其中京杭运河(上级湖湖西航道)境内长32公里,通航能力1200吨(枯水期约600吨)。
航运事务由鱼台县航运管理局、济宁市港航局鱼台港航管理处(济宁市地方海事局鱼台办事处)管辖。2015年,鱼台港航管理处辖区内出港货运量254万吨,进港货运量502万吨,办理船舶进出港签证6166艘次,船舶安全检查792艘次,船舶法定检验1500艘次。2016年夏取缔全部非法建设码头,拆除码头吊机246个。
2021年,全县教育经费总收入8.46亿元。小学专任教师2047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932人,高中阶段在校生为9896人,初中在校生为15274人,小学在校生为30521人。
2021年,拥有卫生机构425个,其中,医院4、卫生院11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425张,卫生技术人员2542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046人,注册护士1050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