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西来以前照片何西来,原名何文轩,1938年生于陕西临潼,著名文学批评家。
1958年,何西来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留校任助教一年。
1963年,何西来调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院文学系主任、《文学评论》副主编、主编,鲁迅文学院等客座或兼职教授。
1959年,何西来开始发表作品。
1983年,何西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至今已从事文学批评四十余年。[1]
何西来
专著:《新时期文学思潮论》、《文格与人格》、《新时期文学与道德》(主编)、《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合著)等。
论文集:《探寻者的心踪》、《文学的理性和良知》、《文艺大趋势》、《京华论评》(合著)、《纪实之美》等。
散文集:《横坑思缕》、《虎情悠悠》等。
2009年10月,何西来获得郭沫若诗歌散文奖二等奖。
2010年,何西来获得“江南文化节”言子文学奖散文奖。[2]
何西来
红色夹克、格子礼帽,4日,来哈尔滨参加冰雪笔会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何西来先生坐在飞驰的汽车中,一路不停地谈着自己的观点。如果不是何西来告诉记者,他的年纪在“耄耋之间”,记者怎么也不相信他已经71岁了。他对文学艺术、黑龙江的作家如数家珍,30年的文学史在他脑海中清晰可辨。
“黑土文学、作家很受文学界看重”
何西来对黑龙江的文学水平大加赞赏,他说,这块黑土地上成长了众多知名作家,萧红、张抗抗、迟子建……“当年,萧红曾红极一时,她非常有文学才华。我看过根据她的小说《生死场》改编的同名话剧,导演田沁鑫也很有才华,把东北农村的风貌和人物表现得很真实。张抗抗也是位知名作家,她在文学讲习所学习时与蒋子龙、王安忆同班,我曾给他们讲过课。刚得了茅盾文学奖的迟子建是位勤奋而有才华的作家,她的获奖作品和以前写的小说我看过很多,也是不错的精品。阿成也是位有成就的作家。所以说,黑龙江这块黑土地英才辈出,作家才华横溢,让国内文学界很看重。”
“陈忠实、张艺谋领军文艺界”
谈及我省的作家与作品,何西来觉得,地域文化不仅影响了作家和其作品,也是影响文学鉴赏的外部诸多因素之一。作品、读者、环境是任何一个具体的鉴赏过程得以进行的必备条件,缺一不可。但在不同的鉴赏过程中,来自这三个不同方面的地域文化因素的具体差异,可能是相当大的。说到改革开放三十年,何西来觉得,这是一个作家与作品辈出的时代,在文学、艺术诸方面都出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他列举了《白鹿原》作者陈忠实、湖北省美术院院长周韶华和导演张艺谋,认为这些人都是在文艺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可以算是近三十年来文艺方面的领军人物。
“我是驾校最年长的学员”
坐在前往冰雪笔会会场的车上,何西来看着哈尔滨雪后的路面说:“这样的路我还没开过。”何西来告诉记者,三年前,他68岁时去北京的驾校学习,是那个驾校有史以来最年长的学员。考上驾照后的这三年来,何西来到北京附近的延庆、密云开会,都是自己开车去。高速路、山路都不在话下,最快时何西来开过190迈。最惊险的一次是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十字路口,红灯被浓密的树枝挡住,何老驾驶汽车飞驰中突然看到红灯,刹车不及,把前面一辆车追尾了,前面的车又撞上了它前面的一辆车。幸亏何老扣着安全带,有惊无险。但事后,何老再也不敢开飞车了。
采访结束后,天色已晚,何老又兴致勃勃地乘车前往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在寒冷中,何西来不服老的话语深深印在记者脑海中。[3]
何西来生活照(6)
作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何西来的话题始终离不开文学。在谈及文学艺术的消闲、娱乐功能变得十分显眼这一不争的事实时,何西来认为,文学作品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拿给一定范围的公众去读、去看、去听的,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文学作品的价值才得以被认定。从这一点来说,公众的鉴赏需要、鉴赏趣味以及由此而来的鉴赏选择,最终决定着一个时期文艺创作的一般面貌。如今生活节奏加快,公众消闲时,文艺的消闲、娱乐功能就显现出来了。从实践层面上来说,许多具有不同经历和才能的艺术家钝化了他们本来应该具有的艺术禀赋和艺术敏感,也使公众的鉴赏趣味严重退化。创造者的钝化和鉴赏者的退化对于文艺的影响是严重的、灾难性的。社会需要不同经历和才能的艺术家写出丰富的作品来,从而丰富公众的鉴赏趣味。
何西来演讲《落日心犹壮》:唐大历四五年间,即公元769-770年,杜甫流浪荆湘时,虽贫病交加,居无定所,以舟为家,却仍然系念天下苍生,以国家安危为心结,不肯消沉。五言律诗《江汉》就是表达这种心境的名篇。我特别喜欢后四句:“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去年老友冯立三兄七十大寿,诗人邵燕祥兄以绝句二首贺之,其第一首是这样四句:“谔谔昔闻剩一夫,共随老马辨长途。诚知落日心犹壮,又道春风病已苏。”
燕祥诗的首句,用的是《史记·商君列传》的典故:“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谔谔是直言争辩的样子。燕祥的“一夫”,就是“一士”的意思。立三兄为人耿直敢言,即使剩下他一个人,只要他认为对,就会坚持到底,不怕孤立。后面的三句,则化用了老杜《江汉》诗的基本命意。
《清诗丽句写春回》:郑欣淼先生是我的陕西乡党,关中澄城人。虽不同县,却也曾归一个渭南专区管。说话都带着乡音,他似乎更重些。见了面,说家乡方言,总有一股乡情,从心底悠悠地升起。他擅诗词,是年辈相近的官员中为数不多的写家,出过三本诗词集,我要评说的这本是第三种。前两种,一为《雪泥集》,出版于1994年;一为《陟高集》,出版于6年之后的2000年。都曾送过我,我也都读过,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不止一次引起我会心的共鸣。2006年的12月,他的第三本诗词集,即《郑欣淼诗词百首》印出来刚一个月,他便让我的孩子带给了我。迄今已逾三载。这本集子是从他到那时为止的600余首存稿中,经王素先生精选出来的,内收诗词各50首。书前有王先生类似于导读的序言,附录是一篇欣淼先生自己的论文:《旧体诗创作:从复苏走向复兴》。书末是“夫子自道”的后记,亦可参阅。
何西来记者:作为文艺批评家,你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诸多文艺思潮,其间你都有敏锐的观察和思考,出版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著作。你怎样勾勒这段历程。
何西来: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0年。这期间,文学艺术的进展一直与思想解放是同步的,许多时候还是先锋的部分。改革开放之初,文学以伤痕文学发轫——文革中受难、血泪和抗争的文字。进一步便有了对历史的追问,形成反思潮流。与此相伴生的还有1979年出现的改革文学。这是初期。八十年代中前期,译介形成浪潮,其对外国各文艺流派的作品、理论及思想哲学的出版规模远远大于“五四”前后。对人、历史的观察呈现多角度,文化寻根小说应运而生。八十年代中后期,最有代表性的是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论战。反思从政治的递进到人本身,延续的是“五四”启蒙的传统。进入九十年代,出现了世纪文化的反思,对世纪走过的历史事件、革命历程再思考再认识,突破了单一的阶级论等僵化史观。如今,引起人们关注的争论少了,思想更多元化了。但也不是没有争论,不久前我出席的一个研讨会,会上也吵起来了。
记者:你描述的图景中,似乎有一种正向激励的框架。比如说,你并没提到诸如王朔等导引的反向变异,在思想解放的过程中,这类非正统的姿态出现的论争,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何西来:王朔现象出现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充满了解构色彩,甚至有了后来消费社会的眼光,本身是复杂的。以调侃解构伪崇高,不能说没有合理的地方。但达到没有敬畏、完全消除崇高就是流弊了。
记者:这些年来哪些作品给你的印象最深,在思想的进程中意义较大。
何西来:我脑子里有很多作品要说,但这需要冷静的思考,才能恰如其分地定位。不过,我可以提一位画家周韶华,他的寻根之作《大河寻源》比小说的寻根潮出现的更早,并且,当年的寻根反思多指向文化的负面,而周韶华寻的却是中华文明之根的正向一面。尤其是近些年的作品,洪钟大吕,与上升的民风和国运共鸣。《白鹿原》我想是长篇小说中的力作,它为后来的长篇小说设定了某种标准。
记者:当下哪种思潮和写作是你反感或不喜欢的。
何西来:那些美化皇权美化封建专制的,今天戏说这个明天戏说那个把历史扭曲到开玩笑的轻薄程度的,借法治文学之名行诲淫诲盗之实展示残酷色情的,以展示个人和别人隐私创作当作泻欲工具的,等等。当然,艺术有消遣休闲的功能,毕竟人们都劳累一天了。但因此而没有了某种下限,则是当下的一个问题。
记者:作为批评家你为了捍卫和张扬进步的理念,几沉几浮,争辩至今。你怎样评价现当下这样的社会结果?
何西来:整体上讲,如今老百姓的生活比过去都好,思想也达到了以前难以想象的自由,呈现多元化并存的局面,这种多元性反应在文学和文学批评方面,都并不是简单的并列,而是多个系统性的并存,为一种生态系统。以我的观点看,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及后来的开元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可能都未达到目前正在展开的盛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