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圻变故

北圻变故

结果 迫使越南割地,通商
名称 北圻变故
时间 1873年
目录导航

缘由

1864年, 法国通过南圻远征,占领了南圻(越南 南部)。法国希望以南圻作为侵略中国的跳板。因此在1866年,法属交趾支那总督皮埃尔·德·拉·格朗迪埃尔(PierredelaGrandière)派遣拉格雷(DoudarddeLagrée)中校和安邺大尉逆湄公河而上,寻找去中国的水路,但失败而回。

在此时,一位名叫让·迪皮伊(JeanDupuis,越南史料称之为涂普义)的法国人从中国归来,告诉总督府说北圻有不少江河去中国云南比较便利,因此总督府以前往云南贩卖武器为由,派遣米乐、德·亚尔荷(d'Arhaud)前去北圻,同时与驻守河内的钦差大臣黎俊讨论通商之事。黎俊以未得到朝廷命令为由一再拖延。

经过

迪皮伊不仅向中国的云南总督出售武器,还参与了走私食盐的生意,当时这在越南是违法的。嗣德帝得知后,派兵部右参知潘廷评为钦差大臣,前往河内,命令阮知方向迪皮伊交涉。迪皮伊援引1862年顺化条约的内容,声称已得到中国方面的许可,无需请求越南方面的许可,怒而离席。嗣德帝命黎俊、阮文祥前往西贡,要求总督府惩治迪皮伊。总督杜白蕾(Dupré)少将决定占据北圻,派遣安邺大尉率170名士兵前往河内,声称要处理迪皮伊事件。   安邺大尉率军来到河内城下,仅带数名士兵进入城中,同阮知方会面。安邺不仅没有谈及迪皮伊事件,反而提出围剿北圻的匪帮并要求开放红河各口岸通商。阮知方拒绝了这些要求。但安邺出城之后,单方面地宣布开放红河口岸。越南官员们十分不满,阻挠通商。于是安邺决定用武力保障通商。   1873年10月15日,安邺率法国士兵攻打河内,用大炮攻击城墙。河内很快便陷落,守城的阮林阵亡,阮知方重伤。阮知方与潘廷评都被俘。阮知方拒绝接受治疗,绝食而死。安邺派法国士兵攻破宁平、南定、海阳等地,越南官军望风而溃。   嗣德帝得知安邺大尉攻占河内,派陈廷肃、阮仲合、张嘉会去河内求和,又派黄继炎前去北圻防御。同时派黎俊、阮文祥出使西贡,向法属交趾支那总督府提出交涉。安邺仍然拒绝退兵。黄继炎联合黑旗军的刘永福,进攻河内。安邺在纸桥被黑旗军伏击身亡。   1874年,法国代表保罗-路易-菲利克斯·菲拉斯特(Paul-Louis-FélixPhilastre,越南史料称之为“霍道生”)与越南代表黎俊在西贡签订第二次西贡条约,迫使越南将朱笃镇(今安江省)、河仙镇(今坚江省)、永隆省割让给了法国。在越南的传教行为得到允许。归仁、海防等地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