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溪乡

雪溪乡

中文名 雪溪乡
行政区类别
目录导航

行政区划

  雪溪乡辖9个行政村:双溪、双桥、保兴、雪临、山前、桥东、大龙口、武岭、桥西。有76个自然村。

  2004年6月7日,泰顺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雪溪乡行政村规模调整的批复》:同意雪溪乡行政村从原有的14个调整为9个。调整后的行政村区域由合并村(自然村)的区域组成,原行政村(自然村)村界维持不变。调整后的各行政村名称、概况如下:

        胡氏大院—泰顺

  胡氏大院,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雪溪乡桥西村,当地人也称其为石门楼。胡氏大院是泰顺县少有的大型合院式民居,不仅规模大,建筑工艺也非常精致,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胡氏祖上原居住在庆元官塘,明顺德年间,胡家先人胡道严迁徙至泰顺雪溪西岸,从此在此地安居乐业。传至胡东伟一代(清嘉庆年间),家道昌盛,逐渐开始大规模地建造住宅,大院共经前后三次的建造才形成我们今天看见的规模。)

        武岭村

        辖11个村民小组,231户、860人;驻地武岭。 (武岭村属泰顺雪溪乡管辖,道路畅通,大姓有“章氏组成,别姓比较繁杂”武岭村最高海波1800英尺,位于27.22.48.33北119.55.31.02东)武岭村盛产茶叶,主要以高山茶为特色。武岭村村民纯朴,多以耕地为主,随着时代变化,现大多数村民选择在外打工。

  武岭村有一个畲族村,80年代保留着畲族语言和行为习惯,现在基本已经被汉化,武岭村原有武岭小学,后被并到雪洗乡,现武岭小学已变为养老所,养老所近不到两年,在已关闭。武岭拥有较多的原始大树,近千年历史。武岭有清末年间的老房子结构,四合院等,具有文化价值。

现武岭村筹划将村里的道路的泥巴路连接统一灌注水泥路,总投资需三十来万,政府补贴10W,其余由村民分摊,基本每户约计1000多元。

  1、双溪村:包括原岩溪、柳溪2个村及山前村堂众山、坑底2个自然村,辖17个村民小组,466户、1760人;驻地岩溪旁山辽。

  2、双桥村:包括原垟亩、富头2个村,辖15个村民小组,290户、1238人;驻地垟面大桥头。

  3、保兴村:包括原坑斗岚、下堡、大路边3个村,辖20个村民小组,339户、1475人;驻地坑斗岚。

  4、雪临村:包括原驮地、化斗2个村,辖16个村民小组,454户、1487人;驻地驮地。

  5、桥西村:保持不变,辖10个村民小组,282户、927人;驻地桥西。

  6、桥东村:保持不变,辖11个村民小组,290户、955人;驻地桥东。

  7、大龙口村:保持不变,辖8个村民小组,222户、833人;驻地大龙口。

  8、山前村:除堂众山、坑底2个自然村并入双溪村外,其他保持不变,辖4个村民小组,215户、667人;驻地山前。

历史沿革

  建国时为雪溪乡,1952年析建雪溪、溪坪2乡,1956年2乡合并为雪溪乡,1958年称管理区,196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雪临乡并入。

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

  2005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631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6346亩,实现粮食总产量1505.3吨。稳定推进雪溪市级低山大棚蔬菜后备基地和保兴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的发展,2005年蔬菜基地种植面积达350亩,增加农民收入123万元。依托山地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雪临片的中药材、茶叶、黄甜竹、竹笋基地,以及食草的山羊、肉兔和禽类养殖基地建设。

  工业经济

  2005年共有28家企业,工业总产值2259万元。针对叶腊石磨粉、石材加工等企业低、小、散和废水、废渣、废料多的情况,积极引导工矿企业调整结构、改造技术、提高效益、降低污染排放、定点堆放废渣、废料,开展了企业安全整治、粉尘治理、行车操作培训与持证上岗等项工作,促使区域环境得到改善。

基础设施

  大力推进康庄工程建设,2005年基本完成东仕公路(雪溪段)改建工程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政策处理工作,于2005年12月13日通过了招投标,并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完成了桥东至大路边涉及原7个行政村的路基工程8公里,路面硬化6.8公里。顺利进行柳溪合众桥建设,兴修水利渠道1200米,除险加固山塘1座,及时修复了因“泰利”台风损毁的岩溪水毁工程398米。完成了保兴村办公楼建设,启动了双溪村办公楼建设工作。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