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山镇位于温州市区西北15.1公里。东邻桐浦乡、碧山镇;西南临金潮港,北与福泉林场相连;面积46.7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河南村。
陶山镇历史悠久,陶峰为飞云江沿岸古聚落群之一,南朝齐梁时,政治家、药物学家和道教思想家陶弘景曾在寺山、福泉山隐居,从事炼丹、研究中草药,进行著述,后人为纪念陶弘景,称寺山为陶山。南宋以来,陶山因地扼金潮港、飞云江和瑞安、平阳至永嘉(今颐海区)西线古道要津,而成为农村商贸集镇。建于南宋的镇中心八角桥,为古道的重要桥梁,至今保存完好。
境内丘陵、小盆地和飞云江河谷平原错综相间,全镇有耕地20385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经济作物有花生、黄豆、甘蔗、姜黄,特别是陶山果蔗,质松汁甜名闻退迩。
全镇有工业企业200多家。主要生产化工产品、阀门、坯布、提花布、服装等,其中提花装饰布和轻型薄纸装饰布大部出口。1996全镇年工农业产值3.09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96亿。
以“将陶山镇建成为瑞安中部重要工贸集镇和交通中心”为目标,镇区建设不断改善,新建24米宽的混凝土街路,两旁3层以上楼房鳞次相比,开辟5个集贸市场;筹资800多万元,建成陶(山)马(屿)公路和金潮港大桥,为瑞安市中西部南北公路干线,南通平阳、北达温州市区,是104国道分流线。投资400万元完成马鞍山水电站技术改造项目,建成3000吨/日自来水厂1座,正在建设的鲤鱼山公园,占地321亩。至2007年,全镇已有道路总长18公里,其中高级道路4.3公里,排水管道3公里,桥梁13座,防洪堤640米,供水管道87公里,路灯39盏,公厕3座,蹲位37个;液化石油气普及率13%;房屋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中小学11所,1996年在校学生4653人,教师286人;医院2所,幼儿园3所,以及电影院、图书室等。镇东北福泉山,林木茂密,抗战期间浙江省委书记刘英曾在此开展革命斗争,并留左手书标语一幅。
陶山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32555 |
男 | 16695 |
女 | 15860 |
家庭户户数 | 8821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32178 |
家庭户男 | 16401 |
家庭户女 | 15777 |
0-14岁(总) | 6553 |
0-14岁男 | 3500 |
0-14岁女 | 3053 |
15-64岁(总) | 22921 |
15-64岁男 | 11742 |
15-64岁女 | 11179 |
65岁及以上(总) | 3081 |
65岁及以上男 | 1453 |
65岁及以上女 | 1628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28686 |
总人口 | 32555 |
男 | 16695 |
女 | 15860 |
家庭户户数 | 8821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32178 |
家庭户男 | 16401 |
家庭户女 | 15777 |
0-14岁(总) | 6553 |
0-14岁男 | 3500 |
0-14岁女 | 3053 |
15-64岁(总) | 22921 |
15-64岁男 | 11742 |
15-64岁女 | 11179 |
65岁及以上(总) | 3081 |
65岁及以上男 | 1453 |
65岁及以上女 | 1628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28686 |
明嘉靖时为属集善乡二十九、三十、三十四、三十五都。民国20年(1931)称陶山镇;32年析置陶山、丰和、白云3乡;1935年合并称陶山乡;1949年复析陶峰、丰和、白云3乡;1956年3乡合并为陶峰镇,1959年为陶峰管理区,1961年为陶峰人民公社,1984年复置陶峰乡,1985年撤乡设陶峰镇,1992年丰和乡并入,改称陶山镇。民国时期为北区区署驻地,1949年至1992年为陶山区区公所驻地。
工业经济增长迅速,逐步形成了以针织、铸造、锻压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格局,铸造、锻压业已成为陶山的传统产业,针织业作为特色产业,成功打入欧洲市场。全镇1000万元产值以上的企业15家,亿元产值以上的4家,星级企业7家。陶南工业园区继续发挥产业区域优势,带动行业整体发展。花园底工业标准厂房投入使用,产业区域集聚度得到提高。实现跃进锻造公司与意大利企业合作,合同利用外资300万美元。光裕、时代铸造、三星防腐、市锻压厂等4家,投入585万元用于技改,促进了企业技术更新和生产能力提高。
实现水稻种植1.4万亩,总产4202吨,被评为市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抛荒土地的复耕复种工作力度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新增绿色无公害基地4个,新增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4种,建立了温莪术生产基地并稳步推进GAP认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蛇排河治理和千库保安工程、赵山渡北取水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赵山渡南取水工程;新建三面光渠道800米,修理机埠17座,修理水闸3座;疏浚河道6000多米,清理土方5万立方米,并及时妥善处理了两岸河泥。
完成瑞枫路河西段路面硬化工程;全年投资1779.5万元,完成了塘上至岩头、沙三至航蒲、陶马路至上岙等5条康庄公路,霞林中心路、陶峰云雾路、龙斗中心路等多条民间道路建设,共计24.6公里。实施“清垃圾、拆棚架、还绿地、塑形象”活动,制止占道经营行为,拆除各类违章建筑29处,违章面积5639平方米。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正式启动8个村,其中荣垟村通过了“千百工程”验收,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①全镇有10760人参加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切实解决生活困难的退伍及 现役军人的住房问题;按时向定补对象发放优抚款,累计发放35万元;全镇列入 最低生活保障313户,其中当年新增41户,每月共发放经费32万多元。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全年共发展党员45名,党员的结构、年龄、素质有较大改善;认真搞好第二、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探索建立先进性教育 长效机制,落实好“五个结合”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顺利完成村级组织 换届选举工作,重新整合 村干部队伍,改变了部分村原有村两委不团结的现象,扭转了农村工作被动局面;切实抓好第二批“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积极把党的工作向固定职工50人以下的非公企业延伸,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建设,开展“隐型”党员梳理工作;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有关规定,强化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党风 廉政建设向农村基层延伸,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全年立案查处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