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府向衡阳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常宁市松柏镇、水口山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水口山镇方案。
2015年11月12日,省政府向衡阳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常宁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这是首个经省政府批准的调整方案。根据方案,常宁市将宜潭乡、宜阳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宜阳街道办事处,松柏镇、水口山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水口山镇,盐湖镇、三角塘镇合并设立三角塘镇,江河乡、新河镇合并设立新河镇,弥泉乡、塔山瑶族乡合并设立塔山瑶族乡。
湘江之滨,舂陵河畔,有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她,就是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美誉的人间仙境——常宁市水口山镇,历年来,勤劳智慧的水口山镇人民凭借得天独厚的地下矿产资源和辛
勤劳动,镇域经济日新月异,年创税收4亿元以上,先后进入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全国百强乡镇行列,赢得了“湘南第一镇”的美誉。今日水口山,就像一幅五彩的画。她南倚巍巍龙王山,北临滔滔舂陵河,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得以吞湘江湖色,纳湘南灵秀,揽盟山风光。幽奥秀美,雄浑壮阔。举目四望,画入眼帘,人在画中。水口山儿女从历史手中接过画笔,描绘了一张灿烂的新农村蓝图,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位于水口山镇的水口山矿务局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2年,由毛泽东、蒋先云等人领导的水口山工人运动取得了胜利,宋乔生、 耿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由水口山踏上革命征程。
水口山矿务局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颗导弹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成功飞行均有水口山提供的特殊材料,多次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通令嘉奖。
今日说水口山,就像一首瑰丽的诗。二十世纪20年代, 耿飚、 毛泽民等革命先驱点燃了水口山矿工革命的火炬,都曾在此留下了瑰丽的诗篇。近百年来,精华荟萃造就了水口山文化,使得水口山成了诗的山,诗的水,诗的路,诗的世界。而满怀豪情的水口山人民,把这首诗续写得如此美妙。大自然的恩赐赋予了这里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生不息的水口山儿女把这份厚赐演绎得如此真切,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无限的经济优势。
2015年六月份水口山经济开发区经国家发改委公示成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目前,园区发展态势良好201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73亿元。
镇内有省、市企事业单位117家,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强健粉业集团、水口山集团等大中型企业34家,民营企业2100余家。201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73亿元,城区面积10km2,城市街道多条。近几年,投资近亿元建设了欧家洲、商业城、文明路、富康路四个生活小区,投资2000万完成了湘江防洪堤一、二期工程;修建了日产2万吨的自来水厂2座,11万伏变电站2座,有线电视台2座。有货物日吞吐量达10万元的集贸市场6个。有线电视用户2.5万户。城镇的绿化、美化、亮化达到新水平。城镇的整体综合功能日益增强。1996年进入全省经济"百强镇",1999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镇内人文环境十分优越,文化底蕴丰厚。
2007年,全镇上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增加至13家。 其中宏兴化工进入衡阳市50强民营企业,宏炜冶化、志辉冶化、华兴化工、春华贸易、沿江锌业、天然锌业、大渔化工厂等一大批民营企业依托水松地区资源优势和区域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了不断延伸的产业链,这些民营企业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6亿元,实现了工业民营化的目标。
镇内的省级开发区——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已形成“四纵四横”的园区道路骨架,引进项目28个,合同引资57.3亿元,到位资金26.7亿元;已入园落户企业26家,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3家,投资1亿元项目3家,投资5000万元以上8家。2009-2011年,园区共完成工业产值136.65亿元,实现税收共计54944万元。[1]
2010年11月,中国五矿在常宁水口山实施金铜综合回收产业升级项目。项目分二期,总投资42亿元,投产后可形成年产40万吨金、铜能力,年产值200余亿元。[2]
常宁市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6月,1994年3月经省政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6年9月经国家发改委公告保留为省级开发区。近期规划面积9.53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
水口山经济开发区位于常宁北部,座落在衡阳市区南部17公里的常宁市水口山镇,湘江自西向东流经本区,处于湖南省发展战略重点“一点一线”中心地带,居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郴州、永州等城市之间,可谓地开百粤门户,势扼三楚咽喉。区内大桥路与省级公路S214线相连;境内湘江边设有千吨级码头,上溯潇水,下入洞庭,通江达海;京珠高速复线在区内设有互通(2012年正式通车),同时正在兴建瓦松专线用铁路18公里(京广线瓦园货部常宁市水口山镇),因此交通十分便捷。
水松地区现在工业矿石储量1872.6万吨,其中铅锌金属量76万吨,金金属量34吨,银金属量827吨,铜金属量17370吨。享有“世界铅都”之盛名,距今已有115年历史的湖南省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座落该地区。
区内形成以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为龙头的特色产业聚集区,目前中国五矿投资兴建20万吨金铜项目正在建设中,区内现有有色金属冶炼、化工规模企业28家,近几年,年平均生产电锌90000吨,电铅150000吨,粗铜5000吨,硫酸400000吨等为主导产品。为铅锌铜下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3年12月,按照省委、省政府“两型发展”“三量齐升”的要求,评价体系共设置了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及增速、主导产业集聚度、工业集中度、税收总额及增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单位土地税收产出强度,主要污染因子排放和能耗达标率等9个主要指标,水口山开发区各项考核指标均在前列,综合排名第20位。
水口山位于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水口山镇。这里以金属矿而闻名。
水口山矿务局隶属于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是集采、选、冶为一体的大型一档有色金属联合企业。1988年至1991年跻身于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列,1991年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水口山历史悠久,素有“铅都”之称,至今已有100多年开采史。
该局下设3个矿山、5个冶炼厂、3个辅助生产单位及10余个生产、生活设施配套部门。全局有员工11000人, 总资产9亿元,年产铅、锌、铜等有色金属8万多吨。
水口山矿务局主要生产铅、锌、铜、金、银、硫铁矿等矿产品;铅、锌、铜、金、银、铍、砷等冶炼产品,硫酸及其他化工产品共50余种。 产品质量上乘。
飞轮牌氧化锌获国家质量金牌奖,锌锭和金属铍珠获国家质量银牌奖, 电解铜、铍铜母合金、电铅等16种产品获省部优质产品称号,电铅于1994年在 伦敦金属交易所( LME)注册。各种产品畅销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和16个国家和地区。
起义
1928年1月26日,中共湖南 常宁县水口山矿党组织为响应 湘南起义,发动工人进行了一次武装起义。
1927年9月,中共湖南省委从衡山等地派共产党员 李玉荣、 张云贵到水口山,恢复党组织。很快,中共水口山矿特别支部建立,书记宋乔生。根据上级党组织关于武装工农、开展 武装斗争的指示,水口山党组织一面组织部分工农武装队伍转移到耒阳边境的桐梓山,开展游击活动,一面派人打入矿警队,发展党组织,设法筹集枪支弹药。湘南起义爆发后,水口山党组织积极响应中共湘南特委号召,准备发动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当时,水口山党组织了解到国民党水口山矿警队有140多人、120支枪,遂决定由宋乔生担任总指挥,首先向矿警队实行突击夺枪,随即起义1928年1月26日,宋乔生指挥800多名起义工人涌入矿警队驻地,在矿警队地下共产党员 谢文彬策应下,从矿警手中夺得50多支长枪和数百发子弹,随后宣布起义。起义工人和300多名农民在宋乔生带领下,离开水口山,开赴耒衡边界的桐梓山,建立了桐梓山工农游击队,宋乔生任队长,李玉荣任党代表(后为谢翰文)。
此后工农游击队根据 朱德的指示,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独立第3团。3月中旬,宋乔生率部撤离桐梓山,进入耒阳城,与朱德领导的湘南起义部队汇合。
水口山工人起义,是这一时期发生在湖南境内唯一的一次声势较大的工人独立的武装起义,它对城市、工矿的工人武装斗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水口山工人消费合作社有可能是我党历史上最早的银行雏形;水口山工人组建的军械所,修造武器,创办了我军最早的兵工厂;水口山工人武装被编为红四军军部直属特务营,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个特务营,也是后来中央警备团的前身;水口山工人武装起义是当时发生在湖南境内唯一一次声势较大的工人独立武装起义,史称“水口山起义”。
水口山矿务局,现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坐落在湖南省衡阳市区南部17公里的湘江之滨,临近京珠、衡枣高速公路,自营公路连接 京广铁路和107国道。水口山是驰名中外的铅锌产地,最早开采于宋朝,正式建矿于1896年,享有“世界铅都”、“中国铅锌工业的摇篮”之美誉。
公司前身为水口山矿务局,是一个集采矿、选矿、冶炼、加工为一体,以铅、锌、铜和稀贵稀有金属冶炼为主的大型有色金属联合企业。现有铜、铅锌矿山三座,铜、铅、锌、氧化锌和无汞 锌粉冶炼厂各一座,有国内唯一的铍冶炼厂、砷产品生产基地。其所属的康家湾矿为全国第四大铅锌矿山,保有铅锌储量1600万吨,在水口山矿田及周边仍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公司现有员工1.2 万人,固定资产总值28亿元,拥有60万吨采选、26万吨铜铅锌冶炼、1000公斤黄金和300吨白银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50亿元。
主要产品有铅、锌、铜、金、银、铍、锆、砷、无汞锌粉、氧化锌和硫酸等50余种。其中“水口山牌”铅锭、银锭已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飞轮牌”氧化锌系国家质量金质奖产品,公司整体通过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产品畅销全国,自营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在境外 期货市场从事 套期保值业务。
近几年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湖南省优秀企业”等 荣誉称号,现为湖南省重点调度服务企业。
公司将通过 资产重组和 股份制改造,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坚持产品 深加工和矿产资源控制两个方向,创立驰名中外的“水口山”品牌和做强水口山的特色产业。到2010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铜锌铅三种产品产量达到35万吨。建成产权清晰, 管理科学,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环境优美,职工安居乐业,社区繁荣兴旺,和谐文明的大型 企业集团,建成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铅锌、金银、铍砷冶炼及深加工基地,矿产资源开发基地。永葆百年老矿生机,大展水口山铅都雄风。
作为常宁市的工业强镇,水口山镇基础设施配备完善。 镇内有服装店、宾馆、餐厅、KTV、网吧等各数十家,大型超市多家。建有水口山高级中学、水口山中心小学、松柏中学、水口山希望中学等小学到高中完善的教育系统。拥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及珠江银行等金融机构。顺丰快递、中通快递、圆通快递、韵达快递、申通快递、天天快递等物流公司的入驻,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全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科技投入,大力推广优质稻种植;初步形成了大渔、蔬菜两个大棚蔬菜基地,效益明显,生猪养殖规模化初步形成,千头猪场达3家,年生猪出栏8000余头,名列全市第一。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农村电网改造中,全镇大部分村完成了户改和网改;完成村级水泥路20余公里,完成路基整理15公里,投资30万元维修了松烟公路;完成了6个村的农村远程教育基地建设;农业水利设施面貌有新的改观,全镇新增标准化山塘硬化90余口,新增渠道硬化2000米,维修病险水库4座。
着重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工作——衡阳市示范点大渔村兴建大渔新村工程,完成村组公路水泥硬化3.8公里,在每个村民小组建设了自来水井,建设沼气池30个;朱陂村在全市首开先河全村接通有线电视网络。新农村建设总体推进水平居全市一流。
水口山,世界铅都,历史悠久,中国铅锌工业摇篮,湖南现代工业发源地位于衡阳市区南部17公里交通便捷,湘江自西向东流经本区,处于湖南省发展战略重点“一点一线”中心地带,居衡阳、永州、郴州等城市之间,地开百粤门户,势扼三楚咽喉。 区内大桥路与省级公路S214线相连;境内设有水口山湘江千吨级码头,上溯潇水,下入洞庭,通江达海。[4]
镇内设水口山互通高速即岳临高速北至衡阳岳阳南至常宁临武-. 衡桂高速公路、 瓦松铁路穿境而过,毗邻湘江 衡阳港、京港澳高速公路、 衡昆高速公路、泉南高速公路、京港澳复线 潭衡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京港高速铁路、107国道和南岳机场。
行政区域及人口
2015年末户籍人口约10万,非农业人口8.5万,农业人口1.5万。
水口山镇辖三香、松阳、新华、青年、蔬菜、松柏、双林、新同等24个行政村和松化、煤机、沿江、开源、松柏、三园、文明路、小州、常青、松阳、大桥、兴源、运输、航运、焦厂、渡东、渡西、永红、欧家洲、鲶鱼等26个社区,总面积78.5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万,农业人口1.5万。
科教医疗
常宁市水口山高级中学
常宁市水口山中心小学
常宁市水口山希望中学
常宁市松柏中学
水口山联盟完小
松柏小学
三香小学
松阳完小
朱陂小学
大渔完小
常宁市水口山职工医院
常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旧址——康家戏台在 常宁县水口山铅锌矿区东侧的康家溪畔。民国10年(1921)冬,毛泽东在衡阳建党后,多次指示衡阳的党组织要以水口山为重点,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启发工人觉悟,传播马
康家戏台
克思主义。民国11年(1922)前后,中共湘区委员会先后派共产党员 蒋先云、 谢怀德、毛泽罩前往水口山开展工人运动。同年11月27日,3000多工人在康家戏台举行了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成立大会。12月5日,俱乐部领导水口山工人举行大罢工,取得胜利,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康家戏台始建于清代,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歇山顶,脊中饰葫芦宝顶,台角悬风铃,浮雕装饰,具有民族建筑特色,面积77.84平方米。1959年、1972年、1983年均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9年曾进行较大修缮。现保存尚好。[5]
陈家洲位于衡阳市水口山镇陈家洲湘江特大桥上游1800米处, 四面环水,绿树环绕,岛上树木葱郁,四季遍地是各种瓜果蔬菜,常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风景秀丽,还有千年古树和天然浴场等相当独特的自然条件,是中国内陆极为独特而罕见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胜地。
陈家洲
水口山镇陈家洲由陈家洲度假休闲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投资开发,建设期限2年,分两期进行,一期投资2千万元,2013年12月前完成陈家洲酒店,餐馆及各种配套项目建设;二期投资2千万元,2014年12月前完成游乐场,水上乐园,游船码头的建设。
这是信念与力量的铿锵!常宁决策人伫立时代潮头,准确把握中央精神、省委战略,依据常宁实情,坚持整体规划、布局合理、产业集聚、融合发展、创新机制、优化环境的原则,突出科学规划、招商引资、特色产业、要素保障、体制创新、环境建设,将“水口山工业新城”建设成特色产业集聚区、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区,打造为30平方公里、20万人的宜工、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工业新城!
这是理性与激情的迸发!水口山,世界铅都,历史悠久,中国铅锌工业摇篮,湖南现代工业发源地,湖南省发展战略重点“一点一线”中心地带,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实验区主要承载地,省级有色金属化工产业园,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建设“水口山工业新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让水口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这是智慧与责任的绽放!建设“水口山工业新城”,有利于老工业区转型升级、改造重生,利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产业聚集效应提高,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共享、“一号工程”治理,有利于棚户区改造、宜居家园建设,有利于“千亿园区”打造、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建设,让“有色产业”发展优势更优,强大常宁经济发展“引擎”,全面拉升常宁发展格局,提升发展层次,助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奋勇争当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
号角吹响,目标确定。常宁人们正以昂扬的斗志,坚定不移地向“水口山工业新城”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