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师院1938年,阿坝师范学院之前身茂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成立。
1940年,威州乡村师范学校创建,为体现当时创导的“村乡教育救国论”而命名为威州乡村师范学校。
1950年,威州乡村师范学校更名川西威州师范学校。
1953年,川西威州师范学校更名四川省威州师范学校。
197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建四川省威州师范学校(部分)为阿坝师范专科学校,学校位于汶川县城岷江河畔。
1982年7月,学校开始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1984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系级教学编制的少数民族预科部。
1992年,阿坝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使学校办学硬件设施毁于一旦。震后,学校选址汶川县水磨镇整体异地重建。
2011年9月,学校师生搬至水磨镇新校园。
2015年,教育部批准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阿坝师范学院。
2020年7月2日,由川渝两地68所高校组成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在蓉成立,阿坝师范学院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5]
截至2019年,学校设置了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音乐学、环境设计、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体育教育、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美术学等22个本科专业。[6]
学校本科专业情况[6] |
||
序 号 |
专 业 名 称 |
设 置 年 度 |
1 |
汉语言文学 |
2015 |
2 |
学前教育 |
2015 |
3 |
音乐学 |
2015 |
4 |
环境设计 |
2015 |
5 |
电子信息工程 |
2015 |
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5 |
7 |
体育教育 |
2016 |
8 |
英语 |
2016 |
9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016 |
10 |
生物科学 |
2016 |
11 |
美术学 |
2016 |
12 |
化学 |
2017 |
13 |
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7 |
14 |
思想政治教育 |
2017 |
15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
2017 |
16 |
舞蹈学 |
2018 |
17 |
财务会计教育 |
2018 |
18 |
小学教育 |
2018 |
19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2018 |
20 |
地理科学 |
2018 |
21 |
历史学 |
2019 |
22 |
网络与新媒体 |
2019 |
截至2019年6月,学校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基础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藏汉双语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等9个学院承担专科层次人才培养,开文秘、历史教育、商务日语、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双语)、工商企业管理、语文教育、数学教育、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艺术设计、体育保健与康复等12个专业,师范类专业4个。[7]
学校专科专业情况[7] |
||||
序 号 |
所属学院 |
类别 |
专 业 名 称 |
备 注 |
1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普通 |
文秘 |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普通 |
历史教育 |
|
3 |
外国语学院 |
普通 |
商务日语 |
|
4 |
基础教育学院 |
师范 |
小学教育 |
公费师范生 |
5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普通 |
工商企业管理 |
|
6 |
藏汉双语学院 |
师范 |
语文教育 |
一类模式 |
7 |
藏汉双语学院 |
师范 |
数学教育 |
一类模式 |
8 |
藏汉双语学院 |
师范 |
小学教育 |
一类模式 |
9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艺术 |
音乐表演 |
|
10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艺术 |
舞蹈表演 |
|
11 |
美术学院 |
艺术 |
艺术设计 |
|
12 |
体育与健康学院 |
体育 |
体育保健与康复 |
阿坝师范学院少数民族预科部创办于1982年,截至2019年6月,已为川渝两省市各相关高校培养输送合格本专科新生7000余人。[8]
学校本科专业情况[6] |
||
序 号 |
专 业 名 称 |
设 置 年 度 |
1 |
汉语言文学 |
2015 |
2 |
学前教育 |
2015 |
3 |
音乐学 |
2015 |
4 |
环境设计 |
2015 |
5 |
电子信息工程 |
2015 |
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5 |
7 |
体育教育 |
2016 |
8 |
英语 |
2016 |
9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016 |
10 |
生物科学 |
2016 |
11 |
美术学 |
2016 |
12 |
化学 |
2017 |
13 |
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7 |
14 |
思想政治教育 |
2017 |
15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
2017 |
16 |
舞蹈学 |
2018 |
17 |
财务会计教育 |
2018 |
18 |
小学教育 |
2018 |
19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2018 |
20 |
地理科学 |
2018 |
21 |
历史学 |
2019 |
22 |
网络与新媒体 |
2019 |
学校专科专业情况[7] |
||||
序 号 |
所属学院 |
类别 |
专 业 名 称 |
备 注 |
1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普通 |
文秘 |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普通 |
历史教育 |
|
3 |
外国语学院 |
普通 |
商务日语 |
|
4 |
基础教育学院 |
师范 |
小学教育 |
公费师范生 |
5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普通 |
工商企业管理 |
|
6 |
藏汉双语学院 |
师范 |
语文教育 |
一类模式 |
7 |
藏汉双语学院 |
师范 |
数学教育 |
一类模式 |
8 |
藏汉双语学院 |
师范 |
小学教育 |
一类模式 |
9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艺术 |
音乐表演 |
|
10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艺术 |
舞蹈表演 |
|
11 |
美术学院 |
艺术 |
艺术设计 |
|
12 |
体育与健康学院 |
体育 |
体育保健与康复 |
师资概况
截至2021年12月27日,学校有校内专任教师483人,外聘教师12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400人。拥有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研团队4个,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天府青城计划”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1]
在岗教授、研究生名录
吴昊、向武、凌道明、甲任、毛英、马昌威、刘伟、郑文瑜、肖幼林、吴文权、陈春勤、罗毅、赵晓雨、许箭星、张宗福、谭文旗、李清茂、梁建东、杨瑞洪、雷晓蔚、杨仕椿、杨子松、曾晓梅、龙正印、何光伟、张茂军、梁广交、柏丽华、周中梁、董常保、刘 强、刘林、徐兵、卢永雪、黄成兵、何远祯、严木初、赵保华、张林、张刚、宋明、蒋自国、邓汉平、韩云洁、刘永国、龙有成、张晓英、王世琴、万德权、覃荣周
博士
薛智、龚晓辉、李林、张晓英、梁剑、徐波、王丽华、完玛加、冯琳、多杰扎西、赵伟、张高宇、陈沛杉[9]
截至2019年5月30日,学院设有文、理、工、管、法、艺术、教育、历史8个学科门类20个本科专业,26个专科专业。[1]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学院正构建以教育学科为基础、艺术学科为特色、应用型学科为重点,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
教学大楼截至2019年5月30日,学院初步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主干、艺术和体育学科为优势、藏汉双语学科群为特色、非教师教育类学科为增长点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校馆藏纸质图书105万册,教学用计算机2000余台,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座位7000余座,校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实验室61个,实训室8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1]
四川省级精品课程
序号 | 课程名 | 负责人 |
---|---|---|
1 | 《初等数论》 | 杨仕椿 |
2 | 《羌族民间舞蹈》 | 夺科 |
3 | 《健美操》 | 杨瑞洪 |
4 | 《羌族旅游工艺品设计制作》 | 杨瑞洪 |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四川省级重点专业:艺术设计(杨瑞红,2014)
四川省级特色专业:学前教育(韩云洁,2014)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旅游管理(陈林,2012);艺术设计(杨瑞红,2012)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与电子科学系实验实训中心,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系实验实训中心
序号 | 系别 | 获奖人 | 获奖成果 | 时间 | 级别 | 等级 |
---|---|---|---|---|---|---|
1 | 数学与财经系 | 吴文权等 | 中学数学建模及教学研究 | 2005.05 | 省级 | 三等奖 |
2 | 基础教育系 | 唐世德、唐平 | 师范院校学生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 2010.03 | 省级 | 三等奖 |
3 | 美术系 | 李才彬、陈兴龙 | 藏族祥巴(版画)教学 | 2010.03 | 省级 | 三等奖 |
4 | 美术系 | 杨瑞红、彭代明等 | 融入民族文化的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建设 | 2014 | 省级 | 三等奖 |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2006年4月,“第十届四川省运动会”健美操比赛,学院学生获大学生组自编操第三名、四级第三名,五级、六级冠军。
2006年10月,全国大学生健美操大赛,学院学生获自编操项目三等奖。
2006年11月,“全国万人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四川分区赛,学院学生获五、六级冠军。
2010年—2014年8月,学院学生参加四川四川省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成绩突出,共获得国际性奖项3项,全国性奖项53项,四川省级奖项78项。
序号 | 课程名 | 负责人 |
---|---|---|
1 | 《初等数论》 | 杨仕椿 |
2 | 《羌族民间舞蹈》 | 夺科 |
3 | 《健美操》 | 杨瑞洪 |
4 | 《羌族旅游工艺品设计制作》 | 杨瑞洪 |
序号 | 系别 | 获奖人 | 获奖成果 | 时间 | 级别 | 等级 |
---|---|---|---|---|---|---|
1 | 数学与财经系 | 吴文权等 | 中学数学建模及教学研究 | 2005.05 | 省级 | 三等奖 |
2 | 基础教育系 | 唐世德、唐平 | 师范院校学生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 2010.03 | 省级 | 三等奖 |
3 | 美术系 | 李才彬、陈兴龙 | 藏族祥巴(版画)教学 | 2010.03 | 省级 | 三等奖 |
4 | 美术系 | 杨瑞红、彭代明等 | 融入民族文化的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建设 | 2014 | 省级 | 三等奖 |
文化广场截至2018年12月初,学院共有15个校级科研机构和1个校级科研基地,其中实体性科研机构3个,非实体性科研机构12个。有四川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校级科研团队7个。
四川省级科研创新团队:数论和编码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团队
校级科研机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学报编辑部、中国语言文化研究所、教师教育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民族体育科学研究所、藏羌造型艺术研究中心、文献情报研究所、藏汉双语教育研究所、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所、藏羌舞蹈艺术研究所、旅游信息化与产业发展研究所、藏羌医药研究所、数学研究所
校级科研基地:藏羌道地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序号 |
科研团队名称 |
级别 |
负责人 |
主要成员 |
批准时间 |
---|---|---|---|---|---|
1 |
羌族造型艺术与民间工艺研究 |
校级 |
彭代明、杨瑞洪 |
刘晓平、王雪梅、乐齐弘、唐平 |
2010.11 |
2 |
羌族文化研究团队 |
校级 |
陈春勤 |
陈兴龙、刘汉文、陈安强、赵曦 |
2010.11 |
3 |
藏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团队 |
校级 |
刘伟 |
陈兴龙、陈兴亮、龙正印、秀花 |
2010.11 |
4 |
中国古代文学 |
校级 |
张宗福 |
熊刚、董常保、张晓英 |
2010.11 |
5 |
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 |
校级 |
马洪江 |
杨兴江、李清茂、周相兵、向昌成 |
2010.11 |
6 |
数论、组合与编码研究 |
校级 |
杨仕椿 |
吴文权、何波、杨兴江、蒋自国 |
2010.11 |
7 |
教师教育研究 |
校级 |
凌道明 |
韩云洁、郑国庆、梁建东、李强、周中梁 |
2013.03 |
序号 |
科研团队名称 |
级别 |
负责人 |
主要成员 |
批准时间 |
---|---|---|---|---|---|
1 |
羌族造型艺术与民间工艺研究 |
校级 |
彭代明、杨瑞洪 |
刘晓平、王雪梅、乐齐弘、唐平 |
2010.11 |
2 |
羌族文化研究团队 |
校级 |
陈春勤 |
陈兴龙、刘汉文、陈安强、赵曦 |
2010.11 |
3 |
藏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团队 |
校级 |
刘伟 |
陈兴龙、陈兴亮、龙正印、秀花 |
2010.11 |
4 |
中国古代文学 |
校级 |
张宗福 |
熊刚、董常保、张晓英 |
2010.11 |
5 |
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 |
校级 |
马洪江 |
杨兴江、李清茂、周相兵、向昌成 |
2010.11 |
6 |
数论、组合与编码研究 |
校级 |
杨仕椿 |
吴文权、何波、杨兴江、蒋自国 |
2010.11 |
7 |
教师教育研究 |
校级 |
凌道明 |
韩云洁、郑国庆、梁建东、李强、周中梁 |
2013.03 |
2010—2014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中委托项目1项、子课题2项)、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和四川省社科规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等各类省级项目24项,厅州级科研项目152项、校级科研项目40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50余篇,64篇被EI、SCI、ISTP(CPCI)收录;出版教材、专著85部,45项成果获国家相关部委、省级、厅州级奖励,8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截至2018年12月初,学院科研人员在各类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CPCI)三大检索收录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00余篇、核心期刊发文800余篇。“一种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的语义服务自动组合方法”等18项成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获奖时间 |
获奖等级 |
授奖单位 |
|
1 |
羌族释比文化研究 |
陈兴龙 |
2009.02 |
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
2 |
民族地区青少年人际关系心里调查研究 |
周中梁 |
2009.11 |
中国教育学会第22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
中国教育学会 |
|
3 |
阿师图书馆从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走来 |
余昕 |
2009.11 |
2009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
中国图书馆学会 |
|
4 |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问题研究 |
马洪江、陈松、黄辛建 |
2010.10 |
四川省第四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
四川省教育厅 |
|
5 |
为师先为人 |
周中梁 |
2010.11 |
中国教育学会第23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
中国教育学会 |
|
6 |
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实用型幼儿园刍议 |
严木初、郭三黎 |
2010.12 |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一等奖 |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 |
|
7 |
汶川地震灾后民族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状况调查 |
刘伟 |
2010.06 |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十二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 |
|
8 |
西部地区师资队伍现状与建设问题研究 |
郑国庆 |
2010.01 |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一等奖 |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 |
|
9 |
面向云计算思想的全省自考信息化建设方案及实现技术研究 |
周相兵、凌道明、江瑜清 |
2010.09 |
四川省自学考试第11届科研成果一等奖 |
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 |
|
10 |
羌族文化研究 |
陈春勤 |
2011.12 |
第九届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
四川省教育厅 |
|
11 |
文化资本视角下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再思考 |
张海峰 |
2012.01 |
第十四届(2012)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
|
12 |
论用学习迁移理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少数民族学生体育能力 |
李晓斌 |
2012.03 |
2012年四川省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 |
四川省教育厅 |
|
13 |
体育教育专业专科学生教育实习能力调查分析 |
卢永雪 |
2012.03 |
2012年四川省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 |
四川省教育厅 |
|
14 |
四川民族地区体育发展策略研究 |
龙正印 |
2012.04 |
首届全国体育文化优秀论文报告会三等奖 |
国家体育总局 |
|
15 |
羌族萨朗文化研究 |
陈兴龙 |
2012.12 |
第九届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
四川省教育厅 |
|
16 |
旅游云平台关键方法及技术研究 |
马洪江 |
2012.12 |
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
中国商业联合会 |
|
17 |
我国高校危机的个性化特征探析 |
甲任 |
2012.06 |
第十三次高等教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 |
|
18 |
若干服务与云计算的关键技术在阿坝州旅游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
周相兵 |
2012.05 |
科技进步三等奖 |
阿坝州人民政府 |
|
19 |
羌族体育研究 |
龙正印、卢永雪 |
2013.12 |
第十届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
四川省教育厅 |
(注:内容不全,详询学校官网)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获奖时间 |
获奖等级 |
授奖单位 |
|
1 |
羌族释比文化研究 |
陈兴龙 |
2009.02 |
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
2 |
民族地区青少年人际关系心里调查研究 |
周中梁 |
2009.11 |
中国教育学会第22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
中国教育学会 |
|
3 |
阿师图书馆从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走来 |
余昕 |
2009.11 |
2009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
中国图书馆学会 |
|
4 |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问题研究 |
马洪江、陈松、黄辛建 |
2010.10 |
四川省第四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
四川省教育厅 |
|
5 |
为师先为人 |
周中梁 |
2010.11 |
中国教育学会第23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
中国教育学会 |
|
6 |
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实用型幼儿园刍议 |
严木初、郭三黎 |
2010.12 |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一等奖 |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 |
|
7 |
汶川地震灾后民族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状况调查 |
刘伟 |
2010.06 |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十二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 |
|
8 |
西部地区师资队伍现状与建设问题研究 |
郑国庆 |
2010.01 |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一等奖 |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 |
|
9 |
面向云计算思想的全省自考信息化建设方案及实现技术研究 |
周相兵、凌道明、江瑜清 |
2010.09 |
四川省自学考试第11届科研成果一等奖 |
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 |
|
10 |
羌族文化研究 |
陈春勤 |
2011.12 |
第九届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
四川省教育厅 |
|
11 |
文化资本视角下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再思考 |
张海峰 |
2012.01 |
第十四届(2012)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
|
12 |
论用学习迁移理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少数民族学生体育能力 |
李晓斌 |
2012.03 |
2012年四川省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 |
四川省教育厅 |
|
13 |
体育教育专业专科学生教育实习能力调查分析 |
卢永雪 |
2012.03 |
2012年四川省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 |
四川省教育厅 |
|
14 |
四川民族地区体育发展策略研究 |
龙正印 |
2012.04 |
首届全国体育文化优秀论文报告会三等奖 |
国家体育总局 |
|
15 |
羌族萨朗文化研究 |
陈兴龙 |
2012.12 |
第九届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
四川省教育厅 |
|
16 |
旅游云平台关键方法及技术研究 |
马洪江 |
2012.12 |
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
中国商业联合会 |
|
17 |
我国高校危机的个性化特征探析 |
甲任 |
2012.06 |
第十三次高等教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 |
|
18 |
若干服务与云计算的关键技术在阿坝州旅游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
周相兵 |
2012.05 |
科技进步三等奖 |
阿坝州人民政府 |
|
19 |
羌族体育研究 |
龙正印、卢永雪 |
2013.12 |
第十届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
四川省教育厅 |
图书馆截至2018年12月初,阿坝师范学院图书馆共有馆藏纸质图书105万册;截至2014年11月,该馆共有镜像电子图书16.2万种,中外文报刊2683种;有网络数据库、本地镜像特色资源数据库及多种检索工具书。
学报《阿坝师范学院学报》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阿坝师范学院主办的,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创刊于1983年,为季刊,大16开。2003年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6年四川省高校优秀社科学报;四川省高校社科学报优秀栏目(藏羌文化研究);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2007年首届全国民族地区优秀学报(期刊);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学报(期刊)名栏奖(羌学研究);2008年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2010年四川省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二等奖;四川省高校社科期刊优秀栏目奖(羌学研究);第四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奖;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奖(羌学研究);四川省高校首届特色科技期刊奖 。
德才兼备,智慧永恒
学院标识高尚的品格是做人立身的根本,是做学问和成事业的基础;高超的学识提升人的见识和素养,是成就一等事业的先决条件;成就真正伟大的事业离不开高尚的人品和高超的学识。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不只是情感和愿望,智慧在决定这些重要问题时必然有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