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山水,魅力宿松
宿松县古称松兹侯国,始建于西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称宿松县并沿用至今,距今约2200年历史。
公元前164年(文帝十六年)建县,公元5年(汉平帝元始五年)称松滋县(王莽时一度改松滋为诵善),三国时魏又在此设置安丰国,公元327年(晋成帝咸和二年)设松滋郡,梁武帝天监初称高塘郡。东晋咸康3年(公元337年)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宿松县)流民避兵乱到孱陵(今公安县)乐乡(原高成县-东汉建武6年-公元30年-裁高成,并入孱陵,但设乐乡督治)侨置松滋县(今湖北松滋市),而原松滋县改名为宿松县,“宿”通“夙”为素有之意,宿松是旧有松滋之意。
文南词文化公元598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始称宿松县,一直沿用。(坊间传言:唐至德二年(公元757),李白应闾丘县令之邀来此避难养病,二人在河西山饮酒赋诗,其中就有“我且欲眠卿且去,明日有意抱琴来”的千古名句,李白醉后就在河西山的一棵古松下卧歇一晚,从此松滋县改名为宿松县。)
宿松,即为旧松滋之义。唐、宋、明、清初,隶属几经变更,至1645年(清顺治二年)正式属江南布政司安庆府。
黄梅戏文化1912年(民国元年)直属安徽省,1914年属安庆道,1928年废道又直属省,1932年10月至建国前属第一专区。建国后隶属安庆地区、安庆市。
2011年,宿松被确立为安徽省直接管理县体制试点县。
2004年5月,宿松县全面启动撤村并村工作,将386个自然村撤并为197个,减幅为48.71%,合并后村均人口数由1784人增加为3495人,增幅为96%;同时,宿松县结合城镇社区建设对孚玉、复兴、许岭等城镇街道布局进行了调整,在县城设置了7个社区居委会。2004年底,宿松县辖9个镇、13个乡。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宿松县辖9个镇、13个乡。
截至2018年,宿松县下辖9个镇、13个乡,另设有2个特殊管理区,宿松县人民政府驻孚玉镇。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名称 |
340826100000 | 孚玉镇 |
340826101000 | 复兴镇 |
340826102000 | 汇口镇 |
340826103000 | 许岭镇 |
340826104000 | 下仓镇 |
340826105000 | 二郎镇 |
340826106000 | 破凉镇 |
340826107000 | 凉亭镇 |
340826108000 | 长铺镇 |
340826200000 | 高岭乡 |
340826201000 | 程岭乡 |
340826202000 | 九姑乡 |
340826203000 | 千岭乡 |
340826204000 | 洲头乡 |
340826205000 | 佐坝乡 |
340826206000 | 北浴乡 |
340826207000 | 陈汉乡 |
340826208000 | 隘口乡 |
340826209000 | 柳坪乡 |
340826210000 | 趾凤乡 |
340826211000 | 河塌乡 |
340826212000 | 五里乡 |
340826400000 | 九成监狱管理分局 |
340826401000 | 华阳河农场总场 |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名称 |
340826100000 | 孚玉镇 |
340826101000 | 复兴镇 |
340826102000 | 汇口镇 |
340826103000 | 许岭镇 |
340826104000 | 下仓镇 |
340826105000 | 二郎镇 |
340826106000 | 破凉镇 |
340826107000 | 凉亭镇 |
340826108000 | 长铺镇 |
340826200000 | 高岭乡 |
340826201000 | 程岭乡 |
340826202000 | 九姑乡 |
340826203000 | 千岭乡 |
340826204000 | 洲头乡 |
340826205000 | 佐坝乡 |
340826206000 | 北浴乡 |
340826207000 | 陈汉乡 |
340826208000 | 隘口乡 |
340826209000 | 柳坪乡 |
340826210000 | 趾凤乡 |
340826211000 | 河塌乡 |
340826212000 | 五里乡 |
340826400000 | 九成监狱管理分局 |
340826401000 | 华阳河农场总场 |
宿松县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边陲的皖、鄂、赣三省的结合部,地处长江下游之首的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2′—116°34′40″,北纬29°47′20″—30°25′30″。东与望江县湖面毗连,南滨长江与江西省湖口县、彭泽县隔江相望,西和湖北省黄梅县、蕲春县接壤,北连太湖县,面积2393.53平方公里。县境南北纬差38′10″,相距72公里;东西经差42′40″,相距67公里。
县城一角宿松县地质构造属于淮阴地质古大陆向南京拗陷过渡地带的大别山山脉东部末端。对该县地貌骨架和山川起奠定影响的是中生代以来的历次构造运动,尤其是中生代晚期的燕山运动,故地貌主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形成了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山地、丘陵、湖泊、平原依次排列的基本格局,自然差异明显,其中西北部为山区,境内海拔800米以上山峰有8座,最高峰罗汉尖海拔1015.5米,为松杉竹茶主要产区;中部为丘陵,面积854平方公里,为该县最大面积的自然类型区,为粮油主产区。[3]
中南部有龙感湖、黄湖、大官湖和泊湖四大湖泊,总面积104万亩,为优质水产基地;南部为冲积平原,是优质商品棉集中产区。
宿松县宿松属于长江流域河流水系,由于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总的特征是西北部河流多而长,东南部少而短。发源于大别山的凉亭河、二郎河两大河流,具有山区河流的一定特征,其中二郎河流域面积597平方公里,凉亭河流域面积289.3平方公里,它们把大别山南麓的径流串入湖泊(县域中部和南部,水面辽阔,水资源丰富,有连成整体的泊湖、黄湖、龙感湖和大官湖),自西向东经华阳流入长江。
宿松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县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降水量1307.2毫米,山区降水多于丘陵、平原,年平均日照时数2023.7小时,无霜期254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
宿松县宿松县依山面湖临江,由西北向东南依次地跨大别山山脉、丘陵岗地和平原、湖畈区,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了资源的多样性。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县有64万亩耕地,73万亩山场,水稻、棉花、油菜等大宗种植作物稳定发展,柑桔、板栗、茶叶、蚕桑以及黑李等名特优水果已形成规模,山区松、杉、毛竹、药材、经果等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阳光:宿松地区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非常适合棉花生长。宿松棉花种植面积较大,品质优良,年常产2.5万吨,特别是沿江沿湖圩地区棉花稳产高产,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和出口棉基地县,是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之一。
水产:宿松是水产大县。全县总水面面积682.28平方公里,其中可养水面560平方公里,宜渔淡水面积(可养水面84万亩)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冬季湖面不封冻,养殖无霜期256天,光、热、水等自然资源有利于渔业发展,而且整体资源条件优裕,水体理化性能良好,高等水生植物丰茂,鱼类种类繁多,河蟹、虾、鳖等名优水产品在市场占有较大份额,享有盛名。青、草、鲢、鲫、虾以及鳖、鳝等水产品产量高,莲子、芡实、荸荠、菱藕、茭白、水禽等水生动植物品种全。全县大力培植水产支柱产业,坚持大湖水面开发与滩涂精养、水生动物与水生植物养殖齐头并进,取得重大突破,以中华绒毛蟹为拳头产品的鱼蟹混养成功,黄湖牌大闸蟹享誉全国,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国家优质农产品称号;滩涂(面积20万亩)开发强力推进;以芡实为代表的水生植物养殖成效初显。
截止到2016年,宿松县国土面积为2393.53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区812.13平方公里,山区296.93平方公里,洲地451.14平方公里,水域833.33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中有滩涂面积13.23平方公里,其中沿湖滩涂11.82平方公里,沿江滩涂1.41平方公里。
2016年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矿种有煤、磷矿、大理石、瓷土、石灰石、蛇纹石、硅藻土、石英沙岩、兰晶石等28种,其中磷矿石储量2700万吨、石灰石储量13亿吨,居全省前列;煤储量466万吨,大理石储量7亿立方米,瓷土储量510万吨,此外滑石以及铁、铅、锌、银、金等都具有开采价值。[12]
矿产:宿松县矿藏丰富,非金属矿品种多、储量大。据有关资料显示,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矿种有煤、磷矿、大理石、瓷土、石灰石、蛇纹石、硅藻土、石英砂岩、兰晶石、金矿等28种,其中磷矿石储量2700万吨、石灰石储量13亿吨,居全省前列;煤储量466万吨,大理石储量7亿立方米,瓷土储量510万吨,此外滑石以及铁、铅、锌、银、金等都具有开采价值。
2016年末森林面积48990.48公顷,增长4.1%;当年人工造林面积1741公顷,林木绿化率29.01%,活立木总蓄积量330.04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267.43万立方米。
截止2021年年末全县户籍人口86.6万,比上年减少0.3万;全年人口出生率8.8‰,较上年下降3.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6‰,较上年提高3个千分点。[6]
宿松县域内除汉族外,还有回族、壮族、满族、苗族、彝族、侗族、土家族、高山族、傣族、哈尼族、布依族、蒙古族、藏族、傈僳族等14个少数民族。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曹晓革 |
县委副书记 | 许晓峰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许晓峰 |
副县长 | 谢长兵、李锦荣、张斌、朱元松、水涛、余炜、左青嵘[11] |
职务 | 姓名 |
---|---|
人大主任 | 石承抚 |
人大副主任 | 张永西、程向阳、石锦华、张小平 |
参考资料:[13][14]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曹晓革 |
县委副书记 | 许晓峰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许晓峰 |
副县长 | 谢长兵、李锦荣、张斌、朱元松、水涛、余炜、左青嵘[11] |
职务 | 姓名 |
---|---|
人大主任 | 石承抚 |
人大副主任 | 张永西、程向阳、石锦华、张小平 |
2021年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7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97.7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103.9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6:39.7:39.7调整为20.7:38.5:40.8,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0.8%。[6]
2021年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7100公顷,比上年增加24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46280公顷,减少228公顷;小麦种植面积12653公顷,减少334.7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0715公顷,减少87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226.8公顷,减少612公顷;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0499.8公顷,增加555.8公顷。
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 40.45万吨,比上年增长1%;稻谷产量30.04万吨,增长1.6%;小麦产量5.03万吨,下降3.1%;油料产量5.3万吨,下降2%;棉花产量0.38万吨,下降10.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0.7万吨,增长 8.6 %。
2021年年末全县生猪存栏 16.92 万头,同比下降2 %;全年生猪出栏33.88 万头,增长20.9%;猪肉产量2.92万吨,增长34 %;牛存栏1.92万头,下降8%,牛出栏1.55万头,增长5.5%;牛肉产量0.25万吨,增长14.7%;羊存栏1.93万头,增长0.3%,羊出栏2.78万头,增长23.8%;羊肉产量0.04万吨,增长21.1%;活家禽存栏 419.9万只,下降7.4%,活家禽出栏1929.6万只,增长8.8%,禽肉产量2.47万吨,增长9.8%。肉类总产量5.69万吨,增长21.4%,禽蛋产量 2.44万吨,下降2.8%,水产品产量 86938吨,增长0.4%。[6]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3%,股份制企业下降12.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1%。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38.1%,制造业下降15.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9%。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中,27个工业大类行业有13个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计算机、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1.2%,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制造业下降14.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24.2%,纺织服装、服饰业下降46.7%,纺织业下降18.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5.4%。
2021年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5.4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19.2%。全县库内房地产开发企业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7.7 亿元,下降13.7%,商品房销售面积达 24.7万平方米,下降6.9%。[6]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技改投资增长31.9%,房地产投资增长18.1%,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增长21.3%。分行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3.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0.4%。
国内贸易及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4亿元,同比增长13.5%。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增长34.9%,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8.4%,住宿业营业额下降2.8%,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5.9%。限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销售额增长10.6%。
2021年进出口总额4736万美元,下降32.9%。其中,出口3983万美元,下降38.4%;进口753万美元,同比增长27%。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81万美元。
财政和金融
2021年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3亿元,增长1.4%,涉及民生领域的支出总额达49.5亿元,增长1%,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3%,卫生健康支出增长21.8%。
2021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79.9亿元,增长16.5%;住户存款余额284亿元,增长15.3%;贷款余额215.7亿元,增长14.2%;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比56.8%。[6]
宿松县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运三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铁路合九线过镜,境内长25千米,为单线铁路,设宿松、凉亭车站,宿松站办理客运。
沪渝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31.2千米,双向4车道,出口位于孚玉镇孚玉路,通往九江、合肥。105国道过镜,境内长35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太湖县、黄梅县。S203省道过境,境内长51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望江县、太湖县。截止到2015年,境内县乡(镇)级公路27条,总长372.8千米;公路桥梁347座,总长7125.6延米。共有客运班线87条,其中省级线路16条、市级线路5条、县乡线路66条,城区客运站场4个。
宿松境内通航河道总里程203.5千米,客运渡口16道,公路渡口3道,货运码头7个,运输企业拥有货运船舶9艘,5220吨位;截止到2015年,客运船舶21艘,963座位;车渡船舶3艘,22车位。
2021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6.9%。
2021年县内公路里程3473.6公里,比上年增长121.3公里;铁路营业里程26公里;全年公路运输量465万人次,下降29.5%;货物运输量1071万吨,增长5%;旅客运输周转量54826万人公里,下降28.7%;货物运输周转量117600万吨公里,增长29%。[6]
2021年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3亿元,同比增长9.4%。邮政函件业务63.9万件,增长20.7%;邮政快递业务量602.3万件,增长41.1%,其中投递量372.3万件,增长52.7%,投递量占快递业务的61.8%;包裹业务210万件,增长28.4%。
2021年全年电信业务总量3.27亿元(含移动、联通)。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48.7万户,宽带上网用户17.7万户。[6]
2021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70元,同比增长9.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11元,增长9.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88元,增长9%。
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334人,同比增长0.3%;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71人,增长3.4%;失业人员再就业1031人,增长18.5%。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1162人,增长6.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9.68万人,下降0.3%。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61308人,下降2.39%;新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723511人,住院病人实际补偿比例59.24%。
2021年年末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8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7038床。社会福利院床位数90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708人,同比下降13.3%;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4121人,下降0.9%;农村五保供养5654人,下降6.2%,民政救助人数1940人,增长4.5%。[6]
宿松县破凉镇中心小学2021年普通中学50所,在校生45976人,专任教师3315人,初中升学率88.5%,高中升学率67%。小学163所,在校生51754人,专任教师317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重91.3%,比重较去年提高0.1个百分点;农村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73.4%,较去年提高9.1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申请专利896件,授权专利463个,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9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5.4%;高新技术企业24家,较上年年底增加6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9%。
2021年年末全县拥有县级剧场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各1个,黄梅戏剧团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2个,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46个,公共图书馆图书纸质总藏量305.5千册、同比增长13.8%;电子总藏书量712千册、增长2.2%,城区全民健身公园、广场22个。
2021年年末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82个,其中医院13个、卫生院22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血防站1个,妇幼保健院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全县医院、卫生技术人员323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71人,注册护士1304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15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977张。[6]
2021年全县已发现矿种35种,查明有一定资源储量的矿种18种,矿产地65处,其中大型矿产地7处,中型矿产地10处,其余为小型及以下规模矿产地,其中能源矿产8处,金属矿产3处,非金属矿产54处。涉及的矿种主要有磷矿、饰面用大理岩、滑石、瓷土、蛇纹岩、建筑用片麻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大理岩、玻璃用石英岩、砖瓦用页岩等。其中磷矿、滑石为宿松县特色矿产,饰面用大理岩、建筑石料用灰岩为宿松县优势矿产,矿产资源丰富。
2021年年末全县耕地面积79532.5公顷,常用耕地面积78849公顷,其中水田38615.5公顷。建设用地24251.9公顷,当年新增建设用地143.8公顷。
2021年年末森林面积50776.7公顷,增长0.18%;当年人工造林面积1049公顷,林木绿化率29.38%,活立木总蓄积量353.1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299.9万立方米。
2021年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本年完成投资总额3.18亿元,同比增长1.6%。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98.06%;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397.5吨, 比上年下降2.5%;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98.09%,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7.62%,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综合环保指数为96.15,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占全年比重90.4%,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6]
2021年全年安全生产采取现场处理措施534起,行政强制措施6起,行政处罚案件22起,安全事故死亡人数4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