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县(7)
春秋时期,武强县属晋国。
战国时期,武强县先属燕,后属赵。
秦时武强县地属巨鹿郡。
西汉高祖六年,夫疥为武隧侯,南部为武强侯国。汉文帝二年,改为武隧县。
新莽时期,武强县改名为桓隧县。
东汉时,建武年封王梁为武强国。
三国时期,武遂县属安平郡。
西晋时,武遂县初属安平国,后改属武邑国。
东晋十六国时期,武强县和武遂县同属武邑郡。
北齐天保七年,废除武邑郡,撤销武遂县并入武强县。
隋时,武强县属信督郡。
唐武德四年,武强县归属冀州。贞观元年,属深州,唐末又属冀州。
五代十国时期,显德五年,武强县属深州。
元时,武强县升置东武州,属真定路。辖武邑县、静安县。中统二年,武强县改属晋州。
明朝,武强县属正定府。永乐年间建都燕京时改为滹川郡。
清代循明制,武强县属晋州。雍正二年,武强县属直隶省深州。
民国元年(1912年),武强县直隶省深州。
民国三年(1914年),武强县属大名道。后属真定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武强县属河北省。
民国十八年(1929年),国民党县党部成立。抗日战争时期,武强县属冀中第八专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强县属河北省衡水地区。
1952年十月,武强县改属河北省石家庄。
1954年6月,武强县属河北省沧州。
1962年7月,改属衡水,后属衡水市至今。
2018年,武强县辖4个镇、2个乡:武强镇、街关镇、周窝镇、东孙庄镇、豆村乡、北代乡。
王悦:县委委员、常委、书记[7] 李冬: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党组书记[8]
武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南临衡水,北通京津,东接沧州,西近石家庄,经纬度是东经115°10′-116°34′,北纬37°03′-38°23′之间。总面积445平方千米。
武强县地势平坦开阔,以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区为主,占区划面积的75%以上,具有典型的三江平原地貌特征。
武强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为185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54毫米左右。
武强县境内滏阳河由南向北、滹沱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
到2012年,武强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油气、地热、矿泉水和砖瓦用粘土资源等4个矿种。
油气:探明的石油储量约300多万吨,原油日产量约1.5吨。油气藏类型属古潜山油气藏和第三系油气藏。
地热:平均地温梯度值3.16℃/100米,略高于大地梯度背景值(3℃/100米),垂向上可分为三个热储层。一是上第三系中低温热水。开采深度为300米~1200米,水温在23℃~50℃,矿化度较低,水量较大。二是下第三系高矿化热水。开采深度在1000米~1500米以上,水温可达50℃~80℃,矿化度较高,由于综合利用条件限制,暂不宜开发。三是古潜山基岩高温热水及凹陷区上第三系高温热水。基岩高温热水埋深在1500米~2500米以深,水温60℃以上,矿化度较低,水量较大,水头高。
地表水:武强县平均径流深14.4毫米,自产径流量为12660.6万立方米。总入境水量13.7亿立方米,入境水量为4.35亿立方米。总出境水量为12.3亿立方米,其中清凉江出境量最大为7.25亿立方米,卫运河出境水量次之为4.31亿方米。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甘薯、黍子、稻谷、荞麦等。
经济作物:棉花、花生、芝麻、向日葵、食用菌、烟草等。
水果蔬菜:白菜、菠菜、芹菜、茄子、西红柿、笋、冬瓜、北瓜等。
家畜:猪、羊、牛、驴、骡、马、兔、驼、鹿等。
水产:罗非鱼、河蟹、甲鱼、青虾、鳝鱼、泥鳅、蚌等。、
2020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09278人,其中城镇人口46082人,乡村人口163196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2.0%。全年出生人口1625人,死亡人口4171人。[6]
武强县是以汉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到2009年共有37个少数民族成份。其中回族人口最多。
武强县有石黄高速公路、307国道、德保公路横穿全境,西距京九铁路15公里。有153村通了油路,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280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2020年年底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786公里。本年新上牌小型汽车1238辆。城乡公交一体化统筹发展,公交线路覆盖全县238个村,供暖季群众县域内免费乘车。[6]
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694789万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244万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35031万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352514万元,增长4.7%。
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5.5:33.8:50.7。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8.6%、41.4%和50.0%。[6]
2020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1%;粮食总产量25.0万吨,增长5.7%。其中:小麦10.6万吨,增长8.8%,玉米14.3万吨,增长4.0%。
2020年,棉花播种面积28.7公顷,比上年下降36.9%;棉花总产量32.2吨,下降34.1%。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74.9公顷,比上年下降14.5%;油料总产量2398.0吨,下降5.3%。
2020年,蔬菜播种面积1368.4公顷,比上年下降11.1%;蔬菜总产量6.1万吨,下降16.7%。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89.8公顷,下降57.9%,占全部蔬菜播种面积的6.6%;设施蔬菜产量0.3万吨,下降65.7%,占蔬菜总产量的4.9%。瓜果播种面积53.8公顷,比去年增长23.9%;瓜果总产量0.2万吨,增长42.4%。园林水果总产量0.4万吨,增长59.2%。
2020年,肉类总产量1.4万吨,比上年下降10.8%;禽蛋产量1.5万吨,增长15.4%;牛奶产量21.8万吨,增长36.0%。
2020年,畜牧业产值127143万元,比上年增长16.8%,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6.4%。农业产业化经营率65.2%,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6]
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实现利润总额22451万元,比上年下降5.2%;工业产品销售率96.3%,下降1.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202万元,增长13.0%。
2020年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7家,签订合同额2.8亿元,比上年下降3.8%,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2.3亿元,下降10.0%。实现产值2.1亿元,同比增长10.7%。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0%,其中,新材料领域增长15.0%,新能源领域增长55.4%,电子信息领域下降1.6%,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9.2%。[6]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7.8%。
2020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4859.1%,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6%,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比上年增长16.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69.0%,服务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9.4%;城乡建设项目比上年增长9.4%,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3.1%。
国内贸易
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2039万元,比上年下降2.7%。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3387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8651万元,下降10.2%。
2020年全县批发业销售额173792万元,同比增长1.2%;零售业销售额67941万元,同比下降5.7%;住宿业营业额2800万元,同比下降1.0%;餐饮业营业额10534万元,同比下降11.4%。
财政和金融
2020年全年财政收入60623万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001万元,增长7.7%。分系统看,税务完成33342万元,财政完成27281万元。
2020年全年财政支出216977万元,增长19.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750万元,增长0.6%;公共安全支出9158万元,增长59.6%;教育支出24300万元,下降0.2%;科学技术支出4933万元,增长94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077万元,增长3.3%;卫生健康支出22689万元,增长33.0%;节能环保支出11999万元,下降17.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3416万元,增长159.3%。
2020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3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16.0亿元,比年初增加15.4亿元;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6.1亿元,同比增长15.0%。金融机构人民币存量存贷比为54.6%,比上年增长1.9%。[6]
2020年全县万元GDP电耗下降5.1%;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下降1.7%。[6]
2020年县城谋划实施了供水管网改造、体育休闲公园新建等一批市政工程,功能和承载力进一步提升,高标准通过省级园林县城复检;农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县238个村基本完成“五清三建一改”任务,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
2020年全年主要污染物化学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减排252吨、138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26天,比上年增长34天;PM2.5浓度累计下降20%,被评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先进县”。扎实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累计压采地下水3800万立方米。全县投用污水处理厂2个,设计日污水处理能力2.06万立方米。[6]
2020年全县实有普通中学6所,在校学生7705人,专任教师830人;小学33所,在校学生15322人,专任教师1185人。[6]
2020年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6]
2020年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16个,其中医院7个,乡镇卫生院6 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746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411人,注册护士227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771张,其中医院540张,乡镇卫生院201张。[6]
202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60元,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57元,增长9.3%。[6]
2020年全县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1406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7767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4605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162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8287人。完成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1347套,有效解决了群众住房难问题。[6]
2020年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0.1万户,互联网用户6.0万户。
2020年全年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7亿元。[6]
武强县有英灵烈士亭、弥陀、武强年画博物馆等旅游景点。
1993年武强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木版年画艺术之乡"。
2006年武强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千年古县"。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9]
著名人物 | |||||||
---|---|---|---|---|---|---|---|
刘幽求 | 刘谦 | 张阳 | 张权 |
著名人物 | |||||||
---|---|---|---|---|---|---|---|
刘幽求 | 刘谦 | 张阳 | 张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