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书红

蒋书红

中文名 蒋书红
性别
目录导航

教学工作

一、授课

主要担任《古代汉语》、《文字学》、《汉语史》三门专业课的教学,此外还曾经讲授过《中外语言学史》、《大学语文》(非中文系学生)、《现代汉语》(成人网络教育学生)、《语言学概论》(成人网络教育学生)、《古代文学》(函授生)等课程的教学。

二、班主任工作

1、200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1班班主任。

2、2010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2班班主任。

3、2002级汉语言文学函授班佛山点班主任。

4、2004级汉语言文学函授班佛山点1班班主任。

三、带领教育实习

1、2003年9月-10月,带领2000级中文系本科师范班28人到南海区罗村一中进行教育实习。

2、2005年9月-10月,带领2002级中文系本科师范班25人到南海区罗村一中进行教育实习。

(四)指导本科毕业论文

2002年至2011年,已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30篇左右,主要属于语言、文字、广告、古代文学、文化礼仪范畴,其中部分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五)为学生开设的讲座

1、2008年10月28日,为佛科院全校学生开设“孔子的前世今生及未来” 讲座。

2、2005年10月3日,为罗村一中初三学生开设“树立理想,坚定信心,全力以赴,争取胜利” 讲座。

(六)参与其它教学辅导活动

1、担任佛科院第一届文学与艺术学院“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辩论赛决赛评委。

2、担任佛科院“我身边的幸福事”微小说(微文学)创作大赛评委,评送作品在广东团省委、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学联联合举办的“永远跟党走”第六届广东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之“我身边的幸福事”微小说(微文学)创作大赛中获二等奖4件、三等奖9件、优胜奖10件(共计23人获奖)。

学术成果

论文

1、《闻尊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第3期。

2、《金文研究分期述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4期。

3、《金文动词研究述评》,《殷都学刊》2012年第1期。

4、《论甲金文“册”之造形依据及简牍的出现时代》,《殷都学刊》2013年第4期。

5、《“闻尊”芹献》,西南大学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与比较文字学研究领域)。

6、《□尊新解》,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1-9-17。

7、《“女毋又一不闻蔑历”新解》,《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5期。

8、《金文能愿动词研究》》,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2012-2013学术年会。

9、《西周甲骨文中的动词》,《殷都学刊》2010年第3期。

10、《<甲骨文精粹释译>中的疏误――兼谈编排原则之改进》,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2004-2005学术年会。

11、《女书:谁是第一个发现者和研究者》,《学术研究》2011年第1期。

12、《“女书”研究的分歧及拓进》,《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3、《“女书”研究的不足暨展望》,2007年华南师大四院联合研究生学术论坛。

14、《肉码字的辨正与探讨》,《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15、《西周汉语被动句研究》,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2010-2011学术年会。

16、《<庄子>字数考证》,《广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

17、《<庄子>词汇的总体特征和历史意义》,《求索》2009年第12期。

18、《试论联绵词的几种特殊用法》,《汉字文化》2009年第4期。

19、《试论联绵词的词义渗透》,《汉字文化》2012年第1期。

20、《刍议联绵字偏旁与意义的关系》,《北方论丛》2001年社科综论专辑。

21、《再论联绵字形符的类聚显意功能》,《语文知识》2013年第4期。

22、《重审通假字与古今字》,《广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0期。

23、《广州市街面广告用语分析》,《语言文字应用与教学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24、《<古代汉语>》教材刍议》,《咸宁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25、《汉语书面语分词连写改革值得商榷》,《中国教育改革》2004年第34期。

26、《“伊甸园”≠“乐园”》,《语文建设》2001年第8期。并被选入《语文建设》2005年增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专刊)、《语文建设》2006年增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专刊)、《语文建设》2007年增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专刊)。

27、《“乃父”究竟是谁的父亲》,《赤峰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

28、《“乃”作人称代词通考》,《求索》2011年第2期。

29、《“明日黄花”与“昨日黄花”的再探讨》,《名作欣赏》2010年第1期。

30、《关于创立“应用文字学”学科、开设“应用文字学”课程的设想与尝试》,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2006-2007学术年会。

31、《论粤剧的危机与粤剧语言艺术的创新》,《文化遗产》2010年第3期。

32、《论粤剧唱词的改良与创新》,《戏剧之家》2014年第2期。

课题

(一)主持

1、“西周金文动词研究”,2009年度广东省哲社“十一五”规划课题。

2、“金文动词词典”,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研究项目。

3、吴荣光《筠清馆金石录》整理研究,2013年度佛山市哲社规划项目。

4、“《中国汉字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2007年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研项目。

(二)参与

1、“广府民俗文化视野下佛山木版年画的保护及传承”,广东省哲社“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

2、“佛山木版年画与广府民俗文化研究”,2011年度佛山市哲社“十二五”规划项目。

3、“粤剧(曲)唱词词汇研究”,2010年度佛山市哲社“十一五”规划项目。

4、“南海区地名指示系统课题调研项目”,2010年南海区民政局课题。

5、“适应广东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民工新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研究”,2007年度广东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6、“广州农村劳动力转移新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与服务机制研究”,2008年度广州市哲社“十一五”规划课题。

著作

1、专著,《西周汉语动词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60万字。

2、参编,《古代汉语》,参与撰写4万余字(主要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及词类活用等语法、词汇知识),张玉金教授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3、副主编,《新编大学语文》,参与撰写12万余字(主要为11篇古文和3篇近现代文学作品的注解、阅读提示、文学常识介绍,以及记叙文写作基础知识的介绍等),张晨辉副教授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4、参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辅导及模拟题库》,参与撰写3万余字,孙雍长教授主编,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

荣誉奖励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优秀班主任”,2005年7月。

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009年10月。

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全校各分院的第一名共12人参赛,总排名第四),2009年11月。

4、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0-2011学年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优秀”, 2012年1月。

5、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师技术岗位工作2009年度考核“优秀”,2010年1月。

6、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师技术岗位工作2013年度考核“优秀”,2014年1月。

7、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1年度“校工会积极分子”, 2012年1月。

8、(与其他几位教师协作)指导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11名,二等奖21人,三等奖27人(共计59人获奖),2008年4月。

9、(与其他几位教师协作)指导学生参加“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18人,二等奖29人,三等奖41人(共计88人获奖),以及“优秀组织奖”,2010年4月。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