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含委陵菜

蛇含委陵菜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宿根草本。

多须根。

花茎上升或匍匐,常于节处生根并发育出新植株,长10-50厘米,被疏柔毛或开展长柔毛。

基生叶为近于鸟足状5小叶,连叶柄长3-20厘米,叶柄被疏柔毛或开展长柔毛;小叶几无柄稀有短柄,小叶片倒卵形或长圆倒卵形,长0.5-4厘米,宽0.4-2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楔形,边缘有多数急尖或圆钝锯齿,两面绿色,被疏柔毛,有时上面脱落几无毛,或下面沿脉密被伏生长柔毛,下部茎生叶有5小叶,上部茎生叶有3小叶,小叶与基生小叶相似,唯叶柄较短;基生叶托叶膜质,淡褐色,外面被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茎生叶托叶草质,绿色,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全缘,稀有1-2齿,顶端急尖或渐尖,外被稀疏长柔毛。

聚伞花序密集枝顶如假伞形,花梗长1-1.5厘米,密被开展长柔毛,下有茎生叶如苞片状;花直径0.8-1厘米;萼片三角卵圆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副萼片披针形或椭圆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花时比萼片短,果时略长或近等长,外被稀疏长柔毛;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微凹,长于萼片;花柱近顶生,圆锥形,基部膨大,柱头扩大。

瘦果近圆形,一面稍平,直径约0.5毫米,具皱纹。

花果期4-9月。

生长环境

生田边、水旁、草甸及山坡草地,海拔400-3000米。

分布范围

产辽宁、陕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朝鲜、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均有分布。

主要价值

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之效,捣烂外敷治疮毒、痛肿及蛇虫咬伤。

性味

味苦;性现寒

归经肝;肺经

功效清热定惊;截疟;止咳化痰;解毒活血

功效分类

清热定惊药;截疟药;止咳化痰药;解毒活血药

主治

高热惊风;疟疾;肺热咳嗽;百晶咳;痢疾;疮疖肿毒;咽喉肿痛;风火牙痛;带状疱疹;目赤肿痛;虫蛇咬伤;风湿麻木;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倍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捣汁涂;或煎水含漱。

临床运用

治疗肠梗阻。取鲜蛇含全株4两,捣烂绞汁,冲入等量童便,稍加热,缓缓服下。冬季用干品,每次2两作煎剂,冲等量童便内服,同样有效。服药后如有剧烈呕吐吐出药液时,应补足服药量;采取小量多次服药方法,一般第2次服药即不呕吐。临床试治数例,均在24小时内见效。

选方

①治小儿惊风:一、五皮风四钱,土升麻三钱,辰砂草二钱,银花藤二钱,土瓜根二钱。煎水服。二、五皮风三钱,全虫一个,僵虫一个,朱砂五分。各药研成细末,混合成散剂,开水吞服。(《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温疟、发高烧、咳嗽:五匹风五钱,白蔹二钱,紫苏三钱。加水煎汤,于发疟前两小 时服用,每日一剂,连服三剂。(《贵州民间方药集》)

③治疟疾:蛇含五至七株(以无毛茎细者为好),泡开水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伤风咳嗽:五皮风、排风藤。煎水服。

⑤治百日咳:五皮风五钱,生姜三片。煎水服。

⑥治麻疹后热咳:五皮风、白蜡花、楷杷花各三钱。研末,加蜂蜜蒸服。(④方以下出《 贵阳民间药草》)

⑦治风湿麻木:五匹风、生姜。熬水洗患处。(《贵州草药》)

⑧治痈肿,偏头痛:蛇含全草捣汁搽,或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⑨治金疮:蛇含草捣烂敷之。(《肘后方》)

⑩治赤疹:蛇含草捣令极烂,敷之。(《古今录验方》)

⒒治蛇咬伤:五爪龙、山棕子各三两,一条边一两。上药一半煮汤,一半粹烂敷伤口。(《闽东本草》)

⒓治螟蚁螫人,蛇含草挼敷之。(《斗门方》)

⒔治身面恶癣:紫背草入生矾研,敷二、三次。(《仁斋直指方》)

⒕治角膜溃疡:鲜蛇含全草三株。洗净,捣烂,敷患眼眉弓,一至二日换药一次。(《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⒖治雷公藤中毒:鲜蛇含全草二至四两,鲜构树枝梢(连叶)七、八枝。捣烂取汁,加鸭蛋清四只混匀,灌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

  1. 《名医别录》:蛇含生益州山谷。八月采,阴干。
  2. 陶弘景:蛇衔有两种,并生石上,当用细叶黄花者,处处有之。亦生黄土地,不必皆 生石上也。
  3. 《纲目》:蛇含,草也,其叶似龙牙而小,背紫色,故俗名小龙牙,又名紫背龙牙; 苏颂《图经》重出紫背龙牙,今并为一。此二种:细叶者名蛇衔,大叶者名龙衔,亦入疮膏用。

本种提示

本种广泛分布我国南北各省,生北方干旱地带,水湿条件较好地区植株多高大直立,花茎、叶柄和叶片下面密被开展长柔毛,花序顶生着多花如假伞形,而生在华南潮湿温暖地区多为匍匐小草,每节生不定根,花茎、叶柄及叶片毛多脱落,聚伞花序着花减少,成为两个不同的生态变异,但这种情况在我国南方两个类型很不固定,很难再加以划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