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 风光(5)公元553年(南北朝西魏废帝二年),设置新宁、蛇龙2县,属东关郡、隶开州(郡、州驻地在今开江县境)。583年(隋开皇三年),废新宁、蛇龙,入石城县(后更名通川县,今达县境)隶属通州;619年(唐武德二年),复置新宁县,隶属山南西道通州;1371年(明洪武四年),新宁县并入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县),隶属夔州府;1381年(十四年),复置新宁县,隶属夔州府;1668年(清康熙七年),新宁县再次并入梁山县,仍属夔州府;1729年(雍正七年),复置新宁县,隶属川东道夔州府;1734年(十二年)改属川东道直隶达州;1802年(嘉庆七年),直隶达州升为绥定府,府辖新宁。1913年(民国2年),废绥定府,新宁县直隶川东道;1914年(民国3年)8月,新宁县(与湖南省新宁县同名)更名为开江县,隶属东川道;1930年(民国19年),直属四川省政;1935年(民国24年),划归四川省第15行政督察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10日,开江解放,隶属川北区达县分区;1952年10月,隶属四川省达县专区;1968年9月,隶属达县地区;1993年7月,隶属达川地区;1999年12月,隶属达州市。
截至2021年,开江县下辖11个镇、1个乡、1个街道。[8]
11个镇:新宁镇、普安镇、回龙镇、永兴镇、讲治镇、甘棠镇、任市镇、广福镇、长岭镇、八庙镇、灵岩镇。
1个乡:梅家乡。
1个街道:淙城街道。[8]
开江古迹开江县地处川东平等岭谷褶皱区,属大巴山向南延伸的丘陵体系,由三背斜低山夹两向斜丘陵组成。按其成因、地表形态、切害深度、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差,划分为平坝、台地、低丘、高丘、低山、低中山、山原等7种类型,有冲积土、紫色土、黄壤土和水稻土等四个土壤类型,其中冲积土面积0.42万亩,由紫色冲 积母质形成,分布浅丘与宽谷地区的溪河两岸,是粮油高产区之一;紫色土面积24.4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7.6%,分布于部分丘陵、低山,是旱粮中高产区及经济作物主产区。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0.58~2.3%,全氮0.05~0.16%,全磷0.04~0.15%,全钾1.8~26%,碱解氮32~122ppm,速效钾28~110ppm,PH值5.6~7.8。受地质构造图片和岩性控制,形成了全县多样类型、多层结构的褶皱剥蚀--侵蚀低山丘陵岭谷地貌。
105条,总长360公里,主要河流4条即新宁河、白岩河、任市河和拔妙河,属长江主要支流渠江流域片区。全县共修建各种水利工程4246处,其中水库22座,水库水面756.2公顷,年蓄水能力9283万立方米。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于八十年代初开始实施以来,目前已开展了19条水域的综合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县建电力提灌站62处,机灌站108处,蓄水提水能力0.9237亿立方米,有效灌面1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0%,保灌面积12.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0%以上。
开江县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7.2℃,最低气温为16.1℃;月平均气温最热月7月为开江 美景27.1℃,最冷月1月为5.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8℃,最低气温-5.5℃;≥ 0℃积温6101.4℃,≥10℃积温 5226.2℃。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259.4mm,最多年为1607.9毫米,最少年为935.8毫米。 其中70%集中在5-9月;降雨在地区分布上是东北向西南递减,即东北的梅家、沙坝、宝石、讲治雨量较多;拔妙、长岭、广福次之为1250毫米左右;天师、骑龙、普安、永兴、靖安、任市、新街及西南地区雨量较少,为1200毫米。年平均日照1386.6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1%,无霜期282.6天。年总辐射量91.71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量46.69千卡/平方厘米。年内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季少霜雪,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雨量充沛,秋季降温较慢,同时是农业综合开发和退耕还林示范县和退耕还林项目实施县,污染较少,森林覆盖率高,气候、生态环境十分良好。
开江物产丰富,境内已探明矿产有20多种,其中天然气、煤、石灰石储藏量大,尤其是正在开发的享誉世界的沙罐坪汽油、温杜黄汽油遍布县境内,和总储量在2600亿立方米以上,县境内气候 温和,热量丰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盛产多种农作物,素有“川东小平原”之誉。
开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6℃,年降水量1259.2毫米。土地肥沃,一二级土壤为总面积的51.8%,农业条件优越,盛产水稻、玉米、小麦、花生、油菜、红麻、柑桔、蚕桑、银杏、油橄榄开江物产 大白鹅等多种植物和畜禽,“开江白鹅”是全国驰名的地方良种,水禽饲养量超千万只,被誉为“鸭鹅之乡”,油橄榄产量居全省之冠,是国家油橄榄基地县,全省粮油、水禽、生猪、红麻、油桐基地县。森林覆盖率达25.6%,空气质量达国家Ⅱ级标准,水质量达到国家Ⅲ级标准。境内有拔妙河、白岩河、任市河、新宁河4条主干河流,多年平均径流深为563毫米;有22 座水库,总库容量达1.28亿立方米,其中宝石桥水库总库容1.1 亿立方米,为川东第一大水库,可一库控灌全县(控灌面积19万亩)。动物种类以家禽家畜为主,野生动物稀少。野生植物有山苍子、香附子、半夏、猕猴桃等500多种,大宗药材有芍药、菊花、银杏、药枣、姜黄、付片、白芷、白合、薄荷、何首乌等数十种。已探明多种矿产资源,其中天然气、煤、铁、磷、石灰石、盐、土硝等蕴藏量大。
境内共发现矿种16个,主要有能源矿产煤、天然气,其次为非金属原材料矿产石灰岩、砂岩、页岩、河砂石、石膏,黑色金属有菱铁矿,非金属矿产有磷灰石、盐、土硝、耐火粘土、泡砂石,水汽矿产有地热矿泉水。能源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全县已查明煤、天然气储量占矿藏总量的90%以上。境内建筑用的灰岩、砂岩、页岩、石膏等非金属建筑材料,分布广,但研究程度低,开采规模小,零星分布于境内各乡镇。金属矿产中的菱铁矿,是和煤相伴而生,规模小,品位低。
天然气 主要分布在地表向斜构造轴部,即,骑龙乡至梅家乡和任市镇至宝石乡等地的丘陵区,由骑龙乡的沙罐坪气田和宝石乡的五百梯气田,是川东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气田分布多位于北东向逆断层下盘,呈串珠状分布的隐伏构造上。储量464.68亿立方米。
煤 集中分布在境内的温泉背斜、凉风垭背斜和南门场背斜,已探明储量464.68亿立方米。分布形成了位于永兴镇境内的翰田坝井田、天师镇的开丰井田、长田乡长田村的长田井田、任市镇龙王沟村的河井沟井田和广福镇兰草沟村的兰草沟煤矿区。主要煤层煤质为低硫、低磷、中灰优质煤。已探明基础储量1761.14万吨。
菱铁矿 境内菱铁矿为煤矿的伴生矿,与煤层分布一致,主要产于天师镇、长田乡、回龙镇、永兴镇、灵岩乡、靖安乡、广福镇、长岭镇等乡镇的一些地区。探明资源量375.60万吨。
石灰岩 石灰岩分布于境内各个背斜的轴部和侧翼。现探明甘棠镇白杨坪村的白杨坪一带基础储量326.07万立方米。雷口坡组灰岩,矿层厚一般为20~30米,为灰色中一厚层状微粒灰岩,偶夹薄层状白云质灰岩。大安寨段灰岩,矿层厚一般10~30米左右,为灰色-浅灰色厚层状粗粒结晶灰岩,层位稳定。储量约6500万吨。
石英砂 境内的石英砂分为灰白色、青灰色厚层块状长石石英砂岩。在任市镇凉风垭村的凉风垭有风化后形成的质地疏松、粒度均匀的泡砂石。 耐火粘土 位于回龙镇陈家沟村和保和寨村的大石包。A矿层,产于珍珠冲组中上部,呈层状、似层状,矿层比较稳定,平均厚2.50米,矿石类型为水云母粘土,遇水能较快垮散,吸水性和粘结性较强。耐火度达1580~1610℃。B矿层,位于珍珠冲组中部,可分两小层,两层总厚度1.10~1.20米,呈似层状,矿石类型为含粉砂质水云母粘土,质量变化较大。
土硝 分硐硝和地硝两种。硐硝产于新宁镇八里桥村和甘棠镇盐井沟村,面积约282平方米;地硝取自古屋基表土1~2寸,分布全县各地。
泥炭 境内有县城泥炭区和拔妙乡泥炭区。 一、县城泥炭矿区。位于县城以北,东起新宁镇的接龙桥村,西至该镇的新桥村,北到真武宫村的利田坝,南抵县城边界,大体呈长方形分布,面积5.52平方公里。泥炭从上而下共分三层:第一层埋藏深度在5.85~9.60米,面积0.02平方公里,主要夹于细砂层中,由树干及小团块状的木块组成,炭化及分解程度低,含少量泥沙,厚度0.06~0.84米,向北东方向变薄。第二层是该区最主要的泥炭矿层,面积0.17平方公里,以不规则的团块状产出,常夹于粘土层中,其厚度与稳定程度和粘土层有密切关系,一般埋藏在地表以下7.24~10.89米。第三层埋藏在地表以下13.53~14.09米,夹于粘土层中,面积极小,炭化及分解程度低,能见植物根茎。二、拔妙乡泥炭矿区。东北起于拔妙乡保全寨村的保全寨,西南止于长岭镇采石桥村的张家坝,成长条状分布,面积4平方公里。该矿区位于明月峡背斜与南门场背斜中间的向斜之北西翼的低地带内,矿区内第四纪堆积变化程度较大,堆积一般厚度为15米,最大厚度为29.90米。该区泥炭为高级植物组成,炭化及分解程度较低者,保持着较清晰的木质结构,分解及炭化程度较好者,呈松软的纤维状结构。该区泥炭成因类型属丘陵洼地堆积类型。
河道砂石 产于任市河的靖安乡河段、任市镇河段的河道之中,在广福镇还产于古河道沉积之中,估计资源总量87.50万立方米。
地热水 位于新宁镇店子坝村境内。飞云温泉日流量1033立方米,温度47.10℃,泉水分3个出口流出,流在一个低洼田土处形成地热田。这块地热田的面积为2平方公里。
1986~2007年,县境年平均降水量1253.40毫米,径流系数0.51,平均降水总量约12.94亿立方米,产生径流总量6.5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7.6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为1274立方米,亩均约1692立方米。境内河流呈树枝状分布,溪河共有105条,总长约360.10公里。有水库3座。 河流 新宁河,流程42公里,支河长126公里,流域面积357.5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15立方米/秒,天然落差287米,理论水能蕴藏量3216千瓦。拔妙河,流程21.60公里,支河长44.88公里,流域面积101.9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84/立方米,天然落差270米。任市河,境内主要流程29.70公里,支河长70.80公里,境内流域面积149.6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66立方米/秒,天然落差30米。白岩河,流程59.8公里,支河长103公里,天然流域面积343.1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37立方米/秒,天然落差325.20米。
水库 宝石桥水库(宝石湖),位于明月江支流——白岩河上游,水库正常蓄水位481.94米,总库容量9230万立方米,最大容量可达10070万立方米。2007年该水库灌溉面积4600公顷。明月水库(明月湖),位于县城西南6公里的原明月坝乡明月坝村,库容面积57公顷,汇水面积14.50平方公里,蓄水量701.50万立方米。宝城寨水库,位于拔妙乡,库区面积83.33公顷,可容水680万立方米。 地下水 县境内地下水资源总量约4987万立方米,可开采量每年约1973万立方米。地下水 露头有246处,水量每年257万立方米。其中台地及高、中丘110处,水量每年91万立方米,浅丘、平坝28处,水量每年102万立方米。实际开发利用每年268万立方米。
土壤 全县土壤面积103300公顷,非适宜农业土壤面积56868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55.05%,农业土壤面积46432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44.95%。农业土壤又分为3个土类、6个亚类、13个土属、53个土种、67个变种。3个土类分别为冲积土277.78公顷、紫色土16304.09公顷、黄壤土769.09公顷。农用地 全县有农用地81901.45公顷,占全县幅员面积的79.29%,分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它农用地5类。
一、耕地。面积36110.7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44.09%,其中,灌溉水田面积9341.61公顷,主要分布在浅丘平坝、溪河两岸及山丘冲沟的中下部,有望天田10135.05公顷,主要分布在山丘冲沟的中上部以及浅丘、平坝、溪河两岸二级地以上无水利灌溉设施的地区,有旱地16614.82公顷,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的中上部及浅丘包、溪河两岸二级阶地以上地区,有菜地12.24公顷。
二、园地。面积2731.30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3.33%,其中,果园面积672.77公顷,桑园面积789.32公顷,茶园面积289.05公顷,其它园地面积980.16公顷。
三、林地。面积25056.05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30.59%,其中,有林地面积21242.41公顷,灌木林地面积1337.96公顷,疏林地面积2008.04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466.53公顷,苗圃面积1.11公顷。
四、牧草地。面积0.66公顷,全属天然草地。
五、其它农用地。面积18002.7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1.98%,其中,畜禽饲养地0.63公顷,农村道路353.87公顷(农村区别于田土坎宽I米以上的道路),坑塘水面366.99公顷,养殖水面1.33公顷,农田水利用地871.14公顷,田坎16408.76公顷。
建设用地 全县有建设用地面积8214.74公顷,占全县幅员面积的7.95%,分为3个类别。
一、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6843.76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83.31%,其中,建制镇用地597.84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6010.83公顷,独立工矿用地139.64公顷,特殊用地4.45公顷。
二、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78.58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3.39%,其中,铁路用地61.99公顷,公路用地216.59公顷。
三、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092.40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3.30%,其中,水库水面1091.93公顷,水工程建筑用地0.47公顷。未利用土地 面积13148.58公顷,占全县幅员面积的12.73%,分为2类。一、未利用土地。面积12207.24公顷,占未利用土地的92.84%,其中,荒草地2506.66公顷,沙地2.41公顷,裸土地4783.47公顷,裸岩、石砾地4914.70公顷。二、其它土地。面积941.34公顷,占未利用土地的7.16%,其中河流水面876.19公顷,滩涂65.15公顷。后备土地资源 全县有后备土地资源面积24306.43公顷(省级基地3个,面积71.10公顷),主要包括滩涂、裸土地、裸岩、石砾地、荒草地、田土坎等。能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有22066.77公顷,占后备土地资源的90.79%,其中,宜耕地5133.64公顷,占后备土地资源的21.07%,宜园地3569.14公顷,占后备土地资源的14.65%,宜林地7105.30公顷,占后备土地资源的29.16%,宜牧地5889.61公顷,占后备土地资源的24.17%,宜建设用地369.08公顷,占后备土地资源的1.52%。
受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 县境土地适宜多种植被生长,但由于人为活动影响,植被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原生植被演变为次生植被,自然植被在许多地方又为人工植被所代替。全县植被分为人工植被和自然植被两大类型。人工植被集中分布在平坝、丘陵和低山区。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苕、高梁、洋芋、圾豆、黄豆、豌豆、绿豆、饭豆、油菜、甘蔗、白肋烟、土烟、苎麻、红麻、多种蔬菜,以及白芍、白芷、菊花、玄胡等。经济林木有柑桔、油桐、桑、茶、苹果、梨、李、桃、樱桃、葡萄、柿 、板粟、核桃等。引进的林木有千杖树、桉树、国外松、油橄榄树、黑荆树等。县境自然植被分布广泛,其群落结构和优势树种依山形地和土地利用现状而有所不同。森林植被,乔木以马尾松为主,成片分布在灵岩乡至长田乡、新街乡竹儿坪村的竹儿坪至拔妙乡保全寨村的后槽和甘棠镇马号村的马号大梁。杉木、柏木、栎类等散生在马尾松林间。
浅丘、平坝多为桉树、千杖、桤木、刺楸、泡桐等。柏树亦有小块分布。 植物境内有乔木、灌木、藤木、草木等各种植物700多种,以及蕨苔、苔藓、地衣等植物。粮食作物有172个品种,占播种面积的85.48%,其中以水稻居首。经济作物和果木有64个品种。蔬菜作物有48个品种。菌类植物有野生菌和人工养植的蘑菇、木耳等20余种。竹木植物有慈竹、楠竹、白甲竹和松柏杉等50多个品种。观赏植物有君子兰、夜来香、黄桷兰等72个品种。药用植物有野生药材500余种。稀有植物有银杏、红豆、香樟、楠木、香桩、水杉、桂花、山茶花等。动物 县境动物有饲养动物、野生动物、水生动物、古生物。
一、饲养动物。有猪、牛、羊、猫、狗、鸡、鸭、兔、蜂等。猪,有本地“太和”良种猪,先后引进有荣昌猪、约克杂交猪、内江猪、约克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等,并形成了外三元杂交猪。牛,只有水牛、黄牛两种,引进秦川牛、晋南牛、荷兰奶牛、西门牛、安格斯杂交黄牛。羊,以本地山羊为主,引进的有南江黄羊、万源板角山羊、藏系绵羊、波尔山羊等。鸡,以本地鸡为主,近年引进的有澳洲黑、芦花、红岛、白洛克、红育、来杭、吐缓、乌鸡。开江白鹅驰名省内外,县被誉为“鸭鹅之乡”。
二、野生动物。境内以浅丘、平坝为主,野生动物较少。1958年的“大跃进”、1966年秋后的“文化大革命”后森林砍伐严重,虎豹绝迹。兽类只有黄羊、獐子、麂、狐狸、野兔等20余种。鸟类有野鸡、野鸭、画眉等30余种。蛇虫类有乌梢蛇、菜花蛇。还有密蜂 、蜻蜒等。
三、水生动物。有鱼、虾、蚌、鳖、蟹、龟、蛙、螺等。鱼类主要有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鲂鱼、鳝鱼、鳅鱼等。
四、古生物。1964年夏,在县境新宁镇桥亭村老山沟发现恐龙化石,据专家鉴定,这种恐龙化石生在1.50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期。
2019年末全县公安户籍总人口为57.93万人,城镇人口21.99万人,乡村人口35.94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4.9万人,常住城镇人口18.8万人,城镇化率41.92%。全年出生人口4434人,死亡3223人。人口出生率为7.74‰,死亡率为5.43‰,自然增长率为2.04‰。[9]
开江县属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总人口520人,380户,全县有藏族、满族、回族、土家族等26个族别。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庞佑成 |
县委副书记 | 李文章、何先如 |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庞佑成 |
县委副书记 | 李文章、何先如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李文章 |
副县长 | 张贤波、万书麟、胡赟、张永红、熊安、杨黎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李文章 |
副县长 | 张贤波、万书麟、胡赟、张永红、熊安、杨黎 |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马林 |
县委副书记 | 刘梅、杨元辉、陈朝毅、刘茂堃 |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马林 |
县委副书记 | 刘梅、杨元辉、陈朝毅、刘茂堃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袁静 |
副主席 | 蒋朝均、梁希琳、朱彬、潘先平 |
参考资料来源:[10][11][12][13]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袁静 |
副主席 | 蒋朝均、梁希琳、朱彬、潘先平 |
开江县农村经济围绕“稳粮调结构,增收奔小康”思路,狠抓了蚕桑、水禽、生猪、果品、油料、水产等八大骨干产品,实施了“蚕茧丝绸、鸭鹅羽绒、畜牧食品、经济林果四大高效农业工程。工业经济基本形成五金工具、轻纺、食品、建筑建材、能源等支柱产业,培育了桌虎钳、尿布、羽绒制品等十大拳头产品,一批轻工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近些年来,全县交通、水利、能源、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施了以“宝石水库、川东项目、长防、水保”等项目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川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连续七年被评为全省第一名。 开江共有8家外贸出口企业,其中4家是国务院机电办批准的五金工具外贸出口生产基地企业,年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台钳有限公司是集炼钢、轧钢、冷拉、铸造、机械制造为一体的综合企业,主要生产合虎钳、多用台虎钳及水暖工具系列产品。桌虎钳有限公司建有桌虎钳、台虎钳生产线五条,年产桌虎钳15万台、台虎钳12万台。恒昌机电工具有限公司是由原机电工具制造公司改制组建的民营企业,该厂生产的多用合虎钳、台虎钳、木工平口钳、可调式平口钳规格齐全,质量优质。五金工具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羊角锤、奶子锤、钢锤系列产品,该厂的羊角锤曾获轻工部优秀出口产品“金龙腾飞”铜牌奖,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染织总厂是省政府、省经贸委命名的针棉织品出口生产定点厂,下辖染织分厂、羽绒分厂、国旗分厂、原子印章厂,该厂生产的S89103纯棉消毒婴婴儿尿布系列产品连获部、省优产品,年出口量100万余打。兴海羽绒服装有限公司生产的“兴海”牌羽绒服,深受国内外客户的欢迎。金属制品厂生产的体育保健用品、印制片生产的软面抄和硬面抄,均有一定规模的出口。
20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5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39.2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69.0亿元,增长2.4%。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3.4%、42.3%、24.3%,分别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5.2:27.1:47.7。
2020年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87.9亿元,比上年增长3.4%,占GDP的比重达60.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1%,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30.9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47.4亿元,增长2.8%。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0.9:35.2:54.0。
2020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1%,总体保持平稳。其中,食品烟酒类增长10.4%、居住类增长0.3%、医疗保健类增长1.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2.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增长0.2%、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1%、衣着类增长1.0%。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3.3%。
2020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3亿元,增长5.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0.5亿元,增长5.6%。
2020年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2087公顷,比上年增加385公顷,增长0.7%。其中水稻17853公顷,减少140公顷,下降0.8%;玉米13460公顷,减少320公顷,下降2.3%;豆类6560公顷,增加518公顷,增长8.6%;薯类13253公顷,增加73公顷,增长0.6%;油料种植面积14755公顷,增加386公顷,增长2.7%;中草药材播种面积262公顷,增加12公顷,增长4.8%;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9688公顷,增加190公顷,增长2.0%。
2020年全年粮食产量301824吨,比上年增产268吨,增长0.1%。其中小春粮食产量增长1.4 %;大春粮食产量下降0.04%。其中,稻谷产量132695吨,增产0.1%;玉米产量96710吨,减产2.7%;豆类产量13268吨,增产8.4%;薯类产量55829吨,增产1.1%。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41733吨,增产2.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95456吨,增产1.9%;中草药材产量786吨,增产4.7%。
2020年全年畜牧业总产值22.3亿元,增长6.9%。全年肉猪出栏30.9万头,比上年增长19.0%;牛出栏1.35万头,增长7.4%;羊出栏12.2万只,下降2.1%;家禽出栏1286.1万只,增长5.5%。全年肉类总产量4.4万吨,增长5.6%。其中猪肉产量2.0万吨,增长7.8%;牛肉产量0.17万吨,增长9.3%;羊肉产量0.19万吨,下降0.15%;家禽肉类产量1.94万吨,增长3.9%;禽蛋产量1.7万吨,增长11.1%。
2020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0.7亿元,增长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0%,拉动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4.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7%,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4%,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为1:1.0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14.4%,非公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0.0%,股份制企业增长9.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3.7%。分行业看,全县规上工业25个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达84%。工业主导产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分别增长6.5%、12.8%、16.2%。从新动能看,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4%、-52.8%、29.1%、24.5%、34.8%。从工业总产值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06.4亿元,增长5.9%,其中轻工业、重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8.7%、3.0%。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非公有工业、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分别增长-22.6%、7.6%、8.8%、-0.7%。从产品产量看,水泥产量下降19.4%,服装产量增长5.6%,精制茶增长6.5%,产品产销率达到98.8%。从企业盈利看,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达102.3亿元,增长5.6%;主营业务成本89.8亿元,增长4.7%;企业营业利润4.8亿元,增长33.0%。
2020年建筑业总产值66.4亿元,增长10.6%。建筑业增加值20.4亿元,增长2.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9.9%,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
服务业
2020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6.0亿元,同比下降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1亿元,增长1.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3亿元,同比下降5.9%;金融业增加值4.9亿元,下降0.7%;房地产业增加值7.9亿元,增长2.8%;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1.5亿元,增长6.3%。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3元,增长12.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9亿元,增长9.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110.4亿元,增长10.7%。民间投资完成52.2亿元,增长17.7%,民间投资总量占总投资比重达46.7%。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投资19.6亿元,增长12.8%;第二产业投资24.9亿元,增长29.9%;第三产业投资67.4亿元,增长2.9%,其中交通运输投资24.4亿元,下降9.1%;基础设施投资52.0亿元,增长15.3%。
2020年全年房地产完成投资3.5亿元,增长6.7%。商品房施工面积45.9万平方米,下降1.8%,其中新开工面积16.9万平方米,下降12.2%,住宅施工面积37.4万平方米,下降4.4%;商品房销售面积14.5万平方米,增长47.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3.8万平方米,增长40.5%。
2020年全县施工项目378个,增长15.2%;本年新开工项目235个,增长15.2%;投产项目157个,下降10.8%。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8亿元,比上年下降1.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1.1亿元,增长10.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7亿元,下降16.8%。按消费类型统计,批发业收入额19.1亿元,增长7.9%;商品零售额51.5亿元,增长3.3%;餐饮收入额8.6亿元,下降33.5%;住宿业收入额0.6亿元,增长30.3%。从规模看,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26.5亿元,同比增长0.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33.2%。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3%,饮料类增长8.2%,烟酒类增长13.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0%,化妆品类增长23.2%,金银珠宝类增长21.6%,日用品类增长16.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0.3%,中西药品类增长6.1%,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0.5%,家具类下降6.4%,通讯器材类增长4.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8.2%,汽车类下降18.2%。
202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实现1363万美元,同比增长6.4%。
财政和金融
2020年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4亿元,下降11.9%,其中税收收入为1.5亿元,下降39.1%,占比34.59%;非税收收入为2.9亿元,增长15.23%,占比65.41%。地方公共财政支出31.0亿元,增长1.7%。其中教育、科学技术、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0.48%、-28.9%、16.3%。
202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32.3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13.7亿元,同比增长12.3%。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亿元,同比下降6.3%。
开江素有文化县美誉。古有新宁八景,今有两湖(宝石湖、明月湖),两山(金山寺、峨城山)、开江 温泉两塔(宝泉塔、文笔塔)、两坊(任市阳牌坊、胡氏节孝坊)、一泉(飞云温泉)、一溶洞(白岩洞)。县内自然、人文景观,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江的文化源远流长,从古到今出了不少文化、教育、科技人才。广大文艺工作者踌躇满志,昂扬奋发,笔耕不辍,新作选出。单是创作长篇小说的县内作家就涌现出何世进、郑本高、彭启羽、武礼建等十余人之众,并与在蓉城的雁宁、孙建华、孙和平为代表的开江籍作家群密切配合,遥相呼应,形成了一支引人注目的文学策略军。校园文化更是异率突起。业余文学创作蓬勃发展。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表演人才辈出,参展、演出文艺作品成绩斐然。各类作品在各种报刊接连发表,乃至九十年代发展成为一种特殊开江 历史古迹的文化产业。清末民初,开江文娱活动一般在 春节期间民间举办传统文娱节目。“五.四”运动后,教育界人士兴办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逐渐兴起。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文学创作得到发展,城乡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大跃进”期间,群众文化反映在倾的题材盛极一时,为浮夸风起了催化作用。“文化大革命”中,“高、大、全”、“假、大、空”的文化艺术,为极左路线推波助澜,文化生活十分单调。1978年后,以文化馆、站为中心的群众文化活动非常活跃;文学、美术、摄影作品形式多样,内容新颖。图书平均年发行量约177万册,平均年出借28982次;电影、电视正在普及,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到1999年,县、乡、村、社4级文化网络已经形成。同时,城乡广播网络建设加快,开通了“加密电视”节目,有10个乡镇开通了光纤电视,使开江湖泊92%的乡镇、四分之一的村、一百分之一的用户能收看到中央及部份省会信号质量较高的电视节目,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另外80年代末期以来,全县形成了一支以创作长篇小说为火车头的文学艺术队伍,2O余 名中青年作者,年年都有新作佳钩。近年推出长篇小说《无法悲伤》、《都布放牛》、《激情山水》、《公位私情》、《下海女人》等成,为影响遍及全国各地的畅销书。中国画《油川悠远》参加1997年在纽约举办的“第一届世界书画艺术大赛”,荣获优秀奖。据不完全统计,90年代以来,在国家和省市级报刊发表的文艺作品1600余件,获国际奖1件,国家级奖25件,省级奖51件,由国家出版社正式出版长篇小说51部,诗歌、散文集5部,音乐、舞蹈、戏剧、小品、曲艺、演讲等在省、市获奖作品计92件。
2017年,开江县共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2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50千册;剧场、影剧院数2个,其中电影院1个;广播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74%和98.74%,有线电视入户率17.63%。2017年末全县共有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32839卷,开放资料9448册,接待查阅3143人次,查阅6012卷次。[14]
民俗
人的出生对本人和他(她)的亲人们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喜事。在开江农村,出生礼是最为隆重、复杂的礼节之一。
送鸡蛋
送鸡蛋(报喜)
新生婴儿一旦降生,婆家人就要迅速将好消息告诉娘家人。把婴儿降生的消息送往婴儿外祖母家的“使者”多半是小叔一类人物。报喜的信物象征意味很浓,是经过特别染红了蛋壳的鸡蛋,象征洪福之诞。
送饭
当娘家人接到红蛋之后,就立即准备好送往女婿家的礼品。通常必送的礼品分两大类,一是食品,二是外孙的衣帽鞋袜。这种风俗已很古老了,叫“送饭”。这是一种寓意深远的习俗,意谓给婴儿送去了衣禄。所以,送饭的习俗既有实际意义,更有象征意义。
三朝酒
婴儿降生第三天时要举办庆祝酒会。届时,除了家族成员、娘舅家的亲人外,还要邀请远房表亲、邻里朋友。出席三朝酒会的多半是女人。据说青年男人参加了三朝酒,脸上会长满络腮胡子,当然这是传说,没有科学依据的。
满月酒
这是在婴儿满月之时举办的酒会,所以也叫满月酒。满月酒的规模一般不太大,主要是家庭成员、家族重要成员及最亲近的亲朋好友。与三朝酒不同的是,满月酒对来宾没有限制,气氛也没有三朝酒郑重浓烈,显得轻松随意,娘家人一般不出席。月母子出月前一般须熬陈艾、菖蒲水洗浴,一方面清热解毒,另一方面清除身上污秽之气,寓意母子平安,大吉大利。满月酒这天,乡村不少地方还有产妇背着婴儿出门绕一圈的习俗。一是将心神(霉气)走脱,二是带回好运。所以绕这一圈时最好能拣拾些柴禾回家(“柴”与“财”谐音)。
百日酒
与满月酒庆祝母子满月不同的是,百日酒完全是为祝贺婴儿一百天,目的很单纯。经过三个月的哺育,婴儿已有模有样,而且有表情,逗人爱了。作为生礼中的最后一道仪式,百日酒是向亲朋展示长成模样的婴儿,同时也是盼望婴儿顺利成长。
房屋修建
开江人修房造屋历来都很讲究,尤其农村,传统上一定要请风水先生。农村的风水先生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他们的职责也不是完全没有科学性,他们的实际任务是帮助主人选择理想的房址、看地形,确定房屋的朝向,各部分的布置,择定动工日期,主持开工典礼。主人则对风水先生的话言听计从,因为在迷信的说法中,这一切关系到造屋者一生以及子孙的命运。
今天农村造房几乎普遍沿袭着请风水先生的风俗,但其中的封建迷信成分正在消减。在建房过程中,有几个环节也有着极强烈的传统性。 一是开山取石必须由“掌墨师”选择地点,掌墨师选点至少有两个标准,要石头好,坚硬不易风化,又不能伤风水龙脉,怕招来弥天灾祸。采石开工还要祭山王老祖;二是安奠基脚石时遇蛇不能打,蛇被认为是最为吉祥的征兆;三是砌墙封喜,砌墙动工时主人要发给匠人们红色纸封好的钱包:四是“上梁挂红”。上梁被认为是最险要的一道工序,因此,风水先生亲自督战,选定黄道吉日,拒绝闲杂人等。给梁木挂红布(红绸、红纸亦可),“红”的两边写传统内容的对联。将一只雄鸡掐冠出血淋在梁木上。上梁毕,亲友邻居便上前致贺,放鞭炮,撒干锅巴于地上,施食野鬼,烧纸钱打发妖邪。同时,主人还要以红包装钱送掌墨师。在以上几道工序中,掌墨师都要朗声高念一些吉利的祝祷之词。
开江县2020年全县通车里程2363.14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2公里,国省道里程120.67公里,农村公路里程2107.424公里,(县道109.493公里,乡道449.871公里,村道1548.06公里),每万人拥有农村公路39.38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农村公路228.76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22089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25398万人公里,营运车辆1283辆,其中班线客车254辆,出租汽车72辆,公交车41辆,公交车线路10条。
开江县教育(5)清代,县内设有县学、书院、义学、社学和私塾。
光绪二十八(1902)县矗峰书院改为官立高等小学堂,创立县内第一所小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乡场相继兴办初级小学堂和两等小学堂。
民国初年,小学堂一律改为国民学校。民国时期县人升入高等学校有377人,国外留学21人。
民国二十八年(1939),中共党员宋更新在永兴乡区立小学任教期中,分批组织30多名青少年赴延安投身革命。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下年,县有公办完中1所,初中1所,私立初中2所,高中学生250人,初中学生1802人;小学84所,共有学生12586人,另有私立薛氏宗祠初小1所。
1952年,工农子女入小学数占学生总数的84%。
1958年,在校中小学生由34062人增加到50193人,增长47.35%。
至1962年,小学生压缩48.71%,降到1952年的水平;中学生压缩51.17%,低于1953年的水平;民办中、小学停办。
1977年,小学附设初中班,增加到74所,初中招收新生11756人,比上一年增加33%;高中招收新生2256人,比上一年增加1.51倍。
1984年,开江县成为全省首批普及初等教育的县之一。
1996年,开江县成为达州市第一批“两基”达标县。
2020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36所。其中小学27所、普通中学28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共有专任教师4231人,其中小学教师2156人、普通中学教师187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138人;全年各类学校招生16061人、在校生79098人、毕业生16301人。其中小学招生4865人、在校生32056人、毕业生5748人;普通中学招生9328人、在校生28150人、毕业生8791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1305人、在校生2983人、毕业生1295人。年末幼儿园79所,在园儿童1440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2020年全年全县有专业技术人员5996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282人。
2020年全年专利授权208件(发明1件,实用新型85件,外观设计122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6件。
2020年末全县共有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3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371.2千册;剧场、影剧院数1个;电影院1个;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79%和99.79%,有线电视入户率33.44%。
2020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6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9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执法监督所(局)1个。全县共有卫生机构人员285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674人,注册护师、护士791人,卫生防疫人员63人。卫生机构床位数254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396张。产妇住院分娩比例为99.64%。婴儿死亡率2.8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76‰。
2020年末全县体育场馆1个,全民健身路径203条,其中当年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条。年末全县体育彩票收入0.13亿元。
2020年全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达2.5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57亿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不包括分机)48599户;移动电话用户数325970户;国际互联网用户86732户;网络电视用户86569户。
2020年全年接待县内外游客339.4万人次,下降11.1%;旅游总收入24.4亿元,下降19.2%。
2020年末实有森林面积45115.42公顷。当年造林面积3933.33公顷。森林覆盖率43.74%,比上年提高1.12个百分点。全年城区PM10浓度同比下降14.6%,优良空气天数达到348天,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5.1%。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100%,宝石桥水库水质稳定在III类水平,主要河流国控出境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III类以上标准。
2020年全年平均气温为17.4℃,比上年低0.2℃;全年降水量1232.8毫米,比上年减少191.6毫米;全年日照时数1103.5小时,比上年增加6.1小时。
2020年末全县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8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7.39%。
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20元,比上年增加1945元,增长6.3%。其中工资性收入18213元,增长5.6%;经营净收入6350元,增长6.5%;财产净收入2206元,增长2.3%;转移净收入6251元,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507元,比上年减少182元,下降0.8%。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2.2%、衣着支出增长6.7%、居住支出下降6.2%、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4.9%、交通通信支出增长4.1%、医疗保健支出下降12.0%、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下降8.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1.4%,比上年上升1.2个百分点。
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84元,比上年增加1407元,增长8.8%。其中工资性收入6273元,增长7.8%;经营净收入6987元,增长9.8%;财产净收入376元,增长11.6%;转移净收入3748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791元,比上年增加769元,增长6.4%。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12.4%、衣着支出增长0.9%、居住支出增长3.8%、生活用品及服务增长1.6%、交通通信下降4.4%、医疗保健支出增长5.1%、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1.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5.3%,比上年上升1.9个百分点。
2020年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41709人,其中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7731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65579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3052人;失业保险参保13035人;工伤保险参保15474人;生育保险参保14124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463821人。
2020年末全县共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5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1180张。社区服务设施37个,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100%,比去年提升8.0个百分点。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达到6785人和35411人,分别比去年减少1050、667人。
2020年末全县共有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各类法人单位3619个,产业活动单位652个。在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为2651个,事业法人单位345个,机关法人单位(国家机关和政党机关)65个,社会团体法人单位74个,其余法人单位484个。在法人单位中,规模以上工业98个,限额以上商贸54个,取得资质的建筑业19个,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6个,限上服务业37个。[15]
开江县 建设(16) 开江山川秀丽,景色如画。旅游资源丰富,有始建于唐朝的古刹宝典金山寺, 有富含多种矿物质具有保健医疗功用的飞云温泉,有波光艳的宝石湖水库。境内有金山寺、飞云温泉、任市陶牌坊、宝塔泉、宝石湖、白岩洞、峨城山等20多处旅游胜景。古刹宝典金山寺,古木参天,庙宇辉宏,气势磅礴;川东第一大水库宝石湖,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城南黑宝塔,城西白宝塔,遥相呼应,古朴典雅;飞云温泉,自然天成,沐浴健身,疗效神奇。飞云温泉和金山寺被列为“市级重点旅游景区”,任市陶牌坊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开江文笔塔
开江文笔塔在四川盆地东部,大巴山南麓的开江县境内。开江“八景”之一的笔塔,位于县城南6公里的文山美女峰顶。
开江任市陶牌坊(5)开江任市陶牌坊
任市陶牌坊位于开江县城南35公里的任市镇街口,始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是清朝廷诰援清制五品奉政大夫张九封为其妻妾所建。牌坊坐南进北,四柱三门牌楼式建筑。
金山寺
金山寺位于开江县县城8公里普安镇玉皇观村金山山腰,背倚金峰,面临抚河,因所坐落的山丘貌似“金”字而得名。
据文献及寺存碑刻记载:金山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古名伽兰寺。明正德六年(1496年)毁于兵乱,清康熙、乾隆年间,德岸法师募资重修扩建,其弟子普济曾募镌经版刻印佛经,遂成禅林宝刹。
开江县图册(5) | 开江县图册(6) |
开江县图册(5) | 开江县图册(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