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说

吴说

中文名 吴说
时代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生平

宋诗纪事谓为王令(逢原)之外孙。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一一四四),除尚书郎,官知信州,绍兴间为尚书郎。其书楷、行、草及榜书均住,小楷有“宋时第一”之称;榜书深稳端润,行草圆美流丽,深入黄太史之室,而得其精髓,又时作魏钟繇之体,颇有新致。其独创的游丝书颇负盛名。一笔一行,游丝连绵。宋高宗赵构《翰墨志》称:“绍兴以来。杂书游丝书,惟钱塘吴说。”

《洞天清录》说其深入黄太史之室,亦时作钟体。故其书作,往往流露出汉魏风骨,直可追侔“二王”。吴说传世之简札,多为信手而书,无拘无束,自由挥写,不计工拙。自然而又合理地与抒情达意紧密结合。这些简札最能表现书家的艺术个性,其中不乏上乘之作其榜书沉稳端润,行、草圆润流丽。

年谱

元祐七年(1092年),出生于钱塘。

政和七年(1117年),以将仕郎入仕。

政和八年(1118年),移南阳。

宣和六年(1124年),江州太平观朝请郎。

建炎元年(1127年),福建路转运判官,两浙路提举市舶。

建炎三年(1129年),尚书金部员外郎。

绍兴元年(1131年),淮南转运司转运使。

绍兴六年(1136年),初知盱眙军。

绍兴十四年(1144年),除尚书郎出知信州。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以右奉直大夫新知安丰军。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再知盱眙军。

隆兴元年(1163年),改职他处。

乾道五年(1169年),仍在任上。

乾道六年(1170年),卒。[1]

著作

传世书迹有《三诗帖》、《叙慰帖》、《门内帖》、《行艺诗帖》、《千字文》等。

《门内帖》,吴琚行书。纸本,行草书14行,纵25厘米,横45.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此帖笔法清瘦劲利,刚中有柔,笔致有兰亭雅态。布势如五代杨凝式《韭花帖》,可见吴说的功力不浅,刻意求新。清安岐《墨缘汇观》云:“行草书14行,用笔清健,兼有游丝法。”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