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陈亨源到长乐县城关一家私人诊所当助理,同时报考上海医学院为函授生。
1931年,函授毕业,在松下村挂牌行医。
1933年,到福清海口镇开“复苏”诊所。
1936年,亨源在共产党员陈金来影响下接受马列主义思想。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受组织派遣回南阳村开展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陈亨源利用行医之便,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使南阳村成为党组织的可靠根据地。
1938年秋,中共闽江工委在南阳村鸟嘴山举办政治、军事训练班,亨源参加筹办工作,组织乡亲参加学习,培养革命力量。
1940年,亨源任中共福清中心县委委员,奉命到武夷山干部学校学习,后任中共福清中心县委书记,同年9月,任福(清)长(乐)平(潭)县委书记。
1941年4月间,日军进攻福建沿海,国民党驻军弃城而逃。中共福州中心县委根据省委指示,组建福(清)长(乐)平(潭)游击大队,共100多人,亨源自任大队长。同年9月,日军从闽海撤退,亨源和刘润世率队光复长乐县城,亨源挂名卫生院长。
1949年1月,闽中特委决定成立长乐县委,亨源兼任县委书记。2月,闽浙赣游击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成立,黄国璋为司令兼政委,亨源任副司令员。3月15日,亨源派出精干人员,夜袭长乐漳港公所,镇压镇长,毁敌档案。同年5月底,亨源于首祉祠堂召开县委会议,开展农运和建立农村政权,筹粮、筹款,为配合解放军解放长乐作准备。同年8月16日,闽中各县相继解放。亨源任闽侯专员公署专员,兼福建支前司令部副司令员,时已重病在身,但仍顽强工作,处理繁忙公务。
1950年病逝,终年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