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教育与职业
Education and Vocation
主办:中华职业教育社
周期:旬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4-3985
CN:11-1004/G4
邮发代号:82-13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与职业
创刊时间:1917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2)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1992)杂志简介
《教育与职业》杂志作为国内最早的定位以教育的决策者、管理者和研究者及在校学生为核心读者的资深中文教育杂志,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于1917年创办,在目前国内近万种期刊中创刊最早、历史最长,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为满足更多的读者和客户的需求,该刊于2005年10月将上旬刊改为综合刊,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大开本全彩印刷,为国内外知名的广告客户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也为读者和广告客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杂志社本着“严肃、独立、成熟、务实”的出版宗旨,在全球经济和教育的大框架下,为读者提供一流的深度报道、原创案例、管理新知和权威资讯,引领业界舆论;在杂志的运营上按现代商业模式运作,采取国际流行的发行认证模式,以确保读者市场的覆盖面、占有率和客户利益。
《教育与职业》杂志利用多渠道向目标人群介绍杂志,如本身的杂志、网站、直销、传真,高密度发放,数据库营销,全国发行。覆盖全国普通高校、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数量累计达24000多所。 《教育与职业》发行方式包括订阅、零售、赠阅,其中订阅部分占72.5%(据抽样统计,学校订户占较大比例,达订阅部分的76.7%),零售部分占11.3%,赠阅部分占16.2%。全国近百名实力专职书商长期稳定的认购、热销并对书刊市场分区域给予增、补发行;
《教育与职业》杂志每年还参加国内30多个行业展会,并作为各类教育与职业类培训讲座的指定媒体,充分接触高消费职业群体和目标人群。
赠阅读者均经严格审核,数据主要来源为赠阅申请、人工采集、展览、会议、购买、协议互换等,同时,多年来也逐步积累形成了面向高端商务人士详实、准确的数据库。
华北地区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 24%
华南地区 (广东、广西、福建、海南、香港) 19%
西南地区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11%
西北地区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7%
华中地区(湖北、湖南、江西、河南) 7%
华东地区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18%
东北地区 (黑龙江、吉林、辽宁) 11%
海外发行 (美国、德国、日本、韩国) 3%
1.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zheng)协、教育(bu)、发改委、劳动和社会保障(bu)、财(zheng)(bu)、农业(bu)的相关(bu)门领导、专家、各省市教育部(bu)。 15%
2.中国相关教育协会会员及全国大部分职业教育学(院)校。 30%
3.各类教育教学产品交易会参展商、订货商。 26%
4.面向教育业的各类服务(ji)(jou)如电教室、实验。 11%
5.金融、保险和投资(ji)(jou)。 18%
《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33期发表论文目录
论新形势下驻宁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葛宇宏
浅析汽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章小平
论高校贫困生国家资助体系的现实困境与重新建...........构毛广
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杨金栓
高职院校人生导师制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张加亮
接受理论视角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路径分析.........徐晓艳
信息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李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反思与构建...............丛彬彬
高职生弱势群体就业实习中思政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徐长江
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的大学生行为失...........范杨敏
就业压力对高职生品德养成的不良影响及对策.............巩青春
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优化研究.......................梁茜茜
新时期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赵环[1]
《教育与职业》杂志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倡导、促进、繁荣我国职业教育事业为己任,以研究职教理论,深化职业改(ge),沟通教育与职业,促进教育事业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为重点,竭诚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各界职教工作者服务。其内容对广大普教工作者在办学、教学、(si)想教育、指导学生升学就业,以及学生自己选择专业(职业)等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1. 选题新颖,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教育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改(ge)实践的最新成果。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特色稿件和专家稿件。对于有重大学术理论创新的文稿,本刊将优先发表,稿酬从优。
2.文稿书写格式及要求。来稿请按如下顺序撰写:文题、作者姓名、摘要(不超过200字)、关键词、作者简介(真实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专业学位和研究方向以及工作单位所在省、市、邮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及英文题目和作者拼音名。若有基金资助或课题经费资助的论文,请在[作者简介]后用[基金项目]注明基金项目名称或课题项目名称及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