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县(3)汉朝置楼烦县,魏、西晋属楼烦县,永 嘉年废楼烦县。
北魏置太平郡,后置广宁郡、神武郡。
隋大业四年(608年),置楼烦郡,隋末废。
唐于楼烦郡治置宁武军,后废。
五代北汉乾佑五年(952年),置宁化军,后废,又置固军,属岚州。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为宁化县。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置宁化军。熙宁三年(1070年)废。元佑元年(1086年)复置宁化县,崇宁三年(1104年)废。
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置宁化县。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宁化军为州。
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宁化所。成化三年(1467年),宁武设关。
清雍正三年(1725年),宁武设府。
民国二十五年(1937年),日军侵入宁武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6年),宁武解放至今。
截止2010年,宁武县辖4镇10乡,483个行政村。4个镇:凤凰镇、东寨镇、阳方口镇、石家庄镇。10个乡:薛家洼乡、余庄乡、涔山乡、化北屯乡、西马坊乡、新堡乡、迭台寺乡、圪廖乡、怀道乡、东马坊乡。
宁武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东部,[10]地理坐标在东经111°50‘-120°40’、北纬38°31′-39°8′。北邻朔州,西北与神池县接壤,西南与五寨、岢岚相望,南与静乐县相接,东南与忻州分界,东部与原平市相接。总面积1987.7平方公里。
宁武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属高山严寒区和寒冷干燥区。气候寒冷,多大风,冬季漫长,无霜期短,温差大。年平均气温6.2℃,极端最低气温-27℃,无霜期120至130天。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835时,日照百分率67%,年平均太阳总辐射142.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为2-6℃。平均降水量470-770mm,各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为:春季13%,夏季65%,秋季20%,冬季2%。
宁武县一般海拔在2000m左右。东部为云中山,最高峰海拔2428m。西部由管涔山、芦芽山组成。西南部为吕梁山,北部为洪涛山,东北部为禅房山。共有大小峰99座,境内平均海拔2000m。宁武县地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地形由西向东倾斜,由中部高峰,向南北两翼下滑。山地占宁武县总面积95%,为1888.32平方公里。
宁武境内河流分有汾河、桑干河两大水系。
汾河源于宁武县内东寨镇西北约一公里处管涔山。汾河流域面积占宁武县总面积的3/4,为1649平方公里。
恢河为桑干河上游。宁武县境内长32公里。流域面积301平方公里,平均清水流量0.1立方米/秒。夏秋河水较大,河宽180米,洪峰流量500立方米/秒。至阳方口镇入朔州境,向北流入官厅水库。
宁武县自然植被较好,西部以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分布面积较大,东部以阔叶林为主。宁武县共有82万亩原始次生林,森林覆盖率38%以上。
宁武县截止到2010年,宁武县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铝矾土、石英石、水晶石、硫磺、长石、花岗岩、钼、云母、石灰岩、粘土等。宁武县已探明煤炭储量为360亿吨,含煤面积为1114.5平方公里,占宁武县总面积的56.06%。宁武煤田总储量为800亿吨,占山西省煤炭总储量的10%。铝矾土工业,铝钒土是宁武县第二大矿产资源,远景储量在2亿吨以上,占山西省20亿吨储量的10%。
宁武县水资源总量为0.79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4592亿立方米,可发展水地15.3万亩。地下水0.39亿立方米,可发展水地11.5万亩,宁武县水资源共可发展水地26.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9%。
截止到2010年,宁武县有野生动物褐马鸡、金雕、小天鹅、金钱豹、雪豹、梅花鹿、原麝等160多种。宁武县有植物450多种,境内有管涔山林区,有药用植物上百种,野生食用菌20余种。
截至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宁武县常住人口有136470人。[8]
截止到2010年,宁武县有蒙、满、回、藏等11个少数民族,约100人,占宁武县总人口的0.06%。
职务 | 姓名 |
县长 | 赵亚峰 |
副县长 | 狄文俊、金锐、张国伟、冀海亮、王兵、王强、徐丽霞 |
职务 | 姓名 |
县长 | 赵亚峰 |
副县长 | 狄文俊、金锐、张国伟、冀海亮、王兵、王强、徐丽霞 |
职务 | 姓名 |
县委书记 | 高建文[11] |
县委副书记 | 赵亚峰、靳峰、任红 |
职务 | 姓名 |
县委书记 | 高建文[11] |
县委副书记 | 赵亚峰、靳峰、任红 |
职务 | 姓名 |
常委主任 | 田贺玉[12] |
常委副主任 | 魏峥嵘、闫凯亮、李文斌 |
职务 | 姓名 |
政协主席 | 杨丽琴 |
政协副主席 | 廖志英、董树平、宗守先 |
参考资料来源于宁武县人民政府[13]
职务 | 姓名 |
常委主任 | 田贺玉[12] |
常委副主任 | 魏峥嵘、闫凯亮、李文斌 |
职务 | 姓名 |
政协主席 | 杨丽琴 |
政协副主席 | 廖志英、董树平、宗守先 |
宁武县2012年,宁武县生产总值完成40亿元,比2011年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8亿元,比2011年增长31.6%。财政总收入完成14.8亿元,比2011年增长14.7% 。一般预算性收入完成5亿元,比2011年增长19.2%。工业增加值完成31亿元,比2011年增长1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9亿元,比2011年增长16.2%。农民人均纯收入3356元,比2011年增长1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1元,比2011年增长16.6%。
2013年,宁武县生产总值完成64.7亿元,比2012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亿元,比2012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7.4亿元,比2012年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23.7亿元,比2012年增长6.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074元。
2012年,宁武县共有耕地44.9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莜麦、豌豆、山药、谷子、蚕豆、玉米、黑豆、黍子、糜子、荞麦、小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黄芥。
2013年,宁武县农作物种植面积44.58万公顷,比2012年减少0.4万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72万公顷,比2012年增加0.08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9万公顷,比2012年减少0.19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2.2万公顷,比2012年增加0.45万公顷,增长1.82%。粮食产量19.57万吨,比2012年增加6.15万吨,增产3.76%。其中,夏粮0.11万吨,比2012年增产22.22%。秋粮169.46万吨,比2012年增产3.75%。
2012年,宁武县煤炭产量1318万吨,比2011年增长38.6%。
2013年,宁武县工业企业32家,工业增加值增长13.0%。全社会原煤产量583.3万吨,比2012年增长7.5%。发电量27亿千瓦时,比2012年增长4.1%。焦炭产量19.4万吨,比2012年增长6.6%。钢材产量6万吨,比2012年下降21.6%。业务收入67.3亿元,比2012年增长9.9%。利税119.4亿元,比2012年增长14.1%。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8亿元,比2012年年增长10.4%。
2012年,宁武县游客人数达到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益4.5亿元,比2010年、2011年增长20.37%、33.9%。
2013年,宁武县接待海外旅游者2.1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11.6万人次,分别比2012年增长10.9%和28.5%。旅游外汇收入87.7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02.6亿元,旅游总收入207.7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3.0%、28.3%和27.7%。
2013年宁武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90 亿元,比2012年增加3.81亿元,比2012年增长11.73%。各项贷款余额53.08 亿元,比2012年增加13.26亿元,增长21.52%。
净身节净身节:2012年2月1日,农历正月初十,宁武县马营海附近的马营村,一项特殊的民俗文化活动马营冬季泼水节活动隆重举行。每到节日,全村男女老少身穿盛装齐聚街头,相互泼水净身祝福,就连牲畜也会受到泼水的特殊礼遇。
炕围画:炕围画作为山西地方文化中一支地域性很强的造型艺术形式,在山西许多地方均有分布。 炕围画在宁武也叫墙围画,俗称“炕围子”,是农村老百姓为防止炕周围墙面脱落损坏、蹭脏衣服被褥、同时为美化居住环境而创造的一种艺术装饰形式。
宁武县交通便利,北同蒲电气化铁路、宁岢铁路、朔黄铁路和宁静铁路共同构成了宁武县的铁路运输网。宁武站现为二等站。宁武西站建于1998年,隶属朔黄铁路公司管辖。公路,太宁、大运、忻保、崞水、平阳、宁白、忻分等干线公路通过境内。
1949年初,宁武县有初级小学107所,入学儿童1000名左右,占到适龄儿童的30%左右。1955年宁武初级中学创建,1958年改为完全中学。1986年宁武县小学452座,普通中学29座,职业技术学校10座。在校学生总计28284人。教职工2196人。
2012年,宁武县投资5.28亿元建设新高中,出资665万元扶持了28所城乡幼儿园建设。投资256万元,维修了县乡(镇)32所中小学校舍。全面实现了高中阶段免学费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费义务教育。2013年用于教育资4.37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1.75%。
2011年,宁武县新建、续建廉租房300余套,新建经济适用房164套。2012年新建的500套廉租房,500套经济适用房主体已封顶,2013年,铺开的200套廉租房和200套公租房前期工作已完成。
2013年以来,宁武县下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826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91万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851万元,城市居民养老保险63万元,就业专项资金625万元,城市低保560万元,农村低保994万元,城乡医疗救助400万元。
2013年,宁武县有文化单位25个,电视差转台2个,电视转播台18个,拥有电视60000余台。
2013年,宁武县乡以上医院24所,床位631张。医务人员838人,其中有中级以上职称的26人。每千人平均拥有医务人员6.35人、病床4.78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