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辅公祏诏
禁暴辑兵,昔王於是致治;乱常干纪,有国所以明刑。东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上柱国辅公祏,本自凡伍,素无艺用。往因扰乱,连结徒旅,与吴王杜伏威同心协力,保据江淮。早率数部,远归朝化,录其功效,授以官爵。任官方隅,荣宠兼至,不能励身奉上,克保名节,遂乃包藏祸心,图为不轨。自伏威入朝之后,公祏恣行专擅,违犯朝宪,不顾典章。徵敛谷帛,掠夺子女,肆其残忍,妄行诛杀。驱役士民,招聚奸盗,毒流众庶,怨结遐迩。国家务存含养,未申刑罚,每加惩诫,冀其自改。今乃称兵内侮,假相署置,驱扇蚁徒,敢行抄窃。惟彼凶逆,速宜剿定,命将授律,义在安人。已令天策上将太尉领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雍州牧领十二卫大将军上柱国秦王世民为江州道行军元帅,统率骁勇,风驱电击,麾旆所临,当即奔溃。凡此罪恶,止在魁渠,胁从之徒,一无所问。纵有已陷贼党,非其本心,拔难而来,因立功效,此等之类,皆从官赏。江淮以南,比遭毒螫,吏民困辱,各不聊生。平定之后,普给优赏,即令抚慰,各令安堵。勋赏之科,具如别格,宜明宣布。咸使闻知。[1]
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尧山,唐朝开国皇帝。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义宁二年(618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上元元年(674年)农历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754年)农历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