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创新政府与公众交流互动的渠道,发挥博客在改善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江西省重点建设的新闻网站江西文明网坚持“责任引领方向”的办网理念,于2008年7月21日推出了全国首家“民生博客”专栏。截至目前,江西已有75位书记、县长先后开通了民生博客,覆盖江西68%以上的县(市、区),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3000多件,网友的留言和评论20480条,累计访问量90余万人次,“民生博客”已建成为国内聚集县级领导干部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网络互动平台。
“民生博客”突出了服务重点。“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在中国的行政体制中,县一级政权在我国的机构设置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是重要的行政单位之一。“民生博客”选择“父母官”为主要开博对象,正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基层民生问题,更好地体现我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更好地密切干群关系,更好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民生博客”把握了民生主题。关注民生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父母官”们有的通过博客介绍政府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征询广大群众的意见;有的把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收集起来,以《督办单》的形式交有关部门核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在网上反馈;有的则通过博文推销当地的农产品,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民生博客”汇聚了民情民意。民生博客既是群众反映问题的好平台,也是领导收集民情民意的好渠道。对于通过民生博客反映的问题,各位博主都十分重视,不少领导将网民提出的建言纳入政府工作规划,有的领导在博客中表示,民生博客已成为当地领导干部了解民意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民生博客”彰显了个性风采。由于知识结构、性格特点的不同,领导们的博文也各有特色,十分精彩,有的记录春节走访群众的心情,有的抒发个人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还有的写诗言志,鲜明的个性令人可亲可敬,缩短了领导和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 专家认为:官员的民生博客给网友提供了一种政治参与的平台,而博客的平等、开放等特性可以展现官员的平民姿态,达到与群众自由、平等交流的目的,这是执政观念的转变,也是政治文化的变迁。领导干部利用网络服务于政治,让官民沟通无障碍,可以渐进地推动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
“民生博客”开通一年来在推动民生工作开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成为江西网络问政工作的一大特色,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半月谈》、《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海峡时报》(新加波)等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各网络媒体更是在重要位置给予了突出转载,形成了网上舆论的一大热点。
所获荣誉:2009年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
2009年中国十大地方新政
2009年江西报刊新闻奖一等奖、
2009年江西新闻奖二等奖
2010年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
1、作为网络个人日记
2、个人展示自己某个方面的空间
3、网络交友的地方
4、学习交流的地方
5、通过博客展示自己的企业形象或企业商务活动信息
6、话语权。著名的中文搜索引擎优化博客昝辉说话语权是博客的最重要的作用。一点不假,一个成器的博客就像一个媒体,一个旗帜。
7、监督作用,为社会制度等的完善提供一个讨论平台。
实例分析
在江西,60多位年富力强的县市委书记、县市长实名开博客。“党政一把手”实名开博,使当地许多人认为,“民生博客”已成为江西政坛的一道风景线。
打开“江西文明网”的页面,“文明博客”是其中最火的一个栏目。来自江西各地的60多位县市级主要领导,在此开设了“民生博客”。页面正中央闪动的公告栏显示,最近又有6位书记、县(区)长加入此列。
领导干部开“博”并非新鲜事,但如此集中地在一个网站上开博,且形成了独特的“博群”,又以集中反映民生主题见长的,在国内并不多见。
“民生博客”,带来开门纳谏新风
江西省委领导重视网络,这在当地不是新闻。2008年5月4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发表文章,倡导省内外人士通过各种渠道为江西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短短一个半月,收到各类建言4.2万条,跟帖6万多条。同年6月2日,苏荣在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
省委办公厅开设的“民声通道”,在全国首开通过互联网反映民声、民意的渠道。几年来,这一“民声通道”从来没有中断过。
去年下半年,江西省又专门开通“问计网”,省内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但凡有重大发展问题,先拿到“问计网”上“晒晒”,征集广大网民意见建议。截至目前,该网站先后抛出了130多个问计主题。
2008年7月,隶属于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明办的江西文明网推出了全国首个《民生博客》栏目,为政坛带来了一股开门纳谏的新风。
据江西文明网负责人介绍,最早在该网实名开博的是南昌市青山湖区原区委书记。如今,60多位书记、县长的“民生博客”已成为江西文明网最红火的一个栏目,日点击量以百位数上升。
8月25日,记者点开“民生博客”。宜黄县县长邱建国在博客《小县也有大作为》中写道:“宜黄虽然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县,区位先天不足,加上目前还没有国道、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不便,要实现赶超跨越发展,制约条件很多。但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化只有加快发展才能缩小与周边县区差距的认识……”
一位叫吴桐的网友马上跟帖:“有作为,不怕县小。小作为或无作为,县大,又有什么用呢。宜黄的发展肯定还会提速。”
东乡县县长胡领高在博客中说:“我希望东乡籍在外工作的人员和在东乡工作、生活过的社会各界人士,积极牵线搭桥,为东乡引进好项目、大项目。”署名“东乡人”的网友跟帖建议,建立东乡县在外工作人员花名册,每年召集代表开座谈会。
在“民生博客”中,南丰县委书记傅清点击率高达60489,评论1150篇,雄居该网站百强博主首位。
江西文明网不但对60多位“一把手”的博客进行了排位,还评选出了“年度星”和“月度星”。年度星被南丰县委书记傅清摘取,上月月度星则被永修县委书记韩胜球获得。
记者在“民生博客”中发现,点击率的差距非常大,最多的有6万多人次,最少的只有60余人次。从网民的反映来看,点击率的高低不在于博主水平的高低,而在于态度的认真与否。
宜黄县长邱建国在博文中说:“对于个别网友偏激﹑不实的留言,我的态度很明朗,那就是不删掉、不屏蔽,就让它保留在那里,那最起码也是一种提醒。”
许多网民在为“民生博客”叫好的同时,也提出了几点期待:一是“网络问政”应常态化、制度化,不能走走过场,做做样子,最终不了了之;二是要重视“网络问政”的实效性,“网络问政”本身只是形式,关键还在于政府的实际工作效能,必须把各项工作做好抓实,高效透明;三是“网络问政”的亲和度,如果领导的民生博客官气十足,群众往往避而远之。而像在网络上为本地蜜桔叫卖吆喝的南丰县委书记,声声所发,皆系民生,这样的博客,想不受民众欢迎都不行。